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辅助诊断左心房非活动性黏液瘤一例
1
作者 马雪娟 王钰 +4 位作者 赵玲敏 赵月 宋文娟 刘利萍 谷颖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血压升高6年余,反复头晕1年余”于2022年1月25日入院。患者6年前诊断为“高血压1级,低危组”,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血压控制平稳。近1年来反复出现头晕,无头疼、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肢体...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血压升高6年余,反复头晕1年余”于2022年1月25日入院。患者6年前诊断为“高血压1级,低危组”,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血压控制平稳。近1年来反复出现头晕,无头疼、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肢体麻木等。既往无特殊。查体:血压135/80 mmHg,体温36.5℃,神志清楚,步行入院,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超声造影 心肌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康杰 路明惠 +4 位作者 彰金 王金环 康庆 杜娟 王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22年1月—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型子宫造影管... 目的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22年1月—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型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进行造影操作,对照组采用普通子宫造影管,手工推注。依据两组4D超声下输卵管通畅性分组进行置管依从性的比对。结果 试验组4D超声下输卵管通畅率:输卵管通畅2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组27例,输卵管阻塞13例。对照组4D超声下输卵管通畅率:输卵管通畅19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组25例,输卵管阻塞16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输卵管通畅患者和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得分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的设计及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造影 造影操作装置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朱才娣 周俊霖 +3 位作者 黄素华 丁山 吴主强 黄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70-73,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合并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治疗肛门直肠畸形一期造瘘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行MRI造影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分析直肠形态、瘘的有无及瘘的类型,比较2种检... 目的探讨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合并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治疗肛门直肠畸形一期造瘘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行MRI造影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分析直肠形态、瘘的有无及瘘的类型,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CARM患儿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9例CARM造瘘后患儿在术中探查均有瘘管。在MRI结肠造影结果中,26例见瘘管,显示瘘管的走形及瘘管类型;3例显示不清,为泄殖腔畸形2例及阴道瘘1例。在X线造影结果中,24例显示瘘管;5例未显示瘘管,为尿道前列腺部瘘3例,直肠尿道球部瘘2例,均显示直肠远端呈鸟嘴样改变。X线造影对CARM瘘管诊断准确率为82.75%(24/29),MRI造影诊断准确率为89.7%(26/2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6,P=0.353)。结论MRI造影检查可以很好一显示直肠形态、瘘管开口、类型,无放射性伤害,与X线结肠造影检查结果相似,且能提供更详细的肛门直肠解剖,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造影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X线造影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黄炜超 李递通 +2 位作者 陈锦俭 冯伟明 邓鹏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50例患者完成检查后共2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9%;并发症的分布主要为皮下血肿或瘀斑12例、脑血管痉挛4例、脑栓塞2例、造影剂肾病3例、其他7例;单因素显示,两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为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与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关系密切,临床应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完善针对性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并发症 影响因素 高龄 造影
下载PDF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相关参数鉴别诊断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价值研究
5
作者 梅文娟 李新 张昊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参数鉴别诊断肝细胞癌(HCC)与转移性肝癌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106例肝癌患者,均接受CEUS检查,记录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和上升斜率(RS)...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参数鉴别诊断肝细胞癌(HCC)与转移性肝癌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106例肝癌患者,均接受CEUS检查,记录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和上升斜率(RS)等TIC相关参数,均进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IC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在106例肝癌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HCC者44例(41.5%)和转移性肝癌者62例(58.5%);HCC病灶AT和PI分别为(9.1±2.2)s和(41.7±5.1)dB,均显著低于转移性肝癌病灶【分别为(13.4±2.6)s和(45.8±5.5)dB,P<0.05】,而TTP为(24.8±4.7)s,显著慢于转移性肝癌病灶【(18.9±3.4)s,P<0.05】;HCC患者血清AFP水平为(226.7±37.5)ng/mL,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患者【(73.1±14.6)ng/mL,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采用AT、TTP和PI联合诊断HCC的AUC为0.89(95%CI:0.83~0.96),其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70.5%和95.2%,显著优于血清AFP诊断【其AUC为0.78(95%CI:0.68~0.79),其Se和Sp分别为56.8%和78.8%,P<0.05】。结论使用CEUS检测的TIC相关参数鉴别诊断HCC与转移性肝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移性肝癌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造影剂到达时间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严重程度的判定价值
6
作者 刘贺平 常群英 袁志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疑似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尿道超声造影检...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疑似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尿道超声造影检查(VUS)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VUS、MRU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比较VUS、MRU检查对不同反流严重程度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检出率,分析VUS与VCUG对不同反流严重程度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检出结果一致性。结果 经VCUG检查结果显示,94例疑似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中,共确诊58例,经VUS检查结果显示,共确诊55例,经MRU检查结果显示,共确诊46例;与MRU检查比较,VUS诊断灵敏度93.10%(54/58)、准确度94.68%(89/94)较高,漏诊率6.90%(4/58)较低(P<0.05);与MRU检查比较,VUS对于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Ⅲ级检出率较高(P<0.05);VUS与VCUG对不同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程度检出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947 (95%CI:0.831~1.031),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VUS可用于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中,为临床早期评估膀胱输尿管反流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 超声造影 磁共振尿路造影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崔冰 陈国峰 +3 位作者 任永朋 扈晓靖 刘涵 李智全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post-contrast acute kidney injury,PC-AKI)的影响,为PC-AKI的诊治提供新的临床证据。方法:将80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post-contrast acute kidney injury,PC-AKI)的影响,为PC-AKI的诊治提供新的临床证据。方法:将80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入院后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然后给予碘克沙醇注射液手动注射,单次注射剂量3~5 mL,行CAG检查。治疗组于CAG术前1 d及术后2 d给予参麦注射液100 mL,以15~20 d/min速度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水化治疗,于CAG术前1 d及术后2 d持续给予氯化钠溶液,以1 mL/(kg·h)速度静脉滴注24 h。观察PC-AKI发生率,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il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N-乙-β-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水平,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PC-AKI发生0例,发生率为0.00%(0/40);对照组发生2例,发生率为5.00%(2/40)。两组PC-AKI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治疗组血清SCr、血Cys C、尿NGAL、尿NAG、尿β2M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BUN水平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治疗组血清SCr、BUN、血Cys C、尿NGAL、尿NAG、尿β2M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改善冠状动脉PC-AKI,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安全可靠,但仍需扩大样本量、长期随访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后急性肾损伤 冠状动脉造影 参麦注射液 肌酐 血尿素氮 胱抑素C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乙-β-葡萄糖苷酶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64排CT改良式尿路造影的临床效果评价
8
作者 王伟 肖静 陈超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采用64排CT改良式尿路造影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泌尿结石患者,均实施64排CT改良式尿路造影检查,并展开单次团注尿路造影(对照组30例)、个性化分次... 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采用64排CT改良式尿路造影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泌尿结石患者,均实施64排CT改良式尿路造影检查,并展开单次团注尿路造影(对照组30例)、个性化分次团注造影(观察组3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检出情况、诊断效能及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差异。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25例,阴性5例;对照组阳性26例,阴性4例。观察组个性化分次团注造影检出阳性25例,阴性5例;对照组单次团注尿路造影检出阳性26例,阴性4例。观察组诊断灵敏度92.00%、特异度60.00%、准确率8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主观图像质量及客观图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4排CT改良式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应用个性化分次团注方案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不影响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64排CT改良式尿路造影 诊断效能 图像质量 单次团注尿路造影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特征与梗死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雪 李伟 +2 位作者 秦志平 喻红霞 崔智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的无症状中老年人11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超声造影参数,包括峰值强度比值(P)、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p)。将脑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分成不同亚组,分析不同亚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结果脑梗死患者P和AU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P和AUC值明显升高,Tp值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AUC值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Tp值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不同梗死部位间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皮质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面积梗死组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参数水平明显异于无症状有斑块者,且皮质部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造影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李露茜 周希彬 +1 位作者 王菲 陶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14-418,424,共6页
目的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评估其检查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43例(57只眼),行充气前C... 目的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评估其检查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43例(57只眼),行充气前CT横轴位扫描,判断鼻泪管和泪囊空气存留情况。对充气前CT横轴位扫描鼻泪管和泪囊未充满空气的患者,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经鼻泪管下口逆行充气和气压监测系统使患者泪道充填空气,行CT横轴位扫描,并记录拍摄过程中最大鼓气气压值。对泪道CT横轴位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和以骨性鼻泪管走向的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三平面重组分析其通畅情况,再与手术中探查结果对比,评估其准确性。同时观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一般情况:逆行充气前,43例(57只眼)泪道阻塞患者中,泪囊及鼻泪管均充满空气有3例(4只眼),而空气未充满有40例(53只眼)。(2)逆行充气试验:逆行充气后,未完全充满空气的53只眼,鼻泪管和泪囊被气体均充满的33只眼,未见气体填充20只眼。术中验证33只眼的鼻泪管和泪囊均通畅,而20只眼中12只眼为鼻泪管下段真性阻塞,而8只眼鼻泪管无阻塞,该检查方法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84.9%。鼻腔鼓气的最佳气压值的参考范围为8~9 kPa。(3)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均未见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可以全程清晰显示双侧鼻泪管,有助于对于前泪囊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进行判断,安全性好,对临床治疗术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前泪道阻塞 泪道CT造影 空气造影 逆行充气 三平面重组技术
下载PDF
纤维乳管镜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研究
11
作者 薛晓蕾 吴丽萍 +2 位作者 刘鸿玉 张金庆 孙英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 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病理性乳头溢液(pathological nipple discharge, PN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PND患者,结合病理结果分析X线乳管造影、FDS及...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 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病理性乳头溢液(pathological nipple discharge, PN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PND患者,结合病理结果分析X线乳管造影、FDS及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PND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病变9例,良性病变31例。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强。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诊断PND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乳管造影和FDS单独诊断。结论 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PN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提高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或盲目的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纤维乳管镜 X线乳管造影 超声乳管造影
下载PDF
CT小肠与结肠联合造影在回盲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作者 黄国 高晓龙 +2 位作者 孙媛媛 周根泉 张玉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分析CT小肠与结肠联合造影(CTE+C)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随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回盲部病变患者的CT图像,均先后行常规腹部CT平扫和CTE+C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并分析回盲部病变的... 目的:分析CT小肠与结肠联合造影(CTE+C)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随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回盲部病变患者的CT图像,均先后行常规腹部CT平扫和CTE+C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并分析回盲部病变的CTE+C图像特点。结果:回盲部病变检出率常规CT为44.0%(22/50),CTE+C为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E+C检查43例阳性患者,包括肿瘤性病变9例(回盲部腺癌3例,阑尾黏液瘤2例,淋巴瘤2例,回肠间质瘤1例,盲肠脂肪瘤1例),炎症性病变18例(盲肠、回肠炎11例,肠结核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克罗恩病2例),其他良性病变16例(回盲部憩室11例,阑尾粪石4例,肠套叠1例);CTE+C检查7例阴性患者为肠黏膜炎症。结论:CTE+C较常规CT能够明显提高回盲部病变的检出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小肠造影 CT结肠造影 联合 回盲部病变
下载PDF
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诊断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敏馨 唐利龙 +2 位作者 张小荣 张莲珠 熊煜骋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与血管造影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有关。由于造影剂的广泛使用,CI-AKI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该疾病目前诊断标准不一、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导致总体死... 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与血管造影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有关。由于造影剂的广泛使用,CI-AKI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该疾病目前诊断标准不一、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导致总体死亡数增多、住院时间延长和治疗总成本增加,因而其早期诊断和病情发展预测成为临床医师研究的方向。常规血液和尿液标志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代谢产物、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标志物、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新兴生物标志物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标志物近年来逐渐用于CI-AKI的临床诊断,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造影 发病机制 标志物 基因组学
下载PDF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和MR排粪造影的影像学表现
14
作者 李桂婷 胡美玉 +2 位作者 曾志明 谢佩怡 邸小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56,共7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和MRD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数据并进行盆底功能测量。结果 在XRD结果中,3例(20%)表现直肠内套叠,8例(53.3%)直肠外脱垂,2例(13.3%)中度直肠前突。另外耻骨直肠肌肥厚患者有2例,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患者各有1例。在MRD结果中,3例(42.9%)表现直肠黏膜脱垂(部分性脱垂),4例(57.1%)直肠前突患者中,3例(均为女性)为中度直肠前突,1例为轻度直肠前突。3例患者同时观察到相关的前、中腔室器官下降,2例耻骨直肠肌肥厚,没有患者表现乙状结肠疝。结论 排粪造影可以评估SRUS患者的直肠外脱垂、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等盆底结构及功能异常,对SRUS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X线排粪造影 MR排粪造影 结构异常 功能异常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下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付文艳 王雅晳 +3 位作者 段莎莎 施依璐 金之湲 张小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下肢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常见的下肢淋巴水肿诊断技术均具有一定的缺点而使应用受限。超声造影具有无创、便捷、实时、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增... 下肢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常见的下肢淋巴水肿诊断技术均具有一定的缺点而使应用受限。超声造影具有无创、便捷、实时、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增强淋巴管中淋巴液的显像,对浅表淋巴管显像具有较高敏感度,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下肢淋巴水肿诊断。本文对超声造影在下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超声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超声造影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风险
16
作者 丁姣姣 韩伟 +1 位作者 高军喜 宋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9-45,50,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临床资料、结节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建立预测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合理规范的...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临床资料、结节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建立预测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合理规范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404个结节临床资料,应用随机函数按照7∶3分为建模组(n=282)与验证组(n=12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MC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应用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构建模型显示结节边缘、声晕、多灶性、包膜下生长或侵犯包膜、消退模式是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AUC为0.747(0.690~0.804),最佳cut-off值为0.430,灵敏度0.65,特异度0.73;验证组AUC为0.778(0.697~0.860),最佳cut-off值为0.419,灵敏度0.64,特异度0.8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可个体化预测PTMC颈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有助于指导高风险人群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下载PDF
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术中肱桡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效果的造影评估
17
作者 唐伟 孙涛 +7 位作者 贵浩然 仇超 张国栋 孙振中 张同庆 王清防 岳俊伊 慕明章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通过肘关节造影来评估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术中肱桡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情况。方法2017年8月至2022年10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新鲜孟氏骨折手术患儿37例,采用经肘后入路注入碘佛醇进行肘关节造影,对肱桡关节脱位复位质量进行再评估,观... 目的通过肘关节造影来评估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术中肱桡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情况。方法2017年8月至2022年10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新鲜孟氏骨折手术患儿37例,采用经肘后入路注入碘佛醇进行肘关节造影,对肱桡关节脱位复位质量进行再评估,观察肱桡关节对应关系。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2岁2个月~10岁4个月,平均(6.1±1.9)岁。按照Bado分型,Ⅰ型13例,Ⅱ型5例,Ⅲ型17例,Ⅳ型2例;伴有桡神经损伤4例,GustiloⅠ度开放骨折4例;左侧15例,右侧22例。21例尺骨骨折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16例行克氏针固定。结果3例患者发现隐性半脱位,再次闭合复位未成功,行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及环状韧带还纳术。所有患者(包括3例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患者)随访16~52周,平均(24.2±9.9)周。按照Bruce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35例,良2例,优良率100%。所有尺骨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无感染、再脱位、上尺桡融合、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影像学上所有患者肱桡关节对应关系正常。结论肘关节造影能很好地辅助评估孟氏骨折术中肱桡关节闭合复位质量,及时发现隐匿性半脱位,进一步规避远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关节造影 脱位 闭合复位 评估
下载PDF
60kV联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主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李明昕 刘杰 +3 位作者 陈岩 高剑波 李国文 许晨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60 kV联合基于深度学习的ClearInfinity(CI)重建算法在主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3年7—9月因主动脉疾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受检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6)和B组(n=... 目的:探讨60 kV联合基于深度学习的ClearInfinity(CI)重建算法在主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3年7—9月因主动脉疾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受检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6)和B组(n=37)。A组受检者采用100 kV行常规扫描和重建;B组受检者采用60 kV行CT扫描,再依据重建算法不同分为B1、B2、B3亚组,分别采用30%~90%(间隔30%)CI算法重建,比较各组受检者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结果:除A组和B1组的信噪比(SNR)值在降主动脉、髂总动脉外,其余各组间S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除A组和B1组在降主动脉层面外,其余各组间对比噪声比(C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图像主观评分A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1组和B3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体重指数(BMI)<26 kg/m~2的正常体型受检者,采用60 kV行主动脉CTA能大幅降低辐射剂量,联合深度学习CI重建算法能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以达到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主动脉造影 Clear Infinity算法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计算FFR深度学习方法的诊断临床研究
19
作者 周建昌 纪丽萍 +2 位作者 蒙志宏 张帆 曹宇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计算分流量储备(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深度学习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的前瞻性研究,63名患者参加了深度学习FFR的诊断性能评估。为了评估冠状...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计算分流量储备(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深度学习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的前瞻性研究,63名患者参加了深度学习FFR的诊断性能评估。为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缺血风险,提出了冠状动脉三维几何形状的自动量化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FFR预测方法。以线状FFR为参考标准,评价深度学习FFR的诊断性能。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确定主要评价因子。结果对于每个患者水平,以参照FFR测量的临界值≤0.8时,深度学习FFR的AUC为0.928,缺血相关病变方面比CTA狭窄严重程度0.664表现出更高的诊断性能。深度学习FFR与FFR相关(R=0.686,P<0.001),平均差值为-0.006±0.0091(P=0.619)。二次评价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3%、97.14%、95.45%。结论深度学习FFR是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深度学习模型 分流量储备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参数在鉴别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研究
20
作者 邵春晖 赵君智 +2 位作者 罗永科 吕品 史春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85-690,I0002,共7页
目的 评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杨氏模量联合超声造影(CEUS)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 目的 评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杨氏模量联合超声造影(CEUS)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6例共106个结节,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记录结节超声特征及弹性参数,后行CEUS检查,并对结节动态造影图像进行定量参数分析,获取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图及相关CEUS参数。比较SWE参数Еmax、Еmin、Еmean与CEUS参数PI、TTP、MTT、超声造影TIC曲线下面积(AUC)及联合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06例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良性结节(TBN)组60例和恶性结节(TMN)组46例;两组结节一般资料比较中,病人年龄平均值TBN组(42.37±5.54)岁与TMN组(39.56±4.69)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血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SWE杨氏模量Emax、Emin、Emean平均值中,TBN组平均值分别为(39.29±12.59)Kp、(14.19±4.60)Kp、(23.01±7.93)Kp,TMN组平均值分别为(104.35±35.62)Kp、(35.09±17.53)Kp、(62.13±22.94)Kp,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CEUS定性及定量各参数PI、TTP、AUC平均值中,TBN组各参数平均值分别为(45.88±4.22)dB、(22.02±1.97)s、(4177.58±426.29)dB·s,TMN组各参数平均值分别为(35.64±4.16)dB、(24.98±3.91)s、(3280.94±315.76)dB·s,TMN组PI、AUC均低于TBN组,而TMN组TTP长于TBN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及CEUS参数联合诊断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性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参数单独诊断,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各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ROC曲线成对比较,Еmax比Еmin、Еmean比Еmin成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3.00,P<0.05)。CEUS各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ROC曲线成对比较,TTP与联合诊断成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P<0.05)。Emean截断值为32.21 KPa时,SWE-Emean联合CEUS特征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均优于SWE-Emean或CEUS单独诊断。结论SWE杨氏模量联合CEUS参数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定量参数 良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