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辅导员提升道德影响力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吴丹萍 陈滔娜 《高校辅导员》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高校辅导员身处与学生交流互动第一线,其能否具有并发挥道德影响力关系到大学生群体思想品德的养成。高校辅导员的道德影响力具体包括道德感召力、道德感染力和道德号召力。提升高校辅导员道德影响力对于优化高校道德教育、驱动师生道... 高校辅导员身处与学生交流互动第一线,其能否具有并发挥道德影响力关系到大学生群体思想品德的养成。高校辅导员的道德影响力具体包括道德感召力、道德感染力和道德号召力。提升高校辅导员道德影响力对于优化高校道德教育、驱动师生道德共同成长、推动创建高校德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提升道德影响力,需要立足自身,在德行成长中提升道德能力;立足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立足师生,在反思实践中提升道德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道德影响力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笔谈:黑暗时期的道德影响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拉贝和他的朋友们
2
作者 柯伟林 蓝道夫·特斯塔 +9 位作者 托尼·孙 陈谦平 张生 姜良芹 王卫星 杨夏鸣 凌曦 托马斯·拉贝 吕凤悦(整理) 杨倩(整理)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3年第1期4-12,139,共10页
2022年10月18日,由哈佛(上海)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论坛“道德的力量: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拉贝和他的朋友们”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哈佛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行政学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2022年10月18日,由哈佛(上海)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论坛“道德的力量: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拉贝和他的朋友们”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哈佛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行政学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拉贝后人、大屠杀幸存者一起回顾历史,感怀拉贝事迹,共同探讨道德力量给予人们的历史启示。本组笔谈均选自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道德影响力 拉贝 中华民国史 学术论坛 道德力量 黑暗时期 南京大屠杀
下载PDF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小蔓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密切相关。从学科教学活动看,教师需要形成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人格之间内在的平衡性、融合性和作用方向上的一致性,才能对学生的道德产生和谐的、丰满的、持久的影响。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在人格方面的...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密切相关。从学科教学活动看,教师需要形成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人格之间内在的平衡性、融合性和作用方向上的一致性,才能对学生的道德产生和谐的、丰满的、持久的影响。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在人格方面的民主性特征与道德影响力有重要的相关。要实现教师的道德影响力,学校管理必须转向以教育生态和谐为目标和基点的道德模式:加强对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将学校看作是成人(教师)与学生复杂交织在一起、共同成长的团体;鼓励和提供条件促使教师通过扩大个人阅读、参与教改与反思性研究、拓展人际交往以及自我修养;对教师工作的评价需要从外显性的评价走向更加重视和逐步实现内质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 道德影响力
下载PDF
教师道德影响力与未成年学生的道德成长
4
作者 刘东菊 《天津教育》 2010年第10期35-36,共2页
课堂上充溢着文化气息,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教师良好的教学道德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影响。
关键词 未成年学生 道德影响力 道德成长 教师 文化气息 学习兴趣 教育影响 教学道德
下载PDF
新闻传媒的道德影响力
5
作者 张水清 《新闻世界》 2002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新闻传媒 道德影响力 正面引导 舆论监督
下载PDF
中小企业家的道德影响力:理论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立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3-185,共3页
本文从"道德影响力"的视角,对中小企业家的道德人格决定道德影响力的机制——人—组织道德匹配进行了理论剖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人—组织道德匹配在企业家道德特质与其道德影响力间起调节作用,仅当匹配程度较高时,道德特... 本文从"道德影响力"的视角,对中小企业家的道德人格决定道德影响力的机制——人—组织道德匹配进行了理论剖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人—组织道德匹配在企业家道德特质与其道德影响力间起调节作用,仅当匹配程度较高时,道德特质对道德影响力存在直接的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家 道德影响力 道德特质
原文传递
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阻抑机制——趋避动机理论框架下的“漏斗效应”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书松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0-251,共12页
当前组织道德的管理价值备受关注,领导者作为道德榜样发挥对部属的道德影响力被人们寄予厚望。本文基于趋避动机理论框架,按照从环境刺激到自我认同的演进逻辑,探讨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阻抑机制。本文认为,物理阻抑、社会阻抑和... 当前组织道德的管理价值备受关注,领导者作为道德榜样发挥对部属的道德影响力被人们寄予厚望。本文基于趋避动机理论框架,按照从环境刺激到自我认同的演进逻辑,探讨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阻抑机制。本文认为,物理阻抑、社会阻抑和认知阻抑是约束领导者道德榜样示范作用的主要障碍,并共同造成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的"漏斗效应"。针对三大阻抑机制,本文构建一个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综合作用模型,并在最后讨论理论意义、管理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道德影响力的下行效应 漏斗效应模型 物理阻抑 社会阻抑 认知阻抑
原文传递
在实践中发挥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双翔 《中国教师》 2010年第17期21-22,28,共3页
一、教学是“以善致善”的实践活动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善致善”的实践活动。它以善的行为、善的内容来锻造善的心灵、实现善的目的,为善之行、趋善之的是其根本特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在于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是“以善致善”的实践活动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善致善”的实践活动。它以善的行为、善的内容来锻造善的心灵、实现善的目的,为善之行、趋善之的是其根本特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在于学生的发展,因而在当前,推动人道教学、追求教学公正、实现学生创造性生活、促进学生幸福就是教学活动的根本道德目的、根本的“目的善”。我们很难想象,教学能够通过恶的手段来达致善的目的,或者说教学手段恶劣、教学结果却优良。我们坚决不相信,魔鬼训练、体罚心罚、摧残虐待、知识剥夺,等等,可以换来学生幸福;我们也坚决不相信,现成的、规训的工具性生活可以养成学生高贵的德性:我们更坚决不相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道德影响力 教学本质 教师 道德目的 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 教学结果
原文传递
良心对公民个体行为的道德影响力
9
作者 陈绍斌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3,共1页
陕西安康师专陈绍斌:我们中国人把良心看做“良知”、“良能”,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知”、“不习而能”的善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本性,是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良心对公民个体行为的道德影响力。
关键词 公民个体行为 道德影响力 道德审判体系 道德激励机制 道德修养
原文传递
失范与拯救:论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
10
作者 罗春洪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1-85,96,共6页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的传统道德体系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价值之维和"头顶星空"。在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失范、伦理失序的人和事,从文化本源归因上说是传统道德价值观社会影响力消退和...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的传统道德体系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价值之维和"头顶星空"。在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失范、伦理失序的人和事,从文化本源归因上说是传统道德价值观社会影响力消退和衰落。寻求道德失范拯救之道,在于倡导全社会兴起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把"五常"的核心价值体系纳入现代教育中,回归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权威,发挥法治和舆情法则的力量,重塑传统道德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失范 五常 道德社会影响力
下载PDF
以生态情怀培植校长道德影响力
11
作者 潘照团 《中国德育》 2014年第11期61-64,共4页
校长,不仅是领导者,还是一种资源,是孩子们心中的能量源。作为校长,如何发挥被信赖的作用,如何发挥道德影响力,并让“校长道德影响力”成为生本状态下的德育能源,让其德育价值更接地气?笔者认为,发挥“校长道德影响力”,是需... 校长,不仅是领导者,还是一种资源,是孩子们心中的能量源。作为校长,如何发挥被信赖的作用,如何发挥道德影响力,并让“校长道德影响力”成为生本状态下的德育能源,让其德育价值更接地气?笔者认为,发挥“校长道德影响力”,是需要培植的,需要用生态情怀来培植,即抱着对生活、生本、生命的热爱来培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影响力 校长 培植 情怀 生态 德育价值 领导者 能量
原文传递
田发银:应提升校长的道德影响力
12
《小学德育》 2010年第23期3-3,共1页
新乡幼儿师范学校校长田发银指出,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而校长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和教育使命决定了校长的德性是履行领导职责的基础和前提,校长的道德影响力是其完成使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道德影响力 学校校长 教育使命 幼儿师范 领导职责 道德责任
原文传递
“一把手”要注重提高非权力影响力
13
作者 唐松成 《新湘评论》 1998年第8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非权力影响力 注重提高 领导者 道德影响力 “历史周期率”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政治信念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心理效应 《史记》
下载PDF
道德与教育关系新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旭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4-48,共5页
关于道德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认知,人们更多是在德育层面展开的,而不是在"道德"和"教育"两者并列的思路上进行。人们在德育层面思考道德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以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德育强调"善优先于正当"为... 关于道德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认知,人们更多是在德育层面展开的,而不是在"道德"和"教育"两者并列的思路上进行。人们在德育层面思考道德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以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德育强调"善优先于正当"为前提的。这种思路的局限性表现为:首先,"缺乏"统领教育的"德"之维;其次,易于忽视对教育道德正当性的追问;最后,遮蔽教育目的正当与其道德基础正当之间的差别。以道德之维观照教育,就会发现:道德与教育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变量是相互影响的,教育自身的道德结构是立体的。道德是教育促进人生幸福的基本条件,教育主导价值的道德影响力对于教育实践具有奠基性作用,道德是教育的"魂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教育 道德结构 道德影响力 教育的魂灵
下载PDF
发挥教师的道德领导力
15
作者 高德胜 《师资建设》 2018年第10期82-85,共4页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学界对师德的持续关注就是一个证明。但在这种关注中,一个重要的维度鲜有提及,即教师的道德领导力。师德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道德要求,更在于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道德影...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学界对师德的持续关注就是一个证明。但在这种关注中,一个重要的维度鲜有提及,即教师的道德领导力。师德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道德要求,更在于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道德影响力的发挥,有自在和自觉两种形态。自在的影响即靠师德本身所产生的影响,自觉的影响则是以师德为基础,主动地去影响、教育学生。如果说前者是自然影响力的话,那后者就是教师的道德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要求 领导力 教师 师德建设 道德影响力 自然影响力 特殊职业 学生
下载PDF
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问题刍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涛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8-91,共4页
基于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问题,运用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当前社会公众人物及其道德影响力进行界定,并对其现状进行梳理和剖析,探讨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构建和培育路径,以便促进公众人物积极发挥自身示范效应,推动社会道德进步。
关键词 公众人物 公共空间 道德影响力 道德责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如何增强道德感召力
17
作者 何凤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5-45,共1页
道德感召力是指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个人或者整体道德水平较高的集体,对其他人或集体所具有的积极的道德影响力。具备道德感召力的个人或者集体,引领着社会道德发展的进步方向,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往往会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
关键词 道德水平 感召力 领导干部 道德影响力 道德情操 道德发展 带头作用 集体
下载PDF
树立道德模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8
作者 范业松 《现代国企研究》 2018年第14期247-247,共1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良风气容易对公民道德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和冲击。在此情况之下,树立道德模范,倡导道德风尚,培养公民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不仅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人心、增强中华民...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良风气容易对公民道德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和冲击。在此情况之下,树立道德模范,倡导道德风尚,培养公民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不仅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人心、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精神,更能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推进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模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影响力
下载PDF
道德约束力
19
作者 关东草 《质量天地》 1998年第5期5-5,共1页
前些年,开展中国质量万里行,对假冒伪劣进行大规模围剿,我曾天真的认为,这对假冒伪劣的制造者和销售者是致命一击,是消费者一大福音。现在看来,虽然不能说这一行动没有任何效果,却看到假冒伪劣依然是一大祸害,制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制造和... 前些年,开展中国质量万里行,对假冒伪劣进行大规模围剿,我曾天真的认为,这对假冒伪劣的制造者和销售者是致命一击,是消费者一大福音。现在看来,虽然不能说这一行动没有任何效果,却看到假冒伪劣依然是一大祸害,制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制造和销售,仍然任重而道远。回头看,我是过于乐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约束力 假冒伪劣商品 中国质量万里行 中央大街 消费者 监控机制 商业道德 假冒伪劣行为 道德影响力 自杀未遂
下载PDF
若干传统道德规范影响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萍 荆秀丽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8-94,共7页
中国传统道德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对此有许多争论。在今日还有哪些内容被普通中国人所接受或奉行?对于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却鲜有实证性研究。本文结合最新社会调查数据,尝试对此作出回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传统道德的承继与目前社... 中国传统道德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对此有许多争论。在今日还有哪些内容被普通中国人所接受或奉行?对于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却鲜有实证性研究。本文结合最新社会调查数据,尝试对此作出回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传统道德的承继与目前社会倡导的核心观念相关,此外,人们还看重那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道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传统道德影响力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