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水平研究——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建华 时晓青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50,共15页
学前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本研究基于新疆M县71所幼儿园教师资源调研数据,运用Smart 3.0软件构建县域内学前教师资源配置水平PLS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县域内学前教师资源配置整体水平呈现“... 学前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本研究基于新疆M县71所幼儿园教师资源调研数据,运用Smart 3.0软件构建县域内学前教师资源配置水平PLS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县域内学前教师资源配置整体水平呈现“县级园所>村级园所>乡级园所”的不平衡样貌。其中,县级园所教师数量配置水平偏低,乡级园所教师资源配置水平整体偏弱,村级园所教师资源配置水平园际差异大;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水平均衡性呈现县、乡、村三级行政区域组间均衡性高于组内均衡性,村级园所园际差异大是造成组内均衡性低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师资源配置水平,亟待达成供需生态平衡,解决教师资源供给问题;明确发展定位,促成乡园教师资源整体提升;探寻适宜生态位,解惑村级园所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师资源配置水平 指标体系 PLS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及与社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2
作者 陈玉娟 周启俊 +2 位作者 瞿建平 刘雪琴 洪燕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2,共9页
在区域层面实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均等化供给事关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文章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浙江省89个区县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展开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总体上浙江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 在区域层面实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均等化供给事关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文章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浙江省89个区县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展开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总体上浙江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为橄榄形状分布,呈现“市辖区县级市一般县”的特征;不同等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分布具有协同性,并呈现多中心极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不同类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空间分布差异化显著;各区县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在全局上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水平扩散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地区,中西部地区多为发展起步区域。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与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设施 配置水平 空间格局 耦合协调 浙江省
下载PDF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水平、效率与均等化指数测量 被引量:4
3
作者 喻登科 彭静 +2 位作者 肖欢 刘美君 姜睿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4,共10页
效率与公平一直是国家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而知识资本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关系到区域统筹与协调发展。在系统分析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水平、效率、均等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测量模型,并通过2010-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 效率与公平一直是国家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而知识资本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关系到区域统筹与协调发展。在系统分析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水平、效率、均等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测量模型,并通过2010-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省市知识资本配置水平相对较低但平稳增长,在空间布局上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趋同;区域知识资本配置效率具有较高水平,但在空间布局上与配置水平差异显著;知识资本浪费情况普遍严重,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部分欠发达省市可能会陷入"贫困陷阱";区域知识资本配置均等化指数偏低,知识资本的空间配置表现不均衡。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知识资本 区域配置 配置水平 效率 均等化指数
下载PDF
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兼论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84,共12页
本文通过建立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排序,为不同区域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参考。在综合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 本文通过建立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排序,为不同区域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参考。在综合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劳动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劳动力资源规模水平越高,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结构水平、再生产水平、发展环境水平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中西部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显示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在区域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配置水平 评价分析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深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晓丹 徐光毅 刘文斌 《医学与社会》 2011年第8期53-56,共4页
本文借鉴数据包络分析(DEA)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指数(HEC)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管理技术进步指数(HTE)作为主要因素对1997-2008中国深圳与香港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资源配置水平进行动态评估。结果... 本文借鉴数据包络分析(DEA)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指数(HEC)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管理技术进步指数(HTE)作为主要因素对1997-2008中国深圳与香港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资源配置水平进行动态评估。结果:深圳和香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在1997-2008年间均呈下降趋势,深圳的下降幅度大于香港。本文旨在通过对深圳和香港两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管理技术的动态比较,为健康领域科学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升管理技术进步水平提供决策建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资源 DEA 配置水平
下载PDF
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6
6
作者 吕雁琴 王艺锦 +1 位作者 密瑞帮姑丽·买买提 王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高校R&D投入、高校R&D产出和高校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传统Markov链与空间Markov链对我国高校R&D资...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高校R&D投入、高校R&D产出和高校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传统Markov链与空间Markov链对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的分布、差距及动态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东部省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比较高。(2)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在总体差距上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3)Markov链分析表明,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状态流动性较差,发展进程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 空间非均衡 动态演进
下载PDF
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测评与均衡策略研究——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德显 房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1-26,共6页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基于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中有关小学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教师、教育经费、硬件设备和校舍的数据,构建用于测评我国31个省(区、市)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及省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和PLS结构方程模型,研...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基于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中有关小学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教师、教育经费、硬件设备和校舍的数据,构建用于测评我国31个省(区、市)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及省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和PLS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已实现基本均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基本受供给与需求原则支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省域差异体现在各省(区、市)域内各指标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策略包括:第一,推进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走向优质均衡;第二,加强对小学学龄人口的统计和监测,动态调配教育资源;第三,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一般或略低但均衡的省份应全面推进各项指标发展,非均衡省份要提升其弱势指标和待提升项目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水平 指标体系 PLS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资源配置水平与农村教学点校际规模的关系——基于陕西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闫荣国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57,共7页
基于2014年陕西省域1655个农村教学点调查数据,分析了师资配置、办学硬件设施水平与教学点校际规模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可显著解释教学点规模大小的变化,资源配置的低水平导致农村教学点规模不断萎缩的判断有... 基于2014年陕西省域1655个农村教学点调查数据,分析了师资配置、办学硬件设施水平与教学点校际规模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可显著解释教学点规模大小的变化,资源配置的低水平导致农村教学点规模不断萎缩的判断有坚实的统计支撑依据。基于此,应改变现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偏大嫌小"倾向,通过提高经济待遇以激励年轻、高学历及小学科教师到教学点任教,加大支持力度以推动教学点更新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完善信息化设施及改善生活条件等举措以稳定教学点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水平 农村教学点 校际规模 计量关系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Kernel密度估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秀霞 刘浩天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3期7-16,共10页
文章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缩小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水平空间... 文章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缩小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水平空间非均衡态势的建议,对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资源配置水平 地区差距 分布动态演进
下载PDF
科技资源配置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佐菁 陈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100,共8页
构建基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社会贡献、科技创新环境4个维度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横向比较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并运用熵值法纵向分析广东省2012—2016年科技资源配置水平... 构建基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社会贡献、科技创新环境4个维度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横向比较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并运用熵值法纵向分析广东省2012—2016年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稳步提高,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水平 因子分析 熵值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欢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103,共12页
优质医疗资源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基础,促进其均衡配置是“十四五”时期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文章基于200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探究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区域差距,并使用Kerne... 优质医疗资源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基础,促进其均衡配置是“十四五”时期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文章基于200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探究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区域差距,并使用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方法揭示了中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动态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在逐渐提高,虽然区域不均衡状态仍然存在,但全国总体的区域差距在逐渐缩小,影响总体区域差距的主要因素由区域间差距逐渐转变为超变密度,因此有理由认为解决医疗改革过程中的部分交叠变异问题是现下促进全国促进优质医疗配置均衡性的关键。(2)从各区域来看,“新医改”后东部各省份间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绝对差距逐渐缩小,而中、西部区域内各省份间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绝对差距却有所扩大,由此需要加快中、西部区域“以点带面,以城带乡”的优质医疗网络的建设来缩小区域内部差异。(3)分层次来看,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逐渐向着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发展,虽“新医改”后提升幅度有所加快,但仍然属于稳步小幅度提升态势,对此需要让“扩增量”和“改存量”两种举措齐头并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促进其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医疗资源 配置水平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下载PDF
乡村公共设施用地配置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泗阳县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小娅 陆春锋 隋雪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254-257,共4页
选取乡村特征显著的泗阳县为研究区,从配置现状、发展状况两个维度构建乡村公共设施用地配置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乡村公共设施用地配置水平较差,公共基础设施、生态服务设施配置水... 选取乡村特征显著的泗阳县为研究区,从配置现状、发展状况两个维度构建乡村公共设施用地配置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乡村公共设施用地配置水平较差,公共基础设施、生态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略高于公共服务设施;乡村公共设施用地配置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热点区域分布与乡村经济发展条件、生态资源禀赋及乡村建设强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设施用地 配置水平评价 空间自相关 空间分布 泗阳县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配置水平测评与均衡策略研究--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13
作者 李颖芳 蔡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9-92,共14页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以2019年教育统计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初步建立评价我国31个省(区、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配置水平和省域差异的指标体系。指标分为学前教育经费来源、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师资力量和普及程度四大类。采用Smart PLS 3.0软件...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以2019年教育统计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初步建立评价我国31个省(区、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配置水平和省域差异的指标体系。指标分为学前教育经费来源、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师资力量和普及程度四大类。采用Smart PLS 3.0软件和PLS结构方程模型,科学筛选合适的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评分与排名,并利用Q型聚类分析将31个省(区、市)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配置水平分为Ⅰ、Ⅱ、Ⅲ、Ⅳ类,再依据秩差法将其划分为配置均衡、欠均衡、不均衡和极不均衡四大区域进行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薄弱环节在于师资力量和普及程度,省域间差距较大和省域内部协调性差。为保证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益最大化,应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和普及程度的发展进程,健全财政纵向与横向转移支付体系,缩小学前教育经费配置的地区差异,使不均衡区域补齐自身短板,发挥地区优势,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经费投入配置水平 指标体系 PLS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广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绩效与配置水平一致性研究
14
作者 韦燕飞 冯文靖 童新华 《广东土地科学》 2019年第3期22-27,共6页
研究广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绩效水平与指标配置水平一致性状况,分析其计划指标管理绩效偏离程度,可为广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优化提供参考借鉴。以广西为例,利用绩效管理水平评估模型对2016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绩... 研究广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绩效水平与指标配置水平一致性状况,分析其计划指标管理绩效偏离程度,可为广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优化提供参考借鉴。以广西为例,利用绩效管理水平评估模型对2016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分,运用一致性系数评价指标管理绩效水平与指标配置水平一致性状况,通过计算指标偏离度指数来分析指标绩效偏离程度。结果表明,2016年广西新增建设用地区域指标管理绩效偏离度较小,但各地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水平与指标管理绩效水平一致性仍有待提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通过引入基于行政绩效的计划外建设用地指标竞争分配机制、修订完善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规程等途径来进一步提升各地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水平与指标管理绩效水平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管理绩效水平 配置水平 一致性 广西
下载PDF
浅析如何实施“清单”管理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水平
15
作者 谢立军 刘新华 明传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3期0240-0243,共4页
2020年2月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成立之初,中心人力资源优化共计224人,其中:短期离岗119人、内部退养9人、提前退休1、油田内业务承揽9人、外闯市场86人,油田考核激励认定总额1250万元。虽然建立完善了部分制度,理顺了优化配置流程,但是人力... 2020年2月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成立之初,中心人力资源优化共计224人,其中:短期离岗119人、内部退养9人、提前退休1、油田内业务承揽9人、外闯市场86人,油田考核激励认定总额1250万元。虽然建立完善了部分制度,理顺了优化配置流程,但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率较低,人员配备、制度流程、支部建设、市场开拓、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加之项目分散、涉及行业众多等不利因素,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体系十分必要。按照集团公司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部署要求,人服中心积极转变观念,坚持价值引领,实施“清单”管理模式,秉承“服务、协调、优化、创新”的理念,坚持以核心技术为引领、品牌服务为保障、一体化统筹为支撑,实现了外闯市场项目平稳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管理 人力资源配置 配置水平
下载PDF
中国城市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朱佩娟 黄秋菊 +1 位作者 万义良 邹志坚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5-67,共13页
从满足儿童最基本需求的安全健康、教育成长、自然游憩、文化休闲4个方面出发,使用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中国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空间差异明... 从满足儿童最基本需求的安全健康、教育成长、自然游憩、文化休闲4个方面出发,使用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中国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人均配置水平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北地区优势明显,而地均配置水平高值区集中在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②按照地理区域、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等级划分,东北地区人均配置水平优势显著,东中部地区地均配置水平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副省级、省会城市设施整体配置水平最高,城市规模与设施整体配置水平呈正相关关系。③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各指标的高值和低值的集聚分布模式存在一定差异。④人均配置水平的均衡程度优于地均配置水平,组间差异随着地区发展水平、城市等级、城市规模三者差异的变大而扩大。⑤设施配置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是人口、经济、自然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城镇化率和GDP是设施配置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各类设施配置水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各异,但总体与地区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儿童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水平 空间分异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康养产业资源配置水平及公平性研究
17
作者 薛镇 刘星月 +1 位作者 丰志强 郝晓宁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70,共5页
目的:以我国31个省份的2016—2021年康养产业为对象,构建康养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进行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测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明确我国在康养产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运用熵值法对康养产业资源... 目的:以我国31个省份的2016—2021年康养产业为对象,构建康养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进行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测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明确我国在康养产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运用熵值法对康养产业资源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康养产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康养产业资源配置水平普遍不高,省际差异大;康养产业资源配置不平等程度有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康养产业资源配置公平性差异的主导力量。结论:应完善基础设施,激发康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深耕市场需求,提高康养产业资源配置水平;优化财力投入,弥补区域康养资源配置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产业 资源配置水平 公平性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原文传递
出行特征视角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研究
18
作者 李云 胡慧敏 +2 位作者 刘毓锦 张东升 范雅婷 《城乡规划》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社区养老设施是支持老年人实现“在地化养老”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大量配置。文章聚焦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以深圳市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收集老年人使用设施的出行数据,并基于设施供需匹配水平及布局公平性,综合评价设施... 社区养老设施是支持老年人实现“在地化养老”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大量配置。文章聚焦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以深圳市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收集老年人使用设施的出行数据,并基于设施供需匹配水平及布局公平性,综合评价设施配置的现状。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配置落后于老年人口增长,且存在设施运营不佳等现实问题;第二,老年人使用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出行,可接受的最大范围远大于设施的服务半径;第三,综合分析设施供需匹配情况及布局公平性评价,认为目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配置处于供给不足且分配不均阶段。文章结合老年人使用设施的出行特征、设施供应能力与空间服务水平评价,从设施分级体系构建、设施15分钟生活圈配置优化和设施功能空间耦合三方面,提出促进设施配置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日间照料设施 出行特征 配置水平 供需匹配 社会公平
下载PDF
加快实现数据要素高质量高效率配置
19
作者 潘涌 《群众》 2024年第4期39-40,共2页
数据已成为当前生产力体系重构不可或缺的基础要件,高效畅通的数据流通与使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的驱动因素。由于数字技术的创新性与特殊性,数据要素的权属、定价、分配规则出现了新的特征,导致数据要素与产业在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出... 数据已成为当前生产力体系重构不可或缺的基础要件,高效畅通的数据流通与使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的驱动因素。由于数字技术的创新性与特殊性,数据要素的权属、定价、分配规则出现了新的特征,导致数据要素与产业在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流通不畅、数据割据、数据垄断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高质量高效率配置数据要素,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有效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通 配置数据 融合创新 体系重构 分配规则 驱动因素 配置水平 生产力
下载PDF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测度 被引量:56
20
作者 陶长琪 徐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2,共20页
研究目标: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探索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方法:基于熵权TOPSIS方法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利用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考察其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数据创新... 研究目标: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探索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方法:基于熵权TOPSIS方法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利用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考察其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数据创新要素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子系统,全国省份间、三大地区间创新要素各子系统和综合系统配置水平的差距十分明显。时间维度上,中、西部地区正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在创新要素综合系统配置水平上的差距,但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内部省份间创新要素综合系统配置水平的差距逐年增大。空间维度上,全国创新要素综合系统配置水平空间区位分布大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势,空间集聚模式总体呈高-低型,且东、中、西部地区的空间集聚模式与全国保持一致。研究创新:界定了创新要素的内涵并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测度,引入数据创新要素指标并发现其潜在的成长空间,从时空维度揭示全国和三大地区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演变特征。研究价值:为明晰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创新要素配置的时间演化路径和空间优化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要素 配置水平 时空演变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