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抗原直接包被的四环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建立
1
作者 张玉超 刘良禹 +1 位作者 朱思洁 刘旭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将TC直接包被在酶标板上,并对ELISA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一种半抗原直接包被的TC ELISA检测方法。所制备的MAb特异性良好,交叉反应率低。所构建的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IC_(10)值为0.306 ng/mL,半数抑制率IC_(50)值为9.26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6%~101.89%、96.84%~102.50%。与人工完全抗原包被的检测方法相比(IC_(10)值:0.624 ng/mL,IC_(50)值:28.24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6%~105.12%、94.04%~105.56%),检测灵敏度有明显提高,并可用于实际样品中TC含量的检测,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半抗原包被 人工完全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水产品中氯霉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张彪 蔡丹凤 +4 位作者 姚天择 郎一涵 傅炎勇 申屠旭萍 俞晓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2-360,共9页
以氯霉素(CAP)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优化反应条件,构建CAP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并应用于水产品中CAP残留量的检测。氯霉素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0.05μg/孔包被量(CAP-OVA),4℃包被14 h,0.5%脱脂乳粉封闭液,CA... 以氯霉素(CAP)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优化反应条件,构建CAP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并应用于水产品中CAP残留量的检测。氯霉素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0.05μg/孔包被量(CAP-OVA),4℃包被14 h,0.5%脱脂乳粉封闭液,CAP抗体稀释倍数为1∶16000。结果表明:构建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灵敏度(IC50)为4.88μg/mL,检测限(IC15)为0.29μg/mL,方法特异性良好,对氯霉素结构类似物和同类抗生素的交叉率低于0.1%。对大黄鱼、缢蛏、牛蛙进行5.0,10.0μg/kg和20.0μg/kg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3.90%~100.73%范围。本方法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28%~6.96%,该检测结果与LC-MS/MS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本研究构建的CAP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多种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快速定量检测,同时也为其它小分子危害物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构建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氯霉素 残留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速灭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奇 李铁军 +5 位作者 朱晓霞 徐丽娜 刘凤权 胡白石 姜英华 曹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利用间-甲酚和β-丙氨酸合成了速灭威半抗原β-(间-甲基苯氧基羰基)氨基丙酸(HOM)。通过活泼酯法将HOM交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HOM—BSA为免疫原制备了速灭威的兔抗血清,ELISA法测得其效价高达1.28×1... 利用间-甲酚和β-丙氨酸合成了速灭威半抗原β-(间-甲基苯氧基羰基)氨基丙酸(HOM)。通过活泼酯法将HOM交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HOM—BSA为免疫原制备了速灭威的兔抗血清,ELISA法测得其效价高达1.28×10^6,交叉反应测定表明抗体方法特异性识别速灭威。对离子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速灭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建立了定量测定速灭威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1—10000μg/L;IC50为40.74μg/L;检出限为0.08—0.10μg/L;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9%;批间相对标准偏差4.6%。土壤、稻谷和水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0%、93.4%和107%。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环境和农产品中速灭威残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速灭威 半抗原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Ⅰ号 被引量:45
4
作者 韩丹 于梦 +1 位作者 吴梅 邓安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68-1170,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号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首先对苏丹红Ⅰ号分子作了的修饰,再与载体蛋白交联制得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动物免疫制得抗苏丹红Ⅰ号的抗体。在包被抗原为100μg/L,抗体为1:100,000倍稀释,标记二抗为...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号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首先对苏丹红Ⅰ号分子作了的修饰,再与载体蛋白交联制得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动物免疫制得抗苏丹红Ⅰ号的抗体。在包被抗原为100μg/L,抗体为1:100,000倍稀释,标记二抗为1:15000倍稀释的优化条件下,测得检出限为0.12μg/L,IC50值(标准曲线中吸光度抑制至最大吸光度值的50%时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为0.74μg/L。苏丹红Ⅰ号在番茄酱和辣椒面中的回收率分别为106%和110%。样品仅需甲醇萃取再用缓冲液简单稀释就可以直接进行ELISA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苏丹红I号 抗体 违禁食用色素 食品分析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水产品及水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 被引量:36
5
作者 邢玮玮 王榕妹 +3 位作者 王俊卿 杨红 贺莉 邓安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报道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及水样中孔雀石绿(MG)和无色孔雀石绿(LMG)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无色孔雀石绿分子进行修饰,使其与载体蛋白交联,得到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过多次免疫动物制得抗无色孔雀石绿的多克隆抗体... 本文报道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及水样中孔雀石绿(MG)和无色孔雀石绿(LMG)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无色孔雀石绿分子进行修饰,使其与载体蛋白交联,得到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过多次免疫动物制得抗无色孔雀石绿的多克隆抗体。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IC50值(标准曲线中吸光度抑制至最大吸光度值的50%时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为0.9~2.6μg/L,检出限为0.02—0.10μg/L,无色孔雀石绿在水样及水产品中的回收率为76.2~95.0%,与孔雀石绿的交叉反应率为95.25%。真实样品测定中,两种食用鱼养殖水样及一个鱼样中未检出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但在观赏鱼养殖水样及另一鱼样中检出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浓度分别为1.84μg/L和1.38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食品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纳米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的一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_1 被引量:20
6
作者 曹冬梅 许杨 +3 位作者 涂追 李燕萍 熊亮 付金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5-1091,共7页
从噬菌体展示的抗黄曲霉毒素B1(AFB_1)纳米抗体文库中,通过四轮亲和淘选,得到抗AFB_1纳米抗体G8。将编码纳米抗体G8的基因与碱性磷酸酶(AP)基因融合,构建了重组融合表达载体pET25b(+)-G8-AP,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Rosetta,DE3)感受态细... 从噬菌体展示的抗黄曲霉毒素B1(AFB_1)纳米抗体文库中,通过四轮亲和淘选,得到抗AFB_1纳米抗体G8。将编码纳米抗体G8的基因与碱性磷酸酶(AP)基因融合,构建了重组融合表达载体pET25b(+)-G8-AP,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基因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融合蛋白G8-AP为可溶性表达,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法测得纯化后的G8-AP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为(364.5±8.3)U/mg。ELISA检测结果表明,G8-AP具有特异识别AFB1的活性,与其它真菌毒素(AFB_2、AFG_1、AFG_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B_1)无交叉反应。基于G8-AP建立了检测AFB1的一步ELISA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即甲醇浓度20%、盐离子浓度20 mmol/L、pH 7.4条件下,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9.8 ng/mL,线性范围为4.3~92 ng/mL,检出限为2.6 ng/mL。对玉米和小麦样品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基质对本方法的干扰不明显,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黄曲霉毒素B_1纳米抗体 碱性磷酸 融合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氟甲喹单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宇 沈玉栋 +3 位作者 徐振林 雷红涛 王弘 孙远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317,共5页
以氟甲喹(FLU)为原料,合成4个碳原子手臂的半抗原(FLUABA),采用活泼酯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通过免疫Balb/c小鼠及细胞融合,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氟甲喹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DB6-E7,其抗体亚类为IgG1,亲和力常数(KA)... 以氟甲喹(FLU)为原料,合成4个碳原子手臂的半抗原(FLUABA),采用活泼酯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通过免疫Balb/c小鼠及细胞融合,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氟甲喹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DB6-E7,其抗体亚类为IgG1,亲和力常数(KA)为8.19×108L/mol。将氟甲喹、FLUABA及6个碳原子手臂的半抗原FLUACA分别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作为包被抗原,研究异源包被对间接竞争ELISA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源包被可显著提高ELISA方法的灵敏度。基于最佳异源包被(FLU-OVA)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IC50为26.33μg/L,检出限为4μg/L,定量检测范围为8.0~114μg/L(IC20~IC80)。与喹诺酮类药物及结构类似物几乎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高。此方法可满足畜禽产品中氟甲喹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甲喹 单克隆抗体 异源包被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对硫磷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邓浩 孔德彬 +4 位作者 杨金易 徐振林 沈玉栋 杨星星 孙远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对硫磷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CLEIA)。以三氯硫磷为原料,经三步取代反应合成对硫磷半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免疫新...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对硫磷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CLEIA)。以三氯硫磷为原料,经三步取代反应合成对硫磷半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对硫磷抗血清。通过优化条件参数,建立了对硫磷的icCLEIA分析方法。本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24~15.83!g/L;半抑制浓度IC50为1.14!g/L;检出限为0.09!g/L;对蔬菜样品和水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4.6%~121.0%。本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对硫磷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硫磷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农药残留
下载PDF
联苯菊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波 施海燕 王鸣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建立了定量测定联苯菊酯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利用联苯菊酯的代谢物联苯醇合成了联苯菊酯的半抗原LBc(2-甲基-3-苯基苄基氧基羰基丙酸)和LBy(2-甲基-3-苯基苯甲酸)。通过碳二亚胺法将LBc交联于牛血清蛋白(BSA)作... 建立了定量测定联苯菊酯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利用联苯菊酯的代谢物联苯醇合成了联苯菊酯的半抗原LBc(2-甲基-3-苯基苄基氧基羰基丙酸)和LBy(2-甲基-3-苯基苯甲酸)。通过碳二亚胺法将LBc交联于牛血清蛋白(BSA)作为免疫抗原(LBc-BSA),通过活泼酯法将LBc和LBy分别交联于卵清蛋白(OVA)作为包被抗原(LBc-OVA和LBy-OVA),LBc-BSA为免疫原制备了联苯菊酯的兔抗血清,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测得其效价达5.12×104。通过同源异源分析,发现异源分析的灵敏度较高,对pH值、离子强度、甲醇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0.3mol/L钠离子强度的磷酸缓冲液(pH7.5)和30%的甲醇确定为联苯菊酯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该方法的IC50为2.16±0.32mg/L,检出限(LDL)为0.016±0.002mg/L。对大部分拟除虫菊酯,如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拟除虫菊酯的代谢物3-苯氧基苯甲酸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菊酯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以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仁荣 余宙 +1 位作者 何庆华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4-177,共4页
本研究通过活性酯法合成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0~6000pg/ml,检测下限为150pg/ml。单抗与赭曲霉毒素B的交叉反应率为35%,与桔霉素、黄曲霉毒素B1和展青霉素等毒... 本研究通过活性酯法合成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0~6000pg/ml,检测下限为150pg/ml。单抗与赭曲霉毒素B的交叉反应率为35%,与桔霉素、黄曲霉毒素B1和展青霉素等毒素交叉反应低于0.01%。在小麦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3%~116%,变异系数为9.4%~19.8%。测试23份样品,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在0.6~2.56μg/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下载PDF
农药残留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冰 魏松红 +2 位作者 尹晓东 何智勇 白莹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484-6484,6515,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的特点,在现场筛选和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简要介绍了农药残留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的关键环节及其应用,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半抗原 抗体
下载PDF
对克伦特罗具有高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小锋 李瑞芳 刘曙照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0-943,共4页
合成了克伦特罗(CL)半抗原2-(1-(4-氨基-3,5-二氯苯基)-2-(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酸,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经免疫、分离、纯化获得抗CL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对CL具高特异性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c-ELISA... 合成了克伦特罗(CL)半抗原2-(1-(4-氨基-3,5-二氯苯基)-2-(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酸,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经免疫、分离、纯化获得抗CL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对CL具高特异性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c-ELISA)法。本方法对CL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4~1.0 mg/L,定量检测下限为0.13μg/L。在尿样中添加CL标准至含量分别为10.0和1.0μg/L,dc-ELISA法检测的回收率分别为90.0%~115.9%和80.5%~112.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和12.6%(n=10)。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抗体与CL结构类似物沙丁胺醇(SAL)的交叉反应率<0.3%,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抗体可有效避免现有克伦特罗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假阳性率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伦特罗 特异性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呋喃西林代谢物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海涛 沈玉栋 +5 位作者 徐振林 杨金易 雷红涛 肖治理 王弘 孙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0-333,379,共5页
为了建立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将所设计合成的系列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筛选获得源于新颖半抗原H3的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抗SEM多克隆抗体。同时,基于设计... 为了建立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将所设计合成的系列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筛选获得源于新颖半抗原H3的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抗SEM多克隆抗体。同时,基于设计合成的系列同/异源包被抗原,考察了不同结构包被原对ELISA灵敏度的影响,发现H4-OVA作为异源包被原建立SEM的ELISA检测方法可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ELISA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2.37ng/mL;定量检测线性范围(IC20~IC80)为0.439~110.78ng/mL;检测限(IC10)达0.07ng/mL,达到了国内外相关检测限量要求,可应用于实际食品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西林 半抗原设计 多克隆抗体 异源包被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原文传递
用于测定多环芳烃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彦峰 张清敏 +1 位作者 高志贤 戴树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7-540,共4页
将芘丁酸(1-pyrenebutyricacid,PBA)通过活性酯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共价结合,以PBA-BSA结合物为免疫原制备抗血清,利用该抗血清建立了测定多环芳烃类物质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并研究... 将芘丁酸(1-pyrenebutyricacid,PBA)通过活性酯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共价结合,以PBA-BSA结合物为免疫原制备抗血清,利用该抗血清建立了测定多环芳烃类物质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并研究了10种多环芳烃与该抗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测定芘和芘丁酸的IC50值分别为0.132mg·L-1和0.253mg·L-1,检出限分别为0.1mg·L-1和0.01mg·L-1,该方法不受溶剂甲醇的影响,因此可以用于经过预富集的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多环芳烃(PAHs) 测定
下载PDF
噻呋酰胺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潇潇 丁书茂 +1 位作者 杨旭 袁均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化合物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酸(MTCA)为噻呋酰胺的半抗原合成人工抗原,采用活泼酯法合成免疫原MTCA-BSA,分别采用活泼酯法、混合酸酐法和N,N'-羰基二咪唑/4-二甲氨基吡啶(CDI/DMAP)法合成3种包被原MTCA-OVA-1、MTCA-OVA-2和... 以化合物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酸(MTCA)为噻呋酰胺的半抗原合成人工抗原,采用活泼酯法合成免疫原MTCA-BSA,分别采用活泼酯法、混合酸酐法和N,N'-羰基二咪唑/4-二甲氨基吡啶(CDI/DMAP)法合成3种包被原MTCA-OVA-1、MTCA-OVA-2和MTCA-OVA-3。免疫动物后,最终以包被原MTCAOVA-3筛选并获得了具有高特异性的噻呋酰胺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噻呋酰胺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ic-ELISA)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检测范围为0.08~10.00 mg/L,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39 mg/L,检出限为0.08 mg/L,对自来水、湖水和小麦中的噻呋酰胺添加回收率在72.0%~128.3%之间,检测结果与HPLC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94)。本研究建立的ic-ELISA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与小麦等农产品中噻呋酰胺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桃中氰戊菊酯的残留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俊源 崔巧利 刘曙照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包被抗体、酶标半抗原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氰戊菊酯在桃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氰戊菊酯多克隆抗体包被浓度为4.0mg/L、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氰戊菊酯半抗原稀释1.0×10^5倍条件下,ELISA法检... 采用包被抗体、酶标半抗原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氰戊菊酯在桃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氰戊菊酯多克隆抗体包被浓度为4.0mg/L、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氰戊菊酯半抗原稀释1.0×10^5倍条件下,ELISA法检测氰戊菊酯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01-10mg/L,氰戊菊酯对抗体.酶标半抗原反应的抑制中浓度(IC50)为193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4.5%,IC20为13.5μg/L。在2、0.2和0.05mg/kg添加水平下,ELISA法测定桃中氰戊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81%-89%、85%~98%和85%-106%,RSD(n=5)分别为5.1%、5.6%和7.7%。ELISA法对桃中氰戊菊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下载PDF
精恶唑禾草灵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俊东 施海燕 +1 位作者 叶永浩 王鸣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6,共5页
建立了测定精恶唑禾草灵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合成了精恶唑禾草灵的半抗原精恶唑禾草酸(hapten)。通过碳二亚胺法将精恶唑禾草酸交联于牛血清蛋白(BSA)作为免疫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精恶唑禾草酸交联于卵清蛋白(OVA... 建立了测定精恶唑禾草灵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合成了精恶唑禾草灵的半抗原精恶唑禾草酸(hapten)。通过碳二亚胺法将精恶唑禾草酸交联于牛血清蛋白(BSA)作为免疫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精恶唑禾草酸交联于卵清蛋白(OVA)作为包被抗原,Hapten-BSA为免疫原制备了精恶唑禾草灵的兔抗血清,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测得其效价达1.024×105。确定了0.3mol/LNa+强度的磷酸盐缓冲液(pH7.5)和10%的甲醇为精恶唑禾草灵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本方法的IC50为(0.084±0.012)mg/L,检出限(IC10)为(0.0064±0.002)mg/L。对大部分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如精喹禾灵、氰氟草酯、高效吡氟甲禾灵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对于恶唑酰草胺有一定的交叉反应,这与两者的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恶唑禾草灵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氯黄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曙照 冯大和 邵秀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61-465,共5页
对邻氯苯磺酰胺进行衍生合成半抗原 ,并与载体蛋白质共价偶联制备突出氯黄隆分子特异性部分的合成抗原 ,以合成抗原免疫兔获得对氯黄隆具高亲合力的抗血清。采用硫酸铵盐析和 DEAE纤维素反相吸附法分离纯化抗体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以改... 对邻氯苯磺酰胺进行衍生合成半抗原 ,并与载体蛋白质共价偶联制备突出氯黄隆分子特异性部分的合成抗原 ,以合成抗原免疫兔获得对氯黄隆具高亲合力的抗血清。采用硫酸铵盐析和 DEAE纤维素反相吸附法分离纯化抗体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以改良的过碘酸钠法标记抗体、以混合酸酐法标记半抗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氯黄隆具高度特异性的间接竞争 ,包被抗体、包被抗原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在优化条件下 ,氯黄隆测定的线性浓度范围为 1 0 0 ~ 1 0 3 ng/ m L,检出限 <0 .1 ng/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黄隆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土壤 残留量分析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黄瓜中的甲基对硫磷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丽君 钱传范 +2 位作者 李文明 江树人 王小如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6期146-149,共4页
采用自制多克隆抗体,考察了不同离子强度和不同甲醇含量对竞争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黄瓜中甲基对硫磷的残留检测ELISA方法。实验表明,甲基对硫磷对抗体竞争性结合的I50为0.13mg/L,方法检出限I20为6.7μg/L。除... 采用自制多克隆抗体,考察了不同离子强度和不同甲醇含量对竞争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黄瓜中甲基对硫磷的残留检测ELISA方法。实验表明,甲基对硫磷对抗体竞争性结合的I50为0.13mg/L,方法检出限I20为6.7μg/L。除倍硫磷与杀螟硫磷表现了一定的交叉反应外,其它结构相类似的有机磷农药均无交叉反应。黄瓜样品经简单前与处理后分别采用ELISA和GC测定,用ELISA方法测得黄瓜中甲基对硫磷的添加回收率为83.10% ̄93.46%,C.V为6.61% ̄10.36%,最低检出限为0.003mg/kg,与GC测定数据基本相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黄瓜 测定 农药残留分析 交叉反应 多克隆抗体 方法检出限 有机磷农药 最低检出限 竞争反应 甲醇含量 离子强度 反应体系 残留检测 杀螟硫磷 竞争性 倍硫磷 相类似 回收率 数据基 GC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鳍藻毒素DTX1和DTX2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丽 刘磊 +5 位作者 赵芮 韦宁 杨琳 刘仁沿 梁玉波 孙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7-560,共4页
利用BALB/c小鼠腹水大量制备抗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单克隆抗体,并以此抗体为探针建立了检测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DTX1和DTX2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DTX1和D... 利用BALB/c小鼠腹水大量制备抗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单克隆抗体,并以此抗体为探针建立了检测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DTX1和DTX2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DTX1和DTX2各组分的标准曲线在一定范围内都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最低检出浓度为0.53μg/L和0.45μg/L;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6.18%、5.11%和7.28%、5.79%;加标样品平均回收率为76.4%、79.9%;OA与DTX1和DTX2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3%和79%。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贝类样品中DTX1和DTX2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X1 DTX2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