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心的开放性——儒家心灵哲学的两种范式及其超越
1
作者 李海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150,共11页
儒家心灵哲学中存在两种道德心范式,一种是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道德规范型”范式,一种是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道德本体型”范式。前者将道德心看作形而下的有限心,因而对认识心、情感心具有相对较强的开放性。后者将道德心或性提升到... 儒家心灵哲学中存在两种道德心范式,一种是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道德规范型”范式,一种是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道德本体型”范式。前者将道德心看作形而下的有限心,因而对认识心、情感心具有相对较强的开放性。后者将道德心或性提升到了绝对本体的高度,因而对认识心、情感心产生了相对的封闭性。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试图通过“道德本体型”范式的内部调适实现道德心对认识心的充分开放,但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至大无外”的道德心性设定而不能成功。只有回归孔孟儒学,并对其情感本源论和“道德规范型”心灵哲学范式做出当代的阐释,才能实现道德心向认识心、向现代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充分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心 灵的开放性 儒家灵哲学 道德本体型 道德规范型
下载PDF
医学生“道德心”教育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熊韵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9期625-626,共2页
医生是医术和医德的统一;医学行为是医学科学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医学实践是医学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往往更多的把精力用在医学专业的学习,忽视甚至放弃了贯穿医学教育系统工程的"道德心&qu... 医生是医术和医德的统一;医学行为是医学科学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医学实践是医学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往往更多的把精力用在医学专业的学习,忽视甚至放弃了贯穿医学教育系统工程的"道德心"教育。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否则就很难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道德心 教育
下载PDF
论医生的“道德心”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亭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21,共2页
"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道心"是儒家修养论的起点和归宿,演绎了完整的修养论。然而,这一传统思路目前在很多研究领域被遗忘,包括医德研究领域。强调尊重传统,用"道德心"来重新衡量医生内在的精... "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道心"是儒家修养论的起点和归宿,演绎了完整的修养论。然而,这一传统思路目前在很多研究领域被遗忘,包括医德研究领域。强调尊重传统,用"道德心"来重新衡量医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并从祖国传统医学文献的角度,对医德这一常规命题做全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心 医德
下载PDF
客观纪实和道德心的博弈——浅谈突发事件中记者的取舍
4
作者 胡大海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5期24-24,共1页
本文主要探讨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记者在客观纪实和道德心两者之间如何取舍。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客观纪实 道德心 记者
下载PDF
良知与道德心
5
作者 刘振维 《王学研究》 2019年第1期36-61,共26页
当代新儒家认定儒学传统当以孔孟陆王的心性论为宗,最具论理者以牟宗三为代表。故本文论述王阳明的'良知'说与牟宗三的'道德心',并尝试比较二者的异同。从王阳明对'良知'的理解,比较强调由功夫而本体的路径,通... 当代新儒家认定儒学传统当以孔孟陆王的心性论为宗,最具论理者以牟宗三为代表。故本文论述王阳明的'良知'说与牟宗三的'道德心',并尝试比较二者的异同。从王阳明对'良知'的理解,比较强调由功夫而本体的路径,通过克治省察、事上磨炼以回复良知,因此特别强调'知是知非'义;无涉及外在的客观知识。王阳明的'致良知'之教,明显结合了《孟子》'良知'与《大学》'致知',融会后重新做出的诠释。牟宗三以辩证法方式标举出'形而上的绝对真实',也就是'道德心',以之解释'良知',称此为'道德的形上学'。绝对真实的'道德心'通过'良知自我坎陷''逆觉体证'得以融摄道德主体与外在知识于一体,故能开出知识。牟宗三'道德心'的立论,融会了康德'道德底形上学'、黑格尔辩证法以及传统儒家心性论一脉,融会后重新做出创发。由之对比二者异同。二者揭示了主体性意义颇具'现代性'的特色,但此价值理性又与现代性的工具理性有别。但王阳明活泼泼的'良知'并不等同于牟宗三所诠释的'道德心',因为'良知'与具体客观知识无涉,'道德心'则能开出外在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牟宗三 道德心 孟子
下载PDF
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德性与德心--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评介
6
作者 胡弼成 《现代大学教育》 2001年第5期111-111,共1页
由李建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其最终成果形式--<德性与德心--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下简称<德性与德心>)一书最近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李建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其最终成果形式--<德性与德心--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以下简称<德性与德心>)一书最近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欣然为该书作序.这是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德性与德--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理研究》 实践性 道德心理学 理论创新 研究视角
下载PDF
惟有自觉才能崇高——评《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
7
作者 杨本红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 钱焕琦 应用伦理学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伦理学领域的新开拓——《道德心理论》简评
8
作者 李建华 《道德与文明》 1988年第1期20-21,共2页
中南工业大学曾钊新教授的《道德心理论》出版了。欢悦之情,难以育表。对曾教授的这本书,几番阅读,深感它在如下几方面为伦理学研究作了拓新工作。 一、选择观察道德现象的新视角 众所周知,伦理学长期以来仅仅被认为是“道德哲学”。我... 中南工业大学曾钊新教授的《道德心理论》出版了。欢悦之情,难以育表。对曾教授的这本书,几番阅读,深感它在如下几方面为伦理学研究作了拓新工作。 一、选择观察道德现象的新视角 众所周知,伦理学长期以来仅仅被认为是“道德哲学”。我国目前的伦理学是直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解释社会道德现象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毫无疑问,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去研究道德,澄清了几千年来在道德起源和历史演变、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的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研究 道德心 道德现象 道德哲学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道德基本原则 工业大学 道德起源 道德心理研究
原文传递
改革家的“永在者”与英国人的“道德心”——马修·阿诺德对转型期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理性冲突的调和 被引量:1
9
作者 阮炜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8,共9页
面对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理性的激烈冲突,阿诺德除了提出"文化救赎论"以外,还在基督教信仰重建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他重新强调并大力宣传《旧约》中他认为合乎理性的"永在者"上帝,以取代原有的三位一体上帝,认为只... 面对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理性的激烈冲突,阿诺德除了提出"文化救赎论"以外,还在基督教信仰重建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他重新强调并大力宣传《旧约》中他认为合乎理性的"永在者"上帝,以取代原有的三位一体上帝,认为只有对基督教教义进行理性化的重构,才能调和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信仰与理性的冲突,纠正英国人中那种保守乃至偏执的旧的"道德心",培养一种综合了"希伯来特性"和"希腊精神",既有"行善热情"又有科学艺术追求的新的"道德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德 “永在者” 道德心”信仰 理性
原文传递
综合贯通 旨在创新:读《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论纲》
10
作者 李家珉 《思想.理论.教育》 2000年第2期62-62,57,共2页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论纲》 书评 教育创新
原文传递
心的智能→道德之境--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论宋明理学精神
11
作者 姚国宏 《巢湖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1-20,共10页
本文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对宋明理学精神--心的智能→道德之境进行论述.将拉卡托斯纲领移植到文化史中,从文化的传播机制,中华文化所依托的生存境界及社会结构等方面,阐述理学精神的形成及其境界取向的典型特征,指出由宋明理学蕴涵的心... 本文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对宋明理学精神--心的智能→道德之境进行论述.将拉卡托斯纲领移植到文化史中,从文化的传播机制,中华文化所依托的生存境界及社会结构等方面,阐述理学精神的形成及其境界取向的典型特征,指出由宋明理学蕴涵的心的智能→道德境界是中国文化的硬核.并以周教颐、朱熹及王阳明为代表,以文化的融合为线索,指出朱王之间在心的智能→道德境界的高度一致.通过对文化的固有性(自我保存)及超越性(自我更新)特征的分析及当代中国本质的说明,旨在说明理学精神在当代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智能→道德之境 境界取向 有无 高势能 文化硬核
下载PDF
孟子心气关系论
12
作者 彭战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7,共5页
孟子引入气的概念,在其思想体系中形成了心气并论的格局。气概念的引入,不仅有助于解决内在道德心外化的问题,还在一定意义上使道德心的内涵具有了气的性质。心如气一般具有量的规定性,养心的过程是一个从端点扩充到四海之内的生发过程... 孟子引入气的概念,在其思想体系中形成了心气并论的格局。气概念的引入,不仅有助于解决内在道德心外化的问题,还在一定意义上使道德心的内涵具有了气的性质。心如气一般具有量的规定性,养心的过程是一个从端点扩充到四海之内的生发过程,这与宋明儒家对心以及养心工夫的理解有着很大的不同。孟子在心气关系上强调心的主导性,他未将气视为与心同等的存在,这与儒家不设彼岸只重现世的观念相关。孟子重心轻气的心气关系理论,对宋明儒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导致了学派间的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关系 道德心 浩然之气
下载PDF
阳明心学打造当代心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晨光 《企业管理》 202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本文从阳明心学当代应用的角度,分析了时代之困与传统之弊。在此基础上首先从方向上构建心系统的基本框架,然后从心、道、德、事四方面打造心力的四部曲,阐述提高心力的具体方法论。
关键词 力资源 阳明 系统 道德
下载PDF
《春秋繁露》论“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善蒙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8-47,共10页
“心”在《春秋繁露》中是一个使用极其频繁的观念,共出现133次。对于董仲舒思想系统的建构,心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董氏对“心”的论述大致可分为:作为道德价值、道德判断基础的心,作为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的心,作为认知判断基础的心,... “心”在《春秋繁露》中是一个使用极其频繁的观念,共出现133次。对于董仲舒思想系统的建构,心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董氏对“心”的论述大致可分为:作为道德价值、道德判断基础的心,作为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的心,作为认知判断基础的心,作为身体主宰的心以及作为身体器官的血肉之心。董仲舒思想对于“心”的讨论十分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史价值。尤其是董仲舒对于心的道德属性的阐释,非常直接地表明了董仲舒对于儒家精神价值的继承,也直接影响到了后来在思想史的传统中以道德来言心的儒家基本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道德 情感之 认知之 主宰之
下载PDF
契嵩“心”范畴的二重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雷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167-169,共3页
宋初云门宗契嵩的“心”范畴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作为“本体之心” ,“心”具有更多的超越性 ;另一方面作为“道德之心” ,“心”又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前者主要表现为对佛教心性论的继承 ,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对儒家心性论的吸纳。这种二重... 宋初云门宗契嵩的“心”范畴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作为“本体之心” ,“心”具有更多的超越性 ;另一方面作为“道德之心” ,“心”又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前者主要表现为对佛教心性论的继承 ,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对儒家心性论的吸纳。这种二重性服务于当时调和儒佛、佛道乃至戒定慧、禅教的需要 ,客观上表明儒学化 (世俗化 )是当时佛教发展的总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本体之 道德 佛教 性论 儒家
原文传递
论道德义务的两个层次 被引量:3
16
作者 双艳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道德义务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它包括他律性的道德义务和自律性的道德义务两个层次。前者属较低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履行一些基本的道德义务;后者属较高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努力向尊崇义务心的目标迈进。无论... 道德义务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它包括他律性的道德义务和自律性的道德义务两个层次。前者属较低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履行一些基本的道德义务;后者属较高的层次,它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努力向尊崇义务心的目标迈进。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道德义务在现实社会中都很重要。因此,我们应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制度保障两方面培养道德义务心,这是保证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 道德义务 他律性 自律性 道德义务
下载PDF
爱心在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体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建芳 《当代教研论丛》 2014年第4期130-131,共2页
“当一名班主任难,当一名好的低年级班主任更难!”相信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啊,小学低年级学生,从一个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孩童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要读书写字、受教师管教的小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往往会很不适应,很容易... “当一名班主任难,当一名好的低年级班主任更难!”相信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啊,小学低年级学生,从一个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孩童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要读书写字、受教师管教的小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往往会很不适应,很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汲取他人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积累了经验,并且得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职业道德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儒家茶文化思想及其精神 被引量:7
18
作者 赖功欧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18-24,共7页
关键词 茶文化 儒家思想 理想人格 “雅” 人格思想 《茶经》 陆羽 “志” 道德心 韦应物
下载PDF
近代贤母良妻与民初共和精神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炎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5-152,共8页
民国初期,时人认识到诸多国民道德心薄弱,法律观念缺乏,国势趋入悲哀危险之境,主张改造腐陋家庭,以贤母良妻为直接救国手段。而理论上的近代贤母良妻乃中外思想之结晶,其基本清除了封建贤妻良母的弊端,是人格独立,才德兼备,肩负家庭与... 民国初期,时人认识到诸多国民道德心薄弱,法律观念缺乏,国势趋入悲哀危险之境,主张改造腐陋家庭,以贤母良妻为直接救国手段。而理论上的近代贤母良妻乃中外思想之结晶,其基本清除了封建贤妻良母的弊端,是人格独立,才德兼备,肩负家庭与社会双重责任的新妇女形象。在近代民族主义话语下,它对共和精神的培育主要体现为利国、相夫与教子等方面。时人欲藉此塑造国民理想人格化解现实社会危机进而实现郅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近代贤母良妻 共和精神 国民 道德心 法律意识
下载PDF
“贤母良妻”与民初国民人格的培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炎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9-25,共7页
民国初期,时人认识到诸多国民道德心薄弱、法律观念缺乏,国势日趋于悲哀危险之境,主张改造"腐陋"家庭,以贤母良妻为"直接救国"之手段。而理论上的近代"贤母良妻"乃中外思想的结晶,其基本清除了封建贤妻... 民国初期,时人认识到诸多国民道德心薄弱、法律观念缺乏,国势日趋于悲哀危险之境,主张改造"腐陋"家庭,以贤母良妻为"直接救国"之手段。而理论上的近代"贤母良妻"乃中外思想的结晶,其基本清除了封建贤妻良母的弊端,是人格独立,才德兼备,肩负家庭与社会双重责任的新妇女形象。在近代民族主义话语下,它对于共和精神的培育主要体现为利国、相夫与教子等方面。时人欲藉此塑造国民理想人格来化解民族国家危机进而实现郅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贤母良妻 ”国民人格 道德心 法律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