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5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独立学院转设何以如此艰难?——一个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
1
作者 彭华安 丁晓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12,共8页
独立学院转设是嵌入社会结构的集体行动实践,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母体高校、社会投资方、学生及家长等关键主体,受国家逻辑、科层逻辑、市场逻辑和家庭逻辑等多重制度逻辑的作用。在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中,不同的制度逻辑往往因核... 独立学院转设是嵌入社会结构的集体行动实践,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母体高校、社会投资方、学生及家长等关键主体,受国家逻辑、科层逻辑、市场逻辑和家庭逻辑等多重制度逻辑的作用。在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中,不同的制度逻辑往往因核心目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策略,表现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央地偏差、母体高校与社会投资方的“劣性互动”、政府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理念博弈等冲突,形塑着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艰难。调节独立学院转设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冲突,需重塑政府责任,推动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形成闭环;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强化母体高校与社会投资方的合作;打造“组合拳”,构建独立学院转设的社会文化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转设 多重制度逻辑 国家逻辑 科层逻辑 市场逻辑 家庭逻辑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 被引量:7
3
作者 丁志刚 张书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3,共1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逻辑阐释上,目前学界呈现一种“重横向逻辑,轻纵向逻辑”的不均衡态势,“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纵向叙事逻辑屈指可数。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在于: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逻辑阐释上,目前学界呈现一种“重横向逻辑,轻纵向逻辑”的不均衡态势,“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纵向叙事逻辑屈指可数。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在于: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成的最大可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中介作为连接逻辑起点(最大可能)和逻辑终点(最大结果)的中间枢纽,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中介、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的组织中介、以高质量发展为任务的主题中介、以国家制度体系为架构的基础中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导向的目标中介、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为形势的条件中介。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最大结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终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合理地精准定位并论证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对于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意义重大,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纵向叙事逻辑 逻辑起点 逻辑中介 逻辑终点 现实的人 人的现代化
下载PDF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晖 韩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产生和发展吸收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借鉴和扬弃了西方现代化理论,是中...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产生和发展吸收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借鉴和扬弃了西方现代化理论,是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奋进探索的历史成果,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中国之问、破解思维定势、焕发制度优势、彰显文明多样,将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保持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强化历史担当,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价值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逻辑再构与实践路向: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审思
5
作者 余晓玲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55-60,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个人如何实现社会价值、追求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已形成了包括内涵、对象、途径和原则等多个维度,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复杂...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个人如何实现社会价值、追求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已形成了包括内涵、对象、途径和原则等多个维度,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和实践惯性的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仍然值得关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应该通过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认知基础、情感条件、意志锻造和行为检验四重逻辑的再构,推动生成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路向,以期培育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 认知逻辑 情感逻辑 意志逻辑 行为逻辑 实践路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整体性逻辑
6
作者 金世斌 庞涛 《阅江学刊》 2024年第3期5-18,172,共15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既符合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如果仅从单一视角对其进行学理性阐释显然是不够的。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来看,理论渊源、历史演进、现实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既符合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如果仅从单一视角对其进行学理性阐释显然是不够的。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来看,理论渊源、历史演进、现实问题、文化价值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整体性逻辑。研究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发展、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反思超越的理论逻辑,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多样化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路径,复杂曲折的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逻辑,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本质要求;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逻辑,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文化逻辑,内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追求和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文化逻辑
下载PDF
《天工开物》英译本话语逻辑分析
7
作者 陆道夫 周小雅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中华典籍英译的重要性与挑战性在全球化语境下越来越不言而喻。借助于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本文着重剖析中国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本话语逻辑的三个维度,亦即语境的逻辑关系、事实的逻辑关系以及叙事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 中华典籍英译的重要性与挑战性在全球化语境下越来越不言而喻。借助于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本文着重剖析中国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本话语逻辑的三个维度,亦即语境的逻辑关系、事实的逻辑关系以及叙事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与之相对应的英译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正确处理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各种话语逻辑关系,应该成为译者追求高质量译文,实现有效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逻辑 《天工开物》 语境的逻辑关系 事实的逻辑关系 叙事的逻辑关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逻辑、挑战与策略
8
作者 李媛媛 刘洪基 李睿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13,共9页
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旨在促进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评价的深度融合,推动人——机全面协同,突破传统教育评价对时空的限制,创设新的教育评价形态和模式,是数字化背景下... 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旨在促进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评价的深度融合,推动人——机全面协同,突破传统教育评价对时空的限制,创设新的教育评价形态和模式,是数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价的选择。有鉴于此,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理应由四重逻辑引领:以人为本是其价值逻辑,为其奠定理念基础;创新评价内容是其专业逻辑,为其提供标准选择;数据要素驱动是其技术逻辑,为其提供有力支撑;多元主体参与是其制度逻辑,为其提供坚实保障。然而在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在价值基础、专业标准、技术支撑、制度保障等方面也遭遇挑战。为此,需要通过转变价值理念强调人机融合,通过丰富评价内容培养数据人才,加强技术审查规避数据安全风险,提升多元主体数字素养实现评价互联共通,来确保高等教育评价的顺利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数字化转型 价值逻辑 专业逻辑 技术逻辑 制度逻辑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敬斌 陈艺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守“根”“魂”,又兼容并包,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神品格,而且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同时,吸收了世界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脉相承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百年历史沿革,接续发展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创新形成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思想观点与战略部署的双项提升。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原理指引,聚焦首要政治任务、锚定文化建设新方向、牢牢遵循基本原则、系统把握重点内容、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原文传递
层层加码与层层递减:不同类型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的权变逻辑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来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5,M0004,共14页
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层层加码的现象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基于不同类型公共政策主要直接功能存在的差异,对规范性、分配性、导向性等3类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监控层层加码或层层递减的表现和结果展开分... 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层层加码的现象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基于不同类型公共政策主要直接功能存在的差异,对规范性、分配性、导向性等3类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监控层层加码或层层递减的表现和结果展开分析,从利益逻辑、行为逻辑、制度逻辑探寻行为背后的逻辑动因。要消解政策执行中的层层加码或层层递减现象,应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并运用有效的政策工具,健全公共政策执行者激励相容机制,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目标群体的民主法治监督能力和公共舆论客观理性,在减少政策执行层级的同时加强跨层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政策执行 层层加码 层层递减 利益逻辑 行为逻辑 制度逻辑
下载PDF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转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明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8,共12页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对教育治理的有效建构。当代中国教育治理的建构,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进行的政府职能改革与社会领域建设。基于这两个方面,形成了“国家”和“社会”两种分析进路,前者认为教育治理主要依赖...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对教育治理的有效建构。当代中国教育治理的建构,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进行的政府职能改革与社会领域建设。基于这两个方面,形成了“国家”和“社会”两种分析进路,前者认为教育治理主要依赖国家建构,并且要凸显国家主体地位;后者主张教育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它们都尝试建构了不同的概念框架及其行动路径,但对“教育”本身均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首要的是突出“教育”的立场,并把“教育”作为“治理”的共同利益、行动标准和联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国家逻辑 社会逻辑 教育逻辑
下载PDF
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逻辑路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滑登红 赵瑜 高聪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6-49,共4页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逻辑在于:情景化人的内聚性、理实结合的耦合性以及育人目标的契合性。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价值逻辑...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逻辑在于:情景化人的内聚性、理实结合的耦合性以及育人目标的契合性。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价值逻辑在于:从理论知识到实践体验,再到高水平的认知,并学会反思。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剧 思政课 实践教学改革 理论逻辑 价值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逻辑——一个三层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3
作者 平健 刘凤霞 《行政与法》 2024年第3期13-27,共15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内涵和外延丰富、时空领域宽广、内外因素复杂。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系统分析其整体逻辑,根据“发展时景-安全时景-关系时景”的分析框架,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系统分析传统安全观、综合安全观、新安全观、总体国家... 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内涵和外延丰富、时空领域宽广、内外因素复杂。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系统分析其整体逻辑,根据“发展时景-安全时景-关系时景”的分析框架,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系统分析传统安全观、综合安全观、新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成逻辑,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研究总体国家安全的内部逻辑,从“统筹四对重要关系”探讨总体国家安全的关联逻辑。结果显示,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向公共安全的下沉,社会治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民生福祉是国家安全的首道防线;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为空间关联,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为主体关联,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内容关联,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为命运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 生成逻辑 内部逻辑 关联逻辑
下载PDF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演进逻辑与现代化发展进路
14
作者 李靖 刘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强调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绝对配置和对社会力量的有效动员;秩序逻辑体现为党和政府对组织层级建设的优化和对社会运行秩序的重构;民生逻辑则注重城市居民自治及其幸福感的提升。结合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的历史情境与其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语境,可从权力逻辑的柔性应用、秩序逻辑的灵活调试以及民生逻辑的功能强化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权力逻辑 秩序逻辑 民生逻辑
原文传递
从“否定”概念看印度逻辑的特征
15
作者 任晓明 王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3-45,共13页
“否定”概念是印度逻辑中的重要概念,包括新正理派逻辑和耆那教逻辑在内的主要印度逻辑体系都曾对该概念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新正理派逻辑中,“否定”概念特指“缺无”概念;而对于耆那教逻辑来说,“否定”概念根植于七重谓述学说之中... “否定”概念是印度逻辑中的重要概念,包括新正理派逻辑和耆那教逻辑在内的主要印度逻辑体系都曾对该概念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新正理派逻辑中,“否定”概念特指“缺无”概念;而对于耆那教逻辑来说,“否定”概念根植于七重谓述学说之中。通过对以上两个学派的“否定”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印度逻辑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印度逻辑的根本目标指向个人的最终解脱;第二,在印度逻辑中,逻辑学问题始终与认识论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分界线;第三,印度逻辑具有浓厚的印度本土文化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于,印度逻辑深受梵语语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逻辑 正理派逻辑 耆那教逻辑 否定 东方逻辑
下载PDF
公安英模精神培育形成的内在逻辑论析
16
作者 曹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公安英模精神是人民警察崇高精神、道德风范、信仰信念、顽强斗志和意志品质的生动反映。其历史发展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轫、健全、完善三个阶段,是人民公安近百年矢志践行使命任务的结晶,此为其培育形成... 公安英模精神是人民警察崇高精神、道德风范、信仰信念、顽强斗志和意志品质的生动反映。其历史发展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轫、健全、完善三个阶段,是人民公安近百年矢志践行使命任务的结晶,此为其培育形成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主要理论渊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契合,此为其理论逻辑;其本身的历史穿透力和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思想宣传工作等的现实需要构成其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英模精神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人民公安史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筑与演进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有升 肖映荷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余年峥嵘岁月中凝结而成的精神瑰宝和思想精华,是中国共产党成就百余年伟业、永葆风华正茂的青春密码。从历史逻辑看,精神谱系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根植于中华...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余年峥嵘岁月中凝结而成的精神瑰宝和思想精华,是中国共产党成就百余年伟业、永葆风华正茂的青春密码。从历史逻辑看,精神谱系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内嵌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中;从理论逻辑看,精神谱系以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遵循、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以具体精神样态为支流;从现实逻辑看,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精神谱系筑牢思想引领、汇聚起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力量、助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从实践逻辑看,应从强化学理阐释、加强宣传宣讲、促进成果转化三个维度着手,确保精神谱系的弘扬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现实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从“普适性”到“独异性”:当代青年内卷应对策略的逻辑转换
18
作者 陈微波 张潇涵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26-37,共12页
内卷背景下青年的应对策略对其自身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以莱克维茨的独异性社会理论为基础,青年的内卷应对策略可依据不同的社会逻辑区分为三类:以普适性逻辑为基础的内卷参与者、以过渡性逻辑为基础的躺平主义者及以独异性逻... 内卷背景下青年的应对策略对其自身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以莱克维茨的独异性社会理论为基础,青年的内卷应对策略可依据不同的社会逻辑区分为三类:以普适性逻辑为基础的内卷参与者、以过渡性逻辑为基础的躺平主义者及以独异性逻辑为基础的内卷破局者。上述三种策略呈现动态演进的特征,并具有不同的行动原则、行动动力和行动后果。当前我国青年群体已经开始初步践行以独异性逻辑为核心的行动策略来应对内卷,主要表现为劳动独异化与生活独异化两种样态。立足于当代青年群体的独异化实践,对内卷背景下青年的行动策略及其所隐含的三种社会逻辑进行对比性剖析,可以引导青年以价值理性为出发点,冲破内卷桎梏,并为其找到适合自身的个人发展道路提供学理基础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 普适性逻辑 过渡性逻辑 独异性逻辑
下载PDF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三重逻辑:历史、实践与价值
19
作者 严庆 郭雨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主动选择、不断发展并与时俱进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实践、价值逻辑。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结合时代背景予以考察,不仅能够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西方民族理论的批判和超越,还能够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价值逻辑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理路探赜
20
作者 艾力扎提·吐尔洪 王建华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为新征程上党的文化工作提供科学行动指南,为战胜重大风险挑战提供先进...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为新征程上党的文化工作提供科学行动指南,为战胜重大风险挑战提供先进思想武器,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基;立足于百年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逻辑,彰显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使命;诠释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方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工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逻辑理路 生成逻辑 价值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