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的增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利杰 郎丰正 +1 位作者 李帅 王兆波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橡胶(CM)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在树脂相中HDPE与EVA的复合实现体系的增强,对其力学性能、断面微观结构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VA/CM共混型TPV,当HDP...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橡胶(CM)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在树脂相中HDPE与EVA的复合实现体系的增强,对其力学性能、断面微观结构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VA/CM共混型TPV,当HDPE质量分数在0~20%的范围内,其动态硫化产物均表现出TPE的特征;随着树脂相中HDPE用量的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趋于显著提高,断裂伸长率与扯断永久形变趋于下降;FE-SEM的观察表明,动态硫化TPV的拉伸断面较平坦,且有微量纤维束,在刻蚀样品的表面均匀分散着CM硫化胶粒子,其平均尺寸为2μm左右;XRD的研究表明,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TPV中结晶衍射峰强度增加,晶粒尺寸明显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 动态硫化 增强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处理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董莉 刘景洋 +2 位作者 周潇云 郭玉文 乔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6,共6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了EVA的热失重特性及热处理产物。结果表明,EVA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均为两个阶段失重,失重温度分别为300~520、250~550℃,最终失重率均在99...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了EVA的热失重特性及热处理产物。结果表明,EVA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均为两个阶段失重,失重温度分别为300~520、250~550℃,最终失重率均在99%以上。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EVA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的热处理气体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C5以下的烷烃及烯烃,热处理液体产物以长直链的烷烃和烯烃为主,并带有少量的芳香类化合物和醇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光伏组件 热失重 热处理 产物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新法 黄灵阁 +4 位作者 胡宏伟 蒋爱云 孟程程 牛明军 陈金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126,131,共4页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流活化能ΔE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温度范围内,EVA熔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n小于1,说明EVA熔体为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流变性能 表观黏度
下载PDF
氮化硼在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选择分布及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金 王春锋 +1 位作者 王永亮 韩志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107,共6页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与两者的用量比相关,在PE/EVA质量比为1/1时可获得具有共连续结构的共混物;在两相共连续PE-EVA共混物中引入BN后,发现BN选择分布在PE相中,BN/PE相与EVA形成共连续结构。BN的选择分布及共连续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在BN质量分数为30%时,与BN/PE相比,具有选择分布和相连续结构的BN/PE-EVA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了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共连续结构 导热率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改性天然木粉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祁宗 薛平 +2 位作者 丁筠 贾明印 李建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粉表面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改性后木粉的羟基峰基本消失,从而降低了原始木粉表面的化学极性,改善了改性木粉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EVA 的加入会提高木粉的热稳定性,并且阻止木粉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扫描电镜分析表明,EVA 可以包覆木粉表面,添加过量 EVA 会使木粉颗粒之间相互粘接,当 EVA 用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在木粉表面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 EVA 包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木粉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增容剂EVA-g-MAH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阻燃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喜平 陆昶 +5 位作者 陈峰 程刚 姚大虎 赫玉欣 张兴刚 张用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熔融指数、力学性能、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EVA/PA6阻燃合金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EVA-g-MAH用量的增加,EVA/PA6阻燃合金的极限氧指数稍有降低,但当EVA-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垂直燃烧可达UL 94V-0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增容剂可提高EVA/PA6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聚酰胺6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聚乳酸/改性淀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臣 陆冲 程树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813,870,共7页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GEVA)和马来酸酐(MA)功能化改性淀粉(MST),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二者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MST/GEVA复合材料,其中固定MST...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GEVA)和马来酸酐(MA)功能化改性淀粉(MST),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二者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MST/GEVA复合材料,其中固定MST和GEVA的质量分数均为20%。通过拉伸、冲击、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EVA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改善,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170%,冲击强度提高了400%左右;随着GEVA接枝率的提高,淀粉逐渐被GEVA相包覆,促进了淀粉在PLA基体中的分散;同时复合材料的吸水性降低,结晶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淀粉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增容 增韧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丁苯橡胶热塑性硫化胶的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灿灿 刘情情 王兆波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丁苯橡胶(SBR)热塑性硫化胶(TPV),对其微观结构、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PV在单轴循环压缩过程中存在显著的Mullins效应,在特定压缩应变下,最大压缩...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丁苯橡胶(SBR)热塑性硫化胶(TPV),对其微观结构、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PV在单轴循环压缩过程中存在显著的Mullins效应,在特定压缩应变下,最大压缩应力、内耗及tanδ均在第一次循环压缩时出现最大值,第二次压缩时显著降低,之后下降趋势减缓;提高热处理温度,二次循环压缩的最大压缩的应力回复程度增大,且80℃热处理时Mullins效应回复效果最佳。研究表明,SBR硫化胶粒子以3~8μm的尺寸均匀分散于刻蚀样品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丁苯橡胶 动态硫化 压缩Mullins效应 可逆回复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网状结构黏合材料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曼 武丁胜 +3 位作者 李家莉 胡金燕 王克付 凤权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39,共6页
通过添加无机盐改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困难的问题,得到一种网状结构的黏合材料。将其置于两层丙纶熔喷布之间,经热压得到复合材料。探究最佳纺丝参数及热压温度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制备复合材料,... 通过添加无机盐改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困难的问题,得到一种网状结构的黏合材料。将其置于两层丙纶熔喷布之间,经热压得到复合材料。探究最佳纺丝参数及热压温度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制备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拉伸性能以及空气过滤效率。结果表明,当纺丝液浓度为6%、三氯甲烷(CHCl3)与四氢呋喃(THF)的质量比为7∶3,氯化锂(LiCl)添加量为0.2%(质量分数,下同)时,EVA纳米纤维形态良好;80℃下热压时剪切强度最高;经测量复合材料的空气过滤效率能达到98.71%以上,显著优于4层商用口罩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复合材料的与力学性能复合前的熔喷布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合剂 静电纺丝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氯化锂 过滤
下载PDF
紫外光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氢氧化镁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亚柯 吕建平 汤存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0,86,共5页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氢氧化镁(MH)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在光引发剂下的紫外光交联及其相关性能。采用凝胶含量测定、热延伸试验、UL-94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拉伸测试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度、阻燃...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氢氧化镁(MH)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在光引发剂下的紫外光交联及其相关性能。采用凝胶含量测定、热延伸试验、UL-94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拉伸测试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度、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凝胶含量和热延伸测试结果证明紫外光可以对复合材料快速交联。光照交联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明显提高,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极限氧指数、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光交联的复合材料试样比未交联的试样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氢氧化镁 紫外光交联 无卤阻燃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降凝剂对尼罗原油的特殊改性作用规律
11
作者 林名桢 李传宪 +2 位作者 杨飞 郁振华 刘雅慧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27-32,共6页
利用流变测量手段对尼罗原油添加EVA降凝剂前后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尼罗原油中加入EVA降凝剂后,凝点不变,但低温下的屈服值减小(凝点处降低幅度为70%),反常点由38℃升至45℃,原油的非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向高温方向扩展... 利用流变测量手段对尼罗原油添加EVA降凝剂前后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尼罗原油中加入EVA降凝剂后,凝点不变,但低温下的屈服值减小(凝点处降低幅度为70%),反常点由38℃升至45℃,原油的非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向高温方向扩展,此外掺加不同比例轻油的尼罗原油加剂后依然存在反常点升高的现象。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相同条件下原油析出蜡晶浓度远小于其实际内相浓度,证明了原油中蜡晶溶剂化层的存在,进一步完善了降凝剂对含有较多极性胶质的高凝易黏原油的改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原油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降凝剂 特殊改性作用 溶剂化层 极性胶质
下载PDF
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低热水泥浆体的碳化促进养护
12
作者 陈德平 坂井悦郎 +1 位作者 大场阳子 大门正机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63-1269,共7页
采用碳化养护方法促进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低热水泥浆体的水化。通过X射线衍射定性及定量分析测定了养护后样品的组成及水泥中硅酸三钙(3CaO·SiO2,C3S)、硅酸二钙(2CaO·SiO2,C2S)的水化率;利用带固体样品测试装置的全... 采用碳化养护方法促进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低热水泥浆体的水化。通过X射线衍射定性及定量分析测定了养护后样品的组成及水泥中硅酸三钙(3CaO·SiO2,C3S)、硅酸二钙(2CaO·SiO2,C2S)的水化率;利用带固体样品测试装置的全有机碳素分析仪测定了样品所吸收的CO2量;采用水银压入法检测了样品的孔径分布。结果显示:碳化养护大大促进了低热水泥的水化,并有球霰石生成。样品中的总孔隙体积也明显减少,但有大量较大孔径的毛细孔隙存在。碳化养护前,对样品进行水中预养护可以减少这些毛细孔隙,但不利于水泥的水化并导致CO2吸收量及抗折强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低热水泥 球霰石 二氧化碳吸收 孔径分布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涂层表面抗体的固定及体外细胞黏附研究
13
作者 尹民 袁媛 +1 位作者 刘昌胜 王靖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0-1134,共5页
表面快速内皮化是预防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新途径。本实验分别将仿生海洋生物粘性多肽及CD34抗体固定到支架涂层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涂层表面,并对其体外细胞黏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肽及抗体能够有效地促进内皮细胞的黏... 表面快速内皮化是预防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新途径。本实验分别将仿生海洋生物粘性多肽及CD34抗体固定到支架涂层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涂层表面,并对其体外细胞黏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肽及抗体能够有效地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提高细胞活性,增加细胞与EVA基体的结合强度。随着多肽浓度的增加,内皮细胞的黏附增加,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细胞的黏附;提高抗体浓度,可以增加抗体的固定及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内皮化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黏性多肽 抗体
下载PDF
可瓷化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4
作者 包艳华 赵东 +1 位作者 沈育才 王庭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基苯(BIPB)作为交联剂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交联改性。红外光谱和凝胶质量分数测试证明改性后的EVA形成了一种交联结构,其凝胶含量约为99.3%。进一步研究了EVA/硅酸盐玻璃粉(SGF)/聚磷酸铵(APP)复合体系中基...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基苯(BIPB)作为交联剂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交联改性。红外光谱和凝胶质量分数测试证明改性后的EVA形成了一种交联结构,其凝胶含量约为99.3%。进一步研究了EVA/硅酸盐玻璃粉(SGF)/聚磷酸铵(APP)复合体系中基体的交联程度,其值为98.8%,表明填料的添加对基体的交联反应几乎没有影响。动态流变分析表明,交联改性EVA复合材料比未改性的具有更高的剪切黏度和熔体强度。热重分析表明,交联改性能够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质量损失为5%时的温度为329℃,高于未改性的311℃。耐火性能测试表明,交联改性复合材料的烧蚀残余物弯曲强度随烧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00℃时的弯曲强度是未改性样品的1.94倍,并且在烧蚀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支撑其残渣质量,扫描电镜图片也显示其陶瓷体的结构更致密、表面裂纹相对更少。因此,基体的交联改性改善了材料的耐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瓷化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交联结构 耐火性能
下载PDF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彩色防水涂料及施工
15
作者 王敏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27,共2页
介绍了EVA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配比及施工方法。此种防水涂料无污染 ,防水效果好 。
关键词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 彩色防水涂料 施工 配比
下载PDF
高拉伸转子混合特性及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无卤阻燃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洋威 谢林生 +2 位作者 马玉录 金建立 陈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运用Polyflow软件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高拉伸转子混炼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转子结构及工艺参数对混合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无卤阻燃材料,并对其力学、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高... 运用Polyflow软件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高拉伸转子混炼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转子结构及工艺参数对混合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无卤阻燃材料,并对其力学、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拉伸转子的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均优于经典转子;其混合特性完全满足阻燃复合材料连续生产对设备的需要。当高拉伸转子转速为600 r/min时,所制备的阻燃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1.59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73.66%,极限氧指数为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拉伸转子 无卤阻燃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丁苯橡胶热塑性硫化胶的形态演变
17
作者 王灿灿 王兆波 《特种橡胶制品》 2015年第4期1-4,27,共5页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丁苯橡胶(SBR)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的形态演变,采用能量分散X射线谱(EDX)对动态硫化产物的微观相态结构进行研究,并...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丁苯橡胶(SBR)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的形态演变,采用能量分散X射线谱(EDX)对动态硫化产物的微观相态结构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分散相尺寸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橡胶相在交联的同时逐渐被撕碎成分散相,在动态硫化至8min(t90)时,橡胶相呈现出稳定的类球状形貌,其粒径约为3~6μm;在动态硫化过程中,分散相的尺寸随动态硫化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且改善了TPV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丁苯橡胶 动态硫化 形态演变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不同无机填料对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甜甜 卢立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43,共5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共混膜基体树脂,分别以改性后的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作为填料,研究了3种改性填料对HDPE/EVA共混塑料膜拉伸、阻湿阻氧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对质量比为65/35的HDPE/EVA...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共混膜基体树脂,分别以改性后的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作为填料,研究了3种改性填料对HDPE/EVA共混塑料膜拉伸、阻湿阻氧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对质量比为65/35的HDPE/EVA共混膜的拉伸性能、阻湿阻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3种无机填料的添加量较小(质量分数≤4.8%)时,能提高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最大提高量达23.8%;添加填料对薄膜阻湿阻氧能力的影响随HDPE/EVA比例的不同而相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填料 改性 高密度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共混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聚苯乙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丽萍 袁悦 +2 位作者 张健夫 李文斐 姚占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41,共6页
采用预辐照与悬浮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EVA-g-P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高温老化试验等对EVA和EVA-g-PS的... 采用预辐照与悬浮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EVA-g-P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高温老化试验等对EVA和EVA-g-PS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EVA-g-PS的FT-IR谱图中,700cm^-1、755cm^-1、1480cm^-1、1602cm^-1及3060cm^-1处都出现了吸收峰,而且在EVA-g-PS的1H-NMR谱图的化学位移δ6~8之间有5组峰出现,均可证明聚苯乙烯(PS)与EVA接枝成功;随着接枝率提高,接枝物结晶能力及高温稳定性降低;当接枝率为76.7%时,接枝物中双键明显增多,粒径分布一致,说明PS分布均匀;相比于EVA,接枝物的抗老化性及加工性能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 预辐照 接枝率
下载PDF
功能填料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复合改性及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海波 李宾 +3 位作者 袁晓 柳翠 沈春银 戴干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8-933,1013,共7页
采用氧化镁(MgO),碳化硅(SiC)和氮化硼(BN)为功能填料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功能复合改性,以制备高性能光伏封装胶膜。研究了功能填料对EVA胶膜的剥离强度、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热导率和耐老化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 采用氧化镁(MgO),碳化硅(SiC)和氮化硼(BN)为功能填料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功能复合改性,以制备高性能光伏封装胶膜。研究了功能填料对EVA胶膜的剥离强度、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热导率和耐老化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填充量下,三种功能填料中MgO复合改性的EVA胶膜封装性能最好,导热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也最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功能填料提高EVA封装材料耐老化的机理,发现产生乙酸是EVA胶膜加速老化的主要因素,而功能填料对EVA胶膜老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填料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复合改性 耐老化性能 老化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