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ZSM-5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研究
1
作者 高会奇 蔺志平 +3 位作者 刘恺 张朋飞 张凯 葛旭升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本文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HZSM-5分子筛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探究了醇酐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ZSM-5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催化剂的重复性五个因素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产率... 本文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HZSM-5分子筛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探究了醇酐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ZSM-5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催化剂的重复性五个因素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产率的影响,最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邻苯二甲酸酐0.04mol,醇酐摩尔比为3.75:1、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1.5h、HZSM-5分子筛固体酸0.4g,产率最高为74.10%。该催化剂稳定性好,重复使用四次催化产率仍高达67.90%。HZSM-5分子筛固体酸代替浓硫酸作催化剂具有产物易纯化分离、副产物少、污染少而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分子筛固体酸 邻苯二甲酸 正丁醇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镰刀菌化感抑制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元鹏 牟晓玲 +4 位作者 马家易 师桂英 王文珠 李潇潇 李谋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13-121,共9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百合根际土壤致病镰刀菌的增殖效应及其对该类真菌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阐明DBP对镰刀菌化感作用的效果。【方法】试验设置7个DBP浓度处理(CK:0 mmol/L、T1:0.05 mmol/L、T2:0.10 mmol/L、T3:0.50 ...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百合根际土壤致病镰刀菌的增殖效应及其对该类真菌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阐明DBP对镰刀菌化感作用的效果。【方法】试验设置7个DBP浓度处理(CK:0 mmol/L、T1:0.05 mmol/L、T2:0.10 mmol/L、T3:0.50 mmol/L、T4:1.00 mmol/L、T5:2.00 mmol/L、T6:4.00 mmol/L),在添加了DBP的培养基上对4种镰刀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进行培养,检测了DBP对镰刀菌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DBP处理后尖孢镰刀菌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DBP对镰刀菌产生了显著的化感抑制效应,在0.05~4.00 mmol/L的浓度范围内,随DBP浓度升高,菌落生长速度降低,产孢量下降,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均随DBP浓度的增加上升,抑菌作用增强。DBP处理的尖孢镰刀菌,菌丝、孢子出现缢缩、畸形,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质膜被破坏,细胞内出现黑色颗粒,细胞内出现斜纹。【结论】DBP对兰州百合枯萎病致病菌镰刀菌的生长发育及其致病性具有持续的化感抑制作用,因此可尝试将其应用于百合病原性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根系分泌物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化感效应 亚显微结构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改进
3
作者 陆文灵 李会兰 +2 位作者 沈柳君 魏冬梅 周世跃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75-78,共4页
为减少系统误差带来的影响,降低空白试样中的目标物质,提高样品分析数据的准确度,实验器材用全玻璃器皿且经二次蒸馏水、丙酮和正己烷依次清洗后,用正己烷萃取二次蒸馏水的浓缩液来配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校准曲线的方式,进入Agilent 1260... 为减少系统误差带来的影响,降低空白试样中的目标物质,提高样品分析数据的准确度,实验器材用全玻璃器皿且经二次蒸馏水、丙酮和正己烷依次清洗后,用正己烷萃取二次蒸馏水的浓缩液来配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校准曲线的方式,进入Agilent 1260 infinty II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测试,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4,空白试样未检出。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5μg/L,空白加标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0%~2.9%,加标回收率为99.2%~109%;实际样品标准偏差为2.0%,加标回收率范围100%~107%。方法的检出限比行业标准低,方法改进后具有空白值低,加标回收稳定,精密度高,分析便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方法改进 地表水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4
作者 尚倩卉 孟一诺 +8 位作者 姜欣 黄雯雯 王雅琳 乔欣羽 谷晓思 祁文娜 王轶鹏 孙晓萌 孟凡达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6期396-403,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过0.22 μm微孔滤膜后,氮吹仪挥干后,使用甲醇定容,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检测波长22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方法前处理简便易操作,邻苯二甲酸...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过0.22 μm微孔滤膜后,氮吹仪挥干后,使用甲醇定容,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检测波长22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方法前处理简便易操作,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0.5~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μ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5%~105.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添加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吸附
5
作者 冯竹青 曹鑫 陈辉伦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15,36,共8页
由于具备磁分离特性,磁性活性炭可以克服活性炭与水难以分离的缺点。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三种磁性活性炭并用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附研究。研究发现,磁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虽然比活性炭稍差,但是依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当... 由于具备磁分离特性,磁性活性炭可以克服活性炭与水难以分离的缺点。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三种磁性活性炭并用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附研究。研究发现,磁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虽然比活性炭稍差,但是依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当吸附剂用量为0.4 g/L时,在25℃、150 rpm及不调节pH的条件下吸附3 h后,磁性活性炭的DBP吸附量可达164.1 mg/g。随着pH和温度的降低,磁性活性炭DBP的吸附效果变好,而且其吸附动力学与拟二级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磁性活性炭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金红 徐畅 +4 位作者 张凤川 张津辉 侯奕 朱毅宏 吴祖泽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9,共5页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斑点杂交的结果显示 ,被 DBP处理过的 HL-60细胞中某些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 m RNA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 ,这提示 DBP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诱导机制 增殖抑制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不同品种菜心-土壤系统的累积 被引量:38
7
作者 曾巧云 莫测辉 +1 位作者 蔡全英 吴启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的水稻土中盆栽不同品种菜心,采用GC/MS研究了菜心-土壤系统中DBP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菜心茎叶和根系对DBP的吸收累积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菜心茎叶中DBP含量与其叶面积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的水稻土中盆栽不同品种菜心,采用GC/MS研究了菜心-土壤系统中DBP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菜心茎叶和根系对DBP的吸收累积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菜心茎叶中DBP含量与其叶面积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菜心-土壤系统中DBP的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新选45天油菜心表现为茎叶和根系中DBP含量较低,盆栽后土壤中DBP含量也较低;特青60天菜心和新选油青四九菜心表现为茎叶和根系中DBP含量较低,但盆栽后土壤中DBP含量较高;油青60天菜心表现为茎叶和根系中DBP含量较高,盆栽后土壤中DBP含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菜心 水稻土 累积效应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3种蔬菜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轶修 周宝利 +1 位作者 刘娜 付亚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7-220,224,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茄子、黄瓜、辣椒3种蔬菜作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1 mmol.L-1时随着浓度的升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茄子和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逐... 采用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茄子、黄瓜、辣椒3种蔬菜作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1 mmol.L-1时随着浓度的升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茄子和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浓度为1 mmol.L-1时,萌发效果最好;当浓度升高到4 mmol.L-1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两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呈抑制作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度、活力指数、根长以及苗高呈促进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最佳作用浓度为0.05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茄子 黄瓜 辣椒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文英 熊丽 +3 位作者 刘荣 蒋园 胡芹芹 王黎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的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腺三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林玲 王玉柱 +2 位作者 丁训诚 宋伟民 张蕴晖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对成年斑马鱼进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急性染毒,观察其胚胎发育过程,探索DBP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斑马鱼80条,雌雄各半,适应性分开饲养1个月后,分别分成4组,给予1250μg/L和625μg/L DBP经水染毒,同时设溶剂(0.01... 目的对成年斑马鱼进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急性染毒,观察其胚胎发育过程,探索DBP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斑马鱼80条,雌雄各半,适应性分开饲养1个月后,分别分成4组,给予1250μg/L和625μg/L DBP经水染毒,同时设溶剂(0.01%丙酮)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染毒7天后,按雌雄1∶1的比例交配,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并计算受精率、72h死亡率、仔鱼72h孵化率及出生体重和身长。结果各组的2h受精率的大小如下:空白对照组>丙酮对照组>625μg/L DBP染毒组>1250μg/L DBP染毒组,分别为98.09%、95.76%、95.31%和94.42%。而各组的72h死亡率分别为18.29%、23.34%、49.45%和72.41%,72h孵化率分别为96.43%、82.37%、48.11%和26.79%。染毒组的死亡率高于非染毒组,孵化率低于非染毒组。与正常组和丙酮对照组相比,1250μg/L和625μg/L DBP染毒组胚胎发育明显迟缓,仔鱼身长明显变短,并有统计学差异。暴露剂量越大,身长越短。结论625μg/L以上剂量的DBP染毒能导致斑马鱼胚胎发育迟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斑马鱼 胚胎发育 染毒
下载PDF
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丽娟 李君 +2 位作者 范雪云 姚三巧 白玉萍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经大鼠肝微粒体酶混合物(S9)作用后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阳性对照物(17β-雌二醇)以及受试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经大鼠...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经大鼠肝微粒体酶混合物(S9)作用后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阳性对照物(17β-雌二醇)以及受试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经大鼠肝S9酶系作用后,用其代谢产物刺激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量。结果17β-雌二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经S9代谢后,其促进MCF-7细胞增殖的活性降低,而经S代谢后的双酚A则表现为较强的促进MCF-7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17β-雌二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经S9代谢后雌激素活性减弱,而双酚A经S代谢后雌激素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细胞 肝S9 17β-二醇 双酚A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高效降解菌H-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金雷 陈瑜 +4 位作者 严忠雍 郭远明 祝银 龙举 顾蓓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02-206,共5页
为了获得高效广谱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降解菌,本研究从长期受食品塑料垃圾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获得一株DBP高效降解菌,命名为H-2。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 为了获得高效广谱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降解菌,本研究从长期受食品塑料垃圾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获得一株DBP高效降解菌,命名为H-2。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菌株H-2对DBP的降解特性及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广谱性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菌株H-2降解DBP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0;在此最适条件下,菌株H-2在3 d内对100 mg/L DBP的降解率高达87.6%。菌株H-2能高效降解短链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DBP,而对长链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降解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类芽孢杆菌属 降解特性 降解谱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斜生栅藻的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胡芹芹 熊丽 +1 位作者 田裴秀子 李文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DBP对斜生栅藻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暴露组DBP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藻细胞密度逐渐降低,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BP对斜生栅藻的24、48、72、96h的EC50值分别为3.31、15.49、1.95、2.21mg·L-1.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DBP暴露浓度的增大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低浓度(5~10mg·L-1)上升,高浓度(10~100mg·L-1)下降.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斜生栅藻SOD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在20mg·L-1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与对照比较,p<0.05);当DBP暴露浓度≥10mg·L-1时,MDA含量随DBP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与对照比较,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斜生栅藻 光合色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纪红蕊 杜霞 +1 位作者 宋永彬 刘欣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针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肝脏与生殖毒性作用.检测了血浆和肝脏中的关键酶、精子活动力与畸形率,观察了肝脏和睾丸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DBP可以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 针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肝脏与生殖毒性作用.检测了血浆和肝脏中的关键酶、精子活动力与畸形率,观察了肝脏和睾丸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DBP可以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和丙二醛(MDA),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表明DBP会诱发小鼠肝脏发生脂质过氧化过程,引起早期的肝脏损伤.DBP能够穿透血-睾屏障,干扰精子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因此,DBP是一种对雄性生殖细胞具有潜在诱变危害的遗传毒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肝脏毒性 生殖毒性 脂质过氧化损伤 血-睾屏障 精子活力 精子畸形率 病理改变
下载PDF
UV/H_2O_2体系光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德强 吴振斌 +2 位作者 成水平 钟飞 陈义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2,共3页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UV/H2O2体系中的光降解。结果表明:DBP在UV/H2O2体系中能很好地降解,且其光降解速率大于在单一UV辐照下的光降解速率;在pH为中性条件下DBP的光降解速率最快,而在强酸性或碱性条件下DBP的光降解速率均较低...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UV/H2O2体系中的光降解。结果表明:DBP在UV/H2O2体系中能很好地降解,且其光降解速率大于在单一UV辐照下的光降解速率;在pH为中性条件下DBP的光降解速率最快,而在强酸性或碱性条件下DBP的光降解速率均较低;在一定H2O2浓度范围内,DBP的光降解速率随c(H2O2)的升高而增大,但当c(H2O2)过高时,其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使DBP的光降解速率减慢。DBP的光降解速率随其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DBP的光降解速率常数近似与其初始质量浓度成负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UV/H2O2体系 光降解
下载PDF
上海市女童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水平与性早熟关系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乔丽丽 郑力行 蔡德培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性早熟女童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水平变化研究,探讨DBP、DEHP与性早熟女童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10例性早熟女童和100例正常儿童血清中DBP和DEHP的含量,同时运用B...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性早熟女童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水平变化研究,探讨DBP、DEHP与性早熟女童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10例性早熟女童和100例正常儿童血清中DBP和DEHP的含量,同时运用B型超声仪测定性早熟女童与正常儿童的子宫与卵巢体积,然后做性早熟女童血清中DBP和DEHP含量水平与子宫、卵巢体积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7.3%和22.7%的性早熟女童血清中分别检测出DBP和DEHP,而正常儿童仅4%和3%分别检测出DBP和DEHP。从血清中DBP和DEHP的含量构成比来看,性早熟女童血清中DBP和DEHP的含量构成比均高于正常儿童;性早熟女童子宫、卵巢体积均大于正常儿童子宫、卵巢体积(P<0.05,P<0.05);性早熟女童血清中DBP与子宫呈正相关(r=0.456,P<0.05),与卵巢也呈正相关(r=0.378,P<0.01),性早熟女童血清中DEHP与子宫呈正相关(r=0.382,P<0.05,),与卵巢呈正相关(r=0.689,P<0.01)。结论性早熟女童受DBP和DEHP污染的程度均比正常儿童严重得多,而且DBP和DEHP对子宫、卵巢的体积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 性早熟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袁方曙 郭淑玲 +2 位作者 仇祯绪 邓树海 黄桂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观察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单盲、平行对照试验 ,将螨性痤疮81例和酒渣鼻 6 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涂抹灭蚴宁和新肤螨灵 ,每天早、晚各 1次 ,连续 6 wk。 结果灭蚴宁对痤疮的基本控制率、... 目的 观察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单盲、平行对照试验 ,将螨性痤疮81例和酒渣鼻 6 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涂抹灭蚴宁和新肤螨灵 ,每天早、晚各 1次 ,连续 6 wk。 结果灭蚴宁对痤疮的基本控制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5 3.7%、41.5 %、4.9%和 10 0 %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对酒渣鼻的基本控制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40 .6 %、40 .6 %、18.8%和10 0 % ,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病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灭蚴宁 疗效 治疗
下载PDF
两株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段星春 易筱筠 +3 位作者 杨晓为 党志 卢桂宁 杨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37-1941,共5页
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驯化分离到2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TS2H、TS2L,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分别鉴定为乙酸钙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和铜绿... 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驯化分离到2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TS2H、TS2L,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分别鉴定为乙酸钙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其降解DBP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可能的生物降解途径。结果表明,菌株TS2H、TS2L在48h内对40mg·L-1初始浓度DBP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64%、74.62%,TS2H降解DBP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以及一些小分子酸类和醇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微生物降解 邻苯二甲酸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宫内和哺乳期染毒对F_1代雄性大鼠的生殖发育毒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蕴晖 陈秉衡 +1 位作者 丁训诚 蒋学之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 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对F1代仔鼠的发育状况及性成熟期雄性仔鼠生殖系统损害情况 ,并期望得到现有文献中缺如的DBP对F1代仔鼠生殖发育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NOAEL)。方法 选择在宫内暴露期和哺乳期 (受孕第 2天至仔鼠 2 ... 目的 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对F1代仔鼠的发育状况及性成熟期雄性仔鼠生殖系统损害情况 ,并期望得到现有文献中缺如的DBP对F1代仔鼠生殖发育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NOAEL)。方法 选择在宫内暴露期和哺乳期 (受孕第 2天至仔鼠 2 1天断奶 ) ,通过灌胃方式给母鼠染毒 (DBP终浓度分别为 0、5 0、2 5 0和 5 0 0mg (kg·d) ,观察对仔鼠的影响。结果 DBP对母鼠无明显影响 ,中高剂量组 [2 5 0、5 0 0mg (kg·d) ]对F1代雄性仔鼠的出生体重、每窝活产数、体重增长及雄性仔鼠肛殖距有明显影响 ,对性成熟期雄性仔鼠生殖系统损害尤为严重 ,可观察到小睾丸、附睾发育不全甚至缺失、睾丸未降等现象 ,附睾尾精子参数和睾丸精子头计数及附睾、肝、肾、前列腺的脏器系数明显降低 ,而与激素合成相关的垂体系数却略有上升。低剂量组未观察到有害影响。结论 雄性生殖系统是DBP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幼年敏感期所受的损害部分不可逆 ,并得到DBP经口染毒对F1代仔鼠生殖发育毒性的NOAEL为 5 0mg (kg·d)。据此 ,进一步提出DBP经口摄入的参考剂量 (RfD)为 5 0 0 μg (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宫内暴露期 哺乳期 F1代仔鼠 生殖发育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振斌 赵文玉 +3 位作者 周巧红 贺锋 成水平 傅贵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499,共5页
利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去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在处理DBP浓度为 9 84mg·l- 1的进水实验中 ,显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方式 ,为湿地微生物活动制造了更有利的生境 .系统基质对DBP... 利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去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在处理DBP浓度为 9 84mg·l- 1的进水实验中 ,显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方式 ,为湿地微生物活动制造了更有利的生境 .系统基质对DBP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以DBP为碳源的细菌和真菌对DBP的降解起了主要作用 ;处理系统下行流池具有较高的微生物丰度 ,是DBP降解的主要场所 .植物在构建湿地系统去除DBP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基质、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有利于DBP的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 净化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