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研究
1
作者 陈旭 冯馨颖 +1 位作者 鲍美阳 苑新悦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总结得出二者在语义上相似指向不同,概念上范围、划分层次、作用点区别,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应用上存在观察与参与视角。在二者逻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挖掘二者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参考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研究 语义 内涵与外延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的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的逻辑研究
2
作者 牟兴义 陈林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获得的巨大成果和发展实践进行了深入总结,明确提出了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两个重要概念。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源于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百年伟业;逻辑同构表现在百年党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获得的巨大成果和发展实践进行了深入总结,明确提出了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两个重要概念。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源于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百年伟业;逻辑同构表现在百年党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渊源、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等方面;逻辑生成于百年党史的同频共振和共同发展。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和动力支持,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底气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党史 历史主动 历史自信 逻辑研究
下载PDF
辩证逻辑研究中的困难和未来发展方向
3
作者 孙显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3-10,共8页
辩证逻辑研究的最大成果是,对辩证逻辑是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达到了共识。但在处理辩证逻辑同辩证法、认识论和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应该承认和探讨辩证逻辑发展的多元化的可能方向... 辩证逻辑研究的最大成果是,对辩证逻辑是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达到了共识。但在处理辩证逻辑同辩证法、认识论和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应该承认和探讨辩证逻辑发展的多元化的可能方向,建立辩证逻辑的多种理论体系。不过,这些理论体系不管有怎样的差别,辩证逻辑应该不同于其他逻辑学科,有自己特殊的对象领域和逻辑规律。这样的辩证逻辑,应该是概念矛盾运动的逻辑,以反映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研究进展 辩证逻辑研究中的困难 辩证逻辑发展方向 概念逻辑
下载PDF
情景语义学的逻辑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娜 娄永强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4-8,共5页
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大致经历3个发展时期和与之相对应的3次理论重心的转移。1980年到1985年为理论成型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本身的建构和哲学解释方面;在逻辑工具的选用上经历了从以标准集合论为工具的合成研究向以公理论和非良基集合... 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大致经历3个发展时期和与之相对应的3次理论重心的转移。1980年到1985年为理论成型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本身的建构和哲学解释方面;在逻辑工具的选用上经历了从以标准集合论为工具的合成研究向以公理论和非良基集合论为工具的分析研究的转变。1985年到1993年前后为理论成熟期,其理论影响涉及多个相关领域,理论重心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信息通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94年后为理论拓展期,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在情景语义学元理论逻辑研究、情景语义学的逻辑应用研究、情景逻辑系统的构建、情景语义学和其他形式语义理论的融合研究、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等5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前2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成功,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并在逻辑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但后3个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所以,以情景语义学和情景理论中的信息流思想和信息通道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完整的信息流理论是情景语义学及其逻辑研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语义学 逻辑研究 历时发展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建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51,218,共8页
辩证逻辑研究是我国当代逻辑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该学科的学科属性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并形成了诸多不同学派与研究进路。系统总结我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在当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由于特殊的... 辩证逻辑研究是我国当代逻辑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该学科的学科属性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并形成了诸多不同学派与研究进路。系统总结我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在当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文革"前的辩证逻辑研究基本上限于苏联学界所设定的"问题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辩证逻辑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两方面都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七大主要研究进路,即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比较研究进路、范畴理论研究进路、科学方法论研究进路、非经典逻辑研究进路、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新成果的辩证审视进路、应用研究进路、思想史研究进路。但与演绎逻辑及归纳逻辑相比,当代辩证逻辑研究尚未获得成熟形态,一些基本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与澄清。辩证逻辑的发展既要鼓励各种研究路径的"百花齐放",又要提倡路径之间的深度互动与争鸣;同时,应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在"问题导向"的多学科、多视角合力攻关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主旋律的时代,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各种研究路径的解题功能,是当代辩证逻辑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逻辑 辩证逻辑研究 问题域 研究进路
下载PDF
新时期问题逻辑研究述评 被引量:9
6
作者 秦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1期33-37,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逻辑科学提出的新课题日益增多.十年前,问题逻辑在我国逻辑科学的领域里还几乎是一个空白,直至1979年,上海逻辑界才有人开始对"问题"的逻辑进行了初探,后来,北京、河北、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逻辑科学提出的新课题日益增多.十年前,问题逻辑在我国逻辑科学的领域里还几乎是一个空白,直至1979年,上海逻辑界才有人开始对"问题"的逻辑进行了初探,后来,北京、河北、湖南、江苏、广东等地哲学、逻辑界的部分学者也开始了对问题逻辑理论的研究.十年来,他们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取得了初步的可喜成果.在这期间有关杂志还介绍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研究问题逻辑的一些资料.这些公开发表的论著和国外的资料推动了我国问题逻辑的研究开拓工作.下面将我国十年来问题逻辑研究的几个主要课题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逻辑 逻辑结构 思维形式 提出问题 问句 逻辑形式 思维对象 逻辑科学 逻辑研究 逻辑理论
下载PDF
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纯粹逻辑学观念 被引量:5
7
作者 倪梁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5,共7页
纯粹逻辑学的观念在胡塞尔那里始终带有宽窄两种涵义。初看起来 ,《逻辑研究》的第四研究是在论证一个从纯粹含义学到纯粹语法学的过渡 ,但实际上这两门学科都还在广义的逻辑学领域中活动。从纯粹含义学、纯粹语法学到狭义的纯粹逻辑学 ... 纯粹逻辑学的观念在胡塞尔那里始终带有宽窄两种涵义。初看起来 ,《逻辑研究》的第四研究是在论证一个从纯粹含义学到纯粹语法学的过渡 ,但实际上这两门学科都还在广义的逻辑学领域中活动。从纯粹含义学、纯粹语法学到狭义的纯粹逻辑学 (即纯粹含义有效性学说的过渡 ) ,实际上表明了在胡塞尔所设想的广义的、作为纯粹含义学、语法学与形式论之总和的纯粹逻辑学范围之内的一个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逻辑研究 纯粹含义学 纯粹语法学 纯粹逻辑 德国
下载PDF
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 被引量:3
8
作者 熊明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一、法律论证与诉讼论证 法律论证是实现法律理性和公正的必要途径和根本保障,它是法哲学家特别是法律逻辑学家或法律论证理论家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法律论证概念首先作为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被提出来。法律逻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 一、法律论证与诉讼论证 法律论证是实现法律理性和公正的必要途径和根本保障,它是法哲学家特别是法律逻辑学家或法律论证理论家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法律论证概念首先作为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被提出来。法律逻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20世纪中叶.而1951年Klug的《法律逻辑》一书的出版是法律逻辑正式形成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逻辑研究 诉讼 法律逻辑 20世纪中叶 法律理性 逻辑学家 法哲学家
下载PDF
论黄展骥的大众逻辑与逻辑研究——“形式”与“非形式”逻辑的普及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邦凡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61-67,共7页
通过大学生对一次教学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受介绍了黄展骥先生对“非形式”逻辑的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对普及逻辑教育的思考;又从客观引述的众多专家学者的评论中,评价了香港的黄展骥先生在逻辑学研究方面的建树以及他对发展我国的逻辑学... 通过大学生对一次教学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受介绍了黄展骥先生对“非形式”逻辑的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对普及逻辑教育的思考;又从客观引述的众多专家学者的评论中,评价了香港的黄展骥先生在逻辑学研究方面的建树以及他对发展我国的逻辑学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展骥 谬误分析 大众逻辑 逻辑研究
下载PDF
运用《资本论》的逻辑研究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浅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根 刘英 《理论与现代化》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就给实践活动带来了误导。澄清理论,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改革的继续深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逻辑研究 《资本论》的逻辑 现代市场经济 劳动价值论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经济学 改革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下载PDF
对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学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63-65,96,共4页
关键词 法律逻辑 形式逻辑 逻辑研究 我国法律 逻辑结构 逻辑理论 司法实践 研究方法 司法工作者 刑事案件
下载PDF
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意识”定义探析
12
作者 邓亚中 刘琼 高新民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8,124,共5页
从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出发,通过对胡塞尔意识概念界定的分析,可总结出胡塞尔三大意识定义:(1)主体作为意识自我所具有的现象学特性;(2)对象性内容为"对象体验";(3)对外感知对主体与内容的联接方式的"内感知"... 从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出发,通过对胡塞尔意识概念界定的分析,可总结出胡塞尔三大意识定义:(1)主体作为意识自我所具有的现象学特性;(2)对象性内容为"对象体验";(3)对外感知对主体与内容的联接方式的"内感知"。通过研究19世纪"意识"概念的争论,可理解胡塞尔的意识概念及其内在关系,发现胡塞尔意识定义的内在结构——意识概念并不等同于意向性概念,只有建立在意向性基础上的意识概念,才是真正的胡塞尔意识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逻辑研究 意识概念 意向经验 对象 意义
下载PDF
观念可能性与实在可能性--论胡塞尔对《逻辑研究》第6研究第1篇第4章的修改
13
作者 陈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9,共11页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第6研究第1篇第4章主要讨论种类内容在观念上的协调性或相容性问题。在彻底修改版中,胡塞尔增加了对观念可能性问题和实在可能性问题的研究。观念可能性与本质对象之构造相关,它指的是对于观念本质而言,某物作为其...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第6研究第1篇第4章主要讨论种类内容在观念上的协调性或相容性问题。在彻底修改版中,胡塞尔增加了对观念可能性问题和实在可能性问题的研究。观念可能性与本质对象之构造相关,它指的是对于观念本质而言,某物作为其示例的可能性。观念可能性起源于对设定性意识的中立性变异,从发生现象学的观点看,它最终起源于联想的纯粹被动综合作用。实在可能性与超越对象之构造相关,它表明某物现实地存在于此的可能性。实在可能性起源于对设定性意识进行确然性等级上的质性变异,从发生现象学的观点看,实在可能性被理解为被引发的可能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进行设定的理性的发生进程。对观念可能性和实在可能性进行研究,意义在于揭示出胡塞尔后期思想和前期思想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逻辑研究 观念可能性 实在可能性 发生现象学
下载PDF
近50年国内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读《马佩文集》
14
作者 郭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逻辑研究 马佩 专业委员会 文集 侧面 国内 副理事长 常务理事 辩证逻辑 语言逻辑
下载PDF
《逻辑研究》时期胡塞尔的本质直观与科学哲学思想
15
作者 李义民 罗晰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1-82,77,共3页
在《逻辑研究》中通过对心理主义的批判,胡塞尔确立了其个人终生的科学信念,即哲学应当满足确定性理论的最高需求、为任何一门科学奠定基础。通过本质直观,胡塞尔要求再次确立形而上学对经验科学的权威,使形而上学为一切认识、一切其他... 在《逻辑研究》中通过对心理主义的批判,胡塞尔确立了其个人终生的科学信念,即哲学应当满足确定性理论的最高需求、为任何一门科学奠定基础。通过本质直观,胡塞尔要求再次确立形而上学对经验科学的权威,使形而上学为一切认识、一切其他学问提供认识以终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逻辑研究 现象学直观 科学观
下载PDF
强化三个意识 推进辩证逻辑研究
16
作者 贺善侃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强化历史和前沿意识、包容意识和开放意识,是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三个重要前提。辩证逻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一步也离不开历史和现实。辩证逻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的发展必须包容社会史、思想史、科学史的方... 强化历史和前沿意识、包容意识和开放意识,是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三个重要前提。辩证逻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一步也离不开历史和现实。辩证逻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的发展必须包容社会史、思想史、科学史的方方面面内容。包容性越强,其理论内涵就越丰满。强化开放意识,指辩证逻辑的深化研究不能局限于理论层面,而必须应对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服务。强化开放意识,是拓宽辩证逻辑研究路子,发挥辩证逻辑社会功能、提高全民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和前沿意识 包容意识 开放意识 辩证逻辑研究
原文传递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评《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
17
作者 张建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 逻辑论证
下载PDF
统计理论的逻辑研究
18
作者 杨昌斌 郭文亭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6-38,共3页
统计理论的逻辑研究杨昌斌,郭文亭统计学从产生开始,就与逻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逻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沃土,统计学的产生离不开逻辑学。然而,在统计学发展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却很少有人研究统计学中的逻辑问题,以致于在统计... 统计理论的逻辑研究杨昌斌,郭文亭统计学从产生开始,就与逻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逻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沃土,统计学的产生离不开逻辑学。然而,在统计学发展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却很少有人研究统计学中的逻辑问题,以致于在统计理论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逻辑问题,从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理论 逻辑研究 统计学
下载PDF
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
19
作者 张盛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76-381,共6页
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一致 ,也有不一致。形而上学方法是科学方法 ,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方法的产物 ,故需要接受辩证方法的改造。受苏联极左思潮影响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被人为分家 ,中国逻辑研究被极左思潮误导已半个世纪了。黑格尔、马恩... 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一致 ,也有不一致。形而上学方法是科学方法 ,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方法的产物 ,故需要接受辩证方法的改造。受苏联极左思潮影响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被人为分家 ,中国逻辑研究被极左思潮误导已半个世纪了。黑格尔、马恩列的逻辑理想就是在辩证法的指导下 ,对形式逻辑按认识过程的整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研究 形式逻辑 形而上学方法 辩证逻辑 综合逻辑 统一逻辑 认识逻辑
下载PDF
隐喻逻辑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斯坦哈特的《隐喻的逻辑》一书
20
作者 姜文化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隐喻理解 逻辑研究 METAPHOR Possible Academic KLUWER 逻辑学家 斯坦哈特 《隐喻的逻辑》书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