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预测
1
作者 黄翰林 瞿德业 +2 位作者 陆文静 牛昊源 于亚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6-228,共13页
该研究以2000、2010和202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使用基于景观格局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其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使用PLUS模型,结合风险指数质心、标准差椭圆,揭示了2030年不同情景下研究... 该研究以2000、2010和202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使用基于景观格局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其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使用PLUS模型,结合风险指数质心、标准差椭圆,揭示了2030年不同情景下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与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成片扩张;整体景观生态风险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其中高风险区面积最少,降幅最大(22.99%),总体生态风险呈降低态势。(2)与2020年相比,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研究区高风险区与较高风险区总面积同比增加30.36%,生态风险级别升高;城镇发展情景下,其高风险区面积同比增长150%,生态风险级别显著提升;生态保护情景下,其较高风险区面积同比下降了27.76%,区域生态风险等级下降明显。(3)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城镇发展情景下研究区各级别生态风险呈扩散分布状态,生态保护情景下呈集聚收缩状态;不同情景下,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的质心移动方向多变,反映了生态风险变化的复杂性。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类似地区的生态风险防范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风险 多情景模拟 PLUS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原文传递
基于RSEI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质量评价
2
作者 张雅欣 詹淇雯 《北京测绘》 2024年第8期1166-1171,共6页
本文以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技术提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四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2002—2022年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遥感生态指数(RSEI),全面评估了该地区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2002—2020年,鄱阳... 本文以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技术提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四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2002—2022年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遥感生态指数(RSEI),全面评估了该地区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2002—202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RSEI指数呈增长趋势,大部分区域的RSEI等级为良和优,占比从76.86%提高到了82.46%,变化最明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鄱阳湖流域的湖泊湿地。本研究为进一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影像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RSEI) 时空分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地形指数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景观格局特征与优化研究
3
作者 戴含菲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5期39-43,共5页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景观格局特征造成显著影响,也影响着区域生态发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遥感图像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究其地形指...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景观格局特征造成显著影响,也影响着区域生态发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遥感图像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究其地形指数划分的4个级别(低级别、中低级别、中高级别、高级别)所组成的地形分类系统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形以低地形和中低地形为主,分别占44.18%和35.49%;(2)2000-2020年,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3)景观格局随地形梯度变化较大,林地和草地主要集中在中高地形层次,建设用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主要集中在中低地形层次,同时中低地形区的土地利用普遍存在向建设用地的转换;(4)7项景观格局指数均表明研究区的景观破碎化主要发生在低水平和高水平的地形区。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地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景观格局的影响提供了一定技术和方法支撑,有助于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指数 景观格局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生态视觉背景下陶瓷工艺设计与漆工艺传承研究——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陶瓷工艺与漆工艺传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生态视觉设计是当下设计领域一个重要概念,与绿色设计、环境设计的内涵有着一定的一致性,都是基于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全面考量设计的生态因素,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及产业建设发展中力求减小设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202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生态视觉设计是当下设计领域一个重要概念,与绿色设计、环境设计的内涵有着一定的一致性,都是基于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全面考量设计的生态因素,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及产业建设发展中力求减小设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202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支林编著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陶瓷工艺与漆工艺传承研究》一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聚焦于陶瓷工艺与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对该地区的地域特色及技艺特征、文化保护与传承、地缘经济与文化产业建设等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凸显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与氛围,展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历史、文化、技艺传承的产业价值与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陶瓷工艺 传承研究 文化产业 地缘经济 发展路径 生态因素 技艺特征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与驱动力 被引量:40
5
作者 赵志刚 余德 +1 位作者 韩成云 王凯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411-8421,共11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生态经济区。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2012、2016年的MODIS数据,获得4个对应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参照修订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与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16-20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生态经济区。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2012、2016年的MODIS数据,获得4个对应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参照修订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与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16-2024年(间隔2 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并对引起生态服系统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2004-2016年间,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但2016-2024年的预测值变化率仅为-0.17%,表明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驱动力分析表明,人为综合干扰在空间分布上以中等影响强度干扰为主,城镇化率是区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首要驱动力,其次分别为非农业人口、人口密度、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固定资产投资额、总GDP及第三产业GDP。建议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调控,控制城镇化建设用地扩展,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污染,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结构 灰色预测模型 驱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 被引量:33
6
作者 黄和平 彭小琳 +1 位作者 孔凡斌 张利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07-3114,共8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衡量和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是当前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衡量和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是当前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最高,达到55.74,在研究区中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最优;瑞昌市的生态经济指数最低,只有28.65,即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最差;(2)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高的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保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其他地区应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相结合;(3)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低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并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的总体得分也较低,只有38.37,处于较差水平,需从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入手。最后就生态经济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评价 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谢花林 张道贝 +3 位作者 王伟 谢雪 吴箐 程玲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4-221,共8页
为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耕地利用情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GIS技术,以县域为评价单位,建立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1999—2010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揭示了耕地利用效... 为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耕地利用情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GIS技术,以县域为评价单位,建立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1999—2010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揭示了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为0.844,说明耕地利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技术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影响,但规模效率对其影响更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耕地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性;从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各因素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按从大到小排序是:耕地复种指数>农业政策>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耕地利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耕地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TOBIT回归模型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耦合分析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48
8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游和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0,共8页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县域则相对较低;(2)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市区多为环境滞后性阶段,县域则处于经济滞后阶段;(3)耦合度空间分布以湖滨地区为核心以圈层形式呈现向外逐渐递减趋势;(4)经济滞后区域应选择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环境滞后区应选择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屏障区构建策略。研究结论:基于资源与经济同步优化策略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水土资源 承载力 经济发展 耦合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美球 黄宏胜 +3 位作者 刘滨 蔡海生 朱再昱 罗志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3-937,共5页
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是实施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基本前提。在深入认识鄱阳湖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人-地-水"为主线,在GIS支... 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是实施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基本前提。在深入认识鄱阳湖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人-地-水"为主线,在GIS支持下,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的相对完整性、社会经济协作的统筹性及县域经济的依存性等原则,研究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为:南昌市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九江市区(庐山区、浔阳区),景德镇市区(昌江区、珠山区),鹰潭市区(月湖区),新余市区(渝水区),抚州市区(临川区)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余干县、彭泽县、万年县、安义县、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东乡县、乐平市、贵溪市、余江县,共35个县(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地域范围 “人-地-水”关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滨 陈美球 +3 位作者 罗志军 蔡海生 黄宏胜 朱再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0,共6页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9个基本单元区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应根据区划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主体功能分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法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2 位作者 李建新 王琪 黄哲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52,共7页
通过ArcGIS和地理集中系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等数理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将2004、2007、2010和2012年4个时间段A级景区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将新增景区与交通干线、重要水系进行叠置,动态分... 通过ArcGIS和地理集中系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等数理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将2004、2007、2010和2012年4个时间段A级景区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将新增景区与交通干线、重要水系进行叠置,动态分析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分布,空间结构上呈多核-边缘结构,等级规模上为纺锤型结构,空间上呈现非均衡的分布态势,时间上呈现沿交通干线和主要水系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景区 空间结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转型热点区域识别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英男 龙花楼 +2 位作者 屠爽爽 戈大专 王冬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8-1835,共8页
识别土地利用转型的热点区域并探究其动力机制可为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空间热点分析模型探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14年期间土地利用转型的热点区域,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定量识别土地... 识别土地利用转型的热点区域并探究其动力机制可为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空间热点分析模型探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14年期间土地利用转型的热点区域,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定量识别土地利用转型的主导驱动因子,并从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学视角阐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滨湖地区2000—2014年发生了剧烈的土地利用转型,耕地、林地、草地、滩地大量向城乡建设用地转化,土地生态面临严重威胁。在距鄱阳湖水面10 km之内,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15 740、15 152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7 138 hm^2。(2)城市建成区周围及主要道路对土地利用转型具有显著的辐射作用,区内土地利用变化高频区呈现"井"字形空间格局。在距离道路10 km之内,2000—2014年期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由2.765‰衰减至1.059‰。(3)土地利用转型的热点区域数量呈增加趋势,并具有明显的轮换与跃迁特征,基本形成以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中心的4个快速转型区。(4)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土地供需矛盾是引发土地利用形态变化的主要动因。亟待建立滨湖生态环境缓冲区,严格控制滨湖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热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土地供需调控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增加土地经济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热点区域 动力机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时空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建新 钟业喜 蒋梅鑫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9-325,共7页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市建成区和城市人口数据,引入Getis-Ord Gi*指数,构建用地扩张-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CI,对经济区31个县域进行时空协调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表现...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市建成区和城市人口数据,引入Getis-Ord Gi*指数,构建用地扩张-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CI,对经济区31个县域进行时空协调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表现出同步增长趋势,2者呈显著正相关;县域间土地城镇化进程空间差异较大,表现出南快北慢的总体趋势,人口城镇化进程差异相对较小;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G值均呈高值集聚、低值分散的特征,南昌市为高值中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整体协调,但县域间协调性系数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差异性,CI值呈"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态势,昌九、浙赣线所组成的"┸"字型地带周围县域CI值较高,滨湖区及边缘区县域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扩张 人口增长 协调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适宜度模型的城乡土地利用分区与优化布局——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添贵 李洪义 +2 位作者 何方义 但承龙 陈雁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开展城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优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通过构建城乡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分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布局策略。结果... 开展城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优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通过构建城乡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分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布局策略。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布局优化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和农业发展主导区以及环境保护主导区;(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可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城市、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3)应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都市圈核心竞争力、保障城乡用地需求、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优化生态开发利用模式等方面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基于生态适宜度模型探讨城乡土地利用布局,为实现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 分区 优化布局 生态适宜度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系统的干旱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萍 陈晓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3,共6页
干旱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建立旱灾预警机制,需要深入理解旱灾发生的机理,评价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以便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代表干旱暴露度、敏感性与适应能力的14个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 干旱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建立旱灾预警机制,需要深入理解旱灾发生的机理,评价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以便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代表干旱暴露度、敏感性与适应能力的14个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生成了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干旱脆弱性指数。应用ArcGIS9.3软件绘制了研究区的干旱脆弱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对干旱以中度脆弱性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规律,北部县市农业系统的干旱脆弱性总体上比南部县市的高。结合暴露度、敏感性与适应能力的空间分布深入分析了干旱脆弱性形成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该区域的干旱防治与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干旱 敏感性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脆弱性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文玉钊 钟业喜 +1 位作者 蒋梅鑫 史焱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等级 城市腹地 城镇网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2 位作者 吕添贵 赵宝苹 许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7,共4页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建立流域协调统筹规划,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 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44
18
作者 张福庆 胡海胜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9-224,共6页
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促进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而产业生态化的质量则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化耦合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以2004年至2008年六区市为具体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鄱... 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促进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而产业生态化的质量则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化耦合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以2004年至2008年六区市为具体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其内部结构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再昱 李风琦 余玉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9-124,共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南方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保障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25个县市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南方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保障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25个县市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使用量(折纯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粮食生产在农业科技投入上仍需加强,同时要处理好粮食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可持续的新型生态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粮食产量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栅格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洪灾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萍 王兴玲 陈晓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8-964,共7页
目前洪灾脆弱性研究主要是基于行政区划上的社会脆弱性评价,无法揭示评价单元内部脆弱性的空间分布。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与环境系统的特点,选择影响洪灾脆弱性的15个变量,建立了基于栅格的洪灾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 目前洪灾脆弱性研究主要是基于行政区划上的社会脆弱性评价,无法揭示评价单元内部脆弱性的空间分布。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与环境系统的特点,选择影响洪灾脆弱性的15个变量,建立了基于栅格的洪灾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洪灾脆弱性以中度脆弱为主,极度与高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鄱阳湖东南与西南部的湖滨地区、主要河流的缓冲区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的区域。从脆弱性的3个要素(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空间分布揭示了洪灾脆弱性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基于栅格的评价结果,能够充分反映县市内部和行政边界处洪灾脆弱性的空间分布与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洪灾 脆弱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