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风险评分在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牛大彦 严卫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4-1210,共7页
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哮喘、肥胖、肿瘤等复杂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传易感性在复杂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今,与复杂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基因序列变异仍未完全... 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哮喘、肥胖、肿瘤等复杂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传易感性在复杂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今,与复杂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基因序列变异仍未完全清楚。人们希望通过遗传关联研究来阐明复杂疾病的遗传基础。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候选基因研究发现了大量与复杂疾病有关的基因序列变异。这些与复杂疾病有因果和(或)关联关系的基因序列变异的发现促进了复杂疾病预测和防治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 risk score,GRS)作为探索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复杂疾病临床表型之间关系的新兴方法,综合了若干SNPs的微弱效应,使基因多态对疾病的预测性大幅度提升。该方法在许多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中得到成功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GRS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简要列举了运用GRS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对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对遗传风险评分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风险评分 复杂疾病 单核苷酸多态
下载PDF
遗传风险评分在结直肠癌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蒋丹捷 叶丁 +3 位作者 章晓聪 李其龙 金明娟 陈坤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探讨结直肠癌的遗传病因及致病机制,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直肠癌相关的易感位点同时也可能在其他相关疾病中发挥作用。遗传风险评分作为探索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杂疾病...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探讨结直肠癌的遗传病因及致病机制,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直肠癌相关的易感位点同时也可能在其他相关疾病中发挥作用。遗传风险评分作为探索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杂疾病之间关系的新兴方法,综合了若干易感位点的微弱效应,使基因多态对疾病的预测性大幅度提升。本文就结直肠癌遗传风险评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风险评分 结直肠癌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遗传风险评分在预测2型糖尿病中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慧颖 冯磊 +5 位作者 唐灵通 刘艳枚 毕千叶 骆贝贝 师瑞 章艳碧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8期1383-1387,共5页
据报道,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5.37亿,约有670万成年人死于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T2DM发病率持续上... 据报道,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5.37亿,约有670万成年人死于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T2DM发病率持续上升,预防和控制T2DM的发生发展变得十分重要。为解决这一现状,T2DM研究团队进行了T2DM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目前纳入T2DM预测模型中的机制大多是脂代谢、胰岛功能、糖代谢、饮食习惯等,基本为传统危险因素,导致国内外T2DM预测模型存在“同质化现象”,现存的模型在不同人群中的预测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新思路新方法加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易感基因与传统危险因子联合应用建立T2DM预测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本文拟将易感基因与传统危险因子联合应用,建立纳入新机制的T2DM预测模型,将“先天性”遗传因素和“后天性”生理生化指标整合起来,旨在精准预测T2DM,同时遗传因素采用遗传风险评分(gene risk score,GRS)表示,探索GRS如何应用到预测模型中也是本文的目的之一。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了2型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计算、遗传风险评分与传统临床危险因素联合应用预测2型糖尿病以及遗传风险评分如何应用这几个方面的综述,为今后2型糖尿病预测模型的完善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遗传风险评分 基因-环境相互作用
下载PDF
遗传风险评分改善抗凝相关性脑出血的风险分层
4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28-428,共1页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脑出血是最严重的不良后果。在抗凝治疗适应证或持续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用于量化出血风险的临床风险评分可以指导决策。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Mayerhofer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了将遗传风险评分整合到现有基...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脑出血是最严重的不良后果。在抗凝治疗适应证或持续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用于量化出血风险的临床风险评分可以指导决策。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Mayerhofer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了将遗传风险评分整合到现有基于危险因素的临床风险评分中能否改善抗凝相关性脑出血的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层 抗凝治疗 美国马萨诸塞州 出血风险 脑出血 遗传风险评分 危险因素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风险评分的儿童少年近视屈光与近距离工作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盛鑫 职心乐 +3 位作者 席薇 石芮 熊文娟 张欣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6-452,共7页
目的探讨处于不同遗传风险下的儿童少年近视屈光与近距离工作的关联。方法于2016年9—12月,以天津市南开区和红桥区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区各1所小学和初中的553名6~14岁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电脑验光... 目的探讨处于不同遗传风险下的儿童少年近视屈光与近距离工作的关联。方法于2016年9—12月,以天津市南开区和红桥区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区各1所小学和初中的553名6~14岁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屈光度并进行近距离工作情况问卷调查;对选定的近视易感基因中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个体的遗传风险(GRS)进行评分。根据遗传风险评分分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近距离工作与屈光度的关联。结果553名对象的年龄为(9.8±2.5)岁,其中男生295名(53.3%);近视的总体检出率为62.0%;等效球镜屈光度(SER)为(-1.30±1.85)D。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GRS低风险组中,与持续近距离工作时长<0.5 h者相比,持续近距离工作时长≥0.5 h者近视患病风险较高[OR(95%CI)值为2.64(1.07,6.52)];GRS中度风险组中,随着每日使用电脑时长的增加,近视患病风险升高[OR(95%CI)值为2.14(1.03,4.77)];GRS高风险组中,随着每日读写总时长的增加,近视患病风险随之增加[OR(95%CI)值为1.27(1.01,1.59)]。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GRS低风险组中,每日读写总时长和使用手机时长每增加1 h,SER分别下降0.18 D(95%CI:-0.30,-0.07)和0.95 D(95%CI:-1.51,-0.39);GRS中度风险组中,每日读写总时长和使用电脑时长每增加1 h,SER则分别下降0.25 D(95%CI:-0.31,-0.18)和0.57 D(95%CI:-0.97,-0.18);GRS高风险组中,每日读写总时长每增加1 h,SER则下降0.33 D(95%CI:-0.43,-0.22)。结论≥0.5 h的持续近距离工作、每日使用电脑时长、每日读写总时长和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与儿童少年近视屈光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近视 遗传风险评分 近距离工作
原文传递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指导肺癌个体化筛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猛 吕筠 +10 位作者 余灿清 黄艳倩 马红霞 靳光付 郭彧 裴培 陈铮鸣 沈洪兵 胡志斌 李立明 代表中国慢性病前膽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索如何利用遗传风险评分,制订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100615例具有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信息的样本,根据前期课题组发表的19个遗传变异构建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9。以55岁且吸... 目的探索如何利用遗传风险评分,制订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100615例具有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信息的样本,根据前期课题组发表的19个遗传变异构建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9。以55岁且吸烟剂量30包/年人群的5年绝对发病风险为参考届值,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分别计算不同遗传风险人群5年肺癌绝对发病风险随年龄和吸烟剂量的变化趋势,并绘制5年绝对发病风险分布图,从而判断不同遗传风险人群达到参考界值时的理论年龄或吸烟剂量。根据上述结果给出不同遗传风险人群参加肺癌筛查起始年龄的具体建议。结果CKB队列中55岁吸烟者,当吸烟量为30包/年时,5年内发生肺癌的绝对风险为0.67%。在吸烟者中,随着遗传风险增加,其5年绝对发病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高遗传风险人群应降低筛查起始年龄,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若保持筛查起始年龄55岁不变,则应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降低吸烟剂量标准;不管累积吸烟剂量为多少,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都应纳入肺癌筛查。在非吸烟者中,高遗传风险人群同样具备筛查价值,建议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从62岁起进行肺癌筛查,而对于遗传风险最低的5%人群,当年龄达到74岁时才可达到参考届值。结论对于不同遗传风险的个体,可采用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对于高遗传风险的吸烟者可减小肺癌筛查起始年龄或吸烟剂量,而我国高遗传风险的非吸烟者同样具备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 绝对发病风险 肺癌筛查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用于精准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天培 靳光付 +1 位作者 胡志斌 沈洪兵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3-997,共5页
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了大量复杂性疾病的遗传易感位点。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通过整合多个易感位点的效应,已被证明可用于量化多种复杂性疾病的遗传风险,对于人群风险分层以及进一步实现精准医学目标存在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介绍... 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了大量复杂性疾病的遗传易感位点。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通过整合多个易感位点的效应,已被证明可用于量化多种复杂性疾病的遗传风险,对于人群风险分层以及进一步实现精准医学目标存在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构建及其评价方法,并就其在精准预防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精准预防
原文传递
遗传风险评分构建方法在糖尿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璐 朱永宝 +4 位作者 司书成 王虹 高仲淳 季晓康 薛付忠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4-1228,1234,共6页
目的构建疾病的遗传风险评分,为健康指数的构建提供有力工具。方法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数据库,以2型糖尿病为例,利用经典方法、LDpred和DBSLMM方法构建疾病的遗传风险评分,评价这三种方法构建的遗传风险评分对于2型糖尿病... 目的构建疾病的遗传风险评分,为健康指数的构建提供有力工具。方法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数据库,以2型糖尿病为例,利用经典方法、LDpred和DBSLMM方法构建疾病的遗传风险评分,评价这三种方法构建的遗传风险评分对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预测能力。结果队列共纳入271282人,其中6047人发生2型糖尿病。三种方法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95%CI)分别为0.699(0.692~0.705)、0.747(0.741~0.753)和0.745(0.739~0.751)。与经典方法相比,后两种方法的AUC分别提高了4.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以低遗传风险组作为参照,三种方法高风险组的HR(95%CI)分别为2.42(2.26~2.59)、4.43(4.11~4.77)和4.49(4.16~4.84)。结论DBSLMM法构建的遗传风险评分对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其他疾病健康指数中遗传部分的构建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评估 遗传风险评分 2型糖尿病 DBSLMM
原文传递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正乾 吴志朋 +1 位作者 龙易成 刘哲宁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特性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与个体化治疗。目前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主要以单基因或数个基因为主,但解释力有限。近来,综合大量基因变异位点权重计算得出的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特性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与个体化治疗。目前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主要以单基因或数个基因为主,但解释力有限。近来,综合大量基因变异位点权重计算得出的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在量化多基因疾病遗传风险方面被寄予厚望,并已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和药物治疗中得到研究。此外,PRS与由环境暴露风险因素计算而来的暴露评分的联合应用更是有可能捕捉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本文对PRS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以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 暴露评分
原文传递
基于metaPRS与APOEε4优化轻度认知障碍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策略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李梓盟 王荣 +4 位作者 陈帅 赵彩丽 王晓聪 温雅璐 刘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104-3111,共8页
背景轻度认知障碍(MCI)是干预和延缓痴呆进展的重要阶段,既往研究发现MCI与遗传因素存在紧密关联,且载脂蛋白E(APOE)ε4是医学界公认的MCI重要风险等位基因。由于缺少MCI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当前普遍以阿尔茨海默病(AD)的... 背景轻度认知障碍(MCI)是干预和延缓痴呆进展的重要阶段,既往研究发现MCI与遗传因素存在紧密关联,且载脂蛋白E(APOE)ε4是医学界公认的MCI重要风险等位基因。由于缺少MCI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当前普遍以阿尔茨海默病(AD)的GWAS汇总数据作为Base数据集来计算MCI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RS),致使MCI的PRS遗传风险预测效果并不理想。目的本研究以多基因遗传风险综合评分(metaPRS)与APOEε4作为重要预测因子,从广义线性模型与机器学习角度,探索并优化MCI的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策略。方法计算MCI的12个亚表型PRS,并利用弹性网状Logistic回归模型将其整合为MCI的metaPRS。利用年龄矫正的APOEε4效应量计算APOEε4加权总和(SCORE_(APOE))。以metaPRS、SCORE_(APOE)及基本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构建不同的预测因子纳入策略,以XGBoost、GBM、Logistic回归及Lasso回归作为统计建模方法,采用AUC及F-measure评价MCI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的预测效果。结果metaPRS与SCORE_(APOE)对于MCI的遗传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纳入metaPRS、SCORE_(APOE)及基本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后,各个统计建模方法的预测效果为:XGBoost(AUC=0.69,F-measure=0.88),GBM(AUC=0.76,F-measure=0.87),Logistic回归(AUC=0.77,F-measure=0.89),Lasso回归(AUC=0.76,F-measure=0.92)。结论在样本量为325(<500)的情况下,以metaPRS、SCOR_(EAPOE)与基本人口学信息为预测因子,以Lasso回归为统计建模方法的MCI遗传风险预测效果最好。本研究为MCI等复杂疾病的遗传风险统计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多基因风险评分 多基因遗传风险综合评分 载脂蛋白Eε4 遗传风险预测 统计建模优化
下载PDF
基于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评分在结直肠肿瘤分级筛查中的应用评价
11
作者 骆晨雨 张愉涵 +9 位作者 卢明 陆斌 蔡洁 李娜 周月阳 骆家辉 张丁丁 杨欣壮 陈宏达 代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9-1005,共7页
目的评价利用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构建的结直肠肿瘤风险评分的人群高危分层效果及其在分级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一项全国多中心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16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研究对象。采用MassARRAY技术检测20个结直肠癌... 目的评价利用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构建的结直肠肿瘤风险评分的人群高危分层效果及其在分级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一项全国多中心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16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研究对象。采用MassARRAY技术检测20个结直肠癌相关的遗传易感位点并构建遗传风险评分。个体环境风险评分采用亚太结直肠筛查评分系统计算。使用logistic回归分别评估遗传风险单独和遗传联合环境风险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联。构建基于遗传和/或环境风险评分的分级筛查方案(即高风险者接受单次结肠镜筛查,低风险者接受每年一次的定量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其结果阳性者接受结肠镜检查),并与全部接受结肠镜方案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与低遗传风险评分组相比,高遗传风险评分组发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增加了26%(OR=1.26,95%CI:1.03~1.54,P=0.026)。遗传和环境风险评分均最高的研究对象患进展期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和进展期锯齿状息肉)的风险是两评分均最低研究对象的3.03倍(95%CI:1.87~4.90,P<0.001)。多轮筛查效果评价方面,当进行到第3轮筛查时,基于遗传联合环境风险评分构建的分级筛查方案,其进展期肿瘤累计检出率与全部接受结肠镜检查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9%vs.10.46%,P=0.075),阳性预测值更高(14.11%vs.10.46%,P<0.001),每检出1例进展期肿瘤所需的结肠镜检查数更低(7.1 vs.9.6,P<0.001)。结论与基于结肠镜的传统筛查方法相比,联合遗传和环境风险评分的分级筛查方案有助于实现人群风险分层,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风险评分 环境风险评分 结直肠癌筛查 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河南农村汉族人群ABO基因rs507666和rs651007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12
作者 何亚玲 刘晓田 +5 位作者 郑旖铨 常高华 侯建 霍文倩 毛振兴 王重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ABO基因rs507666和rs651007多态性及相应的遗传风险评分(GRS)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河南农村队列”的基线调查,共纳入648名T2DM病例,按照同性别、年龄±3岁的原则进行1∶1匹... 目的:探讨ABO基因rs507666和rs651007多态性及相应的遗传风险评分(GRS)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河南农村队列”的基线调查,共纳入648名T2DM病例,按照同性别、年龄±3岁的原则进行1∶1匹配获得648名对照。采用SNPscan®技术对ABO基因rs507666和rs651007进行基因分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O基因多态性与T2DM之间的关系。构建3种GRS(简单相加GRS、基于条件Logistic回归的GRS和可释方差GRS)评估其与T2DM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调整协变量后,相对于基因型GG,rs507666的基因型AA与T2DM的OR(95%CI)为1.794(1.044~3.082);相对于基因型CC,rs651007的基因型TT与T2DM的OR(95%CI)为1.858(1.083~3.185)。rs507666和rs651007的3种GRS与T2DM关联的OR(95%CI)分别为1.109(1.005~1.224)、1.083(1.004~1.168)和1.171(1.007~1.360)。结论:河南农村汉族人群ABO基因rs507666的A等位基因和rs651007的T等位基因及其3种GRS与T2DM患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ABO基因 rs507666位点 rs651007位点 遗传风险评分 汉族 河南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与遗传风险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留伟 李文桓 +6 位作者 段芳芳 刘志科 陈瑜 吉振鹏 吴柯叶 胡永华 陈大方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尝试采用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方法,构建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评估模型,为T2DM高危人群筛查、健康管理和个性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现况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在北京市房山区选取745例T2D... 目的尝试采用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方法,构建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评估模型,为T2DM高危人群筛查、健康管理和个性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现况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在北京市房山区选取745例T2DM患者及1 964例对照。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行为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信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体检及生化检查;实验室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对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报道的15个T2DM易感基因的27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采用非加权遗传风险评分法综合评估研究对象的遗传风险。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包含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T2DM发病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1)logistic回归模型:单独纳入传统危险因素或遗传风险评分时,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7(95%CI:0.623~0.670)和0.579(95%CI:0.554~0.604);同时纳入传统危险因素和遗传风险评分时,模型的AUC为0.670(95%CI:0.647~0.693)。(2)神经网络模型:单独纳入传统危险因素或遗传风险评分时,模型的AUC分别为0.690(95%CI:0.668~0.713)和0.579(95%CI:0.554~0.604);同时纳入传统危险因素和遗传风险评分时,模型的AUC为0.728(95%CI:0.706~0.749)。(3)支持向量机模型:单独纳入传统危险因素或遗传风险评分时,模型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3~0.803)和0.562(95%CI:0.484~0.640);同时纳入传统危险因素和遗传风险评分时,模型的AUC为0.765(95%CI:0.700~0.831)。结论与只纳入传统危险因素相比,同时纳入传统危险因素和遗传风险评分时,T2DM发病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采用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构建的T2DM发病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危险因素 遗传风险评分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49
14
作者 王延江 +1 位作者 罗本燕 王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2期158-166,共9页
中国卒中学会于2019年5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国脑血管病圆桌会议第三次全国会议(血管性认知障碍专题)。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共同讨论了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可防可治战略目标研究框架,形成本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学会于2019年5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国脑血管病圆桌会议第三次全国会议(血管性认知障碍专题)。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共同讨论了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可防可治战略目标研究框架,形成本专家共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1],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2],且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 遗传风险评分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时代的肿瘤风险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靳光付 沈洪兵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5-1046,共2页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中最成功的研究策略之一.迄今GWAS已经用于200余种疾病和400余类性状研究,鉴定了1.5万余个遗传位点[1].GWAS在肿瘤遗传易感位点研究中应用广泛,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常见...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中最成功的研究策略之一.迄今GWAS已经用于200余种疾病和400余类性状研究,鉴定了1.5万余个遗传位点[1].GWAS在肿瘤遗传易感位点研究中应用广泛,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常见肿瘤中均已报道了几十个遗传易感位点[2-5],这些位点解析了各种肿瘤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的病因学意义.同时,这些位点大部分位于一些功能未知区域和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肿瘤发生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开发新的肿瘤药物靶标提供了候选[6].重要的是,这些发现在肿瘤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风险预测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遗传风险评分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2型糖尿病患病影响的遗传修饰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代晓彤 郑启文 +8 位作者 车前子 陈思 马雨佳 周泽宸 武轶群 吴涛 胡永华 陈大方 张留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采用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对2型糖尿病患病影响的遗传修饰作用,为对2型糖尿病进行精准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1—2012年建立的基于北京市房山社区的心... 目的采用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对2型糖尿病患病影响的遗传修饰作用,为对2型糖尿病进行精准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1—2012年建立的基于北京市房山社区的心脑血管慢性病队列,最终共纳入5144名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行为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体检检查等信息,使用Berlin量表采集其OSA临床特征信息,对2型糖尿病相关的2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采用加权遗传风险评分计算研究对象的遗传风险。使用SAS 9.4软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风险、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与2型糖尿病患病的关联和联合作用。结果(1)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体质指数、体育锻炼、饮酒和吸烟等因素后,OSA高风险人群相较于OSA低风险人群具有更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OR=1.381,95%CI:1.193~1.599,P<0.01);高糖尿病遗传风险人群比低糖尿病遗传风险人群有着更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OR=1.587,95%CI:1.309~1.925,P<0.01)。(2)在中、高糖尿病遗传风险的人群中OSA高风险能够显著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中风险人群:调整后OSA高风险的OR值为1.439,95%CI为1.170~1.769,P<0.01;高风险人群:调整后OSA高风险的OR值为1.422,95%CI为1.073~1.885,P<0.05)。低糖尿病遗传风险人群中,OSA风险高低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进一步分析两因素联合作用,高遗传风险与OSA高风险之间存在联合作用,能够显著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调整后OR=2.331,95%CI:1.758~3.090,P<0.01)。结论OSA高风险对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存在遗传个体差异,OSA高风险和高遗传风险评分具有联合作用,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遗传风险评分 联合作用
原文传递
睡眠和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累积效应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木叶斯尔·木合塔尔 朱晴 +3 位作者 曹媛媛 穆娅沙·塔衣尔 胡君丽 李南方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1349-1355,共7页
目的评估睡眠和昼夜节律基因多态性及其联合作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和已有文献收集与睡眠和昼夜节律相关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候选基因参与OSAHS的潜在机制,并在新疆维吾... 目的评估睡眠和昼夜节律基因多态性及其联合作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和已有文献收集与睡眠和昼夜节律相关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候选基因参与OSAHS的潜在机制,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选取的50例重度OSAHS和50例非OSAHS患者中进行目标区域二代测序,筛选出OSAHS的易感位点,建立加权遗传风险评分(GRS),分析GRS与OSAHS的关联,探讨GRS与传统因素的交互作用对OSAHS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个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44个候选基因参与了睡眠与昼夜节律相关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对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变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得到KSR2、NPAS2、OXTR、GHRL等4个基因与OSAHS仍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上述4个基因的6个位点(KSR2-rs2592290,rs1992750,rs66837180,NPAS2-rs2278727,OXTR-rs3806675,GHRL-rs10490816)进行GRS,结果显示,高GRS组人群比低GRS组人群有更高的OSAHS风险(OR=2.901,95%CI:1.288-6.534,P=0.010),此外将GRS加入到OSAHS传统风险因素(年龄、性别及BMI)组成的回归模型后,其曲线下面积(AUC)值从0.877增加到0.902。结论KSR2、NPAS2、OXTR、GHR等睡眠与昼夜节律相关基因可能是OSAHS的遗传易感基因;基于上述4个基因的6个位点建立的GRS与传统因素的联合作用,更能提高OSAHS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生物信息学 遗传风险评分 风险评估 基因多态性 昼夜节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