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1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环境下4WIDS平台转向-悬架系统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李春友 彭育辉 +1 位作者 林军 陈文强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为解决复杂工作环境下,四轮独立驱动转向(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 steering,4WIDS)移动平台车身失稳对感知层识别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斜臂式转向-悬架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旨在减小底盘空间占用并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行驶... 为解决复杂工作环境下,四轮独立驱动转向(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 steering,4WIDS)移动平台车身失稳对感知层识别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斜臂式转向-悬架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旨在减小底盘空间占用并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行驶稳定性.通过构建悬架-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地面激励与车轮跳动之间的关系,运用零力矩点法,以稳定性阈值来评价车轮前后、左右非水平状态下的稳定性,最后模拟复杂行驶环境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前后、左右非水平路复杂环境下,稳定性阈值为正,悬架系统能满足行驶稳定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悬架系统 双斜臂式悬架 四轮独立驱动转向 复杂环境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的金属矿山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璐 李春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根据人-机-环境原理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评价因素进行选择和分析,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基于人-机-环境的模... 根据人-机-环境原理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评价因素进行选择和分析,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基于人-机-环境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经济、科学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通风系统人-机-环境系统 模糊数学
下载PDF
“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浩 王昊琪 +11 位作者 李琳利 张玉彦 杨文超 文笑雨 张旭辉 刘根 张幸福 刘俊 崔科飞 陈录城 王朋静 杨新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1570,共20页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基本特征,建立了系统参考架构。然后,提出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与关键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据驱动的快速动态建模与仿真方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数字孪生快速建模方法、多模态感知与智能交互方法、虚实同步映射与模型校正方法、基于分布式计算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人-机-环境”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方法和基于AI agent的系统自学习与优化控制方法等。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智能优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所提出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为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共融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共融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 智能制造 智能优化 AI agent
下载PDF
矿井通风"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鹏 张国枢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其可靠性高低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其生命周期中与其它子系统共同孕育发展,也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构造的整体结果。对由人、机与环境组成的通风系统可靠性,除了研究...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其可靠性高低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其生命周期中与其它子系统共同孕育发展,也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构造的整体结果。对由人、机与环境组成的通风系统可靠性,除了研究机的可靠性之外,还应该对人和环境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用可靠性工程方法、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给出了矿井通风"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的定义和数学模型。指出只有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有效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人--环境系统 可靠性研究 通风系统 工程学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碳交易和碳税机制的火电厂环境-经济管理
6
作者 刘敏 周然 汤栋 《环境与发展》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火电厂环境-经济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基于碳交易和碳税机制,利用区间线性规划(ILP)方法,研究开发了一个区间碳交易-碳税(ICT-CT)模型,实现CO_(2)控制与减排及系统经济性。开发的ICT-CT模型不仅能够处理表示为离散区... 针对火电厂环境-经济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基于碳交易和碳税机制,利用区间线性规划(ILP)方法,研究开发了一个区间碳交易-碳税(ICT-CT)模型,实现CO_(2)控制与减排及系统经济性。开发的ICT-CT模型不仅能够处理表示为离散区间数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反映系统的复杂性。ICT-CT模型应用到一个假设的案例问题中,合理的模型解被获取,结果分析表明:在碳交易下,能够实现CO_(2)排放量定额在各机组间的再分配,优化CO_(2)排放量,确定机组购买或售卖的CO_(2)排放权,进而确定机组最优的发电量和发热量,实现系统净利润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管理系统 碳交易 碳税 优化模型 不确定性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睿 孙栋元 +4 位作者 王亦可 杨俊 兰立军 靳虎甲 徐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7-1537,共11页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示驱动因素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趋势面映射耦合协调度全域分布。结果表明:(1)由经济发展带动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综合发展指数由2006年0.29增长至2021年0.65。(2)河西走廊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两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不同趋势上升,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处于颉颃阶段向磨合阶段升级;协调度经历“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五个阶段。(3)区域空间异质性逐渐发展为减小趋势,2021年空间分布表现出东南部发展优于西北部格局,金昌和张掖逐步成为河西发展优势区域。(4)城市化率、排污总量、节水灌溉面积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发展起到较大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对河西走廊经济-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耦合协调模型 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 时空演变规律 驱动因素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中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综述
8
作者 于钦雯 周王成 +1 位作者 戴亚康 刘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65,共16页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路,使用户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直接控制。近年来,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研究在医疗健康、教育娱乐及日常生活设备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些算法通常需要嵌入到硬...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路,使用户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直接控制。近年来,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研究在医疗健康、教育娱乐及日常生活设备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些算法通常需要嵌入到硬件设备中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介绍了近年来嵌入式系统中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编解码算法研究现状,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两个角度指出其对应的优缺点。重点介绍四类常用嵌入式平台的代表性设备及其优缺点,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相应的硬件选型建议。归纳了更适用于嵌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评价指标并最终总结了领域内现存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 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编解码算法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潜艇内部人-机-环境系统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1
9
作者 茅云生 卢笑庆 +2 位作者 马运义 许建 陈丹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潜艇是一个典型的、庞大的、复杂的人 -机 -环境系统 ,对潜艇的设计方案运用人机工程原理进行评估 ,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对于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 ,提高潜艇的可靠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人 -机 -环境系统存在很多具有模糊... 潜艇是一个典型的、庞大的、复杂的人 -机 -环境系统 ,对潜艇的设计方案运用人机工程原理进行评估 ,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对于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 ,提高潜艇的可靠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人 -机 -环境系统存在很多具有模糊性的难以模型化的概念和因素 ,所以文中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选择了评价因素 ,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 ,对通常状态下潜艇内部人 -机 -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评判结果 .评判结果说明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设计、评判潜艇人 -机 -环境系统的时候是一种简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人--环境系统 模糊综合评判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安全分析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卜昌森 程卫民 +2 位作者 周刚 王刚 孙鑫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分别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定性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三者安全性的主要机理及其对整个人-机-环系统的安全影响,并同时分别建立了三者的安全性数学模型,最后以这些模型为依据,以济钢集团的一个生... 分别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定性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三者安全性的主要机理及其对整个人-机-环系统的安全影响,并同时分别建立了三者的安全性数学模型,最后以这些模型为依据,以济钢集团的一个生产车间的现场所测数据为基础,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生产现场的安全分析、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工程 安全分析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基于CFD的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精准送风系统在牛舍应用的参数优化研究
11
作者 薛桥逸 赵贺 +6 位作者 王汐琳 高欣源 贺腾飞 易广 李建功 孙芳 陈昭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31,122-124,共11页
为了探究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精准送风系统在夏季牛舍的通风降温效果,试验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和现场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和风速,运用等价温度指数(equivalent temperature index,ETI... 为了探究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精准送风系统在夏季牛舍的通风降温效果,试验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和现场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和风速,运用等价温度指数(equivalent temperature index,ETI)评价牛只舒适度,比较了夏季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精准送风系统与扰流风机通风系统对牛舍内气流组织与热环境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现场验证与模拟参数误差在10%以内,符合预期。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精准送风系统在出风袖口直径为12 cm时能够得出最适温控程式,具体为34℃时出风风速7 m/s,33℃时出风风速6 m/s,32℃时出风风速5 m/s,31℃时出风风速4 m/s,30℃时出风风速3 m/s,26~29℃时出风风速1 m/s,温度在25℃及以下时不用通风。当纤维风管末端~始端直径为50~75 cm时,其风速均匀度最好。在相同通风量情况下,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精准送风系统在整个牛舍环境中气流均匀性和对单头牛的降温效果比扰流风机通风系统更好。说明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精准送风系统有利于解决夏季牛舍防暑和通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舍 通风降温 计算流体力学(CFD) 湿帘冷风-纤维风管系统 扰流风 模拟 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哈肯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子龙 薛冰 +1 位作者 陈兴鹏 鹿晨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43,共4页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演化 协同学 哈肯模型
原文传递
人-机-环境系统设计中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立刚 袁修干 杨春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为了提高人-机-环境系统的性能特性,目前发展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思想,本文结合该设计思想,进一步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性能研究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人机特性模型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系统 人-接口 人体工效学
下载PDF
源-机-网协同视角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方法综述
14
作者 查晓明 李锡林 +3 位作者 黄萌 田震 梁军杨 刘浴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7-1526,共20页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协同视角出发,考虑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对资源的调控能力、并网装备间的交互作用,梳理并网装备同步运行的内在机制。首先,综述新能源发电输出特性对同步控制的影响及针对性的改进控制方法;其次,综述考虑并网装备物理资源约束下的同步控制方法;再次,梳理考虑弱电网交互下的并网装备同步控制和多机协同方法。由此,引出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需考虑的“源-机-网”三方面协同视角,并提出新型同步控制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同步控制 多变流器协同控制 电力系统同步稳定性 新能源发电集群 --网协同 跟网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原文传递
时滞碰摩故障转子-机闸系统的随机稳定性与随机分岔
15
作者 宋青儒 张建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262,共10页
本文研究了时滞碰摩故障转子-机闸系统的随机稳定性与随机分岔.考虑到转子系统从接收到处理故障信号需要一定时间以及转子所处环境的随机波动,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时滞的无穷维随机动力学模型,其中的位置分量和速度分量均存在时滞.本文... 本文研究了时滞碰摩故障转子-机闸系统的随机稳定性与随机分岔.考虑到转子系统从接收到处理故障信号需要一定时间以及转子所处环境的随机波动,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时滞的无穷维随机动力学模型,其中的位置分量和速度分量均存在时滞.本文首先利用中心流形法将系统转化为有限维随机微分方程,用随机平均法推导了方程响应振幅满足的伊藤方程,然后利用Lyapunov指数和奇异边界理论分析了方程的稳定与分岔条件,并求得其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本文分析了转子系统的随机稳定性和随机分岔对时滞及碰摩系数的依赖性.结果表明,时滞和碰摩系数均可诱发系统的随机P-分岔,但二者的影响是相反的:时滞越大分岔现象越明显、稳定性越低,而碰摩系数越大则系统的稳定性越高.本研究可望为旋转机械的设计、运行及剩余寿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时滞 稳定性 分岔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周全 左红艳 王益伟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9-174,共6页
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基于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和模糊熵耦合提出了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某企业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没... 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基于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和模糊熵耦合提出了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某企业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没有协调发展。该模糊熵评价方法可为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 安全 模糊熵 评价
原文传递
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立云 杨玉中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3期436-445,共10页
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对新庄煤矿综采工作面系统中的人、机、环境三大要素及其对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人因失误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得出了综采面事故与人的因素的关系,计算出该矿综采队群体的可靠度为0.9924.对... 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对新庄煤矿综采工作面系统中的人、机、环境三大要素及其对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人因失误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得出了综采面事故与人的因素的关系,计算出该矿综采队群体的可靠度为0.9924.对机器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事故进行了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得出了各种系统状态的发生概率和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综采面事故与环境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指出了影响安全的主次因素.最后对综采面的安全性进行了灰熵综合性评价,指出了综采工作面在人、机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或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分析 综采工作面 人--环境系统工程
下载PDF
基于S7-1200PLC的煤矿通风机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叶俊锋 吴奇 时宇翔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0-242,共3页
综合考虑某煤矿通风机监控系统的控制要求与项目开发成本等因素,设计了一套基于S7-1200PLC与组态王组态软件的通风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已成功投入使用,实现了对2台通风机与4个风门的自动控制与状态监测,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S7-1200PLC 煤矿通风 监控系统 组态王
原文传递
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红旗 郭烈锦 +1 位作者 刘力涛 杨京松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目的研究载人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的构建内容和构建方法。方法依据相似理论试验方法,分析地面试验与空间飞行的主要差异,保证环控生保系统重力下可靠工作,确定了人-机-环境试验系统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结果利用该方法构... 目的研究载人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的构建内容和构建方法。方法依据相似理论试验方法,分析地面试验与空间飞行的主要差异,保证环控生保系统重力下可靠工作,确定了人-机-环境试验系统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结果利用该方法构建了一套试验系统,试验系统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已应用于交会对接任务环控生保系统性能研究。与飞行数据比对表明,该试验系统空气流动和换热状态与微重力环境下基本一致。结论提出的人-机-环试验系统构建方法合理有效,易于实现,满足当前任务需要,可为后续任务类似试验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控生保系统 人--环试验 密闭舱 地面试验 航天器
原文传递
湿帘-风机系统对北京地区发酵床猪舍冬夏季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中英 郭瑶 +3 位作者 谢雨晴 张秋婷 王美芝 吴中红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54,共7页
针对北京地区发酵床猪舍夏季热应激严重以及冬季通风不足的问题,试验在发酵床猪舍改造安装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系统,研究其对冬夏季节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在舍外日平均温度33.7℃时,与对照舍相比,妊娠试验舍和... 针对北京地区发酵床猪舍夏季热应激严重以及冬季通风不足的问题,试验在发酵床猪舍改造安装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系统,研究其对冬夏季节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在舍外日平均温度33.7℃时,与对照舍相比,妊娠试验舍和育肥试验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低3.0℃和2.8℃(P<0.05),有效环境温度(EET)分别低10.0℃和9.8℃(P<0.01),猪只处于舒适区域而对照舍猪只处于热应激水平;在高温时刻14:00,妊娠试验舍内发酵床表面温度、母猪的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比妊娠对照舍分别低2.9℃、17.2次/min和1.6℃(P<0.05)。冬季在气温较高时段开启小风量风机短时间通风期间,试验舍内温度降低0.4~1.3℃,NH_3和CO_2浓度及细菌总数降低幅度分别为58.1%~71.2%、49.6%~53.5%和21.9%~36.0%;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后舍内PM_(2.5)和PM_(10)降低幅度分别为12.3%~20.0%和11.3%~24.9%,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会增加舍内的粉尘浓度。因此,发酵床猪舍使用湿帘-风机系统既能满足夏季降温通风的需要,还能在冬季潮湿环境中改善空气质量,但冬季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应控制较小的气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帘-系统 发酵床猪舍 北京地区 夏季热应激 冬季通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