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药治疗水湿痰饮配伍特色浅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中琳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720-720,共1页
"风胜湿"论滥觞于<内经>,发挥于后世医家的用药实践中.水湿为病,湿胜则阳微,且易郁遏气机,风药多具宣通之性,能够升发阳气、振奋气化、疏调气机,故能胜水湿之邪.兹结合临证,将风药治疗水湿痰饮诸证的配伍,择要做一浅述.
关键词 风药 水湿痰饮配伍特色 浅识
下载PDF
《傅山男科》配伍用药特色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宏伟 鲁晏武 +1 位作者 王进进 杭爱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63,共3页
《傅山男科》是一部治疗内科杂病的重要专著,组方用药不泥于古人之窠,颇具特色。文章通过对《傅山男科》进行治则治法、药物配伍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从升降、燥湿、疏补、涩利四个方面,重点归纳其用药配伍特点,以资临证参考。
关键词 傅青主男科 治则 配伍特色
原文传递
试谈银翘散配伍之精妙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瑶 文小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银翘散方中一药多用,或几药多用的情况最为普遍,究其配伍特色如下:①辛凉复辛温协同运用;②随性引邪外出,使表邪随汗而解,热邪借小便而出;③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防热盛搏结气血,或逆传心包,或耗伤阴津。
关键词 方剂 银翘散 配伍特色
下载PDF
敦煌《辅行诀》黄芩药对特色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玲 蔺兴遥 +2 位作者 席佩佩 杨鹏斐 李廷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8期106-108,共3页
敦煌《辅行诀》是藏于敦煌千佛洞中的医学卷子,共载方61首,其中含黄芩方剂13首,可提取含黄芩特色药对8组:苦甘配伍—黄芩、甘草;散收配伍—黄芩、芍药;苦寒配伍—黄芩、黄连;相须配伍—黄芩、大黄;寒热配伍—黄芩、干姜;苦辛配伍—黄芩... 敦煌《辅行诀》是藏于敦煌千佛洞中的医学卷子,共载方61首,其中含黄芩方剂13首,可提取含黄芩特色药对8组:苦甘配伍—黄芩、甘草;散收配伍—黄芩、芍药;苦寒配伍—黄芩、黄连;相须配伍—黄芩、大黄;寒热配伍—黄芩、干姜;苦辛配伍—黄芩、生姜;攻补配伍—黄芩、人参;峻缓配伍—黄芩、大枣。通过对其配伍特点进行探析,以期为临证化裁治疗疾病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辅行诀》 黄芩药对 配伍特色
原文传递
陈士铎辨治头痛临证经验和特色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敏 许晴 +3 位作者 汤小茜 李茜 王奇林 董昌武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5期490-493,共4页
清代名医陈士铎论治头痛卓见成效,陈士铎将头痛病因病机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头痛,辨明所袭经络;内伤头痛,以肝脏象理论为核心,责之脾肾。陈士铎认为外感头痛当疏散风邪,分经论治;内伤头痛当从肝脾肾三脏出发,以审因论治。用药规律则善... 清代名医陈士铎论治头痛卓见成效,陈士铎将头痛病因病机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头痛,辨明所袭经络;内伤头痛,以肝脏象理论为核心,责之脾肾。陈士铎认为外感头痛当疏散风邪,分经论治;内伤头痛当从肝脾肾三脏出发,以审因论治。用药规律则善用引经药以直达病所,常以柴胡、白芍相配,一散一收,一升一补,以获奇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头痛 肝脏象理论 临证经验 配伍特色
下载PDF
张锡纯对药运用特色撷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 陈宝贵 《中医药通报》 2016年第5期39-41,共3页
本文撷取了张锡纯最擅长运用的代表性对药,通过对其配伍依据、机理的探析,论述了一代宗师对药配伍运用的规律、特色。
关键词 张锡纯 对药 运用特色
下载PDF
明代医籍《大河外科》常用特色药对撷菁
7
作者 丁敏 徐大燕 李廷保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1期2088-2090,共3页
明代医籍《大河外科》由医家王拳于1407年编纂,是辨治中医外科病的专著,目前国内对其研究报道较少。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其用药特色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指导临床用药的目的。选取书中5组常用特色药对,分析其组方用药特点,通过研究,得到... 明代医籍《大河外科》由医家王拳于1407年编纂,是辨治中医外科病的专著,目前国内对其研究报道较少。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其用药特色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指导临床用药的目的。选取书中5组常用特色药对,分析其组方用药特点,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疮疡中后期的治疗用药中,需注重补益气血,顾护正气,突显出中医外科"外疡实从内出"的中医学术思想,注重内外整体辨证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外科》 常用对药 配伍特色
下载PDF
民国名医张简斋应用旋覆花—蛤壳对药治疗内科疾病撷萃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欣 郑艳辉 +1 位作者 孔薇 张开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53-956,共4页
旋覆花、蛤壳为《张简斋医案》中的常用药物,两者作为对药合用是张简斋的用药特色之一,尤其体现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与辛温宣肺药如麻黄、荆芥穗、紫菀、款冬花配伍,“辛宣肃化”,化痰平喘,治疗风寒客肺,痰升气阻之咳嗽、寒哮;与活血化... 旋覆花、蛤壳为《张简斋医案》中的常用药物,两者作为对药合用是张简斋的用药特色之一,尤其体现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与辛温宣肺药如麻黄、荆芥穗、紫菀、款冬花配伍,“辛宣肃化”,化痰平喘,治疗风寒客肺,痰升气阻之咳嗽、寒哮;与活血化瘀药如桃仁、赤白芍、当归配伍,辛润通络,散瘀豁痰,治疗久病痰瘀互结、气机不利之胃痛、“胸膺作痛”;与补益肺肾药如白芍、沙参、麦冬、地黄、牡蛎配伍,“和养摄纳”“调治肺肾”,治疗“高龄肺肾不足,肝木偏旺,肾水上泛”或“高年肺肾不足,肝木偏旺,湿热下迫”之口咸咳喘、淋证;与平抑肝阳药如白芍、白蒺藜、桑叶配伍,“清上和中”,平肝降气,治疗“体丰痰多,上气偏盛”之眩晕;上述功效的发挥,与旋覆花、蛤壳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炎镇痛、抑制胃酸等药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蛤壳 对药 内科疾病 张简斋 张简斋医案 金陵名医 配伍特色
下载PDF
敦煌《辅行诀》临证运用“角药”初探
9
作者 薛欣 杨鹏斐 李廷保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7-18,共2页
角药是临床配伍组方的固定组成形式,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七情归经等配伍原则,在临床辨治中3味中药相参、有机配伍、灵活加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疗效较佳。在敦煌《辅行诀》中含有4组常用角药:调和营卫角药桂枝、甘草、白芍... 角药是临床配伍组方的固定组成形式,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七情归经等配伍原则,在临床辨治中3味中药相参、有机配伍、灵活加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疗效较佳。在敦煌《辅行诀》中含有4组常用角药:调和营卫角药桂枝、甘草、白芍;益气和胃角药人参、大枣、炙甘草;温中健脾角药干姜、人参、白术;清热泻火角药大黄、黄芩、黄连。通过探析敦煌《辅行诀》中辨治内科疾病的常用角药,为临床更好传承敦煌中医药辨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 角药 配伍特色
下载PDF
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幼新 袁红霞 +3 位作者 韩顺平 马艳 曹丽霞 王志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留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其余80只行"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后,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留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其余80只行"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后,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全方组)、辛开中药治疗组(辛开组)、甘补中药治疗组(甘补组)、咸降中药治疗(咸降组)、西药对照组(西药组),连续给药21天后,观察各组大鼠食管黏膜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辛开组、甘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辛开组外,其他各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辛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比较,辛开组、甘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辛开组比较,甘补组、咸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甘补组比较,咸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咸降中药治疗组药物可抑制细胞中的环氧合酶-2表达,逆转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学病变,且作用优于辛开组、甘补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旋覆代赭汤 配伍特色 环氧合酶-2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张昱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肾炎经验总结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如梦 张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895-899,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张昱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收集整理临证医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张师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药对组成、配伍特色以及常用剂量,探讨药对的临床药理机制,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张师认... [目的]总结分析张昱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收集整理临证医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张师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药对组成、配伍特色以及常用剂量,探讨药对的临床药理机制,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张师认为"虚-风(内风、外风)-瘀-毒"为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临证时以扶正与祛邪为纲,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药对组合治疗。对于正气不足者,常用益气固表、健脾益肾等药对扶助正气;属于邪实者,针对风、瘀、毒不同致病因素,分别采用祛风、活血、解毒等药对以祛除邪气。所举医案,患者辨证为气虚血瘀兼风邪热毒,张师治以益气活血、搜风通络、祛风解毒等常用药对,收效甚佳。[结论]张师运用药对组合治疗慢性肾炎,其方药精简,配伍合理,疗效显著,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病因病机 药对 配伍特色 医案 张昱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张简斋运用羌活防风疏化之法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宏伟 王进进 +2 位作者 杭爱武 佘侃侃 鲁晏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2-264,共3页
张简斋,字师勤,金陵医派创始人,与北京施今墨并称"南张北施",曾任中国国医学会理事长,南京中医学校校长等职,临证经验颇丰,尤其善于运用羌活防风药对治疗诸疾。羌活、防风长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两药合用,作用显著,而与诸药配... 张简斋,字师勤,金陵医派创始人,与北京施今墨并称"南张北施",曾任中国国医学会理事长,南京中医学校校长等职,临证经验颇丰,尤其善于运用羌活防风药对治疗诸疾。羌活、防风长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两药合用,作用显著,而与诸药配伍,尚能发挥理气活血,温阳利水,调和肝脾,疏风透疹之功。文章通过对《张简斋医案》中运用羌活防风治疗不孕、泄泻、痢疾、水肿、眩晕等医案进行深入分析,从5个方面探讨其配伍特色,以资临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简斋 羌活 防风 配伍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