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的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廖晖 梁红萍 武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1-2133,共3页
目的水提醇沉法对红花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同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以山奈酚为标准品测定红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氧自由基清除能(ORAC)法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荧... 目的水提醇沉法对红花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同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以山奈酚为标准品测定红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氧自由基清除能(ORAC)法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荧光素(FL)为荧光探针,2,2-偶氮-2-氨基氢氯化丙烷(AAPH)在37℃时以稳定的速率产生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剂的存在可以清除H2O2,动态延迟FL的荧光衰减,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以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4-MUG)为反应底物,4-MUG被酵母α-葡萄糖苷酶水解后产生的4-甲基-伞形酮(4-MU)为荧光探针,通过测定样品加入前后荧光变化计算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结果以山奈酚计,每1g红花中含1.14mg总黄酮;红花提取物的ORAC值为(1090±138)μmol TE/g,为维生素C[ORAC值为(2042±197)μmol TE/g]的53%;在(15.63~1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红花提取物表现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C50为(32.8±5.7)μg/ml,阿卡波糖的IC50为(1.75±0.42)μg/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花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所含黄酮类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酵母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黄芪与红花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抗氧化活性的最佳配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晖 王孝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1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依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制定的黄芪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分别对黄芪与红花进行相关提取。研究黄芪、红花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抗氧化活性的最佳配比。方法液相色谱仪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以山奈酚... 目的依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制定的黄芪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分别对黄芪与红花进行相关提取。研究黄芪、红花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抗氧化活性的最佳配比。方法液相色谱仪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以山奈酚为标准品测定红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以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4-MUG)为反应底物,测定样品对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氧自由基清除能(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法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每1 ml黄芪提取液中含有0.127 mg黄芪甲苷,每1 ml红花提取液中含0.57 mg总黄酮,均符合CFDA有关活性成分的含量要求。红花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2.8±5.7)μg/ml,显著低于黄芪[(1686±810)μg/ml,P<0.01];黄芪与红花生药比为10∶1、5∶1、2∶1时的IC50值均显著低于20∶1时(P<0.01)。红花的ORAC值为(1090±161)μmol TE/g,显著高于黄芪[(205±32)μmol TE/g,P<0.01];生药比为5∶1及2∶1时的ORAC值分别显著高于20∶1及10∶1时(P<0.01)。结论黄芪与红花均具有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及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同时改善以上两项指标方面,生药比为5∶1及2∶1时较20∶1时作用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红花 最佳配比 酵母α-葡萄糖苷酶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山胡椒抑制体内外α-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乃锋 武小红 康文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6-548,共3页
对山胡椒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和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96微孔板法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实验中,山胡椒石油醚部位(IC50=229.70μg/mL)、乙酸乙酯部位(IC50=259.10μg/mL)... 对山胡椒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和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96微孔板法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实验中,山胡椒石油醚部位(IC50=229.70μg/mL)、乙酸乙酯部位(IC50=259.10μg/mL)和正丁醇部位(IC50=165.80μg/mL)活性低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mL);抑制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实验中,仅有乙酸乙酯部位(IC50=418.17μg/mL)具有活性,阳性对照Acarbose未检测出其IC50。实验证明,山胡椒各提取部位具有较好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但只有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胡椒 酵母α-葡萄糖苷酶 大鼠小肠α-葡萄糖 抑制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河南鼠尾草抑制体内外α-糖苷酶活性研究
4
作者 闫文义 曹乃峰 +1 位作者 张倩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3-535,共3页
本文采用96微孔板法,首次对河南鼠尾草抑制酵母和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研究。河南鼠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28.73μg/mL)和正丁醇提取物(IC50=73.90μg/mL)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远高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 本文采用96微孔板法,首次对河南鼠尾草抑制酵母和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研究。河南鼠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28.73μg/mL)和正丁醇提取物(IC50=73.90μg/mL)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远高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mL),但只有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366.79μg/mL)具有抑制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阳性对照Acarbose未检测出其IC50。结果表明,河南鼠尾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酵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但只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鼠尾草 酵母α-葡萄糖苷酶 大鼠小肠α-葡萄糖 抑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