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诊断初治肺结核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赵双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联合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设为对照组;单一T-SPOT... 目的观察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联合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设为对照组;单一T-SPOT.TB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A;单一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B;T-SPOT.TB试验联合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C,观察对比4组在诊断初治肺结核中的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的准确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特异性、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准确度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试验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T-SPOT.TB试验和PPD试验联合诊断可提高特异性,结合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等综合诊断,提高临床早期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初治肺结核 准确度
下载PDF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曹敏 顾英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松江区中心医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病例,从中筛选出同时完成TSPOT.TB、TB-Ab、MTB涂片、MTB培养和GeneXpert的病例248份...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松江区中心医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病例,从中筛选出同时完成TSPOT.TB、TB-Ab、MTB涂片、MTB培养和GeneXpert的病例248份。比较这五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分析TSPOT.TB在菌阴性肺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潜伏性肺结核和陈旧性肺结核中的阳性率和斑点数差异。结果:这五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87.50%、29.17%、22.22%、37.50%、38.89%;这五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分别为82.95%、88.64%、100%、100%、99.43%。TSPOT.TB的敏感度高于其他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特异度与TB-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与MTB涂片、MTB培养、GeneXpert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在菌阴性肺结核和菌阳性肺结核中的阳性率及斑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在肺结核三个亚组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与陈旧性肺结核中斑点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潜伏性肺结核斑点数与另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T-SPOT.TB快速敏感具有极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在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T-SPOT.TB不能有效区分活动性、潜伏性以及陈旧性结核感染,因而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指标及试验或联合其他的方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菌阴性肺结核 菌阳性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 潜伏性肺结核
下载PDF
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陆建红 陈国军 +3 位作者 杜开齐 董长林 杨勇 金益军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66-868,871,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103例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结核特异性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以及培养滤液蛋白10...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103例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结核特异性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以及培养滤液蛋白10刺激产生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数,并与血清抗结核抗体、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比较。结果 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5.15%、93.33%;阳性预则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8.00%、84.85%;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14.27%、0.05%,均优于血清抗结核抗体、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0.01),但方法间一致性较弱(Kappa<0.4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SPOT.TB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筛查,快速早期辅助结核病诊断和排除感染方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在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叶丽萍 梁艳 +8 位作者 施兵 刘丽辉 金建刚 张玉珠 胡文清 刘明娟 阳幼荣 陈虎 吴雪琼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诊断免疫功能低下的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结核病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为刺激抗...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诊断免疫功能低下的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结核病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为刺激抗原的ELISPOT检测技术,分析了51例发热的血液病怀疑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患者的外周血,作能分泌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测定,以传统的诊断方法为对照。结果确诊血液病合并结核病24例,排除活动性结核病27例;ELISPOT的灵敏度为73.6%,高于PPD皮肤试验的54.5%(P<0.05),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的37.5%(P<0.01);准确度82.6%高于抗结核抗体的62.5%(P<0.05),高于PPD的77.77%;特异度88.88%,与抗结核抗体检测(87.5%)及PPD(93.75%)相似;ELISPOT与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结果联合分析,其诊断率为79.2%。此外,ELISPOT检测结果与性别、年龄、结核病史、抗结核抗体、机体免疫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ELISPOT是血液病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结核病 诊断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下载PDF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 被引量:6
5
作者 梁艳 吴雪琼 +4 位作者 王兰 王志耘 张翠英 阳幼荣 张俊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情况,评价ELISPOT在检测结核潜伏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为对照,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366例2009年驻京部队入伍新兵外周血中分泌结...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情况,评价ELISPOT在检测结核潜伏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为对照,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366例2009年驻京部队入伍新兵外周血中分泌结核菌抗原特异性y干扰素(IFN-y)的T淋巴细胞数。对PPD和ELISPOT均为阴性的入伍新兵接种卡介苗,10个月后再做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比较结果。结果366例入伍新兵中,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阳性率分别为44.81%和31.69%。202例PPD皮肤试验阴性和164例PPD皮肤试验阳性者中,分别有53例(26.24%)和63例(38.41%)ELISPOT阳性,两者的一致率为57.92%(212/366),两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34,P〈0.001)。在接种过卡介苗者中,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为58.53%(127/217),ELISPOT阳性率为29.1)3%(63/217),斑点形成细胞数为32.44±26.52;在未接种卡介苗者中,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为24.83%(37/149),ELISPOT阳性率为35.57%(53/149),斑点形成细胞数为41.81±30.48。110例PPD和ELISPOT均为阴性的人伍新兵接种卡介苗1(1个月后,PPD皮肤试验阳转率为78.18%,而ELISPOT检测均为阴性。结论ELISPO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真实反映入伍新兵的结核潜伏感染情况,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重组CFP-10/ESAT-6融合蛋白 结核菌素试验 纯蛋白衍生物 卡介苗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贾红彦 兰汀隆 +7 位作者 刘菲 杜凤娇 魏荣荣 杜博平 邢爱英 孙琦 秦世炳 张宗德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骨关节结核病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ELISPOT试验检测结核菌特异性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 目的探讨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骨关节结核病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ELISPOT试验检测结核菌特异性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同时对关节穿刺液或手术标本进行涂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菌特异DNA以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骨关节结核病患者中ELISPOT检测敏感性为96.7%(29/30),特异性为76.2%(16/2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5.3%、94.2%和2.86。抗酸杆菌涂片、结核菌培养、PCR和病理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23.3%(7/30),30.0%(9/30),46.7%(14/30)和93.3%(28/30)。结论 ELISPOT检测方法在骨关节结核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干扰素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培泽 叶涛生 +1 位作者 邓永聪 蔡雄茂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2期314-315,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水平、TB-DNA(PCR)结果,比较三种技术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作用。结果 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比较三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lispot技术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其诊断价值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价值 检测技术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技术 结核性脑膜脑炎 应用 免疫斑点技术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覃伟 银春莲 +2 位作者 杨莉 李海 郑春燕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活动性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结核病患者36例(结核病组)和非结核病患者(对照组)38例,收集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ELISPOT检测,同时对部分受试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活动性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结核病患者36例(结核病组)和非结核病患者(对照组)38例,收集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ELISPOT检测,同时对部分受试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结核病组中ELISPOT的灵敏度为91.7%(33/36),特异度为81.6%(31/38)。TST的灵敏度为48.1%(13/27),特异度为57.9%(22/38)。同时完成ELISPOT和TST检测的27例结核病患者中,ELISPOT阳性检出率为88.9%(24/27),明显高于TST检出率的48.1%(13/27,P=0.021);对照组中,ELISPOT阳性检出率为18.4%(7/38),明显低于TST检出率的42.1%(16/38,P<0.05)。结论 ELISPOT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下载PDF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叶猛 徐贵 +3 位作者 何月 王龙 马威 胡风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0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快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4例结核病患者(疾病组)和48例非结核病(对照组)对照,同时采用结核杆菌涂片、结核抗体(TB-Ab)、结核菌素试验(TB-PPD)及结核感染T细胞酶...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快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4例结核病患者(疾病组)和48例非结核病(对照组)对照,同时采用结核杆菌涂片、结核抗体(TB-Ab)、结核菌素试验(TB-PPD)及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进行检测,并比较四种检测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T-SPOT.TB法的敏感性为75.68%、特异性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70.97%,均明显高于TB-PPD法的55.41%、56.25%、66.13%、45.00%和TB-Ab法的36.49%、68.75%、64.29%、41.25%,涂片染色镜检阳性率仅为9.46%。结论:T-SPOT.TB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快速、敏感的方法,在结核性疾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涂片 结核抗体 结核菌素试验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病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储新民 孔建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3-615,共3页
应用T-SPOT·TB检测临床确诊的106例结核患者和24例健康体检者,与抗酸染色(AFB)、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结核抗体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SPOT.TB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5.8%。AFB、PPD、结核抗体敏感性分别为36... 应用T-SPOT·TB检测临床确诊的106例结核患者和24例健康体检者,与抗酸染色(AFB)、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结核抗体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SPOT.TB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5.8%。AFB、PPD、结核抗体敏感性分别为36.8%、57.5%、39.6%,特异性分别为100.0%、83.3%、91.7%。T-SPOT.TB敏感性与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与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实验检测结核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快速诊断结核感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γ-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T-SPOT·TB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璇 李天兴 +1 位作者 韩晓群 黄汉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8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住院2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和18例肺癌胸膜转移患者(恶性肿瘤组),利用ELISPOT法检测两组患者胸水对...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住院2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和18例肺癌胸膜转移患者(恶性肿瘤组),利用ELISPOT法检测两组患者胸水对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反应,分泌γ干扰素的效应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结果 ELISPOT结果显示结核组胸水中T淋巴细胞检测阳性率为85.7%(18/21),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16.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PO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5.7%、83.3%.结论 ELISPOT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对于结核性胸膜炎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诊断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果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艳芳 潘霞 +1 位作者 方晓虹 刘密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果(T-SPOT.TB)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例T-SPOT.TB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在得知T-SPOT.TB结果的次日和1周后的心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果(T-SPOT.TB)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例T-SPOT.TB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在得知T-SPOT.TB结果的次日和1周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连续性治疗,正常出院。干预后HAMA总分及焦虑、害怕、紧张、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及时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T-SPOT.TB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焦虑、害怕、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风湿性疾病 心理状况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凯 张顺聪 +4 位作者 周腾鹏 马延怀 梁德 吴雪琼 陈建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结果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脊柱结核感染组患者85例(病例组)和非脊柱结核疾病患者71例(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POT技术,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结果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脊柱结核感染组患者85例(病例组)和非脊柱结核疾病患者71例(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POT技术,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融合抗原CFP-10/ESAT-6作为刺激物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临床因素对ELISPOT结果的影响。结果ELISPOT诊断在病例组中的阳性率为83.5%,进一步分析得出: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年龄≥60岁)的阳性率为72.7%,而在年龄<60岁脊柱结核患者中的阳性率高达90.4%,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偏低(BMI≤16kg/m2)脊柱结核组斑点形成细胞(SFC)数目[(25.3±12.8)个]比BMI17~25kg/m2组[(45.2±36.7)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影像学上合并有椎旁脓肿的患者其SFC数目为(48.6±35.8)个,相比较单纯椎体破坏无合并椎旁脓肿者的(25.8±22.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的实验室辅助诊断中,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融合抗原CFP-10/ESAT-6作为刺激物的ELISPOT试验发挥着一定作用,其诊断结果可能受到年龄、BMI、椎旁脓肿等临床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大川 王在义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3316-3318,3319,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172例,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肺结核组96例(其中确诊组18例,临床诊断组78例)...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172例,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肺结核组96例(其中确诊组18例,临床诊断组78例),肺炎组7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ELISPOT、胸部CT检查,部分患者行TB-DNA、TB-Ab、痰涂片检查,分析和比较ELISPOT的诊断价值。结果 96例肺结核患者中92例ELISPOT阳性,76例肺炎患者中67例ELISPOT阴性,其灵敏度95.83%,特异度88.16%,阳性似然比7.44,阴性似然比0.05,阳性预测值91.09%,阴性预测值94.37%,约登指数0.84,Kappa值0.85。肺结核组与肺炎组患者的ELISP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POT检查结果显示,确诊组阳性率为94.44%,临床诊断组阳性率为96.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POT灵敏度均高于TB-DNA、TB-Ab、痰涂片、胸部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POT特异度与TB-DNA、TB-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胸部CT,低于痰涂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POT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以成为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有效工具,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活动性肺结核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临床诊断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老年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志强 郭斌 +1 位作者 吴若丹 白云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9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老年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老年骨关节结核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对照组患者给予结核抗体检测。比较两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老年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老年骨关节结核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对照组患者给予结核抗体检测。比较两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特异性分别为94.29%、85.71%、8.57%、91.43%、77.14%;对照组分别为77.14%、62.86%、5.71%、85.71%、54.29%。观察组检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核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分别为31.43%、51.43%、25.71%;对照组患者的结核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分别为25.71%、42.86%、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老年骨关节结核,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的结核抗体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关节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在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中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286-2288,共3页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在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感染为依据,分为两组,各42例,对比单一检测法、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在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感染为依据,分为两组,各42例,对比单一检测法、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结核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显著;组间联合检测效果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与单一检测方相比,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经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提高了诊断效果,避免了漏诊与误诊,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抗原检测 艾滋病 结核感染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项杰 王艳萍 +1 位作者 徐涛 李虹泽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T淋巴细胞的频率,在快速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检测对结核菌特异抗原刺激反应,分泌γ干扰素的效应T淋巴细胞数量方法,测定30名健康体检者,30例非结...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T淋巴细胞的频率,在快速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检测对结核菌特异抗原刺激反应,分泌γ干扰素的效应T淋巴细胞数量方法,测定30名健康体检者,30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和40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菌抗原特异的T淋巴细胞的频率。结果:40例结核病患者中,36例结核病患者结核抗原特异ELISPOT阳性,提示方法敏感度为90%,30名健康对照中,1名健康体检者阳性,其他健康体检者阴性,30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均为阴性,方法的特异度为98.3%;ELISPOT方法检测结核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PPD试验、结核抗体方法。结论:ELISPOT是灵敏高、特异好的快速检测结核菌感染的方法,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与抗结核抗体平行检测菌阴性结核比较
18
作者 袁海波 竭晶 +1 位作者 赵丹 李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207-5208,共2页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斑点试验(T SPOT.TB)和结核抗体试验在菌阴性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患菌阴性结核的29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T SPOT.TB和结核抗体试验进行结核病的诊断,比较二者对...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斑点试验(T SPOT.TB)和结核抗体试验在菌阴性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患菌阴性结核的29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T SPOT.TB和结核抗体试验进行结核病的诊断,比较二者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290例疑患结核病患者最终确诊结核119例。T SPOT.TB试验在敏感性、特异性、NPV、PPV等方面显著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P<0.05)。结论 T SOPT.TB较结核抗体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适于作为结核病的筛检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抗结核抗体试验 结核 诊断
下载PDF
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价值分析与临床研究
19
作者 龚觅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6年第8期70-71,62,共3页
结核感染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的一类慢性传染性疾病,全国第五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发生结核感染的患者人数超过五亿,尤其以肺结核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不仅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人数不断增... 结核感染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的一类慢性传染性疾病,全国第五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发生结核感染的患者人数超过五亿,尤其以肺结核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不仅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且年均新发耐多药结核感染的患者也正快速增长,其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而如何对结核感染的情况进行早期正确有效诊断对于控制感染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结核感染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感染 病理诊断 T细胞 临床研究 价值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下载PDF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结核潜伏感染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海玲 张鹏亮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即T-SPOT.TB)检测并了解医院护理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82名护理人员(其中内科病区75人,外科病区78人,辅助科室29人)的外周血进行TSPOT.TB试验,分析结核潜伏感染情况。结果 18...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即T-SPOT.TB)检测并了解医院护理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82名护理人员(其中内科病区75人,外科病区78人,辅助科室29人)的外周血进行TSPOT.TB试验,分析结核潜伏感染情况。结果 182名护理人员中,T-SPOT.TB阳性者47人,总潜伏感染率25.82%;内科、外科及辅助科室的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22.67%(17/75)、26.92%(21/78)、31.03%(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65)。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T-SPOT.TB的阳性率31.9%(37/116),明显高于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T-SPOT.TB阳性率15.2%(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P=0.01),其RR值为2.62(95%CI:1.21~5.71)。结论综合性医院的护理人员结核潜伏感染率可受工作年限的影响,且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而受所在科室类别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护理人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