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基因新变异的鉴定
1
作者 杨雪婷 郭可欣 +3 位作者 孙阳 王蓉蓉 马东来 张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对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及致病变异鉴定。方法收集3个中国DS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3个DSH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变异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技术进... 目的对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及致病变异鉴定。方法收集3个中国DS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3个DSH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变异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家系基因型-表型共分离验证,最后通过系列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新发现变异的致病性进行预测。结果3个中国DSH家系的先证者均表现为肢端色素沉着减少斑间杂色素沉着过度斑。WES结果发现3个先证者均携带ADAR基因(NM_001111.5)变异,先证者1携带ADAR基因c.3546T>G(p.Tyr1182*)无义变异,先证者2携带ADAR基因c.2770T>G(p.Tyr924Asp)错义变异,先证者3携带ADAR基因c.3116A>C(p.Lys1039Thr)错义变异。前两个变异均未在gnomAD和HGMD等公共数据库中收录,第三个变异在HGMD数据库中收录,人群频率为0。Sanger测序结果表明这3个家系中先证者的父母均未携带相应变异,提示这3个变异均为新发变异。这3个变异位点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且均位于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蛋白的腺苷脱氨酶催化结构域。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ADAR基因c.3546T>G无义变异被判定为致病(PVS1+PS2+PM2+PP3+PP4),c.2770T>G、c.3116A>C错义变异被判定为致病(PS2+PM1+PM2+PP3+PP4)以及(PS1+PS2+PM1+PM2+PP3+PP4)。结论ADAR基因的新发变异c.3546T>G、c.2770T>G和c.3116A>C可能分别是这3个中国DSH患者的发病原因,以上结果丰富了ADAR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全外显子组测序ADAR基因 新发变异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2
作者 朱亚刚 邓丽钧 +1 位作者 吴瑞斌 陆振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8-729,共2页
报告1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先证者双手及足背褐色斑点与色素减退斑9年。皮肤科检查:双手、足背出现散在褐色斑点与色素减退斑。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他患者ADAR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新的突变c.2628delA。c.2... 报告1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先证者双手及足背褐色斑点与色素减退斑9年。皮肤科检查:双手、足背出现散在褐色斑点与色素减退斑。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他患者ADAR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新的突变c.2628delA。c.2628delA突变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基因型与表型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3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DSRAD基因的突变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勇 李颂 +4 位作者 李航 卜定方 汪科 涂平 朱学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 :检测国内 3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DSRAD基因的突变。方法 :PCR扩增 3个家系中成员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 ,并行DNA测序。以 10 0例无关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PCR结合DNA测序发现 3个家系中患者均存在DSRAD基因的异常 :家... 目的 :检测国内 3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DSRAD基因的突变。方法 :PCR扩增 3个家系中成员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 ,并行DNA测序。以 10 0例无关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PCR结合DNA测序发现 3个家系中患者均存在DSRAD基因的异常 :家系A中第 32 2 0位碱基发生了C→T的杂合突变 ,对应 10 74位的精氨酸被半胱氨酸替代 ;家系B与家系C中发现的突变相同 ,为第 332 5位碱基发生了G→T的杂合突变 ,对应 110 9位的天冬氨酸被酪氨酸替代。家系中未患病者及无关正常人未发现相应突变。结论 :此 3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存在DSRAD基因的特异性突变 ,突变可能使蛋白功能缺陷 ,导致临床上出现皮肤色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突变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基因 杂合 正常人 DNA测序 碱基 外显子 发现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两家系ADAR基因的突变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志淼 徐辉 +2 位作者 李岩 马志红 杨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0-471,500,共3页
目的检测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ADA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两个家系的患者中分别发现ADAR基因第... 目的检测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ADA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两个家系的患者中分别发现ADAR基因第5号外显子中的第2038位后插入两个碱基C(c.2038insCC)及ADAR基因3号外显子第1643位碱基缺失一个碱基C(c.1643delC)的杂合突变,分别导致编码氨基酸发生两种新的移码突变(p.A679fs,p.P547fs→564X),家系正常人及50例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相应突变。结论ADAR基因的c.2038insCC及c.1643delC移码突变可能为引起这两个家系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例家系报道及DSRAD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勇 王军 +6 位作者 杨森 高敏 陈建军 严开林 肖风丽 黄薇 张学军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11A期46-49,共4页
目的报道1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并对家系成员的DSRAD基因突变进行检测。方法PCR扩增该家系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患者DSRAD基因的第14外显子338... 目的报道1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并对家系成员的DSRAD基因突变进行检测。方法PCR扩增该家系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患者DSRAD基因的第14外显子3388碱基发生了一个T→C的杂合突变,导致第1130位半胱氨酸被精氨酸替代,该区域可能存在DSRAD基因的脱氨基酶。家系中健康对照个体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该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存在DSRAD基因的特异性突变,该突变引起编码蛋白功能缺陷,导致出现皮肤色素异常的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DSRAD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DSRAD基因剪切突变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鹏 刘艳 +1 位作者 肖生祥 王俊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2-504,508,共4页
目的研究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中的DSRA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了2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外周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检测2个家系中的患者及正常人和100例无关正常人的DS... 目的研究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中的DSRA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了2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外周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检测2个家系中的患者及正常人和100例无关正常人的DSRAD基因。结果家系1中所有患者的DSRAD基因第6号内含子与第7号外显子交界处检测到一新的c.2271-3A>G剪切突变。家系2中所有患者的DSRAD基因第12号外显子与第12号内含子交界处检测到一新的c.3202+5G>A剪切突变。2家系中的正常人及100例无关正常人未发现突变。结论 2个DSH家系患者均有DSRAD基因剪切部位突变,可能由此引起非正常的基因剪切,导致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致皮肤色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剪切突变 DSRAD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1家系报告及ADA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源 庞艳华 +2 位作者 孙婷婷 路雪艳 姜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鉴定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突变,并对我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致病基因ADAR基因突变位点加以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DAR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并以50例正常人作为对... 目的鉴定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突变,并对我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致病基因ADAR基因突变位点加以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DAR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并以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家系中先证者ADAR基因的2号外显子第1493位后缺失了两个碱基AG,造成编码氨基酸发生移码突变(c.1493-1494delAG),家系中健康者及正常对照不存在此种突变。结论 c.1493-1494delAG突变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特异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突变位点
原文传递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DSRAD基因的突变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艳 刘峰 +6 位作者 王晓鹏 许庆强 霍佳 李晓莉 任建文 肖生祥 彭振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检测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的DSRA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了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外周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15个外显子并测序,检测家系中的患者及正常人和100例无关正常人的DSRA... 目的检测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的DSRA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了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外周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15个外显子并测序,检测家系中的患者及正常人和100例无关正常人的DSRAD基因。结果家系中所有患者的DSRAD基因存在外显子3的杂合缺失突变:c.1615delG。家系中的正常人及100例无关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结论发现DSH家系患者DSRAD基因的一个新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基因突变 DSRAD基因
原文传递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个新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董颖颖 肖生祥 +2 位作者 任建文 霍佳 刘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家系中DSRAD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陕西籍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个家系成员资料,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家系Ⅰ所有患者中8号外显...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家系中DSRAD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陕西籍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个家系成员资料,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家系Ⅰ所有患者中8号外显子检测到一新的c.2858C>G(p.S886R)错义突变;家系Ⅱ所有患者中10号外显子检测到一新的c.3073A>G(p.H958R)错义突变。结论DSRAD基因的c.2858C>G和c.3073A>G错义突变可能为引起这两个家系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DSRAD基因 错义突变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ADAR1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雯 汪峰 黎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18,121,共3页
目的研究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后酶切测序的方法鉴定ADAR1基因是否存在变异。结果在先证者及其2个患病的儿子中同时检测到了ADAR1基因在编码区发现变异C.1105insA杂合改变,导致其编码... 目的研究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后酶切测序的方法鉴定ADAR1基因是否存在变异。结果在先证者及其2个患病的儿子中同时检测到了ADAR1基因在编码区发现变异C.1105insA杂合改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提前终止T369fsX374。结论 ADAR基因T369fsX变异导致了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ADAR1基因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中ADAR基因的新突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佃艳 孟岩 +5 位作者 王铮 彭园园 李晓侨 周青 苏亮 黄尚志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1期17-19,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调查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采集该家系中患者及正常人血样,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DA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找到其突变位点。同时在其突...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调查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采集该家系中患者及正常人血样,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DA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找到其突变位点。同时在其突变位点附近设计等位基因特异PCR引物,对该家系中的患者及4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该位点进行扩增电泳对比,以确认是突变而不是多态性。结果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存在ADAR基因3号外显子c.1642的缺失,导致移码突变(p.P548fsX563)。结论该家系发病是由ADAR基因c.1642delC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突变分析 等位基因特异PCR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中不典型白癜风患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祎群 孙建方 +2 位作者 陈柳青 吴黎明 徐秀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9-521,共3页
目的:鉴定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一家系中1例不典型的白癜风患者是否发生DSRAD基因突变。方法:采集家系各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检测该例白癜风患者DSRAD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该家系中... 目的:鉴定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一家系中1例不典型的白癜风患者是否发生DSRAD基因突变。方法:采集家系各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检测该例白癜风患者DSRAD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该家系中所有DSH患者均携带CAA→TAA的无义突变,而该例不典型白癜风患者未发现DSRAD基因的突变。结论:基因检测结果排除该例发生不典型DSH的可能,结合该例的临床特点,最终诊断为白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白瘢风 DSRAD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6个新的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红 蒋德科 +2 位作者 田洪青 张福仁 余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ADAR1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8个家系成员及1个散发病例共31例患者及12例非患者的血样,应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其进行ADAR1基因检测。结果:在8个家系的患者和一个散发病例中...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ADAR1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8个家系成员及1个散发病例共31例患者及12例非患者的血样,应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其进行ADAR1基因检测。结果:在8个家系的患者和一个散发病例中,检测到7个不同的ADAR1基因突变位点,包括4个错义突变(p.K1105N,p.G1047A,p.F1099L,p.G1068R)、2个移码突变(p.Q779fs-792x,p.P441fs-463x)、1个无义突变(p.R1096x)。结论:在检测到的7个突变位点中,其中6个突变位点为首次报道。另有两个家系未发现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1基因 突变位点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平平 张学军 +7 位作者 林国书 崔勇 肖尚喜 李诚让 王再兴 高敏 宋映雪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80-482,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DSH)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对 1980年以来中国人报道的DSH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结果 ①DSH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中国人DSH的典型表现为患者的肢端有色素沉着... 目的 了解中国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DSH)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对 1980年以来中国人报道的DSH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结果 ①DSH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中国人DSH的典型表现为患者的肢端有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的网状斑 ,对称分布 ,小部分患者面部有雀斑样损害 ,严重者可累及躯干等部位。患者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③同一家系的不同患者表现度可不同。④除家系Ⅳ患者同患寻常型鱼鳞病以外 ,其它家系基本不伴发其他疾病。⑤家系Ⅴ出现“不规则显性”情况。结论 DSH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高度外显率 ,在中国人中并非罕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异常 遗传 临床分析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DSRAD基因突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艳 彭振辉 +3 位作者 肖生祥 李晓莉 任建文 吴佳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1-272,281,共3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中的DSRA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了2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外周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检测2个家系中的患者及正常人和50例无关正常人的DSRAD...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中的DSRA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了2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外周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检测2个家系中的患者及正常人和50例无关正常人的DSRAD基因。结果家系1中所有患者的DSRAD基因第2 565位至2 568位缺失GACT。家系2中所有患者的DSRAD基因第2 433位至2 434位均缺失AG。2家系中的正常人及50例无关正常人未发现突变。结论2个DSH家系患者均有DSRAD基因突变,可能由此引起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致皮肤色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基因突变 DSRAD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并家系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倩男 孔祥君 +3 位作者 韦伟 金可 周璟 张峻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9-721,共3页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以对称性散布于双手背、足背雀斑样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斑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次报道3个家系,家系1中三代均有患病;家系二出现隔代遗传,先证者伴有面部雀斑样色素沉着斑;家系三为单发病例...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以对称性散布于双手背、足背雀斑样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斑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次报道3个家系,家系1中三代均有患病;家系二出现隔代遗传,先证者伴有面部雀斑样色素沉着斑;家系三为单发病例,家族中其他人员未患本病。3名先证者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白斑区基底层色素不同程度减少及色素环不完整或缺失,色素沉着斑处基底层色素增加,家系2和家系3先证者皮肤镜下部分皮疹可见网状及片状色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皮肤镜
原文传递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两家系DSRAD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庆强 霍佳 +1 位作者 刘艳 肖生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对2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DSRAD基因中可能存在的突变进行鉴定。方法收集的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和100份无亲缘关系正常人外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结果和Genb... 目的对2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DSRAD基因中可能存在的突变进行鉴定。方法收集的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和100份无亲缘关系正常人外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相应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家系1中所有患者DSRAD基因检测到第9外显子存在一个旧的错义突变c.G2747A,导致p.R916Q;在家系2所有患者第12外显子发现一个新的错义突变c.C3124T,导致p.R1042C。两家系中正常人及无亲缘关系对照均未发现突变。结论两家系中均存在DSRAD基因的变异,导致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基因突变 DSRAD基因
原文传递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1家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心君 田中华 李诚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家系 临床资料 手指背侧 自觉 感觉异常 先证者 手背部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红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以肢端色素异常为主要表现。该病的致病基因已经明确,为DSRAD/ADAR1基因。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新的突变位点报道,但尚未发现突变热点。目前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皮损以肢端色素异常为主要表现。该病的致病基因已经明确,为DSRAD/ADAR1基因。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新的突变位点报道,但尚未发现突变热点。目前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单倍体不足、显性负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DSRAD/ADAR1基因 突变位点 单倍体不足 显性负性作用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并发弥漫性掌跖角化症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军 潘霞 张树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手足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足背 弥漫性掌跖角化 手掌 皮损 皮肤色素沉着 无痛 就诊 色素减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