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紫色土的阳离子交换特征及其对酸缓冲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莉 谢德体 +1 位作者 李忠意 刘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7-897,共11页
明确酸性紫色土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特征及其对土壤后续酸化进程的影响有助于评估紫色土的潜在酸化风险。为此,在重庆市合川区采集了38个酸性紫色土,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与酸缓冲容量测定,探讨了阳离子交换特征对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影响。... 明确酸性紫色土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特征及其对土壤后续酸化进程的影响有助于评估紫色土的潜在酸化风险。为此,在重庆市合川区采集了38个酸性紫色土,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与酸缓冲容量测定,探讨了阳离子交换特征对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紫色土的酸化程度较为严重,但酸性紫色土仍具有较高的交换性盐基阳离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紫色土的交换性Ca^(2+)和交换性Mg^(2+)含量分别为红壤的5.9倍和3.9倍。紫色土CEC也显著高于红壤和砖红壤。丰富的黏土矿物组成,尤其是较高的蒙脱石含量,是紫色土具有较高盐基阳离子含量和高CEC的主要原因。酸性紫色土的酸缓冲容量大小为3.18~25.6mmol·kg^(–1)·pH^(–1)。酸缓冲容量与交换性盐基总量和CEC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较高的盐基阳离子含量和CEC有助于增加紫色土的酸缓冲容量,减缓土壤的酸化速度。因此,尽管部分紫色土酸化较为严重,但受成土母质和发育程度的影响,丰富的盐基阳离子含量能对进入土壤中的酸进行缓冲,减缓紫色土酸化速度。这是紫色土相对于其他地带性酸性土壤所具有的独特酸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紫色土 酸缓冲容量 交换性盐基离子 表面负电荷 黏土矿物
下载PDF
拟合方式对酸碱滴定法测定土壤酸缓冲容量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莉 程永毅 +1 位作者 李忠意 谢德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9-516,共8页
酸碱滴定法是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中酸碱滴定数据点的拟合方式对测得的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结果影响极大。为此,采用酸碱滴定法对38个酸性紫色土的酸缓冲容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4种拟合方式(整段多项式曲线拟合、突跃范... 酸碱滴定法是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中酸碱滴定数据点的拟合方式对测得的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结果影响极大。为此,采用酸碱滴定法对38个酸性紫色土的酸缓冲容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4种拟合方式(整段多项式曲线拟合、突跃范围内线性拟合、酸段多项式曲线拟合、酸段线性拟合)对酸碱滴定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得到土壤的酸缓冲容量,比较分析了不同拟合方式计算得到的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结果表明:不同拟合方式获得的酸缓冲容量差异较大;不同拟合方式获得的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不同,酸段线性拟合方式得到的R^(2)显著低于其他三种拟合方式,计算得到的酸缓冲容量的准确度较低;整段多项式曲线拟合方式获得的方程对酸碱滴定数据的拟合度最佳。进一步分析发现,4种拟合方式计算得到的酸缓冲容量与交换性盐基总量(r_(1))和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r_(2))间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整段多项式曲线拟合(r_(1)=0.486^(**),r_(2)=0.525^(**))、突跃范围内线性拟合(r_(1)=0.223,r_(2)=0.245)、酸段多项式曲线拟合(r_(1)=0.183,r_(2)=0.220)、酸段线性拟合(r_(1)=-0.219,r_(2)=0.002),整段多项式曲线拟合算得的酸缓冲容量与土壤当前所处的阳离子交换和硅酸盐缓冲关系最为密切。综合得出,4种拟合方式中,整段多项式曲线拟合计算得到的酸缓冲容量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最好,有助于土壤酸减缓冲性能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缓冲容量 碱滴定 数据拟合方式 紫色土 整段多项式曲线拟合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碱性农田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影响
3
作者 蔡彦明 张浩 +2 位作者 师荣光 沃飞 彭胜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采用模拟降雨设备,用改进的酸碱滴定曲线法研究了pH值分别为3.0,3.5,4.0,4.5和5.0的酸雨在降雨量达到120 mm,240 mm,360 mm和480 mm时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碱滴定曲线法适用于天津碱性农田土壤,使北方碱性土壤酸缓冲... 采用模拟降雨设备,用改进的酸碱滴定曲线法研究了pH值分别为3.0,3.5,4.0,4.5和5.0的酸雨在降雨量达到120 mm,240 mm,360 mm和480 mm时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碱滴定曲线法适用于天津碱性农田土壤,使北方碱性土壤酸缓冲容量降低的酸雨pH临界值可能在3.5左右。降雨量对土壤酸缓冲容量有明显影响,酸缓冲容量变化率K在120 mm处理时有最大值,并随降雨量增加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碱性土壤 酸缓冲容量 碱滴定
下载PDF
雅安市大气PM2.5酸度、酸缓冲容量及其与颗粒物离子组成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蒲金国 邢智 《化工管理》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实验选择雅安川农科技园为采样点,分别于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4月、2011年6月采集PM_(2.5)样本,作为秋、冬、春、夏季的大气颗粒物样本的代表,分析探讨颗粒物酸度、缓冲容量的数值变化范围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寻找酸度、缓冲容... 本实验选择雅安川农科技园为采样点,分别于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4月、2011年6月采集PM_(2.5)样本,作为秋、冬、春、夏季的大气颗粒物样本的代表,分析探讨颗粒物酸度、缓冲容量的数值变化范围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寻找酸度、缓冲容量与离子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川农科技园春、夏、秋、冬季的酸度平均值分别为:3.04、0.45、2.34和5.74neq/m3。酸缓冲容量平均值分别为:-3.67、5.06、-24.65和-6.07neq/m3。与国内其他地方同季节PM_(2.5)的酸度比较,采样地的酸度处于较低水平。可能原因是雅安为旅游优先发展的城市,排入大气中的酸性前体物质的量不大,同时雅安终年多雨,有良好的酸性及缓冲物质去除机制;且雅安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度区域,云层厚,对太阳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强烈,降低了大气二次酸性污染物的生成产率。此外,研究还显示川农科技园大气PM_(2.5)的酸缓冲容量非常有限,研究区域要防止颗粒物酸化,防止酸性降水的发生就必须严格控制和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前体物质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安 大气细颗粒物 酸缓冲容量
下载PDF
酸缓冲容量对污泥屏障重金属再溶出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虎元 鞠圆圆 +1 位作者 范志明 王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56-2964,共9页
借助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活动,污泥屏障可用来固定尾矿堆场的重金属.针对尾矿风化淋滤形成的酸性采矿废水(acidmine drainage,AMD)与污泥屏障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已固定重金属再次溶出问题,通过酸滴定实验,研究了不同厌氧培养时间的污泥... 借助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活动,污泥屏障可用来固定尾矿堆场的重金属.针对尾矿风化淋滤形成的酸性采矿废水(acidmine drainage,AMD)与污泥屏障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已固定重金属再次溶出问题,通过酸滴定实验,研究了不同厌氧培养时间的污泥悬液的酸缓冲容量及其对重金属再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悬液酸缓冲容量与悬液固液比成正比,并随着厌氧还原程度的加深而增加.碳酸盐缓冲体系和有机质缓冲体系对污泥悬液酸缓冲有重要意义.酸滴定实验发现,随着pH降至6.2以下,重金属Zn、Pb和Cu开始快速溶解释放,且释放量符合Zn>Cu>Pb.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污泥屏障在AMD渗透条件下酸缓冲容量消耗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厚度2.0 m的污泥屏障,即使在10.0 m水头的AMD渗透酸化条件下,有效酸缓冲容量经历666 a之后才能被耗尽,在此时间内污泥屏障具备对重金属的生物化学固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采矿废水 污泥屏障 酸缓冲容量 重金属
原文传递
浙江省典型农田土壤酸化关键pH段的酸缓冲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童文彬 李荣会 +4 位作者 杨海峻 江建锋 祝伟东 吴怡菲 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由中性(pH 6.5~7.5)向酸性(pH 4.5~5.5)发展是土壤酸化的关键阶段,因此土壤pH 4.5~6.5范围内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将直接影响土壤酸化的速率。从浙江省平原地区采集了48个代表性水田土壤,分析了酸化关键pH段的土壤酸缓冲性能及主要影响因... 由中性(pH 6.5~7.5)向酸性(pH 4.5~5.5)发展是土壤酸化的关键阶段,因此土壤pH 4.5~6.5范围内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将直接影响土壤酸化的速率。从浙江省平原地区采集了48个代表性水田土壤,分析了酸化关键pH段的土壤酸缓冲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水田土壤pH 4.5~6.5间的酸缓冲容量(pH降低1个单位所需要的酸量)在8.34~41.22 mmol/(kg·pH)之间,平均为23.38 mmol/(kg·pH),由高至低分别为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区水田土壤的酸缓冲容量分别是河谷平原的1.60、1.17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粘粒含量和CEC是影响土壤酸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缺乏粘粒含量是平原地区土壤快速酸化的主要诱因。质地较轻的土壤是平原地区农田酸化预防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酸缓冲容量 粘粒
下载PDF
中国几种典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吉东 冯冰 +7 位作者 李传哲 徐聪 吴迪 王磊 张辉 许仙菊 艾玉春 张永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2-1458,共7页
通过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可以评价土壤抗酸化能力,了解土壤酸化过程,为修复酸化土壤提供依据。以中国部分典型地域的潮土、红壤及太湖地区水稻土为对象,对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酸碱滴定法和培养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适合测定不同土... 通过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可以评价土壤抗酸化能力,了解土壤酸化过程,为修复酸化土壤提供依据。以中国部分典型地域的潮土、红壤及太湖地区水稻土为对象,对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酸碱滴定法和培养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适合测定不同土壤类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使用无CO2蒸馏水、CaCl2(0.01 mol/kg)浸提土壤(土水质量比为1.0∶2.5),运用HCl和NaOH滴定法分析的pH(H2O)、pH(CaCl2)在突变范围内与酸碱加入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CaCl2浸提的红壤pH除外)。利用CaCO3和H2SO4培养法分析则发现,初始反应为酸性的土壤,其pH值与酸碱加入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但潮土和乌栅土除外。研究结果表明,以无CO2蒸馏水进行浸提,运用HCl和NaOH进行滴定的方法测定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对不同土壤类型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利用该方法对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进行测定发现,各施肥处理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9.6~24.8 mmol/kg;太湖地区黄泥土酸碱缓冲容量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增施猪粪和施用过磷酸钙是提高该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缓冲容量 测定方法 红壤 水稻土
下载PDF
5种桦木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及苯醇抽出物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姚春丽 张求慧 段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1-92,共2页
该研究对 5种新培育速生桦木的 pH值、酸碱缓冲容量和苯醇抽出物进行了测试 ,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比较了它们在上述化学性能上的差异 ,指出采用该 5种树种制造胶合板时 。
关键词 PH值 缓冲容量 苯醇抽出物 桦木 化学性能
下载PDF
固体浓度及上清液有机物对柠檬酸污泥pH缓冲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影影 董黎明 +1 位作者 李梦娅 李杨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4-590,共7页
本文选取柠檬酸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市政污泥比较,探讨了固体浓度和上清液有机物对污泥pH缓冲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污泥的pH缓冲容量(9.50 mmol·L^(-1))比市政污泥(6.61 mmol·L^(-1))高出40%以上.污泥体系的固体浓度... 本文选取柠檬酸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市政污泥比较,探讨了固体浓度和上清液有机物对污泥pH缓冲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污泥的pH缓冲容量(9.50 mmol·L^(-1))比市政污泥(6.61 mmol·L^(-1))高出40%以上.污泥体系的固体浓度越大或上清液中有机物物浓度越高,则污泥的pH缓冲容量越大.污泥的pH缓冲容量与污泥固体和上清液pH缓冲容量的加和并不一致,但上清液有机物均比固体浓度对污泥体系的pH缓冲容量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污泥 固体浓度 上清液有机物 缓冲容量
原文传递
5种不同品系相思木材的化学性质 Ⅱ .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洛华 秦特夫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344,共3页
对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的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之间pH值变异较小,其pH值在4.8~5.9之间;厚荚相思木材心材、边材之间pH值变化较大;木材的酸缓冲容量在2.7~8.35mL范围,碱缓冲容量在21.05~42.00mL范... 对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的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之间pH值变异较小,其pH值在4.8~5.9之间;厚荚相思木材心材、边材之间pH值变化较大;木材的酸缓冲容量在2.7~8.35mL范围,碱缓冲容量在21.05~42.00mL范围内变化;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的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大体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木材 PH值 、碱缓冲容量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和利用方式下土壤酸缓冲性能分异及其机理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煜杰 唐瑞杰 +7 位作者 杨安富 赵彩悦 胡玉麟 董璐 吴晓晨 孟磊 林天 伍延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1-2244,共14页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的主要类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水稻土),对其酸缓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在3.17~27.70 mmol/kg,平均值为9.01 mmol/kg,供试土壤均对酸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容量(12.14 mmol/kg)显著高于林地、水田和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下,黄壤酸缓冲容量(17.13 mmol/kg)显著高于砖红壤、赤红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和水稻土。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与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土壤酸缓冲容量与pH(H2O)和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交换性氢呈显著负相关(P<0.05)。供试土壤中稍易受酸害等级有1个,占3.0%;极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2个,占6.0%;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30个,占91.0%。【结论】海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旱地和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决定;水田土壤对酸的敏感性由有机质含量决定。不同土壤类型中,黄壤酸缓冲性能受比表面积影响最大;砖红壤和赤红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决定;燥红土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滨海风沙土由pH(H2O)决定;水稻土由有机质含量决定。在日后的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土壤酸性调节剂等有利于提高土壤酸缓冲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缓冲容量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质 阳离子交换量 比表面积
下载PDF
胶黏剂酸碱缓冲容量对连续辊压法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薄板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桑文斌 《中国人造板》 2012年第7期16-18,共3页
探讨胶黏剂酸碱缓冲容量对连续辊压法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薄板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缓冲容量 连续辊压法 中密度纤维板薄板 施胶量 热压速度
下载PDF
碱性物料与有机物料配施对柑橘园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胜 曾斌 +6 位作者 龚碧涯 韩健 张文 杨水芝 罗赛男 邓素枫 廖炜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3,71,共8页
以纽荷尔脐橙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线性方程计算柑橘园土壤酸碱缓冲曲线的拟合参数,研究碱性物料与有机物料配施对柑橘园土壤酸碱缓冲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砂土酸碱缓冲容量为1.04 cmol·kg... 以纽荷尔脐橙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线性方程计算柑橘园土壤酸碱缓冲曲线的拟合参数,研究碱性物料与有机物料配施对柑橘园土壤酸碱缓冲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砂土酸碱缓冲容量为1.04 cmol·kg^(-1)·pH^(-1),属于酸碱敏感型土壤;酸碱缓冲曲线呈明显的反“S”形,在pH值>9和pH值<3区间土壤酸碱变化呈减弱趋势,即该pH值范围内土壤对酸和碱的缓冲能力强;不同调控措施之间对酸碱沉降的缓冲性能存在较大差异,黄砂土中单独施用碱性物料调节酸性土壤缓冲性能时,T12处理(石灰,β=1.16 cmol·kg^(-1)·pH^(-1),K=89.09%)的土壤抗酸性能明显改善,而碱性物料配合有机物料处理的土壤酸碱缓冲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T43(白云石粉+稻壳灰,β=1.33 cmol·kg^(-1)·pH^(-1),K=78.09%)>T22(石灰+有机肥,β=1.27 cmol·kg^(-1)·pH^(-1),K=81.66%)>T35(洁农宝土壤调理剂+生物炭,β=1.21 cmol·kg^(-1)·pH^(-1),K=85.44%)>T34(钙镁磷粉+生物炭,β=1.21 cmol·kg^(-1)·pH^(-1),K=85.91%)。碱性物料与有机物料配施能明显改善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单果重提高了4.64%~18.18%,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46.38%~57.4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9.91%~23.66%,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9.52%~23.81%,固酸比提高了21.58%~62.53%。综合评定,T35处理(洁农宝土壤调理剂+生物炭)改良套餐适宜在土壤酸化果园示范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土壤 缓冲容量 拟合参数 果实品质
原文传递
氮肥添加对黑钙土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宜联 郭策 +4 位作者 郭媛 贺秀娟 赵兴敏 王鸿斌 隋标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75-82,共8页
以pH为5.38、6.54、7.16和8.11(依次编号为A、B、C和D)的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氮肥(尿素、磷酸二铵)添加对黑钙土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3年施肥量条件下,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分别使4种黑钙土... 以pH为5.38、6.54、7.16和8.11(依次编号为A、B、C和D)的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氮肥(尿素、磷酸二铵)添加对黑钙土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3年施肥量条件下,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分别使4种黑钙土的pH值下降了0.44、0.51、0.61、0.36和0.52、0.55、0.86、0.42个单位。对4种土壤而言,pH值降低程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B≥A>D。施加氮肥后,D土壤样品的pH值仍呈碱性,故未检测出交换性酸、H+、Al3+。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使A、B、C土壤样品的交换性酸含量分别增加了0.07、0.94、3.62倍和0.23、0.74、2.93倍,交换性H+含量分别增加了0.12、1.14、7.27倍和0.26、0.97、4.73倍,交换性Al3+含量分别增加了0.15、0.77、2.35倍和0.21、0.54、2.29倍。交换性酸、H+、Al3+含量增加程度的大小顺序均为C>B>A。添加尿素的黑钙土交换性酸、H+、Al3+含量与添加磷酸二铵的无显著差异。尿素和磷酸二铵添加后,4个土壤样品的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下降了2.82%、10.27%、3.24%、2.99%和2.26%、3.80%、3.70%、3.94%,且两种肥料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黑钙土酸碱缓冲容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H+、AI3+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之,氮肥添加不同程度上提升了不同酸度黑钙土的交换性酸、H+、Al3+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钙土 氮肥 PH值 交换性 缓冲容量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酸雨区森林土壤酸缓冲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波 王云琦 +4 位作者 王玉杰 郭平 刘春霞 唐晓芬 孙素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3,共7页
为探讨酸雨区森林土壤的酸缓冲机制,采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不同土层土壤样品,研究森林土壤酸缓冲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同一土壤在不同的pH阶段其酸缓冲能力相差很大,这是由于... 为探讨酸雨区森林土壤的酸缓冲机制,采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不同土层土壤样品,研究森林土壤酸缓冲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同一土壤在不同的pH阶段其酸缓冲能力相差很大,这是由于土壤不同缓冲机制所造成的。当pH>3.0时,土壤中起主要缓冲作用的是土壤有机质、CEC、交换性Al 3+等;当pH<3.0时,土壤的主要缓冲机制为土壤矿物质的风化,土壤pH成为影响缓冲作用的主要因素。②在pH>3.0时,不同土壤酸缓冲能力相差较大,4种林分土壤平均缓冲能力大小为灌木林(25.58mmol/kg)>常绿阔叶林(23.81mmol/kg)>针阔叶混交林(19.43mmol/kg)>毛竹林(17.12mmol/kg),且同一林分表层土壤酸缓冲能力大于下层土壤。③当pH<3.0时,所有土壤的缓冲能力都急剧增强,pH越低,土壤酸缓冲能力越强,在同一pH阶段不同土壤酸缓冲能力相近。④按照对酸害容量划分,4种林分土壤全部属于易受害、稍易受害土壤,酸沉降极易对植物造成伤害,强烈建议对缙云山森林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其土壤pH值和酸缓冲能力,同时,加大对环境的监控,减小酸雨发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缓冲能力 土壤酸缓冲容量 土壤容量
下载PDF
海南胶园土壤酸碱缓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井玉丹 林清火 +3 位作者 郭澎涛 刘海林 王家宝 罗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5-350,共6页
为探明海南省橡胶园土壤酸缓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酸碱滴定法对海南省植胶区代表性的5种类型土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土壤pH处于4.58~6.69,平均为5.53。当pH3.5~6.0时,土壤缓冲体系为初级缓冲体系,不同类型土壤酸缓冲能力相差较... 为探明海南省橡胶园土壤酸缓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酸碱滴定法对海南省植胶区代表性的5种类型土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土壤pH处于4.58~6.69,平均为5.53。当pH3.5~6.0时,土壤缓冲体系为初级缓冲体系,不同类型土壤酸缓冲能力相差较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含量等因素起主要的缓冲作用,各胶园土壤酸缓冲容量均较小(pHBC=7.50~20.62 mmol/kg)。当pH〈3.5时,土壤缓冲体系为次级缓冲体系,各土壤缓冲能力急剧增强,且在同一pH阶段,各土壤酸缓冲能力相差较小。可见,海南省土壤大多属于酸性,土壤酸缓冲能力差,不同土壤之间土壤酸缓冲性能相差很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酸缓冲作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橡胶园土壤 土壤缓冲能力 土壤酸缓冲容量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土壤酸缓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建国 章明奎 周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07-211,共5页
用模拟方法研究了浙江省40个土属的农业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酸的缓冲作用可分为3段,相应的pH范围大致可分为>6,3~6和<3,pH在3~6的范围内缓冲作用较弱.不同土壤对酸的缓冲容量和缓冲强度有很大的变化,... 用模拟方法研究了浙江省40个土属的农业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酸的缓冲作用可分为3段,相应的pH范围大致可分为>6,3~6和<3,pH在3~6的范围内缓冲作用较弱.不同土壤对酸的缓冲容量和缓冲强度有很大的变化,成土母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酸的缓冲容量和缓冲强度一般是:滨海沉积物发育土壤>石灰岩发育土壤>湖积物发育土壤>河流冲积物发育土壤>山地丘陵酸性岩残坡积母质发育土壤.酸的缓冲容量和缓冲强度主要受土壤中CaCO3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缓冲容量 农业土壤
下载PDF
耕地棕壤酸碱缓冲性能及酸化速率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沈月 依艳丽 +3 位作者 张大庚 栗杰 依妍 徐龙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0,共6页
辽宁省耕地棕壤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酸化趋势明显,pH整体平均值从第二次普查时期的6.42降至5.73。对辽宁省4个典型地区(昌图、沈阳、瓦房店、清原)的耕地棕壤耕层(0-20cm)缓冲性能、酸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酸碱... 辽宁省耕地棕壤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酸化趋势明显,pH整体平均值从第二次普查时期的6.42降至5.73。对辽宁省4个典型地区(昌图、沈阳、瓦房店、清原)的耕地棕壤耕层(0-20cm)缓冲性能、酸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酸碱缓冲容量变幅为29.66~39.87mmol/kg.pH unit,其中辽宁北部和中部地区酸碱缓冲容量明显高于辽南和辽东地区。酸化速率以辽南地区下降速率最快,其值为2.69H+kmol/(hm2.a),而速率最慢的地区为辽东,其酸化速率为1.44H+kmol/(hm2.a)。土壤初始pH、阳离子交换量、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均是影响酸碱缓冲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北部和中部质地以粉(砂)壤土为主,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及粘粒含量均高于南部和东部地区,因此缓冲性能也较强。施肥及其他人为因素对辽宁耕地棕壤酸碱缓冲容量及酸化速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缓冲容量 化速率 阳离子交换量 粘粒含量
下载PDF
碱性改良剂对富铝化淋溶土酸缓冲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杰民 邵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研究区2种酸缓冲能力较弱的富铝化酸性淋溶土施用不同剂量CaCO_3和电厂粉煤灰后,土壤pH值和酸化缓冲容量(Q_(pH))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施CaCO_3处理者尤为显著,表明土壤抗酸化性能有明显改善。实验结果同时表明... 研究区2种酸缓冲能力较弱的富铝化酸性淋溶土施用不同剂量CaCO_3和电厂粉煤灰后,土壤pH值和酸化缓冲容量(Q_(pH))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施CaCO_3处理者尤为显著,表明土壤抗酸化性能有明显改善。实验结果同时表明,施用改良剂后,土壤胶体表面正电荷量减少,负电荷量增加,后者对介质中阴离子的斥力增大,故对酸雨中主成份离子——的吸附量降低,虽然对其固定能力未明显减弱,但也说明将有较多的在土体中移动和淋失,从土壤对硫酸型酸雨主成份的承纳性能和植物营养观点看,有一定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性淋溶土 碱性改良剂 缓冲容量
下载PDF
武陵秦巴山区不同母质植烟土壤抗酸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时仁勇 王昌军 +5 位作者 闫静 来宏伟 陈振国 李德成 徐仁扣 孙敬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7-377,共11页
为探究武陵秦巴山区烟田土壤的抗酸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别采集区域典型母质发育黄棕壤和黄壤,比较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酸缓冲容量差异,结合模拟酸化实验对不同土壤的潜在酸化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土壤初始pH和母质类型均显著... 为探究武陵秦巴山区烟田土壤的抗酸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别采集区域典型母质发育黄棕壤和黄壤,比较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酸缓冲容量差异,结合模拟酸化实验对不同土壤的潜在酸化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土壤初始pH和母质类型均显著影响土壤酸缓冲容量大小。除硅质岩发育黄棕壤外,酸性土壤的酸缓冲容量较相同母质发育的中性土壤低22%~81%。在中性土壤中,碳酸盐类母质发育黄棕壤和黄壤含有较多碳酸盐,酸缓冲容量分别较硅质岩类母质发育黄棕壤和黄壤高44%和16%。酸性黄棕壤和黄壤则呈相反趋势。模拟酸化结果表明,酸缓冲容量较高的土壤,在外源酸输入时,土壤pH下降较为缓慢,土壤溶液铝和交换性铝增幅相对较小,潜在酸化风险较低。12种供试土壤中,泥质岩发育的酸性黄棕壤酸缓冲容量最低,仅为11.79 mmol·pH^(-1)·kg^(-1),对外源酸极度敏感,潜在酸化风险最高。在武陵秦巴山区不同母质发育土壤中,需重点关注泥质岩发育黄棕壤酸度的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其抗酸化性能,降低土壤酸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土母质 植烟土壤 酸缓冲容量 溶液铝 交换性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