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尾寒羊不同部位风味物质与风味前体物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宇 淑英 +4 位作者 王慧婷 张旭 梁孙硕 焦颖雪 张志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77,共15页
以6~7月龄、体质量为50 kg的小尾寒羊为实验对象,选取颈肉(NM)、里脊(LLDM)和腿肉(RG),对小尾寒羊挥发性风味物质、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部位共检测到4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是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占... 以6~7月龄、体质量为50 kg的小尾寒羊为实验对象,选取颈肉(NM)、里脊(LLDM)和腿肉(RG),对小尾寒羊挥发性风味物质、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部位共检测到4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是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占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50%左右。经主成分分析得知,庚醛、壬醛、苯甲醛等24种风味物质是导致不同部位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LLDM中对人体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为最高,脂肪酸比例更符合人体对羊肉脂肪酸营养价值的需求,对人体健康更有益。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和赖氨酸(Lys)为主,约占总氨基酸的17%和10%,其中RG除蛋氨酸(Met)、酪氨酸(Tyr)、赖氨酸(Lys)外含量均为最高,且除谷氨酸(Glu)和脯氨酸(Pro)外与LLDM差异不显著,与NM差异均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大多数挥发性风味物质呈正相关,且与醛类、醇类和芳香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在氧化过程中生成醛类、醇类和芳香类等物质。氨基酸与大多数醛类和醇类都呈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氨基酸通过转氨反应等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醛类和醇类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不同部位 挥发性风味物质 脂肪酸 氨基酸 相关性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部位及测量时间的探讨
2
作者 任艳芳 左力 +1 位作者 李道醒 田雨飞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通过应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时间和部位测量新生儿的皮肤温度,并与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温进行比较,探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新生儿皮肤温度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5... 目的通过应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时间和部位测量新生儿的皮肤温度,并与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温进行比较,探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新生儿皮肤温度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新生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在其背部和腰部分别进行1~5 min的皮肤温度测量,并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46例新生儿。其中99例新生儿应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了背部皮肤温度测量,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背部1 min和2 min的结果低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电监护仪内置传感器测量背部3、4、5 min的结果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例新生儿应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了腰部皮肤温度测量,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腰部1~5 min的结果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采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新生儿背部及腰部皮肤的温度来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的温度,如果选用背部测量皮肤温度建议测量时间不短于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 水银体温计 测量部位 测量时间
下载PDF
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金银萍 张浩 +1 位作者 张志东 王英平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为探究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MCI、RP-C18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分析及文献比对鉴定其结构。从西洋参果中共分离得到25个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分别... 为探究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MCI、RP-C18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分析及文献比对鉴定其结构。从西洋参果中共分离得到25个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g_(6)(1)、人参皂苷Rh_(2)(2)、20(22)E-人参皂苷Rh_(4)(3)、拟人参皂苷RT_(5)(4)、人参皂苷Rh_(1)(5)、20(R)-人参皂苷Rh_(1)(6)、人参皂苷F_(1)(7)、拟人参皂苷F_(11)(8)、人参皂苷Rg_(1)(9)、人参皂苷Rg_(2)(10)、20(R)-人参皂苷Rg_(2)(11)、人参皂苷F_(2)(12)、人参皂苷Rg_(3) (13)、20 (R)-人参皂苷Rg_(3) (14)、人参皂苷Re (15)、人参皂苷Rs_(3) (16)、人参皂苷Rc (17)、人参皂苷Rd (18)、人参皂苷Rb_(1)(19)、人参皂苷Rb_(2)(20)、人参皂苷Rb_(3)(21)、人参皂苷Ro(22)、绞股蓝皂苷Ⅶ(23)、三七皂苷R_(1)(24)和三七皂苷Fe(25)。化合物1、3、6、11、12、16和23~25为首次从西洋参果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6和24为首次从西洋参中分离得到,该研究可为西洋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化学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果 正丁醇部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基于遥测姿态变换的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方法
4
作者 李冬 赵书圆 +1 位作者 张鑫勇 周萱影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对于飞行器飞行试验的高精度轨迹参数获取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器遥测姿态数据和粗略轨迹参数的跟踪部位修正新方法,利用遥测姿态数据确定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轨迹参数的变换关系,进而由粗略轨迹参数... 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对于飞行器飞行试验的高精度轨迹参数获取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器遥测姿态数据和粗略轨迹参数的跟踪部位修正新方法,利用遥测姿态数据确定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轨迹参数的变换关系,进而由粗略轨迹参数推算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测距、径向速度、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差异值,实现跟踪部位修正量的准确计算.采用误差传播法对粗略轨迹误差影响下的跟踪部位修正精度进行理论分析,验证了该修正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和实装实验检验了修正精度.结果表明跟踪部位修正量的计算误差远小于外测系统的精度指标要求,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测 跟踪部位 遥测 轨迹参数 误差传播法 修正精度
下载PDF
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5
作者 葛亮 刘富铭 田树革 《化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研究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总木脂素含量为95.68%,牛蒡苷含量为55.71%,牛蒡苷元... 研究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总木脂素含量为95.68%,牛蒡苷含量为55.71%,牛蒡苷元含量为2.99%。通过对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打下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牛蒡子 总木脂素 有效部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小儿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韩世星 付强 +2 位作者 齐银琢 谢庆意 陈世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2例14岁以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不同将患儿分为经脐单部位手术组(n=59)与腹腔镜组(n=103)。记录患儿手术完成情况... 目的比较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2例14岁以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不同将患儿分为经脐单部位手术组(n=59)与腹腔镜组(n=103)。记录患儿手术完成情况,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观察患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儿切口感染、腹痛、腹胀、呕吐及大便异常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经脐单部位组患儿有2例因查找阑尾困难,术中经脐部联用腹腔镜查找阑尾。经脐单部位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均短于腹腔镜组(P<0.05)。2组患儿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部位手术组患儿术后切口愈合更美观。随访期间,2组患儿切口均愈合良好,并未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及大便异常等。结论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更美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部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小儿
下载PDF
两色金鸡菊降血脂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7
作者 颜仁梁 李田 卓友铭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目的:研究两色金鸡菊降血脂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溶剂法通过降血脂活性筛选确定较佳的提取溶剂,并对提取物精制纯化进行降血脂活性考察。结果: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在高剂量下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和LDL-C含量;水提物精制部位在低剂... 目的:研究两色金鸡菊降血脂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溶剂法通过降血脂活性筛选确定较佳的提取溶剂,并对提取物精制纯化进行降血脂活性考察。结果: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在高剂量下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和LDL-C含量;水提物精制部位在低剂量下可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含量;水提物和水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高剂量下均可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蛋白含量。结论:两色金鸡菊的最佳提取溶剂为水,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为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活性部位 降血脂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评价
8
作者 孙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3-0036,共4页
针对小儿隐睾患者,对比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和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此类疾病的优缺点,对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便于为小儿隐睾患者的治疗探究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60例小儿隐睾患者,采用随机分... 针对小儿隐睾患者,对比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和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此类疾病的优缺点,对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便于为小儿隐睾患者的治疗探究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60例小儿隐睾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别为单部位组(单部位腹腔镜,在脐缘特别显著的位置选取大约2cm的环形状切口)和三孔组(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在脐下取长约1cm的弧形切口,分别在左右两侧的麦氏点做一个0.5cm的切口),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通过为患者的开展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单部位组和三孔组的所有小儿隐睾患者都完成手术,单部位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与三孔组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单部位组的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都高于三孔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隐睾患者而言,在手术治疗过程当中,优先选择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这类手术具有安全、可行、切口美观等优势,可以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可以进行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隐睾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 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 出血量
原文传递
基于Meta分析的羊不同消化道部位生长模型及发育规律
9
作者 杜美美 李笑微 +7 位作者 杨靖辉 常健辉 李贤宏 严慧 段春辉 刘月琴 张英杰 纪守坤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358,共6页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羊不同消化道部位的生长模型,获得其总体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中外文数据平台,检索建库至2022年10月期间包含羊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小肠和大肠重量的中英文文献,共获得相关文献6 ...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羊不同消化道部位的生长模型,获得其总体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中外文数据平台,检索建库至2022年10月期间包含羊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小肠和大肠重量的中英文文献,共获得相关文献6 589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保留文献183篇,提取关于羊年龄、体重、瘤胃重、网胃重、瓣胃重、真胃重、小肠重和大肠重的数据分别为735、635、534、373、460、464、431、262条,使用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Meta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羊的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小肠、大肠的拟合度(R2)分别为0.64、0.66、0.65、0.56、0.51、0.54(P<0.05);由所获得Gompertz模型可知,羊的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小肠、大肠生长拐点日龄和拐点体重分别是(60.84 d,259.97 g)、(70.43 d,47.57 g)、(92.25 d,49.67 g)、(62.65 d,76.49 g)、(25.65 d,240.24 g)、(59.01 d,221.41 g);成年时重量分别为706.60、129.30、135.00、207.90、652.98、601.80 g。依据Meta分析结果可见,出生时小肠的相对成熟度最高,瓣胃的相对成熟度最低;哺乳期发育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小肠、瘤胃、瓣胃、大肠、网胃、真胃;小肠最先达到成熟,真胃最后达到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mpertz模型 不同部位消化道重量 生长曲线
下载PDF
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
10
作者 谢艳超 韩国达 +2 位作者 魏志江 成驰 周文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发生水平及相关高危因素,为SSI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沧州市中心医院1 704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SSI包括手术切口、深部器官或腔隙...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发生水平及相关高危因素,为SSI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沧州市中心医院1 704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SSI包括手术切口、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对手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704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SSI发生率为11.5%(196例)。按手术类型分层后,胆囊切除术、结肠、胃、直肠、小肠手术发生SSI的老年患者中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及手术切口Ⅲ/Ⅳ类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常见胃肠手术患者SSI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手术切口Ⅲ/Ⅳ类、术中输血、类固醇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急诊手术、ASA分级≥三级及年龄(P<0.001)。结论 胃肠手术老年患者SSI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影响因素较多。预防SSI发生应针对5种以上手术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胃肠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学的怀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11
作者 郭梦真 李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刘淑棪 王小兰 孙孝亚 张靖柯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 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文献查询等方式鉴定分析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韦恩图、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 从怀菊不同部位共鉴定出6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及其衍生物,以及少量脂肪族化合物。花、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32、42和40个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17个,特有成分分别为5、6和16个。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均能将怀菊花、茎和叶分开,其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异性。结论 怀菊花、茎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怀菊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不同部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母牛发情期间躯体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2
作者 修豪宇 李迎军 +4 位作者 原开敏 汪超 杨书含 吕丽华 王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1388,共8页
高效发情鉴定是提高母牛繁殖力、提升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奶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传统人工观察已难以适应规模场奶牛发情鉴定需要。计步器发情鉴定难以检出安静发情,无法提高发情检出率。虽然体温参数发情鉴定潜力大,但母牛全... 高效发情鉴定是提高母牛繁殖力、提升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奶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传统人工观察已难以适应规模场奶牛发情鉴定需要。计步器发情鉴定难以检出安静发情,无法提高发情检出率。虽然体温参数发情鉴定潜力大,但母牛全身被毛,体表测温不理想,而接触式测温采集部位有限,可穿戴设备研发难度较大,不同采集部位牛只体温数据差别很大,为此,本文综述了前人利用奶牛躯体不同部位体温数据发情鉴定的结果,比较分析了发情奶牛各部位体温变化规律与发情的关系,为研发高效母牛发情鉴定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 不同部位体温 发情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刘敏 曾涛 +4 位作者 魏盛 付敬锋 程乙 刘代铃 宋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20,共16页
探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影响,可为薏苡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贵薏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应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薏苡5个部位(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 探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影响,可为薏苡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贵薏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应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薏苡5个部位(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氮磷钾肥可延长薏苡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籽粒灌浆速率达最大时需要的天数和籽粒活跃灌浆期,提高灌浆速率达最大值时的粒重、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进而提高薏苡结实特性。2)氮磷钾肥配施显著提高薏苡中部和下1部粒重,在单因素肥效间表现为N>K>P,在双因素肥效互作间表现为PK>NP>NK,但过量施用氮磷钾肥会使粒重有所下降,结实特性显著变差。3)相关性分析表明,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籽粒的千粒重与籽粒结实率、充实度、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呈正相关。4)拟合肥料与薏苡千粒重效应函数方程,得出薏苡N、P_(2)O_(5)、K_(2)O的最优推荐施肥范围分别为135.51~270.99 kg·hm^(-2)、75.00~150.50 kg·hm^(-2)、56.25~112.51 kg·hm^(-2)。氮磷钾肥配施显著影响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既可以显著促进籽粒灌浆、缩小部位间差异,又可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在薏苡生产中,氮肥对薏苡籽粒灌浆结实特性影响最大,钾肥次之,磷肥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氮磷钾配施 籽粒部位 灌浆特性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14
作者 陈荣彬 潘艺之 +4 位作者 陈文创 鲁尧 张劲新 吴钊钿 李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349,共7页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9分,平均8.1分。红细胞沉降率(ESR)17~114 mm/h,平均54.4 mm/h,C反应蛋白(CRP)8~151 mg/L,平均56.5 mg/L。MRI均提示术区椎间隙炎症信号改变。PELD术后2~17 d(平均9.5 d)确诊SSI。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例,敏感抗生素7例),其中8例联合手术,包括经皮内镜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4例,后路病灶清除2例,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内固定2例。结果随访14~75个月(平均36.8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PELD术后SSI以发病急、再发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炎性指标升高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特点,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辅以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部位感染 临床特点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蔷薇红景天总黄酮提取物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活性部位筛选
15
作者 刘忠毅 王启文 +3 位作者 阿孜古丽·阿里木 王晓梅 胡君萍 王新玲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409-415,共7页
目的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提取物(TFE)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活性部位筛选。方法采用20μmol·L^(-1)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经AB-8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分离蔷薇红景天TFE,得水及... 目的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提取物(TFE)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活性部位筛选。方法采用20μmol·L^(-1)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经AB-8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分离蔷薇红景天TFE,得水及20%、40%、60%、80%、95%乙醇洗脱物(即TFE-0%、TFE-20%、TFE-40%、TFE-60%、TFE-80%和TFE-95%)。计算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浸膏得率(赋予0.3权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总黄酮含量(赋予0.7权重),综合评价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MTT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对损伤后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酶联免疫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分泌水平。结果TFE-40%总黄酮浓度和浸膏得率的综合得分高于其他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间隙变大,数目减少,出现细胞碎片,突触明显减少,存活率和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LD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TFE-40%、TFE-60%洗脱物和盐酸多奈哌齐组细胞形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数目增多,突触增加,细胞形态较完整;TFE-40%、TFE-60%、TFE-80%及TFE-95%组的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COX-2和IL-1β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蔷薇红景天TFE-40%洗脱物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较好保护作用,为最佳活性部位,其机制可能与拮抗Aβ_(25-35)的神经毒性和抑制细胞炎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红景天 总黄酮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活性部位
原文传递
白芍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总萜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杨颖 彭效明 +3 位作者 居瑞军 杨思敏 尤聪聪 管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为比较白芍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与总萜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将白芍提取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65%乙醇和水6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总还原力和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3个指标评估其抗氧化性,并用显... 为比较白芍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与总萜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将白芍提取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65%乙醇和水6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总还原力和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3个指标评估其抗氧化性,并用显色法测定各部位的总萜质量分数。最后用SPSS 19.0软件分析白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萜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白芍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性最强,其次是65%乙醇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水提取部位、石油醚提取部位;此外,各部位总萜质量分数与抗氧化性强弱之间呈正相关,且与清除ABTS、DPPH自由基相关性达到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提取物 抗氧化 极性部位 总萜质量分数
原文传递
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总黄酮分析及其抗炎、抗氧化能力比较
17
作者 汪传宝 陈静文 +3 位作者 王可 仇凤梅 黄真 钟晓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329,共9页
目的:比较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炎能力差异。方法:采用醇提工艺对仿野生种植三叶青茎叶、块根、根须进行提取,比较不同部位间总黄酮含量差异;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 目的:比较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炎能力差异。方法:采用醇提工艺对仿野生种植三叶青茎叶、块根、根须进行提取,比较不同部位间总黄酮含量差异;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铁离子还原力测定,比较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间抗氧化能力的强弱;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通过细胞NO的释放量比较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间的抗炎能力差异。结果: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测得仿野生种植三叶青茎叶、块根、根须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86±0.23、8.48±0.10、7.52±0.02 mg·g^(-1);建立三叶青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出6号峰为芦丁、8号峰为槲皮素、9号峰为山奈酚,并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块根中三种指标成分含量均最高,其次根须,茎叶最低。检测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IC_(50)值,茎叶分别为0.2107、0.2315、0.7625 mg/mL;块根分别为0.3134、0.3758、0.8967 mg/mL;根须分别为0.2058、0.2587、0.7856 mg/mL。三叶青茎叶、块根、根须对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172、0.153、0.184。当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三部位的质量浓度在25~200μg/mL之间时,它们不会对RAW264.7细胞造成毒性,能够有效地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从而达到良好的抗炎效果。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仿野生种植三叶青不同部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对仿野生种植三叶青非药用部位废物再利用及后续全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野生种植三叶青 不同部位 总黄酮含量 指纹图谱 抗氧化能力 抗炎能力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及不同部位成分分布对比
18
作者 向卓亚 朱柏雨 +2 位作者 朱永清 夏陈 陈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目的:确定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溶剂,比较赶黄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合理开发赶黄草。方法:测定赶黄草中总多酚、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草... 目的:确定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溶剂,比较赶黄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合理开发赶黄草。方法:测定赶黄草中总多酚、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草中主要的7种酚类化合物(儿茶素、芦丁、乔松素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乔松素和赶黄草苷A)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以80%乙醇提取物的最高。赶黄草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现为花>叶>茎,且花和茎中的含量及活性随提取时间的延长均显著降低,而叶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相对稳定。此外,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儿茶素、异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阿福豆苷、乔松素葡萄糖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80%乙醇提取赶黄草中活性成分效果最好,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且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溶剂 部位 多酚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的体外抗炎效果
19
作者 邢天骄 彭凌峰 +3 位作者 马丹阳 高雪嫣 赵红琼 郝智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为了探究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的体外抗炎效果,本试验在体外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构建炎症模型,采用水提法对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叶、茎、花)进行提取,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 为了探究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的体外抗炎效果,本试验在体外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构建炎症模型,采用水提法对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叶、茎、花)进行提取,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水提物对细胞活力度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其对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TNF-α、IL-1β和IL-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疆一枝蒿叶、茎、花水提物分别在0.078~1.250、0.078~5.000和0.078~1.250 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活力度无显著抑制作用。与LPS模型组相比,新疆一枝蒿叶、茎、花水提物浓度范围在0.313~1.250、0.625~2.500和0.625~1.250 mg/mL时,细胞活力度分别提高了23.12%~28.14%(P<0.01)、10.88%~18.62%(P<0.01)和16.13%~16.76%(P<0.05)。浓度为1.250 mg/mL的叶水提物可以极显著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浓度为0.625和1.250 mg/mL的茎水提物可以极显著降低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以及IL-6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浓度为0.625 mg/mL的花水提物可以极显著降低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果表明,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叶、茎、花)水提物均有抗炎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新疆一枝蒿的兽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不同部位 脂多糖(LPS) RAW264.7 炎症
下载PDF
岛征与脑出血血肿扩大关系受血肿部位的影响:来自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20
作者 郭文敏 王汝佳 +9 位作者 邱晓明 叶宇 周航 陈红 杜梦颖 沈天赐 陈安琪 柯任 宋磊 何志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岛征在预测不同部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搜集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市中心医院急诊入院的854例脑出血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 目的探讨岛征在预测不同部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搜集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市中心医院急诊入院的854例脑出血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222例)和非血肿扩大组(63.2例);并按不同部位分层对比一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定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分类据采用卡方(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方法。结果 岛征在基底节区、丘脑不能独立预测血肿扩大(P=0.122、P=0.166),岛征在脑叶可以独立预测血肿扩大(P=0.011)。结论 岛征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受出血部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岛征 血肿扩大 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