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驾驶员饮酒与机动车道路伤害的关系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改芬 乌正赉 +4 位作者 梁多宏 史新竹 王凤芝 韩松 于舰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驾驶员饮酒与机动车道路伤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 0 0 1年11月至2 0 0 2年8月在沈阳市皇姑区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驾驶员40 6例为病例,同期、同地区内于随机时间、随机道路上正常行驶的驾驶员43 8例... 目的 探讨驾驶员饮酒与机动车道路伤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 0 0 1年11月至2 0 0 2年8月在沈阳市皇姑区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驾驶员40 6例为病例,同期、同地区内于随机时间、随机道路上正常行驶的驾驶员43 8例为对照。采用统一的问卷对驾驶员进行面询,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发生事故前/调查时(对照)饮酒情况,进行呼出气酒精检测和血液乙醇定量检测。并对驾驶员、道路交通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探讨酒后驾车的原因。结果 酒后驾车发生道路伤害的危险性是未饮酒驾车的4 13倍(OR =4 13 ,95 %CI 1 .66~10 . 2 8) ,随驾驶员饮酒量增大,发生道路伤害的危险性逐渐增高,呈剂量反应关系(趋势χ2 =9 2 .0 ,P <0 .0 5 )。饮啤酒后6h内驾车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增高(OR =1 72 ,95 %CI 0. 67~4 .42 )。驾驶员酒后驾车原因多为对饮酒后驾车的危害认识不足。结论 饮酒后驾车是造成机动车道路伤害的危险因素。饮啤酒亦会增加道路伤害发生的危险性。为加强对酒后驾车的预防和控制,必须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正确认识饮酒对驾驶安全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机动车交通事故 酒后驾车 剂量反应关系 机动车驾驶员 2002年 2001年 预防和控制 调查内容 饮酒情况 定量检测 深入访谈 管理人员 道路交通 伤害事故 危险因素 伤害发生 驾驶安全 皇姑区 沈阳市
下载PDF
摩托车驾驶员道路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剑 杨莉 +1 位作者 梁冰 石玉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广西南宁市摩托车驾驶员道路伤害发生的特点、原因和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本地区摩托车道路伤害提出可行性意见。方法采用配对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事故组为2006年1月~2007年1月发生在南宁市青秀区一、二、三级... 目的探讨广西南宁市摩托车驾驶员道路伤害发生的特点、原因和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本地区摩托车道路伤害提出可行性意见。方法采用配对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事故组为2006年1月~2007年1月发生在南宁市青秀区一、二、三级道路上,符合道路交通事故判断标准中一类(或以上)条件的摩托车驾驶员350名,对照组为同期在同地区以随机时间、随机地点方式调查道路上正常行驶的摩托车驾驶员350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摩托车道路伤害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每天驾驶时间、累计驾驶时间、驾驶前服感冒药等19个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OR=1.619,95%CI=1.154~2.272),累计驾驶时间(OR=4.874,95%CI=3.019~7.868),驾驶过程使用手机(OR=2.109,95%CI=1.128~3.944),驾驶执照(OR=4.099,95%CI=1.856~9.054),驾龄(OR=2.307,95%CI=1.358~3.920),,既往超速史(OR=1.834,95%CI=1.300~2.585),既往闯红灯史(OR=1.729,95%CI=1.233~2.423)。结论摩托车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中,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驾驶技能和驾驶员的不良行为等因素不容忽视,对驾驶员开展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摩托车 道路伤害
下载PDF
杭州市拱墅区道路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3
作者 吕旺盛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拱墅区2000年~2003年道路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杭州师范学院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年道路伤害急诊的病例统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揭示其变化趋势.结果四年期间郊区道路伤害患者所占构成比均... 目的了解杭州市拱墅区2000年~2003年道路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杭州师范学院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年道路伤害急诊的病例统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揭示其变化趋势.结果四年期间郊区道路伤害患者所占构成比均为最高,男性发生人数高于女性,高发年龄集中于21~50岁年龄段,不同的年龄阶段道路伤害类型不同,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道路伤害的发生占各类伤害的比重以2003年为最高.结论杭州市拱墅区道路伤害的发生不容忽视,需要交通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共同管理和大力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广州市南沙区2016-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趋势分析及疾病负担研究
4
作者 白洁 曹君 +1 位作者 张志忠 郭海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56,260,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道路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防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目的分析2016-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道路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防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及标化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率及标化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率等指标对道路交通伤害所致疾病负担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年龄分布及性别差异,并使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2016-2021年共有死亡例数329例;粗死亡率为12.10/10万,标化死亡率12.20/10万;YLL为11950.76人年,标化YLL为12861.22人年,YLL率为4.39‰,标化YLL率为4.73‰。除2021年外,2016-2020年不同性别道路交通伤害所致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死亡人数、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性别的年龄分布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中位死亡年龄为50(31~62)岁,男性中位死亡年龄为45(29~58)岁,女性中位死亡年龄为57.5(43~69)岁。不同性别发生道路交通伤害时使用交通工具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使用摩托车发生道路交通伤害例数最多。不同性别疾病负担不同;男性疾病负担有时间变化趋势,女性疾病负担稳定无明显趋势。结论不同性别道路交通伤害疾病负担不同;男性疾病负担有随时间下降的变化趋势。男性发生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年龄更年轻;使用摩托车是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疾病负担 趋势分析 年度变化百分比
下载PDF
2009—2022年金华市婺城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及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静英 韩郸轲 +2 位作者 陆文雯 金红艳 王洪歆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 了解2009—2022年金华市婺城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2... 目的 了解2009—2022年金华市婺城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婺城区辖区户籍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死亡资料。采用SPSS 19.0计算道路交通伤害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中位年龄、潜在减寿年数。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0,软件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进行趋势检验。结果2009—2022年期间婺城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粗死亡率从2009年的18.61/10万下降到2022年的9.42/10万(AAPC=-5.5%,t=-6.7;P<0.001)。婺城区农村人群的死亡率除少年儿童组和女性青年组外其他年龄段均高于城市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农村50岁以上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粗死亡率为26.87/10万。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类型中行人、骑脚踏车、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共死亡1 078人,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83.76%,结论婺城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主要发生在行人、骑脚踏车、摩托车与电动车这三类弱势人群,其中农村人群占79.02%,所以防控的重点应以农村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老年人群等为重点,结合人群特点开展有效、实用宣传控制措施,降低因道路交通伤害带来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死亡趋势 年度变化百分比 潜在减寿年数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新疆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人数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芦浩雅 杨圆圆 +3 位作者 尧依莹 方娴 权晓雯 罗振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3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分析新疆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变化趋势,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及指数平滑模型对2011—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进行分析,模拟验证两种模型适用性后选择最优模型,为本地区儿... 目的分析新疆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变化趋势,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及指数平滑模型对2011—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进行分析,模拟验证两种模型适用性后选择最优模型,为本地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防控及住院人数的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提供一定理论支持。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新疆7所公立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0~6岁道路交通伤害入院儿童信息,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受伤类型下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验证模型对未来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预测的适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11例儿童患者,春夏季发生伤害的人数较多,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类型以行人及机动车受伤为主。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为最优模型,其中稳定系数R2=0.616,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6.177,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ean absolute percentageerror,MAPE)=39.209,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4.852,正态化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BIC)=3.716,模型白噪声检验(P=0.302),该模型可以对未来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进行预测,且模型对年度数据的预测能力优于月度。结论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对数据拟合效果更好,可以被用来进行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的预测研究,未来仍需探索更精准、更全面的预测方法,需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道路交通伤害 ARIMA模型 指数平滑模型 预测
下载PDF
汕头市金平区食品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伤害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一帆 李丽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了解汕头市金平区食品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情况,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纸质与电子问卷(问卷星)结合的方法对汕头市金平区的食品网约配送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该群体道路交通伤... 目的了解汕头市金平区食品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情况,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纸质与电子问卷(问卷星)结合的方法对汕头市金平区的食品网约配送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该群体道路交通伤害详细情况。应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食品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汕头市食品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为6.85%(30/438),伤害发生率为4.11%(18/438)。在食品网约配送员最近一次道路交通事故中,事故发生的地点以混合车道(33.33%)、路口(26.67%)为主。发生事故的情形多为正面相撞(40%)。受伤部位主要为下肢(55.56%)、头面/颈部(33.33%)和躯干(11.11%);受伤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4.44%)和扭伤/拉伤(38.89%)。购买意外保险可能是食品网约配送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OR=1.62,95%CI:0.76~3.47,P<0.05);城镇户口可能是食品网约配送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保护因素(OR=0.28,95%CI:0.11~0.70,P<0.05)。结论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存在于食品网约配送员的配送过程中,这主要受到户口性质以及是否购买意外保险因素的影响。交管部门与配送平台应加强管理,以减少食品网约配送员的道路交通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网约配送员 道路交通伤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安全头盔对电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鼎圣 钟武 +2 位作者 彭琪琦 吴寿伟 鲁霞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时安全头盔对电动车驾驶员伤员损伤类型、伤害结局及住院日的影响,为论证佩戴安全头盔对驾驶员有保护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急诊科接诊的在电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受伤的电动车...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时安全头盔对电动车驾驶员伤员损伤类型、伤害结局及住院日的影响,为论证佩戴安全头盔对驾驶员有保护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急诊科接诊的在电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受伤的电动车驾驶员的伤情。统计伤员损伤类型及人数、留观或处置后回家人数、住院人数、转院人数、死亡人数及住院伤员住院日。在明确电动车驾驶员伤员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是否佩戴头盔后,将伤员分为佩戴头盔组和未佩戴头盔组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伤员228例,佩戴头盔组57例,未佩戴头盔组171例。两组伤员的腹部损伤、胸部损伤、骨折、皮肤软组织损伤及其他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安全头盔组的颅脑损伤发生率低于未佩戴安全头盔组(P<0.05)。两组的转院比例和死亡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安全头盔组的住院比例和住院日均低于未佩戴安全头盔组(P<0.05),留观或处置后回家比例则高于未佩戴安全头盔组(P<0.05)。结论安全头盔可有效减少电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时的颅脑损伤、住院率及住院日,并改善伤害结局,电动车驾驶员在行驶中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头盔 道路交通伤害 伤害结局 住院日
下载PDF
道路伤害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改芬 韩松 +4 位作者 梁多宏 王凤芝 史新竹 于舰 乌正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0-483,共4页
目的 探讨道路伤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于 2 0 0 1年 11月至2 0 0 2年 8月收集沈阳市皇姑区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事故组驾驶员 40 6例 ,并同期在皇姑区内于随机时间、随机地点调查道路上正常行驶的对照组驾驶员 43... 目的 探讨道路伤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于 2 0 0 1年 11月至2 0 0 2年 8月收集沈阳市皇姑区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事故组驾驶员 40 6例 ,并同期在皇姑区内于随机时间、随机地点调查道路上正常行驶的对照组驾驶员 438名。采用统一问卷、面询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驾驶员的一般情况 ,连续驾驶时间 ,事故 /调查前睡眠状况 ,急、慢性困倦程度 (采用Stanford和Epworth困倦量表测量 ) ,饮酒 ,吸烟 ,驾驶安全态度和行为 ,车速 ,车辆状况等。 结果 处于慢性困倦状态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是非困倦状态驾驶员的 1.98倍 (OR =1.98,95 %CI:1.2 6~ 3 .12 ) ,事故组驾驶员的困倦程度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OR =2 .38,95 %CI:0 .89~ 6 .31)。夜班或倒班发生事故的危险是常白班的 2 .0 9倍 (OR =2 .0 9,95 %CI:1.48~ 2 .94) ,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是非酒后驾车的 3 .5 9倍 (OR =3.5 9,95 %CI :1.13~ 11.39) ,无人约束时会违章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是不违章驾驶员的 1.73倍 (OR =1.73 ,95 %CI:1.2 2~ 2 .46 )。结论 慢性困倦、夜班或倒班、酒后驾车、违章等是道路伤害的危险因素 ,急性困倦可能是道路伤害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我国道路伤害与交通环境因素关系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池桂波 王声湧 刘润幸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交通环境因素对道路伤害的影响 ,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 195 1~ 1998年机动车数量、公路运输量和公路里程数等因素与人身安全的关系。结果 人身安全与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 目的 探讨交通环境因素对道路伤害的影响 ,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 195 1~ 1998年机动车数量、公路运输量和公路里程数等因素与人身安全的关系。结果 人身安全与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是 0 .8714、0 .96 91、0 .96 11、0 .95 10 ,P =0 .0 0 0 5 ) ,即道路伤害死亡率 (/ 10万 )随着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增加而升高 ,人身安全水平降低 ;采用逐步筛选法将各交通环境因素引入方程 ,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以克服各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 ,其中机动车数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进入回归方程 (Y =- 3 .7197+ 1.49E 0 3X1+ 5 .2E 0 6X3+ 6 .19E 0 2X4 )。结论 机动车数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的增加是导致人身安全水平降低的主因 ,影响强度因素依次为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公路客运量、机动车数量。通过改善交通环境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可以减少道路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人身安全 交通环境 主成分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道路伤害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汪媛 叶鹏鹏 +8 位作者 金叶 耳玉亮 邓晓 高欣 纪翠蓉 杨柳 王薇 段蕾蕾 王临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0-1324,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道路伤害流行状况。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疾病负担指标,对我国1990年与2013年间道路伤害疾病负担变化情况进行描述... 目的了解我国道路伤害流行状况。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疾病负担指标,对我国1990年与2013年间道路伤害疾病负担变化情况进行描述。结果2013年我国因道路伤害死亡313676人,死亡率、DALY率、YLL率、YLD率分别为22.52/10万、1076.54/10万、971.21/10万和105.34/10万。男性道路伤害死亡率、YLL率和YLD率均高于女性;行人的道路伤害死亡率、YLL率和YLD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道路使用者;15—49岁人群道路伤害疾病负担高于其他年龄组。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人群道路伤害死亡率升高了0.54/10万,男性道路伤害死亡率升高了2.34/10万,行人死亡率升高了0.81/10万;我国人群道路伤害DALY率、YLL率和YLD率分别降低了164.21/10万、115.06/10万和49.06/10万。结论过去20年,我国道路伤害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道路伤害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行人是未来我国道路伤害防控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原文传递
1951~1999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池桂波 王声湧 荆春霞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我国道路伤害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和保障居民人身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LTS、LPS和MC等指标,对我国的道路伤害进行评价。结果 50年来我国道路伤害致死人数每10年翻一番,LPS和里程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的 探讨我国道路伤害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和保障居民人身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LTS、LPS和MC等指标,对我国的道路伤害进行评价。结果 50年来我国道路伤害致死人数每10年翻一番,LPS和里程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浙江省的车祸发生率一直高居前三位,而宁夏地区上升幅度最大,从排行11位跃升第一位。造成道路伤害的责任者是机动车驾驶员,其中以超速行驶、疏忽大意和措施不当为主,造成经济损失达97%,因车祸造成死亡者中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客,死亡人员年龄主要在21~45岁和65岁。90%以上的道路伤害发生在平坦、潮湿路段,70%以上是晴天。结论 机动化程度提高时交通安全水平得到改善,人身安全水平也将会逐步好转;交通环境的改善以及提高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对预防道路伤害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流行病学 死亡系数 交通安全
下载PDF
1999年和2019年中国与全球居民道路伤害疾病负担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洗河 尚盼盼 +4 位作者 降海蕊 贾欢欢 高尚 曹鹏 强巴玉珍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 了解1999年和2019年中国与全球居民道路伤害导致的负担情况,为我国开展道路伤害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研究中1999年和2019年中国居民道路伤害疾病负担相关数据,采用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 目的 了解1999年和2019年中国与全球居民道路伤害导致的负担情况,为我国开展道路伤害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研究中1999年和2019年中国居民道路伤害疾病负担相关数据,采用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1999年和2019年中国与全球居民道路伤害导致的负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999年和2019年中国居民道路伤害死亡率分别为20.48/10万和17.58/10万,均高于全球居民的19.69/10万和15.49/10万;YLL率分别为1 065.77/10万和724.09/10万,均高于全球居民的1 042.40/10万和723.92/10万;YLD率分别为101.65/10万和208.02/10万,均低于全球居民的191.80/10万和218.27/10万;DALY率分别为1 171.41/10万和932.11/10万,均低于全球居民的1 234.20/10万和942.19/10万。1999年和2019年中国居民人行路伤害的死亡率(11.56/10万和9.91/10万)、YLL率(594.38/10万和389.66/10万)、 YLD率(33.98/10万和67.02/10万)、 DALY率(628.37/10万和456.68/10万)均居于第一位,且2019年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均高于全球居民人行路伤害的5.82/10万、250.86/10万、53.42/10万和304.28/10万。1999年和2019年中国男性居民道路伤害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均高于女性,与全球居民一致。1999年和2019年中国居民道路伤害死亡率、YLD率均以≥70岁年龄组为最高,DALY率分别以15~49岁和50~69岁年龄组为最高,均与全球居民一致;YLL率均以15~49岁年龄组为最高,与全球居民一致。1999年中国居民因工伤和饮酒造成的道路伤害DALY率均高于全球居民,而因低骨密度、吸烟和高体温造成的道路伤害DALY率均低于全球居民;2019年中国居民因低骨密度和饮酒造成的道路伤害DALY率均高于全球居民,而因工伤、高体温和吸烟造成的道路伤害DALY率均低于全球居民。结论 中国居民道路伤害死亡率和YLL率高于全球居民,人行路伤害所致疾病负担较重,男性、中老年、低骨密度和饮酒人群应是我国今后道路伤害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安徽省1993~2002年道路伤害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贾尚春 谢建嵘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63-264,共2页
目的 探讨我省道路伤害的特征、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为控制道路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库资料 ,评价近 10年来安徽省城市机动化程度、交通安全水平和人身安全水平。结果  2 0 0 2年安... 目的 探讨我省道路伤害的特征、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为控制道路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库资料 ,评价近 10年来安徽省城市机动化程度、交通安全水平和人身安全水平。结果  2 0 0 2年安徽省道路伤害发生数比 1993年增加 4 .72倍 (2 8114 / 4 972 ) ,死亡人数增加 1.17倍 (4 5 5 7/ 2 0 99)。机动化程度 1993年为 6 .6 8‰ ,2 0 0 2年为 4 4 .4 9‰。结论  10年来 ,安徽省道路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道路伤害主要受机动化程度和交通环境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影响因素 分析
原文传递
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吴蔚 张永青 +2 位作者 黄明豪 李小宁 沈孝兵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3-724,共2页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害中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事故驾驶员和非事故驾驶员的生理、心理、行为等相关情况,采用SPSS 11....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害中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事故驾驶员和非事故驾驶员的生理、心理、行为等相关情况,采用SPSS 11.5软件对事故组和非事故组的调查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机动车驾驶员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了170名事故驾驶员和167名非事故驾驶员。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的文化程度、饮酒史、酒后驾车史、超载驾驶和既往交通事故史是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0%CI分别为:4.508(1.585~12.819),7.311(3.477~15.370),43.054(14.675~126.314),3.057(1.210~7.726),20.057(5.974~67.342)。结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经常超载驾驶,有饮酒史、酒后驾车史和既往交通事故史与道路交通伤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道路交通伤害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1995~2005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段蕾蕾 邓晓 +2 位作者 张睿 孙燕鸣 吴凡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7-299,共3页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意外伤害死亡 城市居民 控制工作
下载PDF
北京市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秀荣 张晨 +3 位作者 李玉青 杨学军 杨军 姚玉娥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道路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的方法,分别确定具有城区、近郊区和远县特征的区县各1个。然后确定每个区县的2所初中和2所高中作为被调查学校。最后,采用整群抽样...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道路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的方法,分别确定具有城区、近郊区和远县特征的区县各1个。然后确定每个区县的2所初中和2所高中作为被调查学校。最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每个被调查初中学校的初一、初二年级和高中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各两个班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中学生过去1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比例达14.0%,其中男生交通事故发生率为16.5%,女生为11.5%,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808,P<0.01),初中学生高于高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明显的中心城区倾向(!2=158.282,P<0.01)。各种交通方式中以骑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最高,为19.3%。2004年中学生因道路交通伤害受伤的比例为37.0%,男女生之间、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级越高、距离中心城区越远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比例越大。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市中学生健康和安全的重要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降低青少年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道路交通伤害 调查
下载PDF
老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转归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蒋春舫 张进祥 +6 位作者 郑海 刘苏南 陈庆勇 陈平 陈阳龙 汪洋 彭万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2,共2页
目的描述老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住院转归的因素。方法抽取武汉市两所大型综合医院1999-2004年间230例老年道路交通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132例,女性98例,... 目的描述老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住院转归的因素。方法抽取武汉市两所大型综合医院1999-2004年间230例老年道路交通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132例,女性98例,以60~65岁、65~70岁组患者比例为高(32.61%、28.70%);50.87%的伤害发生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事故类型以机动车-行人居多(56.09%),最易损伤的部位是四肢(37.40%),其次是头部(24.35%):43.04%的患者施行了手术;老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病死率(8.26%),显著高于住院整体人群(2.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基础疾病、是否实施手术治疗及入院体位对住院病例转归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普通人群进行道路安全宣传教育,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患者住院治疗质量是预防老年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和促进转归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老年人群 住院病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1951~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徐军 陈宗遒 +3 位作者 贾佳 郝永臣 高善西 陈永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4-1215,共2页
关键词 交通事故伤害 道路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伤害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中国 死亡人数 经济发展 经济损失
下载PDF
南京某社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相关知识和态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蔚 张永青 +2 位作者 黄明豪 李小宁 沈孝兵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和态度情况,为有效开展社区道路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多级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某社区居民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和态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年龄、性别、...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和态度情况,为有效开展社区道路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多级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某社区居民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和态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居民,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和态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居民的非机动车行车知识正确率不完全相同(Х^2=10.587,P〈0.05);男性居民交通法规知晓率、非机动车行车知识正确率、电动自行车知识正确率均高于女性(Х^2=6.996、9.059、4.945,P〈0.05);不同婚姻状况居民知识态度无明显不同(P〉0.05);文化程度不同,居民对交通警察指挥手势及交通信号认识的正确率、高速公路限速知识正确率、机动车驾驶知识正确率、非机动车行车知识正确率不完全相同(Х^2=18.743、27.673、19.944、28.356,P〈0.05);经济收入不同,交通法规知晓率、对交通警察的手势及交通信号认识的正确率、高速公路限速知识正确率、非机动车行车知识正确率不完全相同(Х^2=16.433、22.597、23.664、11.117,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4万元人民币的居民愿意接受交通安全免费教育的人数最高(Х^2=13.233,P〈0.05).[结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道路交通伤害 知识和态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