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汴新区中细砂含水层水源热泵井回灌新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献坤 赵云章 +1 位作者 刘海风 王伟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40,共5页
在郑汴新区中细砂含水层中,通过新、旧回灌技术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发现,新回灌技术在成井时间、回灌量等方面大大优于旧(传统)回灌技术;单位回灌量、抽灌比大为提高,回灌稳定时间大为缩短,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依据多落程(升程)... 在郑汴新区中细砂含水层中,通过新、旧回灌技术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发现,新回灌技术在成井时间、回灌量等方面大大优于旧(传统)回灌技术;单位回灌量、抽灌比大为提高,回灌稳定时间大为缩短,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依据多落程(升程)的抽水、回灌现场试验,建立了回灌量与水位、井距关系方程。依据本研究成果,在郑汴新区一带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实现一抽一灌的地下水换热模式,换热系统(室外)费用节约率可达50%,基本上解决了中细砂含水层回灌困难的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能 中细砂含水层 回灌 郑汴新区
下载PDF
GPS技术在郑汴新区地面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平利 乔天荣 +1 位作者 赵珂 王传先 《科技资讯》 2017年第21期81-82,共2页
基于《河南省郑汴新区城市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项目中地面沉降部分,对GPS技术在郑汴新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精度监测方法。该文介绍了地面沉降监测点制作规格和监测网的建立情况,详细说明了GP... 基于《河南省郑汴新区城市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项目中地面沉降部分,对GPS技术在郑汴新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精度监测方法。该文介绍了地面沉降监测点制作规格和监测网的建立情况,详细说明了GPS技术在郑汴地面沉降精密监测野外实施方法和得出监测数据的整个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郑汴新区 地面沉降观测
下载PDF
基于共生视角的郑汴新区发展
3
作者 王克亚 成小梅 《特区经济》 2012年第4期175-178,共4页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劳动地域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竞争超越国界,更多表现为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而区域间的竞争合作受经济、政治、生态环境、人口、文化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将区域...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劳动地域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竞争超越国界,更多表现为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而区域间的竞争合作受经济、政治、生态环境、人口、文化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将区域合作的双方视为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体,通过分析郑汴区域合作的共生条件、共生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区域合作 郑汴新区
原文传递
快速交通引导下郑汴新区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4
作者 王新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4-96,共3页
随着快速交通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自组织动力、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分析与决策、生态城市建设等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也发生改变,在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功能模块组织形式也进行相应的重组与调整.以郑汴新区为... 随着快速交通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自组织动力、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分析与决策、生态城市建设等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也发生改变,在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功能模块组织形式也进行相应的重组与调整.以郑汴新区为例,探索快速交通引导下城市新区和城市联合体空间的规划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郑汴新区
下载PDF
加快推进郑汴新区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建设郑汴新区,逐步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与要素的共享,对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提高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和经济优势,实现中原崛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中原城市群 郑汴新区
下载PDF
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机理——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家伟 张贺 李小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6,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与结构不断变化。两城一体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形式。选择郑州市、开封市的快速一体化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2008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的TM影像和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与结构不断变化。两城一体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形式。选择郑州市、开封市的快速一体化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2008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的TM影像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建设用地的扩展模式,并探索其驱动机理。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变动加快,且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加。(2)中心城市先期带动,副中心城市后期推进,次中心节点连接,形成两端差异和分期主导的格局,总体符合"点—轴"模式。在更小的尺度上,形成了紧凑型圈层模式、低密度蔓延模式和轴向带状扩展模式等三种类型。(3)建设用地扩展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建设、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等分别起着基础性、指向性、决定性和控制性的作用,但政策规划的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扩展模式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一体化 郑汴新区
下载PDF
郑汴一体化探讨
7
作者 刘震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2期99-100,共2页
城市群发展在国内非常迅速,很多省份都在推行城市群,河南建立了中原城市群,其中的郑州、开封是相距最近的两个城市。在城市群发展中,郑州、开封两市推行一体化发展,探讨在一体化发展中,如何以郑汴新区为契机,加快城市群发展。
关键词 一体化 郑汴新区 思考
下载PDF
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媛媛 《河南化工》 CAS 2012年第Z3期7-10,共4页
以郑汴新区规划为例,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结合郑汴新区规划特点及环境现状,通过规划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指标体系。
关键词 城市新区 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识别 郑汴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