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酵母双杂交文库鉴定鸡PGCs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泛素化修饰酶
1
作者 姚泽令 常梓翊 +5 位作者 龚威 宋彤彤 王志秀 张亚妮 李碧春 左其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试验拟筛选与C2EIP互作的蛋白,构建调节PGCs形成过程的泛素化E3连接酶复合体。通过逆转录和同源重组等方法构建鸡PGCs酵母文库;将C2EIP连入诱饵空载体pGBKT7中,并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进行诱饵载体(C2EIP-pGBKT7)的毒性和自激活检测;将酵... 试验拟筛选与C2EIP互作的蛋白,构建调节PGCs形成过程的泛素化E3连接酶复合体。通过逆转录和同源重组等方法构建鸡PGCs酵母文库;将C2EIP连入诱饵空载体pGBKT7中,并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进行诱饵载体(C2EIP-pGBKT7)的毒性和自激活检测;将酵母文库与诱饵载体菌液共培养后,通过涂板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互作蛋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鸡PGCs酵母文库,其滴度为3.0×10^(6)cfu/mL,总库容为1.5×10^(7)cfu,且重组率为100%,符合筛库要求。成功构建无毒性和不能自激活的C2EIP-pGBKT7诱饵载体,能够用于后续的文库筛选。C2EIP-pGBKT7诱饵载体菌液与酵母文库共培养后,通过PCR测序与蛋白序列分析后共筛选了36个C2EIP的互作蛋白,其中RCJMBM04和CCDC174蛋白功能域分析发现分别具有典型的RING功能域和PPXY基序,进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WWP1和WWP2具有典型的WW功能域,能够与CCDC174结合。研究表明,试验成功鉴定了C2EIP/RCJMB04/CCDC174/WWP泛素化E3连接酶复合体,为后续研究泛素化修饰调控鸡PGCs形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泛素化修饰 C2EIP 酵母双杂交文库
原文传递
香蕉果实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后熟转录因子MaMADS2互作蛋白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川 盛鸥 +8 位作者 窦同心 李斌 胡春华 杨乔松 邓贵明 董涛 李春雨 易干军 毕方铖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香蕉果实后熟关键调控因子MaMADS2的互作蛋白,深入解析MaMADS2影响香蕉果实后熟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以MaMADS2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文库获得候选互作蛋白,通过克隆候选互作基因编码区进行点对点酵母双杂交试验来...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香蕉果实后熟关键调控因子MaMADS2的互作蛋白,深入解析MaMADS2影响香蕉果实后熟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以MaMADS2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文库获得候选互作蛋白,通过克隆候选互作基因编码区进行点对点酵母双杂交试验来验证互作情况;利用转录组学分析互作蛋白相关基因在后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鉴定重要互作蛋白与MaMADS2的互作;最后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MaMADS2蛋白在香蕉后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果实在乙烯利催熟下的cDNA文库,初级和次级文库的库容分别为2.9×10^(6)和3.2×10^(6)CFU·mL^(-1),平均插入片段大小在1200 bp以上,可满足后续酵母双杂交筛选的要求。最终共鉴定出7个互作蛋白,其中有2个MADS-box转录因子,3个E3泛素连接酶,2个具有转录抑制作用的蛋白。转录组数据表明,乙烯利可抑制2个MADS-box基因的表达,而1-甲基环丙烯(1-MCP)对其表达起诱导作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表明,MaMADS2与MADS-box转录因子Ma04_p30020.1存在互作关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MaMADS2在后熟过程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这与其可以和E3泛素连接酶互作是一致的。[结论]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果实cDNA文库与酵母双杂交筛库技术,鉴定出多个与MaMADS2互作的蛋白,并明确了MaMADS2与另一MADS-box转录因子Ma04_p30020.1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酵母双杂交文库 MaMADS2 互作蛋白 果实成熟
下载PDF
大豆高盐胁迫下根部组织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晓兰 许玲 +4 位作者 徐照龙 卫陪陪 刘晓庆 黄益洪 张大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3,共4页
为了高效研究大豆耐非生物胁迫的分子调控网络,运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与DSN(Duplex-Specific Nulease)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了栽培大豆高盐胁迫下根部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提取高质量的... 为了高效研究大豆耐非生物胁迫的分子调控网络,运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与DSN(Duplex-Specific Nulease)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了栽培大豆高盐胁迫下根部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提取高质量的总RNA,利用Oligo(dT)_(16)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后,经DSN处理,然后利用Advantage 2聚合酶进行长片段PCR扩增,电泳检测显示,产物均一,无高丰度条带,片段范围在0.75~5.00 kb;RT-PCR结果显示,GmActin基因在均一化后表达明显降低,表明均一化效果较好;最后通过SMART同源重组交换技术在酵母菌株Y18 7中构建了酵母双杂交所需的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结果表明:cDNA文库的总独立克隆数为5.61×10~6 cfu、文库滴度为3.4×10^(10)cfu/mL、重组率大于90%、插人片段长度为0.5~3.0 kb,主要集中在1.0 k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酵母双杂交文库 耐盐性 互作蛋白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酵母双杂交文库和铁结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云云 周君 +5 位作者 李晔 张春丹 蔡江佳 陈丽萍 李太武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6-1511,共6页
构建了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的酵母双杂文库,总克隆数为6.09×106CFU,重组率100%,平均插入片段长度>1kb。随机挑取200个克隆子测序,结果 1个空载,67个无法对应的基因类型,已知的132个基因中线粒体蛋白占29.54%,... 构建了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的酵母双杂文库,总克隆数为6.09×106CFU,重组率100%,平均插入片段长度>1kb。随机挑取200个克隆子测序,结果 1个空载,67个无法对应的基因类型,已知的132个基因中线粒体蛋白占29.54%,蚯蚓血红蛋白15.9%,核糖体蛋白10.6%,铁结合蛋白8.3%,肌动蛋白6.1%,其它基因29.56%。这些基因分别为:5-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类博莱霉素水解酶、纤溶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热休克蛋白、非特性类碱性磷酸酶、脂肪酶、金属蛋白、线粒体、硫氧还蛋白、蛋白磷酸酶、肌钙蛋白C、泛素。根据已获得的可口革囊星虫铁结合蛋白基因,以EcoRⅠ和KpnⅠ为双酶切位点设计引物,构建了可口革囊星虫铁结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Pink-HC-fer,经PCR及测序检验,序列完全正确,然后电转化至酵母细胞中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验其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23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铁结合蛋白 酵母双杂交文库 真核表达
下载PDF
春兰花发育时期的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德辉 向林 +2 位作者 李小白 吴超 孙崇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为了研究春兰花发育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章使用gateway技术构建春兰花发育时期的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文库质粒导入p GADT7-Rec2-DEST载体,并转化进酵母Y187中。检测表明,试验得到的初级文库库容量为1.47×107cfu,酵母双杂交c... 为了研究春兰花发育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章使用gateway技术构建春兰花发育时期的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文库质粒导入p GADT7-Rec2-DEST载体,并转化进酵母Y187中。检测表明,试验得到的初级文库库容量为1.47×107cfu,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库容量高达2.54×107cfu,文库的插入片段主要集中在1 000~2 000 bp。试验构建得到了高质量的春兰花发育时期酵母双杂交文库,为筛选相互作用的春兰花发育调控基因,研究春兰花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花发育 酵母双杂交文库
下载PDF
受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祝莉莉 胡亮 杜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201-3203,共3页
为了研究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制,构建了受褐飞虱取食诱导的水稻的酵母双杂交文库。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容量为2.22×106 CFU,文库滴度为5.4×107 CFU/mL,文库cDNA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700~1 000 bp之间。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 酵母双杂交文库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及hTRIP15与Y盒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的探讨
7
作者 彭永德 宋怀东 +3 位作者 曲建 张新 韩泽广 陈家伦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18,42,共5页
为探讨甲状腺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hTRIP15)是否与其他核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以hTRIP15作为诱饵,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肝cDNA文库,在高严格度选择培养基(SD-Trp-Leu-Ade-His)上长出的克隆773个,再经β-gal表达和PCR等技术进一步缩小范围,... 为探讨甲状腺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hTRIP15)是否与其他核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以hTRIP15作为诱饵,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肝cDNA文库,在高严格度选择培养基(SD-Trp-Leu-Ade-His)上长出的克隆773个,再经β-gal表达和PCR等技术进一步缩小范围,经Blastn搜寻最终显示2个重复克隆编码一种共调节辅因子——Y盒结合蛋白-1(YB-1).将插入序列与全长YB-1比较发现进入ORF内230bp,插入序列编码82aa,该蛋白称为YB-1-p,经蛋白体外翻译及GST-pulldown试验证实YB-1-p与hTRIP15发生相互作用.提示hTRIP15可通过与YB-1相互作用,参与调控MHCII及TSH受体等甲状腺细胞重要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盒结合蛋白-1(YB-1) hTRIP15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GST pulldown试验
下载PDF
玉米胚芽鞘负向重力生长时期的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及评价
8
作者 姜川 陈化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784-12786,共3页
[目的]构建玉米胚芽鞘负向重力生长时期的酵母双杂交文库,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玉米骨干自交系B73为材料,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玉米胚芽鞘在负向生长时期所表达的总RNA,再利用SMART技术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转化进酵母Y187中。[结果... [目的]构建玉米胚芽鞘负向重力生长时期的酵母双杂交文库,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玉米骨干自交系B73为材料,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玉米胚芽鞘在负向生长时期所表达的总RNA,再利用SMART技术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转化进酵母Y187中。[结果]试验得到的原始文库库容量高达1×106个单克隆;文库中插入的片段集中在0.5~1.5 kb,平均插入长度为800 bp。[结论]试验构建得到了高质量的米胚芽鞘酵母双杂交文库,为研究胚芽鞘的负向重力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鞘 负向重力性 酵母双杂交文库
下载PDF
棉花纤维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雯 邓宗汉 +2 位作者 陈婷婷 彭良才 夏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0期177-183,共7页
为了从棉花纤维中提取高质量的RNA用于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提取9天和19天棉花纤维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表明:热硼酸法适用于初生幼嫩纤维和次生加厚纤维的RNA提取,CTAB-PVP法仅适用于初生幼... 为了从棉花纤维中提取高质量的RNA用于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提取9天和19天棉花纤维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表明:热硼酸法适用于初生幼嫩纤维和次生加厚纤维的RNA提取,CTAB-PVP法仅适用于初生幼嫩纤维的RNA提取,异硫氰酸胍法和高盐高pH值法提取的RNA由于杂质含量较多而影响反转录效果。采用热硼酸法大量提取总RNA,纯化后的m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重组将扩增的cDNA片段定向插入到pGADT7-RecAD克隆载体中,得到棉纤维9天和19天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2个文库的滴度分别是1.01×107cfu/mL和8×106cfu/mL,cDNA插入片段长度集中分布在250~2500bp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构建的2个棉纤维文库质量较高,可用于棉花纤维素合成和调控途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 改良热硼酸法 CTAB—PVP法 酵母双杂交文库
下载PDF
斜纹夜蛾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其在蜕皮激素受体互作蛋白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琳芳 何文婧 +4 位作者 苏智仁 朱家明 罗威 张纯 黄立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1-811,共11页
【目的】蜕皮激素在昆虫变态发育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蜕皮激素活化为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后与蜕皮激素受体二聚体〔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EcR)和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protein,USP)〕结合,启... 【目的】蜕皮激素在昆虫变态发育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蜕皮激素活化为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后与蜕皮激素受体二聚体〔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EcR)和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protein,USP)〕结合,启动20E诱导的级联反应。本研究旨在从互作蛋白角度探究EcR/USP自身调控的分子机理。【方法】以重要农业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分别筛选了与EcR和USP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文库转化效率达到3.0×106cfu/μg,文库滴度达到1.3×108cfu/m L,文库插入片段大小在500~2 000 bp之间。4种诱饵质粒(EcRA/p GBKT7,EcRB1/p GBKT7,USP1/p GBKT7和USP2/p GBKT7)对酵母细胞无毒性,并且无自激活性,说明构建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质量可靠。用以上4种诱饵质粒筛选酵母双杂交文库,共得到110个互作蛋白,其中与EcRB1,USP1和USP2互作的蛋白分别有26,52和32个,未筛选到与EcRA互作的蛋白。随后,从中挑选了Dna J-5(Hsp40 homolog 5,一种热激蛋白分子伴侣),MBF2(mediator of Bm FTZ-F1 type 2,一种转录共激活子),polyubiquitin(多聚泛素类蛋白),esr16(ecdysteroid regulated 16k Da protein,一种蜕皮激素调控蛋白)和NEDD8-like(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8,一种泛素调节相关蛋白)5种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和Far-Western印迹法进一步验证了蛋白间的互作关系。【结论】分子伴侣和泛素化修饰等在蜕皮激素受体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深入理解昆虫变态发育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变态发育 蜕皮激素受体 酵母双杂交文库 互作蛋白
原文传递
小麦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及文库质量的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立群 王冰心 +1 位作者 吕千 杨智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8-957,共10页
以中国春小麦叶、茎、幼穗及花后3、6、9、12、15、20、25d的籽粒为材料,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中国春小麦cDNA初级文库和次级文库,由次级文库质粒转化Y187酵母菌株构建出酵母双杂交文库。通过mating法筛选小麦粒质量基因TaDAR1的互作蛋白... 以中国春小麦叶、茎、幼穗及花后3、6、9、12、15、20、25d的籽粒为材料,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中国春小麦cDNA初级文库和次级文库,由次级文库质粒转化Y187酵母菌株构建出酵母双杂交文库。通过mating法筛选小麦粒质量基因TaDAR1的互作蛋白,以此来鉴定文库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初级文库容量为1.82×10^(7) CFU/mL、次级文库的容量为1.91×10^(7) CFU/mL,文库重组率均大于96%,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在1000bp以上。酵母双杂交文库转化效率为1.97×10^(5)CFU/μg,文库容量为2.04×10^(7)CFU/mL。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aDAR1并转化Y2H酵母菌株,经检验存在自激活现象,进一步截断检测发现此蛋白N端无自激活,C端有自激活,以BD-TaDAR1-N为诱饵载体,筛选酵母文库,获得其互作蛋白序列,并命名为Ta-DAR1IP,经回转验证TaDAR1-N与TaDAR1IP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表明本试验方案构建的酵母文库是高质量的有效的。为初学者构建酵母双杂文库及使用“mating”法筛选酵母文库提供借鉴,也为后续小麦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酵母双杂交文库 自激活检测 文库筛选
下载PDF
SMART技术构建衣藻细胞的酵母双杂交文库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银行 潘俊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192,共6页
衣藻是用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纤毛常用的模式生物。为了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衣藻的酵母双杂交文库。使用Trizol试剂提取鞭毛再生过程和光周期培养的细胞进入分裂前的衣藻细胞的总RNA,经过Oligotex纯化得... 衣藻是用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纤毛常用的模式生物。为了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衣藻的酵母双杂交文库。使用Trizol试剂提取鞭毛再生过程和光周期培养的细胞进入分裂前的衣藻细胞的总RNA,经过Oligotex纯化得到mRNA;应用SMART技术和LD-PCR合成双链cDNA,经过CHROMA SPIN TE-400柱子去除短片段的cDNA;cDNA和线性化载体pGADT7-Rec共转化酵母Y187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库容达到3.0×106 CFU,重组率为70%,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0.6 kb。以上结果说明该文库质量较好,能够通过筛选文库得到与目的蛋白互相作用的蛋白质,为寻找蛋白质的作用伴侣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再生 细胞周期 衣藻 酵母双杂交文库 SMART技术
下载PDF
水稻高盐胁迫下的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及OsRPK1胞内互作蛋白质的筛选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禹 刘园园 +4 位作者 钱宝云 占新春 郑乐娅 张炜 张培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3-763,共11页
为了挖掘水稻OsRPK1胞内互作蛋白质,阐明OsRPK1参与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SMART技术,构建水稻高盐胁迫下根尖的酵母双杂交文库。PCR扩增获得OsRPK1基因编码胞内区域的碱基序列,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OsRPK1-CD),检测诱饵表... 为了挖掘水稻OsRPK1胞内互作蛋白质,阐明OsRPK1参与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SMART技术,构建水稻高盐胁迫下根尖的酵母双杂交文库。PCR扩增获得OsRPK1基因编码胞内区域的碱基序列,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OsRPK1-CD),检测诱饵表达载体在酵母中的毒性和自激活活性,筛选OsRPK1胞内互作蛋白,进一步分析高盐胁迫下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构建的cDNA文库库容量为1.11×10~7 CFU,文库重组率为96%,文库插入片段多态性较好。成功构建了诱饵表达载体(pGBKT7-OsRPK1-CD),经检测诱饵表达载体无毒性,无自激活活性。诱饵表达载体与cDNA文库进行双杂交筛选,经测序和比对分析获得了11个重要的候选基因,检测候选基因在高盐处理下的表达情况,其中8个候选基因受高盐诱导表达,2个候选基因受高盐胁迫抑制表达,1个候选基因受高盐胁迫瞬时诱导表达后表达量又受到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RPK1 高盐胁迫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下载PDF
花生干旱及高盐胁迫下的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永惠 沈一 陈志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干旱、高盐等胁迫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挖掘花生耐干旱和高盐胁迫相关基因,并阐释其编码蛋白质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花生干旱及高盐胁迫下的酵母双杂交文库。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容量为1.26×106CFU... 干旱、高盐等胁迫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挖掘花生耐干旱和高盐胁迫相关基因,并阐释其编码蛋白质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花生干旱及高盐胁迫下的酵母双杂交文库。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容量为1.26×106CFU,文库滴度达到1.07×108CFU/ml,从随机挑选的16个克隆的PCR结果来看,插入片段大小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500~2 000 bp,重组率为100%。说明该文库具有较高的质量,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筛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干旱 高盐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核盘菌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BnJar1互作蛋白筛选
15
作者 彭琦 周晓婴 +8 位作者 高建芹 张维 孙程明 胡茂龙 浦惠明 郭月 付三雄 王晓东 张洁夫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9-1127,共9页
油菜与核盘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JA(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但是JA信号传递却受到了抑制,推测核盘菌分泌的效应蛋白可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JAR1蛋白,使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依赖JA途径的油菜防御系统。前期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差... 油菜与核盘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JA(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但是JA信号传递却受到了抑制,推测核盘菌分泌的效应蛋白可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JAR1蛋白,使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依赖JA途径的油菜防御系统。前期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差异表达基因BnJar1全长序列,为进一步揭示BnJar1基因参与油菜-核盘菌相互作用过程的机理,本研究对BnJAR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构建了核盘菌-油菜互作表达基因酵母文库,并以BnJar1作为诱饵蛋白对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了5个来自油菜的互作蛋白: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2(BnAOC2)、COP9信号复合物(BnCOP9)、4a-羟基四氢生物蝶呤脱水酶(BnDcoH)、腈水解酶2(BnNIT2)和茎特异性蛋白(BnTSJT1);2个来自核盘菌的互作蛋白:MFS结构域蛋白(SsMFS)和Rho3 GTP酶(SsRho3)。相关结果为研究油菜-核盘菌的相互作用,挖掘致病或抗病相关基因,进一步解析其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核盘菌 酵母双杂交文库 BnJar1蛋白 互作蛋白
下载PDF
从人肾癌酵母双杂交文库中筛选TCF4相关蛋白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雄俊 林桂亭 +4 位作者 张志文 陈培拉 辛殿祺 常智杰 郭应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97-799,共3页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寻找在肾癌发生过程中与Wnt信号家族成员T细胞因子 4(TCF4)相互作用的新蛋白。 方法 以Wnt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TCF4的N端和DNA结合域(TCF4ND ,1~ 495aa)为诱饵蛋白 ,筛选肾癌双杂交文库 ,得到的阳性克隆酶...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寻找在肾癌发生过程中与Wnt信号家族成员T细胞因子 4(TCF4)相互作用的新蛋白。 方法 以Wnt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TCF4的N端和DNA结合域(TCF4ND ,1~ 495aa)为诱饵蛋白 ,筛选肾癌双杂交文库 ,得到的阳性克隆酶切分类 ,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分析。 结果 筛出与hTCF4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 51个 ,包括 β环连蛋白 (β catenin) ,hTCF4,激活转录因子 5(ATF5) ,人类锌指蛋白等 ,其中未知基因 2个。 结论 肾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酵母双杂交文库 筛选 TCF4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玉米根部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崔红军 张军杰 黄玉碧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1-164,共4页
从玉米各生长时期的根部中提取总RNA后,再利用磁珠法从中分离纯化出m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dscDNA)。利用SMART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酵母菌株AH109中构建... 从玉米各生长时期的根部中提取总RNA后,再利用磁珠法从中分离纯化出m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dscDNA)。利用SMART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酵母菌株AH109中构建了玉米根部全长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的转化率为1.76×107转化子/3μgpGADT7-Rec,文库滴度为1.17×106pfu/mL,重组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根部 酵母双杂交文库 构建和评估
下载PDF
玉米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军杰 崔红军 黄玉碧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165,共4页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478为试验材料,从各生长时期的叶片中提取总RNA后,再利用磁珠法从中分离纯化出m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ds cDNA)。利用SMART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478为试验材料,从各生长时期的叶片中提取总RNA后,再利用磁珠法从中分离纯化出m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ds cDNA)。利用SMART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酵母菌株AH109中构建了玉米叶片全长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的转化率为1.54×107转化子/3μg pGADT7-Rec,文库滴度为1.03×106pfu/mL,重组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酵母双杂交文库 构建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静敏 刘坤 +3 位作者 刘严 张怡 李成伟 谭光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4,共4页
为了分离克隆与植物互作的大丽轮枝菌致病相关蛋白基因,利用 SMART 技术构建了大丽轮枝菌酵母双杂交 cDNA 文库。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滴度为5.2×107 cfu/mL,库容为3.9×107 cfu;文库 cDNA 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0.5~2.0 k... 为了分离克隆与植物互作的大丽轮枝菌致病相关蛋白基因,利用 SMART 技术构建了大丽轮枝菌酵母双杂交 cDNA 文库。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滴度为5.2×107 cfu/mL,库容为3.9×107 cfu;文库 cDNA 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0.5~2.0 kb,平均为1 kb;文库重组率为96%。表明文库质量较好,为筛选与植物互作的大丽轮枝菌致病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酵母双杂交文库 SMART技术
下载PDF
陆地棉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及VdSCP7诱饵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韦春艳 秦腾飞 +5 位作者 董娜 李玉青 董涛 郭婷 孙家良 王清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9-555,共7页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制约我国棉花生产的首要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与品质。为研究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国审棉百棉1号为材料,提取被大丽轮枝菌侵染的棉花根部总RNA,检测质量并用D...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制约我国棉花生产的首要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与品质。为研究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国审棉百棉1号为材料,提取被大丽轮枝菌侵染的棉花根部总RNA,检测质量并用DNaseⅠ处理后,用RNA 5′末端的模板转换方法,即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再经酶切、过柱纯化去除短片段后,连接至pGADT7载体上构建棉花cDNA文库。VdSCP7是定位于寄主细胞核的大丽轮枝菌效应因子,能激发棉花的免疫反应,增强棉花抗病性。以大丽轮枝菌cDNA为模板扩增VdSCP7,产物纯化后重组到载体pGBKT7上构建诱饵载体pGBKT7-SCP7。诱饵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到酵母AH109中,鉴定诱饵蛋白毒性并检测诱饵载体是否存在自激活活性。结果表明,获得了库容量为2×10^(6) CFU的棉花cDNA文库,文库片段多样性良好,文库重组率约94%,质粒文库滴度约2.0×10^(9 )CFU·mL^(-1),满足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要求。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诱饵载体pGBKT7-SCP7构建成功且经过鉴定后无毒性、无自激活活性。本研究结果为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筛选及VdSCP7和棉花互作机制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酵母双杂交文库 诱饵载体 VdSCP7 大丽轮枝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