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RT1/NF-κB通路探究秦艽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周松林 黄俊卿 +3 位作者 李科 季鸿飞 都帅刚 杨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秦艽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建模)、阳性组(建模+16 mg/kg普瑞巴林)和给药组(建模+50 mg/kg秦艽醇提物),测定大鼠建模前及给药前后的机械性... 目的探讨秦艽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建模)、阳性组(建模+16 mg/kg普瑞巴林)和给药组(建模+50 mg/kg秦艽醇提物),测定大鼠建模前及给药前后的机械性触痛阈值(PWPT)。制备正常大鼠血清和秦艽醇提物低、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分离培养DRGn细胞并分为对照组(10%正常大鼠血清)、脂多糖组(100 ng/ml脂多糖+10%正常大鼠血清)、秦艽醇提物低浓度组(100 ng/ml脂多糖+10%秦艽醇提物低剂量大鼠含药血清)、秦艽醇提物高浓度组(100 ng/ml脂多糖+10%秦艽醇提物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抑制组(100 ng/ml脂多糖+10%秦艽醇提物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98 nmol/L烟酰胺)。CCK-8测定DRGn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DRGn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DRGn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DRGn细胞中SIRT1、乙酰化(Ac)-核因子(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前模型组、给药组PWPT较建模前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给药组PWPT较给药前、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DRGn细胞活力及细胞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Ac-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及细胞培养液中IL-6、IL-1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秦艽醇提物低、高浓度组DRGn细胞活力及细胞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Ac-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及细胞培养液中IL-6、IL-1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秦艽醇提物低、高浓度组相比,SIRT1抑制组DRGn细胞活力及细胞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Ac-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及细胞培养液中IL-6、IL-1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秦艽醇提物可激活SIRT1,促进NF-κB p65去乙酰化,减轻脂多糖诱导大鼠DRGn细胞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醇提物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因子κB通路 脂多糖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炎性损伤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研究当归醇提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莫思懿 曹后康 +4 位作者 张可锋 晋玲 钟明利 韦日明 高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0-747,共8页
目的使用来曲唑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探讨当归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EEA)对PCOS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来曲唑联合高脂饮食诱导雌性SD... 目的使用来曲唑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探讨当归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EEA)对PCOS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来曲唑联合高脂饮食诱导雌性SD大鼠建立PCOS模型,并用EEA干预。阴道涂片染色、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生化指标检测评价EEA对PCOS大鼠的治疗作用,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EA对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阴道涂片和HE染色结果表明,EEA改善了PCOS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和卵巢组织病变,ELISA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EEA可以调节激素紊乱,改善血脂异常;且在模型组中Keap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Nrf2和HO-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调而经过EEA治疗后Keap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调,Nrf2和HO-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EEA可以减轻大鼠PCOS,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Keap1/Nrf2/HO-1信号通路,从而抑制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醇提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性激素 血脂
下载PDF
沙葱醇提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段嘉钰 白晨 +2 位作者 李华北 赵亚波 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0-35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醇提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体况、胎次、泌乳期和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沙葱醇提物组(AEE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醇提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体况、胎次、泌乳期和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沙葱醇提物组(AEE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奶牛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 g/kg沙葱醇提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沙葱醇提物显著提高了奶牛第21天的乳脂率(P<0.05),对产奶量和其他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2)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沙葱醇提物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pH(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戊酸含量(P<0.05),有降低瘤胃氨态氮含量的趋势(P=0.061)。3)与CON组相比,AEE组奶牛瘤胃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有所提高,瘤胃琥珀酸弧菌科UCG-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1)相对丰度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沙葱醇提物显著降低了瘤胃毛螺菌属(Lachnospira)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瘤胃琥珀酸弧菌科UCG-001和广泛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与乳脂率呈正相关。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醇提物可提高奶牛乳脂率,提高瘤胃pH,并改善瘤胃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醇提物 奶牛 生产性能 瘤胃发酵 瘤胃菌群结构
下载PDF
几种植物醇提物对血耳木霉病原菌抑菌试验
4
作者 程旭 隋哲 +6 位作者 田朋姣 刘兴乐 杨青 王文建 张舒 王佐乾 余海忠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血耳(Tremella sanguinea)是一种极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然而目前木霉病害制约其规模化生产。研究采用60%乙醇,超声浸提采自鄂西北地区的襄麦冬、鱼腥草、猫眼草、五香菜粉碎物获得四种植物的醇提物,从生长动力、菌丝生长、孢... 血耳(Tremella sanguinea)是一种极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然而目前木霉病害制约其规模化生产。研究采用60%乙醇,超声浸提采自鄂西北地区的襄麦冬、鱼腥草、猫眼草、五香菜粉碎物获得四种植物的醇提物,从生长动力、菌丝生长、孢子萌发3个方面考察4种醇提物对血耳木霉病害的抑制作用。结果,无论是襄麦冬、鱼腥草、猫眼草还是五香菜,其醇提物对供试绿色木霉菌株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活性与醇提物的体积质量浓度呈正相关。鱼腥草、猫眼草醇提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处理最高体积质量浓度0.03 g/mL,对木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7.23%、35.97%,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8.57%、72.89%。襄麦冬醇提物对供试木霉菌株的抑制活性最弱,最高体积质量浓度0.03 g/mL,对木霉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抑制率仅为23.89%、5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耳 木霉 菌丝生长 醇提物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中药怀牛膝醇提物有效单体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5
作者 朱厚均 马笃军 +3 位作者 刘乐诗 赵静 彭力平 余阗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55-61,共7页
目的:基于现代检测技术对怀牛膝有效制剂——牛膝醇提物的单体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将怀牛膝醇提物液体制剂按照检测进样要求分别制备成烘干物和液体物,再应用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目的:基于现代检测技术对怀牛膝有效制剂——牛膝醇提物的单体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将怀牛膝醇提物液体制剂按照检测进样要求分别制备成烘干物和液体物,再应用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三重串联四极杆液相质谱联用(Triple Series Quadrupole Liquid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等技术对牛膝醇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共检测出23个单体成分,包括糖类1个,类黄酮类1个,黄酮类1个,甾酮类1个,三萜类1个,氨基酸类16个,果酸类2个,其中槲皮素含量为0.0021%,β-蜕皮甾酮含量为0.0210%,齐墩果酸含量为0.00017%,并根据分子片段信息预测出了4’,5,6,7-四甲氧基黄酮成分。结论:本实验为怀牛膝醇提物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效单体成分参考,为进一步对其单体物质的“药物-疾病-靶点”进行验证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牛膝醇提物 定性定量 质谱仪 单体成分
下载PDF
石花菜醇提物成分分析
6
作者 田永奇 罗海涛 +3 位作者 丁婷 王奇升 邓尚贵 汪少芸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80,共12页
目的:研究石花菜的成分,为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石花菜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的丰富度。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质谱联用、核磁结合文献确证化合物结构;... 目的:研究石花菜的成分,为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石花菜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的丰富度。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质谱联用、核磁结合文献确证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分析表明石花菜醇提物中含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且很可能是甾醇类成分。采用气-质谱联用方法从中鉴定到29个化合物(5个为甾醇类化合物),其中棕榈酸(46.76%)、棕榈酸乙酯(13.82%)、胆甾醇(7.20%)、胆甾-4,6-二烯(4.99%)为含量最高的4个化合物。经色谱分离、核磁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胆甾醇(1)、1,2-二醇植烯(2)、帕格甾醇C(3)、6-羟基-胆甾-4-烯-3-酮(4)、胆甾-5-烯-7-酮(5)、胆甾-5-烯-3β,7α二醇(6)、胆甾-5-烯-3β,7β二醇(7)、胆甾-4-烯-6-酮(8)、3-羟乙基-2-甲基-马来酰亚胺(9)。其中,化合物7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好,其IC_(50)值分别为180μg/mL和12.2μg/mL。结论:首次系统研究了石花菜醇提物的成分,化合物3、8、9为新天然产物。部分甾醇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醇提物 成分 甾体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荷叶醇提物-壳聚糖的复合涂膜对低温蓝莓的保鲜效果
7
作者 潘莹 张晓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203-215,共13页
为探究荷叶醇提物(LLAE)与壳聚糖(CH)复合涂膜对低温贮藏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将不同质量浓度的LLAE(0、1.0、2.0及4.0 g/L)与CH复配对蓝莓进行涂膜处理,并在4℃条件对各处理组蓝莓的贮藏品质指标和防御酶系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为探究荷叶醇提物(LLAE)与壳聚糖(CH)复合涂膜对低温贮藏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将不同质量浓度的LLAE(0、1.0、2.0及4.0 g/L)与CH复配对蓝莓进行涂膜处理,并在4℃条件对各处理组蓝莓的贮藏品质指标和防御酶系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LAE-CH复合涂膜处理组可有效减缓蓝莓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的下降,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花青素含量等营养成分的损失,并有效抑制采后蓝莓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且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因此,LLAE-CH复合涂膜有效提升蓝莓果实贮藏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消耗,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延长了蓝莓的货架期,且4.0 g/L LLAE-CH复合涂膜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荷叶醇提物 壳聚糖 复合涂膜 保鲜
下载PDF
蓝盆花醇提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金蓉 赵晓璐 +4 位作者 颜羽昕 高晓阳 张春艳 李明奇 马月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 探讨蓝盆花醇提物抗肝纤维化(H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法建立HF模型。通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HF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目的 探讨蓝盆花醇提物抗肝纤维化(H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法建立HF模型。通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HF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考察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蓝盆花醇提物对HF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按1 800 mg/(kg·d)(以生药量计)灌胃大鼠蓝盆花醇提物制备含药血清,以低、中、高浓度(将含药血清稀释至10%、15%、20%)蓝盆花醇提物含药血清干预HSC-T6细胞,观察其对微小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将miRNA-21模拟物/抑制剂转染至HSC-T6细胞,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蓝盆花醇提物均可显著改善HF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其胶原百分比(P<0.01),下调其HF指标及PI3K、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上调其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浓度蓝盆花醇提物含药血清均可显著抑制miRNA-21的表达(P<0.01);转染miRNA-21模拟物后,细胞中PI3K、Akt的m 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PTEN的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1);而转染miRNA-21抑制剂后,细胞中上述指标的变化与转染miRNA-21模拟物相反(P<0.01)。结论 蓝盆花醇提物可通过抑制miRNA-21表达、上调PTEN表达,进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最终发挥抗H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盆花醇提物 肝纤维化 磷脂酰肌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微小RNA-21
下载PDF
栀子醇提物下调lncRNA MALAT1影响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增殖和凋亡
9
作者 丛向阳 向艳丽 陈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4-1747,共4页
目的 探讨栀子醇提物对帕金森病进展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MALAT)1表达有关。方法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SK-N-SH构建模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将SK-N-SH细胞分为对照组、模... 目的 探讨栀子醇提物对帕金森病进展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MALAT)1表达有关。方法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SK-N-SH构建模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将SK-N-SH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25μg/ml栀子醇提物)、实验2组(50μg/ml栀子醇提物)、实验3组(100μg/ml栀子醇提物)、si-NC组(转染si-NC)、si-MALAT1组(转染si-MALAT1)、实验3+pcDNA组(转染pcDNA联合100μg/ml栀子醇提物)、实验3+pcDNA-MALAT1组(转染pcDNA-MALAT1联合100μg/ml栀子醇提物)。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用于检测细胞活力、凋亡及lncRNA MALAT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ncRNA MALAT1表达、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2组、实验3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lncRNA MALAT1表达、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MALAT1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实验3+pcDNA组比较,实验3+pcDNA-MALAT1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栀子醇提物可促进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lncRNA MALAT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醇提物 帕金森病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MALAT)1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地瓜子醇提物镇痛抗炎镇咳活性及急性毒性研究
10
作者 赵春梅 杨鸥 +3 位作者 周理强 李旺 许国凤 周铭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地瓜子醇提物的镇痛、抗炎、镇咳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氨水致咳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地瓜子醇提物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 目的:观察地瓜子醇提物的镇痛、抗炎、镇咳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氨水致咳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地瓜子醇提物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能减少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地瓜子醇提物24 h内小鼠灌胃给药LD_(50)为0.61 g/kg·bw(相当于生药8.05 g/kg·bw)。结论:地瓜子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镇咳作用但有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瓜子醇提物 镇痛 抗炎 镇咳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昆仑雪菊醇提物对不同模拟体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生成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逄格雨 徐硕 +2 位作者 张子豪 张雨晴 于少轩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了探讨昆仑雪菊醇提物对美拉德反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建立乳糖-酪蛋白和葡萄糖-赖氨酸-亚油酸两种模拟体系,以不同浓度昆仑雪菊醇提物作为抑制剂,研究其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 为了探讨昆仑雪菊醇提物对美拉德反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建立乳糖-酪蛋白和葡萄糖-赖氨酸-亚油酸两种模拟体系,以不同浓度昆仑雪菊醇提物作为抑制剂,研究其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昆仑雪菊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以及反应体系在热处理条件下荧光性AGEs的生成、酪蛋白羰基化程度、赖氨酸相对含量与葡萄糖余量,阐明昆仑雪菊醇提物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昆仑雪菊醇提物对AGE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5 mg/mL醇提物在140℃条件下对AGEs的抑制率可达70.44%;昆仑雪菊醇提物处理后,反应体系中赖氨酸和葡萄糖余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证明,昆仑雪菊醇提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AGEs的生成,可为开发食品级的AGEs抑制剂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使慢性病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 昆仑雪菊醇提物 乳糖-酪蛋白体系 葡萄糖-赖氨酸-亚油酸体系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牛膝醇提物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笃军 朱厚均 +3 位作者 刘乐诗 彭力平 赵静 廖州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795-3802,共8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牛膝醇提物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但具体作用蛋白靶点和网络机制不详。目的:观察牛膝醇提物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方法:采用密度梯度...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牛膝醇提物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但具体作用蛋白靶点和网络机制不详。目的:观察牛膝醇提物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对照组、牛膝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成软骨诱导培养21 d后,用qRT-PCR检测Ⅱ型胶原mRNA表达及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软骨细胞形成,应用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结合双向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技术对各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及蛋白质网络相互作用分析。结果与结论:(1)qRT-PCR结果显示牛膝醇提物高剂量组较其他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牛膝醇提物高剂量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蛋白组学分析共鉴定到1354个差异蛋白点,上调蛋白633个,下调蛋白721个。(2)根据qRT-PCR结果对空白组、牛膝醇提物高剂量组、对照组3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分析。GO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代谢、细胞分化、细胞周期与凋亡、炎症反应、免疫调控、氧化应激、磷酸化、泛素化、癌相关等;KEGG分析获得与骨关节病最相关的10个典型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根据组间差异蛋白,使用Cytoscape3.6.0软件成功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3)结果表明,牛膝醇提物可以通过调控氧化、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结构改变、细胞分化、代谢及炎症损伤等环节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具有多靶点、多中心的网络调控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醇提物 蛋白组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分化 iTRAQ技术
下载PDF
泽泻醇提物对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母鼠甲状腺功能及仔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燕君 俄洛吉 李玉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 探讨泽泻醇提物对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母鼠甲状腺功能及仔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85只8周龄SPF级Wistar雌鼠,其中15只行假手术处理作为假手术组,另70只采用甲状腺切除+皮下注射左旋甲状腺素(L-T4)制备... 目的 探讨泽泻醇提物对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母鼠甲状腺功能及仔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85只8周龄SPF级Wistar雌鼠,其中15只行假手术处理作为假手术组,另70只采用甲状腺切除+皮下注射左旋甲状腺素(L-T4)制备SCH模型,造模成功6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等体积生理盐水)、低剂量泽泻醇提物组(n=15,9 g/kg泽泻醇提物灌胃)、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n=16,36 g/kg泽泻醇提物灌胃)、L-T4组(n=16,4.5μg/kg L-T4灌胃),1次/d,干预时间为妊娠10 d(E10)至仔鼠出生后21 d(P21)。E17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母鼠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水平。P21时,ELISA法检测仔鼠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仔鼠海马组织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kA)、p-Tr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p-CREB蛋白表达水平。P40时,采用定位巡航实验测定仔鼠的逃避潜伏期;P41时,采用空间探索实验检测仔鼠穿越平台的次数。结果 E17时,5组母鼠的血清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及L-T4组母鼠血清TSH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L-T4组血清TSH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泽泻醇提物组(P<0.05),而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与L-T4组血清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1时,低、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及L-T4组仔鼠海马组织NGF、BDNF、p-TrkA、p-CREB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L-T4组海马组织NGF、BDNF、p-TrkA、p-CREB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泽泻醇提物组(P<0.05),而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与L-T4组海马组织NGF、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及L-T4组仔鼠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穿越平台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L-T4组仔鼠逃避潜伏期短于低剂量泽泻醇提物组,穿越平台次数多于低剂量泽泻醇提物组(P<0.05);高剂量泽泻醇提物组与L-T4组仔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泽泻醇提物可改善SCH母鼠甲状腺功能,促进仔鼠神经因子表达,并提高仔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rkA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泽泻醇提物 甲状腺功能 神经功能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信号通路
下载PDF
鸡血藤醇提物的提取及抗鼠肝癌S180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华 马雪莹 +2 位作者 罗茜怡 曾宪彪 农志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97,I0029-I0032,共8页
目的制备鸡血藤乙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乙醇索氏回流提取、水沉淀的方法制备鸡血藤乙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芒柄花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研究鸡血藤乙醇提取物... 目的制备鸡血藤乙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乙醇索氏回流提取、水沉淀的方法制备鸡血藤乙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芒柄花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研究鸡血藤乙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记录移植实体瘤抑制率,HE染色观察实体瘤组织和脾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实体瘤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本提取工艺获得鸡血藤水溶性乙醇提取物生药含量:3.75 g生药/g浓缩稠膏,每克生药含56.25μg芒柄花素。鸡血藤醇提物高剂量能有效抑制荷瘤小鼠脾脏肥大及抑制实体瘤的生长,抑瘤率为44.7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病理HE结果表明模型组脾脏组织有肿瘤细胞浸润,实体瘤组织肿瘤细胞规整;鸡血藤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脾脏组织肿瘤细胞浸润减轻,实体瘤组织肿瘤细胞核固缩,肿瘤细胞凋亡、坏死,实体瘤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结论鸡血藤醇提物能显著抑制S180荷瘤小鼠实体瘤生长及减少肿瘤细胞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醇提物 体内 抗S180活性
原文传递
金花藏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多酚成分及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棵濒 邓俊琳 +8 位作者 向卓亚 朱柏雨 夏陈 朱永清 李娟 张盈娇 陈建 吕晓华 施刘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83-389,共7页
研究金花藏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多酚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采用液-液萃取金花藏茶醇提物,得到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三个极性部位。采用福林酚法和AlCl_(3)-乙酸钾比色法分别测量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 研究金花藏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多酚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采用液-液萃取金花藏茶醇提物,得到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三个极性部位。采用福林酚法和AlCl_(3)-乙酸钾比色法分别测量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主要多酚类单体含量,并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以及铁离子螯合三种方法比较各类部位的抗氧化作用,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极性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花藏茶乙酸乙酯层含有的多酚和黄酮含量较其它不同极性部位最多,分别为384.65 mg/g和188.82 mg/g,以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为主要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对照维生素E,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的大小为,维生素E>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醇提物>水层,各样品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EDTA,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亚铁离子螯和能力,EDTA(IC_(50)为48.3μg/mL)>乙酸乙酯层(332.4μg/mL)>正丁醇(1332.0μg/mL)>醇提物(1846.0μg/mL)及水层(1952.0μg/mL),除水相和醇提物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样品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抗氧化综合能力排序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醇提物>水层。各极性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作用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IC_(50)为111.6μg/mL)。相对其它各层分,乙酸乙酯层抗氧化活力及抑制HeLa细胞增殖能力均最强,这与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最多有关。本研究为金花藏茶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的健康功效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藏茶 醇提物 体外抗氧化活性 体外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蒲黄醇提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探讨
16
作者 李景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14-0117,共4页
采用蒲黄醇提物对Lewis肺癌小鼠进行治疗,探讨蒲黄醇提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体外采用MTT法检测蒲黄醇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SW480),小鼠腹水瘤细胞(S-180),人胚肾细胞(k293)的细胞毒活性。体内以... 采用蒲黄醇提物对Lewis肺癌小鼠进行治疗,探讨蒲黄醇提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体外采用MTT法检测蒲黄醇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SW480),小鼠腹水瘤细胞(S-180),人胚肾细胞(k293)的细胞毒活性。体内以自发转移的小鼠Lewis肺癌(LLC)为模型,连续给药14d后,通过检测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观察蒲黄醇提物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蒲黄醇提取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而对K293的细胞毒性却很弱;体内能显著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蒲黄醇提取物三个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蒲黄醇提取物在实验动物体内外对lewis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机理与干扰肿瘤细胞周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醇提物 LEWIS肺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菌草灵芝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凤丽 彭培植 +2 位作者 李静茹 黄文琪 赵立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2,共7页
采用乙醇提取菌草灵芝,对菌草灵芝醇提物(JGEH)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GEH含量为2 mg·mL^(-1)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5.61%、80.25%、100.00%;JGEH含量为25~200μg·mL^(-1)时对巨... 采用乙醇提取菌草灵芝,对菌草灵芝醇提物(JGEH)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GEH含量为2 mg·mL^(-1)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5.61%、80.25%、100.00%;JGEH含量为25~200μg·mL^(-1)时对巨噬细胞RAW264.7无毒副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且细胞增殖率高达121.71%;JGEH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JGEH含量为25μg·mL^(-1)时的细胞吞噬指数高达345.2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JGEH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JGEH含量为25~200μg·mL^(-1)时可降低细胞中NO的释放量;JGEH可降低巨噬细胞中炎症相关因子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炎症反应.综上可知,JGEH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灵芝 醇提物 抗氧化 免疫活性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桔梗醇提工艺及醇提物美白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铁全 庞会娜 +2 位作者 黄意情 万志强 严铭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89-196,共8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桔梗醇提工艺,并考察其美白活性。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媒量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桔梗醇提工艺;以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为指标考察提取物的美白活性。结果表明,桔梗的最佳乙醇...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桔梗醇提工艺,并考察其美白活性。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媒量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桔梗醇提工艺;以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为指标考察提取物的美白活性。结果表明,桔梗的最佳乙醇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 h,溶媒量8倍,该条件下制备的桔梗醇提物中桔梗皂苷D、熊果苷、桔梗总皂苷的提取率分别为0.122%±0.003%、0.128%±0.005%、0.582%±0.007%,且具有良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92.39%)、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88.26%)、细胞黑色素抑制效果及自由基DPPH(90.19%)和ABTS^(+)(80.57%)清除活性。优化的桔梗醇提工艺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好,该工艺提取的桔梗醇提物具有良好的美白和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桔梗生物活性及美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醇提物 取工艺 酪氨酸酶 透明质酸酶 黑色素
下载PDF
左金丸醇提物调控糖代谢改善结肠癌细胞西妥昔单抗抵抗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赞 卫真真 +7 位作者 王子元 李春浦 张玉丽 张梦婕 史文斐 汤庆丰 朱惠蓉 隋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39-446,共8页
目的探讨左金丸醇提物通过能量代谢糖酵解对人结肠癌细胞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ET)抵抗的调节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SW620细胞分为对照组、CET组和左金丸醇提物联合CET组,CET组加入含有100μL不同浓度(0.5、1、2、4和8 mg/mL)的CET的培... 目的探讨左金丸醇提物通过能量代谢糖酵解对人结肠癌细胞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ET)抵抗的调节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SW620细胞分为对照组、CET组和左金丸醇提物联合CET组,CET组加入含有100μL不同浓度(0.5、1、2、4和8 mg/mL)的CET的培养液,左金丸醇提物联合CET组加入含有100μL不同浓度(0.5、1、2、4和8 mg/mL)的CET以及50μg/mL左金丸醇提物的培养液,对照组不作处理,每组设4个复孔。培养24、48和72 h后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酸化EGFR(phosphorylated EGFR,p-EGFR)、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p-mTOR等EGFR通路上下游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相关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乳酸产生量和ATP含量。Seahorse能量代谢检测仪检测细胞的基础耗氧率(oxygen comsumpition rate,OCR)、细胞外酸化率(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和代谢表型变化。结果左金丸醇提物对SW620细胞的增殖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72 h的IC50为62.59μg/mL,本研究采用低于该值的无毒剂量50μg/mL。与CET组比较,左金丸醇提物联合CET组在24、48和72 h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增强,且呈时间依赖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并伴随着EGFR、Akt和mTOR等蛋白磷酸化表达的下调(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CET组和左金丸醇提物联合CET组的葡萄糖摄取量、乳酸产生量、ATP含量及ECAR均降低(均P<0.05)。与CET组比较,左金丸醇提物联合CET组的葡萄糖摄取量、乳酸产生量、ATP含量及ECAR也均下降(均P<0.05)。结论左金丸醇提物联合CET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具有协同作用。左金丸醇提物可能通过调控人结肠癌细胞糖酵解以及降低p-EGFR、p-Akt和p-mTOR等蛋白表达来逆转CET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西妥昔单抗 耐药 糖酵解 左金丸醇提物
下载PDF
独角莲醇提物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合 彭青侠 +3 位作者 许小凡 范建伟 段丽芳 张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独角莲醇提物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PANC-1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及独角莲醇提物500、600、700、800、900μg/mL组,独... 目的探讨独角莲醇提物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PANC-1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及独角莲醇提物500、600、700、800、900μg/mL组,独角莲醇提物500、600、700、800、900μg/mL组分别予相应浓度的独角莲醇提物干预,Control组不予独角莲醇提物干预。干预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干预48 h,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独角莲醇提物500μg/mL组培养24、48 h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而独角莲醇提物600、700、800、900μg/mL组培养24、48 h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均<0.05)。随着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延长,独角莲醇提物各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均<0.05)。独角莲醇提物500μg/mL组无论是培养24 h还是培养48 h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在后续研究中剔除。此外,由于培养48 h独角莲醇提物各浓度组细胞活力降低更显著,故选择培养48 h进行后续研究。与Control组比较,独角莲醇提物600、700、800、900μg/mL组划痕愈合率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表达下调(P均<0.05)。结论一定浓度的独角莲醇提物不仅能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还能抑制其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独角莲醇提物 恶性生学行为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