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抗原直接包被的四环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建立
1
作者 张玉超 刘良禹 +1 位作者 朱思洁 刘旭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将TC直接包被在酶标板上,并对ELISA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一种半抗原直接包被的TC ELISA检测方法。所制备的MAb特异性良好,交叉反应率低。所构建的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IC_(10)值为0.306 ng/mL,半数抑制率IC_(50)值为9.26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6%~101.89%、96.84%~102.50%。与人工完全抗原包被的检测方法相比(IC_(10)值:0.624 ng/mL,IC_(50)值:28.24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6%~105.12%、94.04%~105.56%),检测灵敏度有明显提高,并可用于实际样品中TC含量的检测,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半抗原包被 人工完全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检测EB病毒NA1-IgA抗体的性能比较
2
作者 黄哲 符俊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58-560,共3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在EB病毒核抗原1(EB-NA1)-IgA抗体检测中的各项性能。方法20例临床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作为鼻咽癌组,20例非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取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对EB-NA1-IgA抗体...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在EB病毒核抗原1(EB-NA1)-IgA抗体检测中的各项性能。方法20例临床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作为鼻咽癌组,20例非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取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对EB-NA1-IgA抗体进行检测,以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鼻咽癌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鼻咽癌组两种方法检测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的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对照组的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B-NA1-IgA抗体对鼻咽癌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法 EB病毒 NA1-IgA抗体 鼻咽癌 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3
作者 威春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该中心进行传染病检测的10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均进行ELISA...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该中心进行传染病检测的10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均进行ELISA、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LISA与TRUST检测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效能。结果:10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阳性63例,阴性37例;ELISA检测阳性62例,阴性38例;TRUST检测阳性56例,阴性44例;ELISA检测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RUST检测,漏诊率低于TRUS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检测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效能高于TRUST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感染 诊断 检测 效能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畜产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程俊嘉 陈源 刘冬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5期115-116,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常用的快检方法之一,能快速、准确、高效地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数量及质量要求也在逐步上升,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近年来,畜产品中存在...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常用的快检方法之一,能快速、准确、高效地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数量及质量要求也在逐步上升,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近年来,畜产品中存在着动物疫病、兽药残留及产品非法添加物等相关问题。因此,使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筛查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主要技术导向,深入剖析其原理,同时对该技术在畜产品快检中的应用情况分层介绍,以期为行业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 畜产品 检测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5
作者 胡加运 王瑞朋 李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54例疑似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LIA法、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54例疑似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LIA法、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水平,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LIA法与ELISA法在乙肝中的诊断效能及对低水平HBsAg的检出率。结果:154例疑似乙肝患者中,荧光定量PCR法诊断阳性92例,阴性62例;HBsAg水平0.06~0.10 U/mL 5例,0.11~0.50 U/mL 5例,0.51~2.50 U/mL 8例,2.51~3.00 U/mL 2例。CLIA法诊断阳性89例,阴性65例;ELISA法诊断阳性78例,阴性76例。CLIA法诊断乙肝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LISA法,漏诊率低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对HBsAg水平0.06~0.10 U/mL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法在乙肝中的诊断效能高于ELIS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学标志物 效能
下载PDF
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在艾滋病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袁小多 宋冬梅 +2 位作者 谢海珍 袁珊珊 饶海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分析对比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在艾滋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高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 分析对比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在艾滋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高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艾滋病筛查的13 777人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对空腹静脉血均施以胶体层析法、ELISA与免疫印迹法行HIV抗体检测,以免疫印迹法为检查的“金标准”,统计对比胶体层析法、ELISA在艾滋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13 777名行艾滋病筛查检测人员中,免疫印迹法共检测出37例HIV抗体阳性,ELISA共检测出36例HIV抗体阳性,胶体层析法共检查出29例HIV抗体阳性;以免疫印迹法为检查的“金标准”,ELISA检测的灵敏度为94.59%(35/37)、准确度为99.98%[(35+13 739)/13 777]、阴性预测值为99.99%(13 739/13 741),高于胶体层析法的72.97%(27/37)、99.91%[(27+13 738)/13 777]、99.93%(13 738/13 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ELISA检查艾滋病的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59,P<0.001)。结论 与胶体层析法相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能够更有效地检查出阳性HIV抗体,进而提高艾滋病的早期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胶体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研究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李晓靖 张静 张可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检验科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乙肝患者76例纳入研究,使用ECLIA和ELISA法,对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检验科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乙肝患者76例纳入研究,使用ECLIA和ELIS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比较检验效果。结果:ECLIA法检验的准确率,比ELISA法高(P<0.05);ECLIA法检测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为97.37%、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96.05%、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率92.11%,与ELISA法的86.84%、84.21%、77.63%相比,明显更高(P<0.05);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89.47%、92.11%、ELISA法为82.89%、85.53%,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炎e抗原、乙肝炎表面抗原、乙肝炎e抗体,ECLIA法检测,要高于ELISA法(P<0.05);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两种方法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验中,ECLIA阳性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电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中采取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价值对比
8
作者 刘小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 对比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初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信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0... 目的 对比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初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信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0例接受HIV感染筛查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病例均接受胶体层析法与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并经过免疫印迹法检测最终确认。比较2种方法检测HIV抗体的效能。结果 60例筛查者经免疫印迹法确认HIV抗体阳性25例(41.67%),HIV抗体阴性35例(58.33%)。胶体层析法检测HIV抗体的符合率为83.33%、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8.57%、阳性预测值为82.61%、阴性预测值为83.78%;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符合率为91.67%、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1.43%、阳性预测值为88.46%、阴性预测值为94.12%;胶体层析法与ELISA法比较,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胶体层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效能高于胶体层析法,主要表现在ELISA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有助于提高HIV感染筛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初筛胶体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24-0126,共3页
分析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使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所发挥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检验科2022年间(12个月)收治的疑似乙型肝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验确证检测结果,再分别实行化学发光法与酶联... 分析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使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所发挥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检验科2022年间(12个月)收治的疑似乙型肝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验确证检测结果,再分别实行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案对病变的诊断成效。结果 8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中,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验确诊阳性59例,其余21例仍为乙型肝炎但结果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测出阳性58例,阴性22例,胶体金法测出阳性51例,阴性29例。化学发光法的特异度以及准确度(94.92%、93.75%)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81.36%、82.50%),差异显著(P<0.05),而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90.48%)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85.71%)差异不显著(P>0.05)。化学发光法对HBsAg、HBsAb以及HBeAg的检出率(93.22%、88.14%、88.14%)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9.66%、72.88%、71.19%),差异显著(P<0.05),而化学发光法对HBeAb以及HBcAb的检出率(86.44%、93.22%)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9.66%、83.05%)差异不显著(P>0.05)。化学发光法在血清表面抗原浓度1.5、3.0、9.0以及12.0 ng/mL下的灵敏度(23.75%、30.00%、36.25%、58.75%)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50%、11.25%、17.50%、36.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更好,且方法简便快捷、检测时间短、诊断范围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检验
原文传递
促凝血与抗凝血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目的 分析促凝血和抗凝血样本对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血站共3 68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均留取血液样本两份,其中一份采取促凝血处... 目的 分析促凝血和抗凝血样本对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血站共3 68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均留取血液样本两份,其中一份采取促凝血处理,另外一份采取抗凝血处理,所有血液样本使用的检测仪器及试剂均相同,并于相同条件下采取ELISA检测HBsAg;并依据HBsAg弱阳性参考品的比例加入抗凝剂开展测定;比较促凝血样本和抗凝血样本ELISA检测HBsAg的样本吸光度与标准吸光度比值(S/CO值)情况。结果 促凝血样本采取ELISA法检测HBsAg显示阳性48例,阳性率是1.30%;抗凝血样本采取ELISA法检测HBsAg显示阳性30例,阳性率是0.82%。促凝血样本用于ELISA法检测HBsAg的阳性率高于抗凝血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680例无偿献血者促凝血样本和抗凝血样本内共有18名的HBsAg检测结果存在不一致,促凝血样本HBsAg检测的S/CO值普遍高于抗凝血样本。经重复实验后,上述18例样本复试结果一致,均为阳性,重复实验结果和促凝血样本的检测结果相同。HBsAg质控血清依据比例加进抗凝剂后,伴随抗凝剂量不断升高,HBsAg含量以及S/CO值逐渐降低。促凝血样本用于ELISA法检测HBsAg的S/CO值高于抗凝血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和促凝血样本相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采取抗凝血样本检测HBsAg可能产生漏检的情况,建议留取促凝血样本开展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凝血样本 抗凝血样本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鱼糜制品中鸡蛋卵白蛋白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文嘉 陈江平 +3 位作者 秦智慧 朱文烨 王联珠 李振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197,共8页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sandwic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法检测鸡蛋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的方法,组装定量检测鱼糜制品中OVA含量的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确定各步骤反应时间,使用棋盘法确定捕获抗体和...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sandwic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法检测鸡蛋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的方法,组装定量检测鱼糜制品中OVA含量的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确定各步骤反应时间,使用棋盘法确定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建立检测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反应最佳条件为:抗原孵育20 min,检测抗体孵育20min,酶促反应显色10 min。兔抗OVA抗体为捕获抗体,工作质量浓度为1μg/mL,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兔抗OVA抗体为检测抗体,1:5000(V:V)稀释。采用四参数逻辑曲线拟合标准曲线,所建立sELISA方法的检测范围为8.5~200.0 ng/mL,检出限为3.5 ng/mL,定量限为8.5 ng/mL。批次内和批次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1%~4.58%和6.06%~12.23%;鱼糜基质中的回收率为80%~130%;测得28种常见食物样品中4种样品的交叉反应率小于0.002%;试剂盒在4℃保存6个月期间,标准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为4.29%~18.91%。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鱼糜制品中鸡蛋OVA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卵白蛋白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鱼糜制品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磁珠净化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婧洁 李苗 +4 位作者 陈莹娴 钟雅兰 张婷婷 姜廷超男 李建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66-778,共13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免疫磁珠进行分离、富集和净化前处理,检测鸡肉、鸡肝和鱼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间接竞争酶免疫吸附试验(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合成免疫磁珠...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免疫磁珠进行分离、富集和净化前处理,检测鸡肉、鸡肝和鱼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间接竞争酶免疫吸附试验(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合成免疫磁珠及免疫磁珠净化过程中单克隆抗体添加量、偶联时间、缓冲液pH、抗原添加量、抗原捕获时间、温度及包被条件等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基于免疫磁珠净化的ic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1)在1 mg的磁珠中,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R)单克隆抗体最佳偶联量为15μg,偶联时间60 min,pH为4.4;2)最佳抗原添加量为1 ng·mL^(-1),捕获时间40 min,缓冲液为0.01 mol·L^(-1)PBS,IC50为0.73 ng·mL^(-1),线性范围为1.0~3.2 ng·mL^(-1);3)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鸡肉、鸡肝、鱼肉的检测限均不超过1.33、2.17、2.31μg·kg^(-1),回收率为76.83%~98.70%,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均不超过15%,经验证,鸡肉样本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一致。结果表明,与传统仪器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简便性、选择性以及检测效率,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富集 氟喹诺酮类药物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结果分析
13
作者 吴重阳 王远芳 +1 位作者 王中浩 李冬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4期1713-1717,共5页
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结果为阴性、灰区、弱阳性、不确定和阳性标本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测,同时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临界值设定及... 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结果为阴性、灰区、弱阳性、不确定和阳性标本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测,同时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临界值设定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行CLIA-IGRA检查的患者标本共299例纳入研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3组,A组(T-N<14 pg/mL)118例,B组(T-N:14~50 pg/mL)138例,C组(T-N>50 pg/mL)43例,T为测试培养管,N为本底对照培养管。利用ELISA进行复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计算不同临界值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于A组和C组样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符合率分别为96.61%和93.02%,与B组样本检测得到的IGR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4,P<0.001)。CLIA和ELISA检测确诊结核患者、潜伏性MTB感染患者、非结核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8.97%、72.60%、49.23%和44.83%、32.88%、14.21%,两者对潜伏性MTB感染和非结核患者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40 pg/mL为临界值时,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88.80%和91.37%,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94.60%,Kappa=0.779)。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MTB感染的样本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对于易与结核混淆的非MTB感染者标本需要提高临界值来判定IFN-γ的结果,CLIA检测具有检测时间短、自动化优势,在MTB感染筛查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可芸 于春蕾 杨青青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73-78,共6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众多领域被广范应用,但因其影响因素较多以及重演性问题的残留,导致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标准化程度较低。为推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标准化进程,研究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过程中封闭条件、标准品稀释...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众多领域被广范应用,但因其影响因素较多以及重演性问题的残留,导致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标准化程度较低。为推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标准化进程,研究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过程中封闭条件、标准品稀释液中甲醇浓度、pH值等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缓冲溶液pH值以及反应体系盐离子浓度对实验影响程度较大,可作为推进标准化进程的关键突破点,此外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提高实验安全性和降低检测成本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撑。研究建立了黄曲霉毒素B_(1)空白标准曲线和花生基质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检测范围为(IC 20~IC 80)0.001~0.027 ng/mL,利用加标回收实验测定的回收率为88.1%~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 标准化 黄曲霉毒素B_(1) 影响因素 花生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15
作者 蔡成 王青 魏薇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用于梅毒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患者128例,均先后通过ELISA、RPR检测有无感染梅毒螺旋体,将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比较ELISA、RPR用于梅毒检验的准...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用于梅毒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患者128例,均先后通过ELISA、RPR检测有无感染梅毒螺旋体,将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比较ELISA、RPR用于梅毒检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情况。结果TPPA检测发现阳性86例,阴性42例;ELISA检测发现阳性85例,阴性43例;RPR检测发现阳性71例,阴性57例。ELISA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RPR(P<0.05);ELISA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略高于RPR,但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和RPR相比,ELISA在梅毒检验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有助于临床诊断疾病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 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猪肉中喹诺酮类药物步骤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艳娥 《新农业》 2023年第3期67-68,共2页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有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脂及其各种制剂,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类广谱抗菌药,对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厌氧菌、衣原体等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此类药在2016年前被广泛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有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脂及其各种制剂,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类广谱抗菌药,对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厌氧菌、衣原体等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此类药在2016年前被广泛应用在畜禽、水产等养殖环节中,后经过相关专家的研究考评发现此类药化学性质稳定,半衰期长,人类在食用了含有喹诺酮类药物的动物相关产品后会在其体内蓄积,可引起耐药性和潜在的致癌性,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呼吸道疾病 广谱抗菌药 酶联免疫吸附 洛美沙星 人类身体健康 培氟沙星 人工合成
下载PDF
水产品中氯霉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构建与应用
17
作者 张彪 蔡丹凤 +4 位作者 姚天择 郎一涵 傅炎勇 申屠旭萍 俞晓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2-360,共9页
以氯霉素(CAP)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优化反应条件,构建CAP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并应用于水产品中CAP残留量的检测。氯霉素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0.05μg/孔包被量(CAP-OVA),4℃包被14 h,0.5%脱脂乳粉封闭液,CA... 以氯霉素(CAP)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优化反应条件,构建CAP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并应用于水产品中CAP残留量的检测。氯霉素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0.05μg/孔包被量(CAP-OVA),4℃包被14 h,0.5%脱脂乳粉封闭液,CAP抗体稀释倍数为1∶16000。结果表明:构建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灵敏度(IC50)为4.88μg/mL,检测限(IC15)为0.29μg/mL,方法特异性良好,对氯霉素结构类似物和同类抗生素的交叉率低于0.1%。对大黄鱼、缢蛏、牛蛙进行5.0,10.0μg/kg和20.0μg/kg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3.90%~100.73%范围。本方法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28%~6.96%,该检测结果与LC-MS/MS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本研究构建的CAP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多种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快速定量检测,同时也为其它小分子危害物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构建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氯霉素 残留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下血清组织蛋白酶d和细胞因子对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褚庆华 洪娟 +1 位作者 郑晓颉 王茜青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60-861,共2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下血清组织蛋白酶d(CTSD)和细胞因子对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及社区医院收治的3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设为NAFLD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来本院和社区医院健康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收...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下血清组织蛋白酶d(CTSD)和细胞因子对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及社区医院收治的3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设为NAFLD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来本院和社区医院健康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CTSD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其对NAFLD的诊断效能。结果NAFLD组血脂指标中TG、TC和肝功能指标中AST、ALT和GGT、CTSD均高于对照组,细胞因子12项中TNF-α、IL-6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NAFLD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TG、TC、AST、ALT和GGT、CTSD、TNF-α、IL-6均呈上升趋势,各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显示,两项指标在NAFLD诊断中以联合预测诊断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765(0.686~0.843);其中CSTD诊断价值稍高于IL-6,AUC(95%CI)为0.700(0.614~0.787)。二者P值均<0.05,说明CSTD与IL-6联合的诊断效能最优。结论血清组织蛋白酶d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 血清组织蛋白d 细胞因子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筛查HIV抗体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刘艳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1期3232-3234,共3页
目的分析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HIV抗体筛查的100例高危人群,均行胶体层析法与ELISA筛查HIV抗体。以免疫印迹法(WB)作为确证检测标准,计算胶体层析法与ELISA筛... 目的分析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HIV抗体筛查的100例高危人群,均行胶体层析法与ELISA筛查HIV抗体。以免疫印迹法(WB)作为确证检测标准,计算胶体层析法与ELISA筛查HIV抗体感染的结果,并分析胶体层析法与ELISA筛查HIV抗体结果与WB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00例行HIV抗体筛查的高危人群经WB检测证实阳性44例,阴性56例;胶体层析法筛查HIV抗体阳性46例、阴性54例、误诊10例、漏诊8例,胶体层析法筛查HIV抗体结果与WB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637,P<0.05);ELISA筛查HIV抗体阳性45例、阴性55例、误诊3例、漏诊2例,ELISA筛查HIV抗体结果与WB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99,P<0.05);ELISA筛查HIV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胶体层析法(P<0.05)。结论ELISA筛查HIV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提升艾滋病检出率,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胶体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