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宗礼运用“醒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阳 尹志燕 +1 位作者 司福全 张宗礼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921-924,共4页
张宗礼教授认为“湿邪困脾”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其病理机制,运用“醒脾法”治疗,以助脾运、开脾郁、复升清、畅枢机。将“湿邪困脾”分为4型,即脾虚湿困、湿热蕴脾、湿困脾阳、湿浊中阻,分别采用醒脾行气化湿... 张宗礼教授认为“湿邪困脾”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其病理机制,运用“醒脾法”治疗,以助脾运、开脾郁、复升清、畅枢机。将“湿邪困脾”分为4型,即脾虚湿困、湿热蕴脾、湿困脾阳、湿浊中阻,分别采用醒脾行气化湿、醒脾清热化湿、醒脾温阳化湿、醒脾化湿泄浊进行辨证治疗,并阐述醒脾法治疗该病时的配伍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脾法 湿邪困 糖尿病肾病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柔肝醒脾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艳 段浩博 +2 位作者 宫倩倩 周焕荣 段素社(指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年第4期37-39,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及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笔者认为IBS-C为心理-社会-生物模式的疾病,形成原因在情志与心理,七情过激,恼怒伤肝,肝失条达疏...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及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笔者认为IBS-C为心理-社会-生物模式的疾病,形成原因在情志与心理,七情过激,恼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而致肝气郁结;谋虑不遂或忧思过度,思则气结,伤及脾脏,脾失健运,胃肠失去和降。核心病机为木郁土滞,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气机不畅,枢机不利,腑气不降。治疗当用柔肝醒脾法,使木疏脾土,土培肝木,气机升降有序。应用方药柔肝醒脾饮(玫瑰花,青皮,厚朴,太子参,木瓜,茯苓,白芍)随症加减。临床通过对120例IBS-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柔肝醒脾饮,对照组用乳果糖,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组疗效确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醒脾法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便秘 郁证 肝郁 柔肝
下载PDF
清心醒脾法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岳妍 张燕霞 +3 位作者 杨强 陈大权 周正华 刘向津 《中医研究》 2007年第6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清心醒脾法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疗 肠动力
下载PDF
甦胃醒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启声 游源渊 林芬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7-17,共1页
1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认真研究本病的病因病机,努力探讨其辨证论治规律,已成为儿科临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从1989年至1994年应用中医甦胃醒脾法为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 1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认真研究本病的病因病机,努力探讨其辨证论治规律,已成为儿科临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从1989年至1994年应用中医甦胃醒脾法为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厌食甚至拒食在2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厌食症 中医药疗 苏胃醒脾法
下载PDF
甦胃醒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启声 《中国民间疗法》 2002年第9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Shu胃醒脾法 治疗 小儿 厌食症
下载PDF
醒脾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韩阳 王建伟 +1 位作者 于贺美 张宗礼 《河南中医》 2016年第9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脾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包醛氧淀粉胶囊... 目的:观察醒脾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包醛氧淀粉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脾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GFR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的生存质量、总的健康状况、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脾法能够控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醒脾法 WHOQOL-BREF量表
下载PDF
醒脾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预研究
7
作者 韩阳 张宗礼 苏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7期59-59,共1页
目的:观察醒脾法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转铁蛋白(UTRF)、尿微量白蛋白(U-M... 目的:观察醒脾法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转铁蛋白(UTRF)、尿微量白蛋白(U-MALB)、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 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UTRF、U-MAL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UTRF、U-MALB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方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UTRF、U-MAL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脾法 糖尿病肾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朱珊教授运用醒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8
作者 田新磊 朱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3期59-60,共2页
厌食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脾系疾病,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朱珊教授擅长在治疗小儿厌食时,从整体出发,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上醒脾益气之药,以芳香之剂振奋脾气,解脾胃之困,使脾胃调和,胃纳自开,临床应用每获良效。
关键词 朱珊 醒脾法 系疾病 厌食 中医药疗 儿科 纳呆
下载PDF
疏肝和胃醒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9
作者 毛丹丹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关键词 疏肝和胃醒脾法 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疗
下载PDF
柔肝醒脾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10
作者 赵艳 马荣 +2 位作者 周焕荣 宫倩倩 段浩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0272-0275,共4页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类典型的特殊功能胃肠病,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粪便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及混合肠易激综合征(IBS-M)。笔者认为,IBS-C型为心灵-社会-生态模型的主要疾病,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个人情志护理因素和心境,七...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类典型的特殊功能胃肠病,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粪便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及混合肠易激综合征(IBS-M)。笔者认为,IBS-C型为心灵-社会-生态模型的主要疾病,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个人情志护理因素和心境,七情过激,如恼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而致肝火郁结;谋虑不遂或哀情过激,思则气结,伤及脾脏,脾失健运,胃肠气有失和降。核心因素为木郁土滞,肝火郁结,横逆犯肝,气机不顺,枢机损伤,腑气不降。因此病人当运用柔肝醒脾法,以使木疏肝土,土培肝木,气机下降有序。可通过传统或现代药物临床医疗方剂的柔肝醒脾饮(玫瑰花、青皮、厚朴、太子参、木瓜、茯苓、白芍)随症增减。临床研究经过对约120例IBS-C病人,随机分配为药物临床医疗组与对照组各六十例,药品医学临床医疗组用柔肝醒脾饮,对照组用乳果糖,共进行了四周研究,药品医学临床医疗组效果明确且突出,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醒脾法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下载PDF
观察柔肝醒脾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
11
作者 赵艳 马荣 +2 位作者 周焕荣 宫倩倩 段浩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241-0244,共4页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类典型的特殊功能胃肠病,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粪便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及混合肠易激综合征(IBS-M)。笔者认为,IBS-C型为心灵-社会-生态模型的主要疾病,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个人情志护理因素和心境,七...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类典型的特殊功能胃肠病,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粪便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及混合肠易激综合征(IBS-M)。笔者认为,IBS-C型为心灵-社会-生态模型的主要疾病,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个人情志护理因素和心境,七情过激,如恼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而致肝火郁结;谋虑不遂或哀情过激,思则气结,伤及脾脏,脾失健运,胃肠气有失和降。核心因素为木郁土滞,肝火郁结,横逆犯肝,气机不顺,枢机损伤,腑气不降。因此病人当运用柔肝醒脾法,以使木疏肝土,土培肝木,气机下降有序。可通过传统或现代药物临床医疗方剂的柔肝醒脾饮(玫瑰花,青皮,厚朴,太子参,木瓜,茯苓,白芍)随症增减。临床研究经过对约120例IBS-C病人,随机分配为药物临床医疗组与对照组各六十例,药品医学临床医疗组用柔肝醒脾饮,对照组用乳果糖,共进行了四周研究,药品医学临床医疗组效果明确且突出,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醒脾法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下载PDF
疏肝醒脾法治疗运动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星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运动样型 疏肝醒脾法 中医药疗 行气除满 化湿和胃
下载PDF
张宗礼教授运用醒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经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韩阳 席强 +1 位作者 何学志 张宗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98-2101,共4页
文章介绍张宗礼教授运用醒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张宗礼教授强调脾的功能变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中的重要性,指出醒脾旨在醒复脾之运化神机,认为凡能祛除湿浊之邪,有利于脾运化功能恢复的治法都应属于醒脾法范畴。并以... 文章介绍张宗礼教授运用醒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张宗礼教授强调脾的功能变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中的重要性,指出醒脾旨在醒复脾之运化神机,认为凡能祛除湿浊之邪,有利于脾运化功能恢复的治法都应属于醒脾法范畴。并以醒脾为纲,别列健脾祛湿,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升清降浊,健脾利水,清热利湿等醒脾治法及常用方药。文章还分析并总结了张教授应用该法的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该法的审因测机、辨证论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脾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张宗礼醒脾通三焦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兴坤 张丽 张宗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719,共3页
张宗礼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病机要素在于虚、瘀、湿、逆(毒)。脾肾两虚为本,清者不升而漏泄,浊者不降而内聚,清浊相干久蕴成浊毒,故治疗以醒脾复运中焦为主,以轻宣上焦、通利下焦为辅,并阐述醒脾通三焦法... 张宗礼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病机要素在于虚、瘀、湿、逆(毒)。脾肾两虚为本,清者不升而漏泄,浊者不降而内聚,清浊相干久蕴成浊毒,故治疗以醒脾复运中焦为主,以轻宣上焦、通利下焦为辅,并阐述醒脾通三焦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用药辨证论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通三焦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醒脑健脾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痰湿上蒙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乐荣 薛雁 王海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0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健脾法治疗颈性眩晕(痰湿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醒脑健脾针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法治疗,10 d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评... 目的观察醒脑健脾法治疗颈性眩晕(痰湿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醒脑健脾针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法治疗,10 d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健脾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痰湿上蒙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刺 痰湿上蒙型 脑健
下载PDF
健脾醒脾运脾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18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荣辉 吴金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4年第5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脑运 肥胖型糖尿病 治疗
下载PDF
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对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影响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巧彤 程光宇 +1 位作者 张奇 程为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治疗。两... 目的观察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1年,疗程期间每3个月随访1次,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脑电图异常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期间各观察时点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期间各观察时点比较,治疗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期间各观察时点比较,脑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能够更明显减少癫痫的发作频率,缩短癫痫持续时间,并能改善脑电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化痰 虚痰盛证 石甘散
原文传递
健脾醒脑针刺法防治晕动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昱 李霞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1期2842-2843,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醒脑针刺法防治晕动病(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MS病史的10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茶苯海明片,观察组50例行健脾醒脑针刺法,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5周。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晕动病症状体征评分以及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醒脑针刺法防治晕动病(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MS病史的10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茶苯海明片,观察组50例行健脾醒脑针刺法,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5周。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晕动病症状体征评分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晕动病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醒脑针刺法防治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脑针刺 茶苯海明片
下载PDF
醒脾运脾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9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赵焕香 《北京中医》 2000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中医药疗
下载PDF
醒脾化浊法治疗慢性期痛风30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钟海 毕媛媛 《中医研究》 2016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脾化浊法治疗慢性期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期痛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醒脾化浊汤(苍术、厚朴、黄柏、陈皮、泽泻、防己、土茯苓、穿山甲、萆薢、炙甘草),每日1剂,水煎,于早、晚饭后... 目的:观察醒脾化浊法治疗慢性期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期痛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醒脾化浊汤(苍术、厚朴、黄柏、陈皮、泽泻、防己、土茯苓、穿山甲、萆薢、炙甘草),每日1剂,水煎,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对照组30例口服别嘌醇片,每次100 mg,每日2次。若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两组均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秋水仙碱片,待疼痛缓解后停用。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化浊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慢性期痛风患者的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具有降尿酸、红细胞沉降率、三酰甘油的作用,可有效预防痛风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 慢性期痛风/中医药疗 痰浊阻滞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