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3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汤剂的鲜龙葵果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
作者 杨娜 宫畅 +1 位作者 李楠 张四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的含量,并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确定4个特征峰及其相对保留时间的规定范围。结果标准汤剂出膏率为(18.21±1.87)%,确定的配方颗粒的出膏率范围为12.75%~23.6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5.90%、21.26%、18.01%。标准汤剂中澳洲茄碱含量为(24.54±1.24)mg·g^(-1),澳洲茄边碱的含量为(31.34±1.65)mg·g^(-1);3批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含量分别为19.3 mg·g^(-1)、18.5 mg·g^(-1)、20.4 mg·g^(-1);澳洲茄边碱含量分别为23.9 mg·g^(-1)、22.9 mg·g^(-1)、25.8 mg·g^(-1)。识别出4个共有特征峰,以澳洲茄碱为参照物峰,其余3个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规定值分别为1.13、1.70、1.85。结论本研究证明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具有质量一致性,为制定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鲜龙葵果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优化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工艺
2
作者 王婷婷 李先文 +1 位作者 马琴国 张露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配方颗粒药品下药量因素,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的满意度。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监管。结果:配方颗粒调剂工艺的...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配方颗粒药品下药量因素,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的满意度。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监管。结果:配方颗粒调剂工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湿度>粒径>温度;最佳调剂工艺为温度21℃,湿度45%,粒径为全部通过2号筛且不通过3号筛。结论:温度、湿度、粒径三者对配方颗粒的调剂工艺都有显著影响,依据本实验所得最佳配药条件,能达到最准确配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正交实验 下药量 调剂工艺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玫瑰花配方颗粒和月季花配方颗粒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3
作者 李学红 巩长芹 李志娇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玫瑰花配方颗粒和月季花配方颗粒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方法以DIONEX IonPac AS II-HC(4 mm×250 mm)为色谱柱,DIONEX IonPac AS II-HC(4 mm×50 mm)为保护柱;以2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等度淋洗,...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玫瑰花配方颗粒和月季花配方颗粒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方法以DIONEX IonPac AS II-HC(4 mm×250 mm)为色谱柱,DIONEX IonPac AS II-HC(4 mm×50 mm)为保护柱;以2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等度淋洗,流速为1.0 ml/min;采用ASRS 3004-mm型连续自动再生阴离子抑制器,抑制模式为外加水自动再生抑制模式,抑制电流为50 mA;检测器为电导池检测器;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0μl。结果硫酸根离子与其他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在0.0005~1.0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为1.5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玫瑰花、月季花配方颗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玫瑰花配方颗粒 月季花配方颗粒 二氧化硫残留量
下载PDF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方法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等效性对比中的应用
4
作者 苗妍 路露 +9 位作者 谢梦迪 岳佑凇 桂新景 宋明坤 王艳丽 姚静 施钧瀚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2,共12页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厂砂仁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方法可快速、直观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A、B、C三厂的炙甘草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均不能判定与其传统汤剂等效,经当量比校正后,代表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的两个置信椭圆部分相交或包含,表明二者可部分或完全替代;D、E厂白芍,F、G、H厂砂仁的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和校正后均不能判定与传统汤剂等效,二者无法相互替代。所建立的方法通过图形化形式快速直观综合判断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二者之间的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 等效性
下载PDF
连翘配方颗粒与饮片的抗炎、抗肿瘤和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郭新邓 郭卓琳 +6 位作者 孙冬梅 邹丽芳 区锦莹 余林中 卢子滨 曹惠慧 刘俊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4-604,共11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体内模型实验和体外抗菌实验比较连翘配方颗粒和饮片的抗炎、抗肿瘤和抑菌的药效差异。方法将斑马鱼胚胎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10μg/mL地塞米松处理组、连翘饮片处理组(剂量为400、600、800μg/mL)和连翘配方颗粒处理... 目的采用斑马鱼体内模型实验和体外抗菌实验比较连翘配方颗粒和饮片的抗炎、抗肿瘤和抑菌的药效差异。方法将斑马鱼胚胎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10μg/mL地塞米松处理组、连翘饮片处理组(剂量为400、600、800μg/mL)和连翘配方颗粒处理组(剂量为400、600、800μg/mL),分别构建硫酸铜、尾鳍横断和LPS显微注射斑马鱼炎症模型,采用中性粒细胞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生存分析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实验评价连翘配方颗粒与饮片的抗炎药效差异,并从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抗炎作用机理差异。将斑马鱼胚胎分为模型对照组、250 nmol/L索拉菲尼处理组、连翘饮片处理组(400、600、800μg/mL)和连翘配方颗粒处理组(400、600、800μg/mL),采用斑马鱼异种移植肿瘤细胞模型,通过荧光观察和病理组织切片评价连翘配方颗粒与饮片抗肿瘤的药效差异。将实验分为空白组、连翘饮片处理组(1.95、3.91、7.81、15.63、31.25、62.5、125、250、500 mg/mL)和连翘配方颗粒处理组(1.95、3.91、7.81、15.63、31.25、62.5、125、250、500 mg/mL),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价连翘配方颗粒与饮片的抑菌药效差异。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连翘配方颗粒及饮片均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数量(P<0.001)和Tnfα、Il6、P38、Jnk、Erk和P65的mRNA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升高斑马鱼的存活率(P<0.01或P<0.001);减少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人胰腺癌PANC-1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在卵黄囊内的聚集(P<0.05或P<0.01或P<0.001);并在15.63 mg/mL时起到抑菌作用。结论连翘配方颗粒及饮片均具有显著抗炎、抗肿瘤和抑菌作用,两者除在低剂量下抑制Il6、P65、Jnk的mRNA表达和HCT116细胞增殖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作用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中药配方颗粒 药效等效性 斑马鱼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生姜配方颗粒的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
6
作者 覃月莲 彭诗雅 +6 位作者 韦红言 黄艳 韦敏灵 韦锦斌 潘诗翰 苏志恒 梁永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02-309,共8页
目的:建立生姜配方颗粒的近红外光谱(NIRS)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生姜配方颗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通过对61批生姜配方颗粒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相关系数进行分析评... 目的:建立生姜配方颗粒的近红外光谱(NIRS)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生姜配方颗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通过对61批生姜配方颗粒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相关系数进行分析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姜配方颗粒样品中6-姜辣素的含量。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定量模型参数的影响,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回归(SVR)定量模型。结果:在一致性评价中61批生姜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不同样品批次间一致性良好。在所建立的定量模型中,最优PLS模型的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711、校正相关系数(RC)为0.6240、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654、预测相关系数(RP)为0.7009,最优SVR模型的RMSEC为0.0448、RC为0.9198、RMSEP为0.0663、RP为0.7765。结论:所建立的SVR定量模型较PLS定量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能够对6-姜辣素含量进行快速预测。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对生姜配方颗粒进行了有效、快速、无损的质量分析,为生姜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配方颗粒 6-姜辣素 近红外光谱 一致性评价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土茯苓配方颗粒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
7
作者 钟欣瑜 秦鑫 +4 位作者 韦锦斌 韦红言 叶善洋 苏志恒 梁永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90-597,共8页
目的:建立土茯苓配方颗粒一致性评价及指标成分落新妇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使用软件OMNIC建立一致性评价模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落新妇苷定量模型。结果:55批土茯苓配方颗粒... 目的:建立土茯苓配方颗粒一致性评价及指标成分落新妇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使用软件OMNIC建立一致性评价模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落新妇苷定量模型。结果:55批土茯苓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特征相似,相似度为0.992 8~0.999 6;落新妇苷PLS和SVR定量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_(P))分别为0.848 3、0.899 0,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809、1.481。结论: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了土茯苓配方颗粒的快速评价方法,所建模型可无损、快速地预测指标成分含量,为土茯苓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土茯苓配方颗粒 落新妇苷 一致性评价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自拟排浊清宫汤配方颗粒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对产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子宫复旧的影响
8
作者 张佳丽 易宏英 +2 位作者 郝玲 李尚文 陈昶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自拟排浊清宫汤配方颗粒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对产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平行对照法选取120例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6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配方颗粒安... 目的探讨自拟排浊清宫汤配方颗粒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对产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平行对照法选取120例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6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试验组予以自拟排浊清宫汤配方颗粒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宫内组织物残留面积、子宫复旧指标(子宫三径之和、子宫底下降速度)、超声血流参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MP-1)、阴道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清宫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宫内组织物残留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宫内组织物残留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周后子宫三径之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子宫三径之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底下降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周后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RI)、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EDV、PSV低于对照组,RI、P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周后血清MMP-9、TIMP-1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血清MMP-9、TIMP-1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清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排浊清宫汤配方颗粒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产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改善临床症状、子宫血液循环,缩小宫内组织物残留面积,促进子宫复旧,并可改善阴道出血情况,降低清宫率,可通过纠正MMP-9、TIMP-1失衡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浊清宫汤配方颗粒 米索前列醇片 子宫复旧 产后 宫内组织残留 疗效 阴道出血
下载PDF
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多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9
作者 杨新雪 梁进京 董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0,共9页
建立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COSMOSIL 5C_(18)-MS-Ⅱ(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10、230 nm;... 建立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COSMOSIL 5C_(18)-MS-Ⅱ(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10、230 nm;柱温30℃。建立HPLC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 CA)以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15批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同时测定4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共确定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的4种成分;15批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0;CA和PCA均可将15批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大致分为2类;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4种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建方法简单易行,可为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白芍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赤芍配方颗粒与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药理等效性研究
10
作者 黄雪君 赵新新 +3 位作者 黄晓丹 甘海宁 赵自明 黄奕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赤芍配方颗粒与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的药理等效性。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及同批次饮片煎液,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后检测APTT、PT、TT,计算其抑制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抑制率主成分建立曲线回归模... 目的 探讨赤芍配方颗粒与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的药理等效性。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及同批次饮片煎液,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后检测APTT、PT、TT,计算其抑制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抑制率主成分建立曲线回归模型,确定合适的量效回归方程。比较两药等效应剂量及等剂量效应,分析两药的药理等效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APTT、PT及TT均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赤芍配方颗粒各剂量组APTT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赤芍饮片2~8倍剂量组APT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赤芍配方颗粒及饮片8倍剂量组P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赤芍配方颗粒8倍剂量组T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根据剂量-效应进行曲线拟合后选择最合适的量效曲线方程,根据方程计算等效应剂量及等剂量效应,回归方程分别为:赤芍配方颗粒(g生药·kg^(-1))=0.382 1×DEE赤芍饮片(g生药·kg^(-1))+0.160 1及EED赤芍配方颗粒(%)=-0.029 8×EED赤芍饮片2(%)+3.894 5×EED赤芍饮片(%)-52.38。结论 在对应的效应范围内,1 g生药·kg^(-1)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主成分抑制率效价约相当于0.382 1 g生药·kg^(-1)的赤芍配方颗粒,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主成分抑制率大于赤芍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等效性 赤芍配方颗粒 赤芍饮片 抗凝 血瘀
原文传递
蒙药角茴香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11
作者 韩子璇 刘梦 +3 位作者 杨立茹 李佳 康廷国 张纯刚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建立蒙药角茴香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角茴香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SMOSIL 5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 mol·L^(-)1乙酸铵(含0.05%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 目的建立蒙药角茴香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角茴香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SMOSIL 5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 mol·L^(-)1乙酸铵(含0.05%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8℃,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10μL,建立角茴香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对指认的3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角茴香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芦丁、原阿片碱、黄连碱3种化学成分,15批角茴香配方颗粒相似度在0.982~1.000,芦丁、原阿片碱、黄连碱的含量分别为0.12%~0.23%、0.50%~0.54%、0.04%~0.05%。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为角茴香配方颗粒的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茴香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及问题思考
12
作者 李高岩 杨一荻 +2 位作者 曲范娜 刘奇斌 笔雪艳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的创新型用药形式,在中医临床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用药安全,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随着国家和各省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相继出台,配方颗粒迅速推广应用,其产业发展也开启了新的阶段。然而,到目前为止,中药配方...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的创新型用药形式,在中医临床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用药安全,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随着国家和各省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相继出台,配方颗粒迅速推广应用,其产业发展也开启了新的阶段。然而,到目前为止,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销售与生产的监管并不完善,仍需进行广泛及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因此,文章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对配方颗粒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为完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升其临床应用合理性及引导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质量评价 饮片 特征图谱
下载PDF
桂枝配方颗粒抗氧化活性的快速测定
13
作者 陈思颖 苏志恒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 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对桂枝配方颗粒进行抗氧化活性的快速测定。方法 采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30批桂枝配方颗粒样品的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数据,使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光谱预处理,采用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目的 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对桂枝配方颗粒进行抗氧化活性的快速测定。方法 采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30批桂枝配方颗粒样品的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数据,使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光谱预处理,采用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和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对建模波数区间进行优化,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铁离子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法为参考方法,建立桂枝配方颗粒的抗氧化活性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近红外光谱法可有效预测不同批次桂枝配方颗粒的抗氧化活性。DPPH方法测定桂枝配方颗粒最佳PLS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predic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p)为0.769,校正相关系数(correc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c)为0.795;ABTS方法最佳SVR模型的Rp值为0.928,Rc值为0.992;FARP方法最佳SVR模型的Rp值为0.573,Rc值为0.926。结论 近红外光谱可以应用于不同批次桂枝配方颗粒抗氧化活性的快速预测,对其他中药配方颗粒生物学活性的快速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桂枝配方颗粒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俄色叶(变叶海棠)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14
作者 蒋孟莲 徐俊 +6 位作者 颜雨豪 杨转珍 杨永泓 康晋梅 陈怡璇 蔡晓洋 李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建立了俄色叶(变叶海棠)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俄色叶(变叶海棠)中的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根皮苷、槲皮素、根皮素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泡时间、料液比、提... 目的:建立了俄色叶(变叶海棠)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俄色叶(变叶海棠)中的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根皮苷、槲皮素、根皮素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上述7种成分含量、总黄酮、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俄色叶(变叶海棠)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俄色叶(变叶海棠)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俄色叶饮片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5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45 min;第二次加13倍量水,煎煮45 min,滤过,合并煎液,即得。经过3次实验验证,所得平均综合评分为0.91(RSD=0%,n=3),与预测综合评分(0.938)的相对误差较小(3.08%)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用于俄色叶(变叶海棠)配方颗粒提取工艺优化,且所得最佳提取工艺稳定、简单、重现性好,可为俄色叶(变叶海棠)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色叶 配方颗粒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综合评分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LC-MS/MS技术的水蛭配方颗粒中7种碱基和核苷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姜俊 程春雷 杨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9-362,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Nexera X2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50联用测定水蛭配方颗粒中7种碱基和核苷成分的分析方法.水蛭配方颗粒以10%甲醇50℃超声提取30 min,MRM正负模式同时检测.以Discovery■HS F5-3色谱柱进行分... 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Nexera X2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50联用测定水蛭配方颗粒中7种碱基和核苷成分的分析方法.水蛭配方颗粒以10%甲醇50℃超声提取30 min,MRM正负模式同时检测.以Discovery■HS F5-3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5%甲酸水溶液和甲醇,10 min内完成梯度洗脱.本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7种化合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96,定量限在0.42—3.94μg·g^(-1)之间. 10 ng·mL^(-1)的混合标准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待测化合物峰面积RSD均小于6%,精密度良好.平行6份加标回收试验,7种化合物平均回收率在87.09%—105.81%之间,RSD%在1.35%—4.70%之间.残留实验结果为阴性.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水蛭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水蛭 配方颗粒 碱基 核苷
原文传递
北豆根配方颗粒质量评价
16
作者 曹桂云 庄雪松 +7 位作者 宁波 林永强 王岱杰 崔伟亮 刘洪超 董晓弟 黄蒙蒙 孟兆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723,共7页
目的 评价北豆根配方颗粒质量。方法 制备15批标准汤剂和3批配方颗粒,测定出膏率及木兰花碱、蝙蝠葛苏林碱、蝙蝠葛碱含量、转移率,建立HPLC特征图谱,聚类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3批配方颗粒出膏率为15.1%~16.6%,木兰花碱、蝙蝠葛... 目的 评价北豆根配方颗粒质量。方法 制备15批标准汤剂和3批配方颗粒,测定出膏率及木兰花碱、蝙蝠葛苏林碱、蝙蝠葛碱含量、转移率,建立HPLC特征图谱,聚类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3批配方颗粒出膏率为15.1%~16.6%,木兰花碱、蝙蝠葛苏林碱、蝙蝠葛碱含量分别为18.93~19.39、9.42~9.60、6.79~6.85 mg/g,三者从饮片到配方颗粒的转移率分别为34.42%~35.25%、43.81%~44.65%、27.27%~27.51%;特征图谱中有7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5,与标准汤剂一致性良好,并符合相关限度要求。15批标准汤剂聚为2类,吉林、河北、山东产药材可用于配方颗粒制备。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靠,可为北豆根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豆根配方颗粒 标准汤剂 含量测定 HPLC特征图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浮小麦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4种核苷类成分定量研究
17
作者 王晓亚 杜微波 +2 位作者 马智玲 张志强 沈建梅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了实现浮小麦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XSelect HSS T3(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在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的条件下,建立了浮小麦配方... 为了实现浮小麦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XSelect HSS T3(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在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的条件下,建立了浮小麦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及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共确定了13批浮小麦配方颗粒特征图谱中的8个共有峰,并全部获得指认,分别为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色氨酸、腺苷,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2.0%。尿嘧啶、尿苷、鸟苷、腺苷分别在0.0019~0.0473 mg/mL、0.0039~0.0982 mg/mL、0.0028~0.0701 mg/mL、0.0029~0.073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100.7%、101.2%、101.8%。所建立的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高效、重复性好,可用于浮小麦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 浮小麦 配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核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相关性研究及量值传递分析
18
作者 任晶 刘俊潼 +4 位作者 鄢必新 白冰 展月 张庆贺 陈长宝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 建立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并考察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 目的 建立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并考察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以特征图谱为对照,比较15批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相关性,分析其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5批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了7个共有峰,并指认出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6种成分,经过相似度比较,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相关性较好。对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样品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未出现离散的数据,有较好的传递性。结论 建立的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能较全面地反映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多成分整体面貌,为槐米配方颗粒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药材 饮片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HPLC 特征图谱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9
作者 王艳芳 娄涛涛 +4 位作者 孙宜春 向家俊 许洋木 卿勇军 李慧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芦丁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竹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 目的:构建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芦丁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竹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芦丁为参照,检测15批竹叶柴胡标准汤剂、3批竹叶柴胡饮片及3批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对其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分析竹叶柴胡饮片、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相关性。同时以芦丁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Dikma Endeavorsil C18-A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性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其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结果:建立了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UPLC指纹图谱,15批标准汤剂、3批配方颗粒及对应3批竹叶柴胡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51~0.993,确定了6个共有峰,指认了芦丁、槲皮素2个色谱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芦丁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5批竹叶柴胡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中芦丁质量分数分别为7.80~12.65、6.15~6.43 mg·g^(–1)。结论: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强、分析时间较短、结果准确,且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一致性良好,可为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芦丁
下载PDF
芡实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和4个成分含量测定
20
作者 张耀元 仝一丹 +2 位作者 邱俊棠 秦宇翔 张辉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767-771,共5页
目的建立芡实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腺苷、没食子酸、鸟苷和鞣花酸的含量。方法以Shim-pack GIST C18-AQ(4.6 mm×150 mm,3.0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1.0 mL·mi... 目的建立芡实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腺苷、没食子酸、鸟苷和鞣花酸的含量。方法以Shim-pack GIST C18-AQ(4.6 mm×150 mm,3.0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建立芡实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并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系统评价其相似度。结果芡实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共确定了9个共有峰,并指认了7个共有峰成分,其中峰2为腺苷、峰3为没食子酸、峰4为鸟苷、峰6为短叶苏木酚酸、峰7为柯里拉京、峰8为尿石素M5、峰9为鞣花酸。样品相似度均在0.96以上。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腺苷含量为0.169~0.344 mg·g^(-1),没食子酸含量为0.469~1.956 mg·g^(-1),鸟苷含量为0.162~0.439 mg·g^(-1),鞣花酸含量为0.101~0.617 mg·g^(-1)。结论建立的芡实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可为芡实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特征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配方颗粒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