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多糖调节骨髓造血微环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
1
作者 付佳琪 陈修保 +1 位作者 崔兴 陈泽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背景:如何改善造血微环境是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热点问题。目的:结合GEO测序分析、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当归多糖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GEO数据库获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 背景:如何改善造血微环境是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热点问题。目的:结合GEO测序分析、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当归多糖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GEO数据库获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GSEA分析。结合文献与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当归多糖活性成分和靶点。取交集靶点后利用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术、ELISA、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当归多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与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1)共筛选出834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细胞发育、造血、髓系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2)检索得到当归多糖相关347个靶点并筛选出77个潜在治疗基因,其中VEGFA、EGLN1、BCL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等血管生成、凋亡及免疫相关因子度值显著;(3)KEGG通路富集分析治疗靶点主要富集在Th17细胞分化、NK相关细胞毒性、细胞黏附因子等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相关信号通路;(4)动物实验表明,当归多糖能够显著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增加外周血细胞及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提高小鼠存活率;与模型组相比,当归多糖组小鼠Th1/Th2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干扰素γ水平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升高(P<0.05),VEGFA表达显著升高(P<0.01),EGLN1表达显著降低(P<0.01),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5)结果表明:当归多糖能够通过调节异常T细胞亚群,促进血管生成以改善造血微环境,并抑制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以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再生障碍性贫血 TH1/TH2 骨髓造血微环境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成骨细胞参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构建及发挥调控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智伟 邓力 +2 位作者 杨志明 李训虎 李次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对成骨细胞参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构建并在其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成骨细胞作为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对破骨细胞、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和相关黏附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 目的对成骨细胞参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构建并在其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成骨细胞作为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对破骨细胞、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和相关黏附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成骨细胞是成熟个体中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关键构成成分。成骨细胞通过细胞受体-配体的信号传导、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及对其他参与构建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细胞的调控作用,将原始造血干细胞维持在静止状态,保持了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干细胞特性。结论对成骨细胞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为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移植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脂肪细胞分化机制与骨髓造血微环境调控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革修 陈小宇 +1 位作者 祝爱珍 刘成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在人体生长发育与衰老过程中骨髓会逐渐由红骨髓转变成为黄骨髓,即骨髓脂肪化,其本质是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骨髓脂肪细胞对造血微环境具有负性调节作用,能抑制骨髓造血、抑制造血重建时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的植入。深入研究骨髓脂肪化... 在人体生长发育与衰老过程中骨髓会逐渐由红骨髓转变成为黄骨髓,即骨髓脂肪化,其本质是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骨髓脂肪细胞对造血微环境具有负性调节作用,能抑制骨髓造血、抑制造血重建时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的植入。深入研究骨髓脂肪化机制对促进某些疾病过程中造血恢复、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效率具有一定意义。脂肪细胞的形成主要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向前体脂肪细胞的定向分化及其终末分化两个阶段。本文主要阐述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外基质通过WNT和RHO-family GTPase信号级联通路调节前体脂肪细胞的定向分化,成脂刺激因素通过PPARγ的表观遗传学途径诱导前体脂肪细胞的终末分化,以及PPARγ和C/EBP的相互作用维持脂肪细胞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分化 骨髓 造血微环境 信号途径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患者造血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侯瑞琴 王婧 +7 位作者 孔圆 陈育红 黄晓军 曾洋 葛健 刘全华 赵春华 刘开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本研究探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造血微环境的影响。选择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名患者为研究组,单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0名患者为对照组,抽取35名患者移植后不同时期骨髓标本47份,进行... 本研究探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造血微环境的影响。选择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名患者为研究组,单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0名患者为对照组,抽取35名患者移植后不同时期骨髓标本47份,进行MSC培养,观察MSC能达到原代融合的例数及其融合时间;从移植前开始抽取患者外周血以检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每隔4天留取患者外周血浆标本,用ELISA检测SDF-1α、TPO及IL-11的浓度,观察两组之间浓度动态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组MSC体外原代融合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27.3%)(p<0.01),且两组原代融合时间分别为27.13±4.41天与36.09±11.84天(p<0.05)。回输组SDF-1α浓度在移植第8天达最高峰(2975.19±681.56pg/ml),较移植前(2403.70±522.39pg/ml)升高(p<0.05),对照组SDF-1α浓度在移植后第16天达最大值(2280.60±701.25pg/ml),较移植前(2701.46±483.21pg/ml)减少(p<0.05)。从移植后第16天至第28天,研究组TPO和IL-11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微环境的损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微环境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卫星细胞增殖及c-ki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晓玲 汪涛 +1 位作者 王学谦 卢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71-2074,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卫星细胞增殖及c-kit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卫星细胞并鉴定。制备含有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大鼠载药血清及对应剂量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将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8组:正常大鼠血...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卫星细胞增殖及c-kit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卫星细胞并鉴定。制备含有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大鼠载药血清及对应剂量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将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8组:正常大鼠血清组、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1~3组、正常大鼠血清条件培养基组、条件培养基1~3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c-kit的表达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c-kit 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呈Desmin免疫阳性;与正常大鼠血清组相比,载药血清各组及条件培养基各组细胞增殖显著,载药血清3组、条件培养基各组阳性细胞c-kit蛋白及mRNA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随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浓度增大c-kit表达量增多,条件培养基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及含载药血清的条件培养基可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及c-ki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肌卫星细胞 造血微环境 增殖
下载PDF
维生素A对小鼠造血微环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廷玉 杨莉 +1 位作者 王亚平 王勇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A(VA)对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揭示VA缺乏影响红系造血的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视黄酸受体(RARa)蛋白,原位杂交技术动态检测原癌基因c-jun、c-fos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 目的: 探讨维生素A(VA)对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揭示VA缺乏影响红系造血的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视黄酸受体(RARa)蛋白,原位杂交技术动态检测原癌基因c-jun、c-fos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m RNA 的表达,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和基质细胞层粘附能力。结果: (1)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导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BMSCCM)能显著促进红系早期祖细胞(BFU-E)的增殖(P< 0.01)。(2)ATRA明显促进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3)RARa 蛋白在实验组和对照组BMSC持续表达,ATRA对其表达水平无影响。(4)实验组BMSC与对照组相比c-fos、c-jun m RNA的表达水平在30m in 即有显著性差异(P< 0.01),持续表达至60m in,120m in 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组GM-CSFm RNA的表达在30m in,60m in 与对照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别,直至120m in 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VA促进小鼠BMSC分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并增强其粘附能力,通过调节BMSC中c-j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维生素A 造血微环境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陶明飞 杨卫东 王俊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保护作用。方法 ①60 Coγ射线辐射小鼠建立骨髓微血管放射损伤模型 ;②取 6周龄左右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低剂量、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高剂量和模型 ...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保护作用。方法 ①60 Coγ射线辐射小鼠建立骨髓微血管放射损伤模型 ;②取 6周龄左右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低剂量、模型 +刺五加注射液高剂量和模型 +复方丹参注射液 5组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提取的各组小鼠股骨骨髓血红蛋白溶液标本的光密度(OD)值 ;鼠尾采血测定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 ;并分别观测骨髓毛细动脉根数、面积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结果 刺五加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放射损伤小鼠骨髓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以及增加骨髓毛细动脉根数、面积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能明显修复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放射损伤 骨髓 造血微环境 刺五加注射液
下载PDF
骨髓造血微环境及中药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海琳 张福鹏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88,共6页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进行自我更新,并能产生大量祖细胞的内环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1]。基质干细胞也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造血基质细胞、脂肪细胞等分...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进行自我更新,并能产生大量祖细胞的内环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1]。基质干细胞也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造血基质细胞、脂肪细胞等分化。细胞外基质有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蛋白和胶原蛋白等,而细胞因子则包括多种黏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关因素 中药调控作用
下载PDF
造血微环境免疫状态对IRHS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孙黎飞 吴强强 +6 位作者 韩冰 郝红峰 许刚 杜延会 明汇 王桂臣 张金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6-962,共7页
目的:观察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综合征(Immune related hematocytopenia syndrome,IRHS)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免疫分子表达状态,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端粒酶活性(TA)的影响,探讨对造血细胞破坏的免疫损伤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①端粒... 目的:观察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综合征(Immune related hematocytopenia syndrome,IRHS)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免疫分子表达状态,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端粒酶活性(TA)的影响,探讨对造血细胞破坏的免疫损伤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①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PCR-ELISA)检测366例IRHS患者治疗前后BMMNC的TA。②免疫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患者骨髓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中HLA-DR、抗人IgG、FcγⅡ受体(FcγⅡR)、甘露糖受体(MR)、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及受体表达。③FACS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和CD19+B细胞比例。60例健康查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作为正常对照,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疾病对照。结果:①IRHS患者治疗前端粒酶活性为0.2617±0.0216,高于疾病对照组(0.0616±0.0313,P<0.01);其中HLA-B27+组高于HLA-B27-组(0.3013±0.0206比0.1923±0.0129,P<0.05),HLA-B27+IgG升高的重度IRP患者显著高于HLA-B27-IgG升高组(0.4016±0.0172比0.2211±0.0110,P<0.01)。②HLA-B27+IgG+组骨髓免疫细胞和造血微环境呈现细胞免疫活化和体液免疫均紊乱状态,高表达HLA-DR、FcγⅡR、IL-17A、IL-17RA和MR等免疫分子,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和CD3-CD16+/CD56+NK和CD19+B细胞比例呈不同程度升高,造血破坏呈现多样性。③而HLAB27-IgG+组骨髓免疫细胞和造血微环境呈现体液免疫活化优势状态,高表达FcγⅡR,IL-17A等炎性因子不表达或弱表达,外周血仅CD19+B细胞比例升高,骨髓造血破坏方式主要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效应。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A等药物治疗后,患者血象恢复时BMMC的端粒酶重新失活,TA为0。结论:IRHS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化,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免疫状态和病变血细胞病理性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和细胞免疫活化,多种炎性因子参与IRHS造血免疫损伤,是TA增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综合征(IRHS) 端粒酶活性 骨髓造血微环境(HM) 淋巴细胞亚群 HLA-B27 免疫分子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微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尹相丛 杨颉 +1 位作者 闫丽萍 赵春亭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107-111,共5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和骨髓微环境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AA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紊乱、HSC受累和异常的造血微环境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和骨髓微环境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AA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紊乱、HSC受累和异常的造血微环境等多个方面。骨髓微循环、多种基质细胞成分及由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共同构成骨髓的造血微环境,是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与造血细胞相互作用维持机体的正常造血功能。AA患者造血微环境中存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缓慢、数量减少、特性改变、抑制T淋巴细胞的作用减弱、成脂性增强、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外基质改变,HSC细胞数量减少、凋亡增加、功能异常,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端粒酶改变、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缺乏等改变,对造血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揭示AA的病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 造血微环境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晓玲 汪涛 +1 位作者 王学谦 汪雅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并培养鉴定。制备含有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大鼠载药血清及对应剂量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将肌源性干细胞随机分为8组:正常大鼠血清...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并培养鉴定。制备含有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大鼠载药血清及对应剂量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将肌源性干细胞随机分为8组:正常大鼠血清组、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1~3组、正常大鼠血清条件培养基组、条件培养基1~3组,免疫组化法检测CD45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肌源性干细胞呈desmin染色阳性;培养3天时载药血清3组、条件培养基两组及3组阳性细胞与正常大鼠血清组之间相比CD45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随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浓度增大CD45表达量增多,10倍剂量载药血清作用效果最佳,条件培养基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经10倍剂量载药血清干预的条件培养基作用效果显著。结论: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及含载药血清的条件培养基可促进肌源性干细胞向造血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肌源性干细胞 造血微环境 分化
原文传递
VCAM-1修饰人脐血基质细胞扩增移植重建造血微环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幸华 张曦 +2 位作者 刘林 孔佩艳 彭贤贵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79-1179,共1页
关键词 人脐血 基质细胞 造血微环境 造血功能重建
下载PDF
破骨细胞参与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恒 江小霞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312-1316,共5页
骨髓造血微环境存在于全身骨骼的骨髓腔内,是机体造血以及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破骨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在骨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破骨细胞与微环境稳定、应激时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及骨免... 骨髓造血微环境存在于全身骨骼的骨髓腔内,是机体造血以及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破骨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在骨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破骨细胞与微环境稳定、应激时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及骨免疫密切相关。深入探究破骨细胞与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其它细胞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寻找造血、骨免疫疾病和肿瘤等方面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就破骨细胞的发育来源与鉴定、破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调节及破骨细胞与骨免疫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微环境 破骨细胞 造血干细胞动员 骨免疫
下载PDF
造血微环境异常与白血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幸华 张曦 +1 位作者 刘林 孔佩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72-1172,1184,共2页
关键词 造血微环境异常 白血病 骨髓基质
下载PDF
Co^(60)γ辐照对裸鼠血像及造血微环境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曦 司英健 +5 位作者 陈幸华 刘耀 高蕾 高力 彭贤贵 王庆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供移植实验使用的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分别用3.5、5.0、6.5、8.0Gy4个Co60γ辐照裸鼠,检测经过辐照后各组裸鼠1、3、5、7、14、21d血像变化,检测辐照后1、7、14、21d裸鼠骨髓基质CFU-F形成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索建立供移植实验使用的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分别用3.5、5.0、6.5、8.0Gy4个Co60γ辐照裸鼠,检测经过辐照后各组裸鼠1、3、5、7、14、21d血像变化,检测辐照后1、7、14、21d裸鼠骨髓基质CFU-F形成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辐照后1、7、14、21d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8.0Gy辐照剂量裸鼠死亡率100%;3.5、5.0、6.5Gy辐照剂量组裸鼠的造血损伤均能在辐照后21d之内自我恢复;6.5Gy组骨髓CFU-F于移植7(22.00±6.00)、14d(33.00±6.00)后较3.5、5.0Gy组均显著降低(P<0.01),VCAM-1表达于7(21.67±7.45)、14(22.33±9.07)、21d(23.33±4.5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较3.5G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d(23.33±4.51)较5.0Gy组(34.00±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Gy是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适宜辐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微环境 裸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髓造血微环境及红系造血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锋鹏 胡敏 +2 位作者 宋吉锐 林文弢 盛佳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探讨12周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髓造血微环境及红细胞生成能力的影响,为运动提高骨髓造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4周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干预期后经腹主动脉取外周血测试血常规;取股骨测量骨髓... 探讨12周游泳运动对大鼠骨髓造血微环境及红细胞生成能力的影响,为运动提高骨髓造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4周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干预期后经腹主动脉取外周血测试血常规;取股骨测量骨髓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成纤维样集落形成单位(CFU-F)及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取胫骨近侧干骺端制作HE切片,观测脂肪细胞面积。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1,2周游泳运动使大鼠骨髓BFU-E集落数明显增多(P<0.05);骨髓成骨诱导茜素红S染色OD值明显增大,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OD值明显减小(均P<0.05);同时胫骨HE切片脂肪细胞面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1)游泳运动可以促进大鼠骨髓成骨细胞分化,减少脂肪细胞分化,改善造血微环境;(2)游泳运动促进骨髓红系造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红细胞生成 造血微环境 成骨细胞 脂肪细胞
下载PDF
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对人HSC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真 蒋天伦 +2 位作者 范娅涵 赵树铭 黎儒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51-2353,共3页
目的研究猪造血微环境对人造血干细胞(HSC)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6ml、实验用猪骨髓10ml,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DMEM/F12培养基,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后,作为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按5... 目的研究猪造血微环境对人造血干细胞(HSC)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6ml、实验用猪骨髓10ml,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DMEM/F12培养基,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后,作为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按5×104/ml分别将人脐血CD34+细胞接种于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以不含MSCs的培养系统为阴性对照,按3U/ml分别加入重组人EPO(rhEPO)。于接种10d后,取悬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71,以CD71阳性细胞率作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分化率。结果人MSCs支持下的人CD34+细胞在扩增的同时,(86.15±0.69)%细胞向红系分化;猪MSCs支持下的(82.46±1.46)%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阴性对照(44.62±1.20)%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P<0·01)。结论与阴性对照相比,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均能显著促进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BALB/c-nu/nu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蕾 陈幸华 +7 位作者 张诚 张曦 高力 梁雪 龚奕 彭贤贵 郝磊 王庆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构建适合移植使用的BALB/c-nu/nu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模型。方法分别用3.0、4.0、5.0、6.0、7.0Gv剂量辐照BALB/c-nu/nu裸鼠,检测照射后1、3、5、7、14、21d血象变化,检测照射后1、7、14、21d基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目的构建适合移植使用的BALB/c-nu/nu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模型。方法分别用3.0、4.0、5.0、6.0、7.0Gv剂量辐照BALB/c-nu/nu裸鼠,检测照射后1、3、5、7、14、21d血象变化,检测照射后1、7、14、21d基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和巨核细胞计数,观察照射后骨髓组织活检变化情况。结果7.0Gy辐照剂量照射后裸鼠全部死亡;6.0Gy组照射后出现明显骨髓抑制,至照射后21d不能恢复至照射前水平,且部分裸鼠照射后死亡;3.0、4.0Gy照射后裸鼠仅出现轻度骨髓抑制;5.0Cy组照射后出现明显骨髓抑制,未做特殊处理于照射后21d自行恢复至照射前水平。不同剂量放射线照射后裸鼠CFU-F计数变化不同。3.0Gy和4.0Cy组CFU-F在照射后7~14d出现轻度减少,6.0Gy组照射后CFU-F明显减少,至照射后21d不能恢复,5.0Cy组照射后CFU-F也出现了较明显减少,但在照射后21d恢复至照射前水平。结论5.0Gy是BALB/c-nu/nu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模型的适宜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微环境 照射 裸鼠 模型
原文传递
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造血微环境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曦 张诚 陈幸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37-2441,共5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血液肿瘤、非恶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急性放射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在临床应用35年。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主要墩决于供着造血干细胞能否存衍主...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血液肿瘤、非恶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急性放射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在临床应用35年。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主要墩决于供着造血干细胞能否存衍主的造血微环境中正常地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微环境
原文传递
成骨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的作用及与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费成明 常春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3-1136,共4页
造血微环境(造血龛)主要由成骨龛和血管龛组成,而成骨细胞是成骨龛的主要组成成分,并对调节造血龛起到重要作用,成骨细胞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成骨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成骨细胞与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关系的最新进... 造血微环境(造血龛)主要由成骨龛和血管龛组成,而成骨细胞是成骨龛的主要组成成分,并对调节造血龛起到重要作用,成骨细胞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成骨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成骨细胞与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关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微环境 成骨细胞 成骨龛 血管龛 造血干细胞 血液系统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