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采样数据模型的高压直流输电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秀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11,136,共6页
运用采样-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12脉动换流器HVDC的小信号线性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换流器开关电路的动态特性,适用于高频动态特性分析。利用该模型分析了HVDC控制系统与HVDC两侧交流系统对HVDC动态特性的影响,特别是高频动态特性的影响,分... 运用采样-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12脉动换流器HVDC的小信号线性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换流器开关电路的动态特性,适用于高频动态特性分析。利用该模型分析了HVDC控制系统与HVDC两侧交流系统对HVDC动态特性的影响,特别是高频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逆变站交流系统的SCR对HVDC的动态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当逆变侧交流系统的SCR过低时,系统可能出现低频不稳定;整流站控制增益过大时对系统的高频特性有不利的影响;当逆变站采用定γ角控制时,系统的高频低频稳定性都较差;证明了传统的准稳态模型不适用于HVDC的高频动态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动态特性分析 电力系统 采样数据模型
下载PDF
基于采样数据模型的DC-DC变换器中分岔现象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生 王琪 徐殿国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566-4569,共4页
DC-DC变换器中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分岔的出现是DC-DC变换器失稳的表现。为研究DC-DC变换器中的分岔现象,采用采样数据法建立DC-DC变换器的精确数学模型,给出对分岔现象进行仿真分析的公式,以Buck变换器为例,通过仿真和实验观察不... DC-DC变换器中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分岔的出现是DC-DC变换器失稳的表现。为研究DC-DC变换器中的分岔现象,采用采样数据法建立DC-DC变换器的精确数学模型,给出对分岔现象进行仿真分析的公式,以Buck变换器为例,通过仿真和实验观察不同参数下分岔现象的出现,从而得出电路参数变化对DC-DC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 DC-DC变换器 采样数据模型 仿真
下载PDF
相对阶数为2的机械非线性采样数据模型
3
作者 徐明灿 曾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0-1364,共5页
针对相对阶数为2的非线性多变量质量-弹簧-阻尼机械振动系统,导出了近似的采样模型和离散性质.采用比Euler模型更复杂的离散采样方式,分析了该近似采样模型的局部截断误差和全局截断误差.特别地,通过研究导出近似离散时间控制模型的采... 针对相对阶数为2的非线性多变量质量-弹簧-阻尼机械振动系统,导出了近似的采样模型和离散性质.采用比Euler模型更复杂的离散采样方式,分析了该近似采样模型的局部截断误差和全局截断误差.特别地,通过研究导出近似离散时间控制模型的采样零动态,给出了相应的渐近特性,还分析设计了离散采样控制器.将线性质量-弹簧-阻尼机械模型情形推广到了非线性系统,在非线性系统辨识方面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数据模型 质量-弹簧-阻尼 零动态 非线性系统 系统辨识
原文传递
基于FOH的n阶积分器采样数据模型(英文)
4
作者 李修云 曾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06-112,共7页
针对一阶保持器(first-order hold,FOH)条件,分析了n阶积分器的离散采样模型,导出了相应的FOH离散脉冲函数和离散时间模型的标准形描述。在此基础上,探寻了离散时间零点的渐近性质,以及离散标准形模型的采样零点条件。特别地,当采样周期... 针对一阶保持器(first-order hold,FOH)条件,分析了n阶积分器的离散采样模型,导出了相应的FOH离散脉冲函数和离散时间模型的标准形描述。在此基础上,探寻了离散时间零点的渐近性质,以及离散标准形模型的采样零点条件。特别地,当采样周期T→0时,研究并且描述了线性n阶积分器的离散系统零点的稳定特性和稳定准则。所给出的定理是对相关结果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数据模型 离散系统零点 n阶积分器 一阶保持器 标准形
下载PDF
基于离散域采样数据模型的DC/DC变换器等效电路 被引量:1
5
作者 童安平 杭丽君 +1 位作者 李国杰 马肖男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数字控制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精确建模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变换器的采样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域采样数据模型的等效电路推导方法;同时,给出了等效性判别准则,该准则可用于判别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以采... 提出了一种针对数字控制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精确建模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变换器的采样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域采样数据模型的等效电路推导方法;同时,给出了等效性判别准则,该准则可用于判别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以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的同步Boost变换器作为研究算例,通过分析所得采样等效电路模型,成功解释了不同调制方式下变换器稳定性不同的根源,所得理论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数据模型 等效电路 同步Boost变换器 调制方式 稳定性
下载PDF
半导体变流技术在等周期采样数据模型中的应用
6
作者 关键 《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59-63,共5页
半导体变流技术在采样模型中的应用,阐述了晶闸管直流控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型的采样控制系统.论证了晶闸管等周期采样数据模型的特征及其应用范围。通过对一个电流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得出了当一个直流控制装置,其最大整流电压... 半导体变流技术在采样模型中的应用,阐述了晶闸管直流控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型的采样控制系统.论证了晶闸管等周期采样数据模型的特征及其应用范围。通过对一个电流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得出了当一个直流控制装置,其最大整流电压Vdm满足时,即可实现一阶响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变流技术 等周期采样数据模型 晶闸管 一阶响应 采样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采样—数据模型方法的可控串联补偿系统对次同步振荡抑制作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晓冬 杨煜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TCSC的采样 数据模型 ,可方便地分析较大规模电力系统在不同TCSC控制策略下的动态特性。该模型考虑了晶闸管开关的非线性和时变因素 ,在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频率范围内足够精确。通过分析IEEE次同步振荡用的第一基准模型和伊敏 大庆 5... 采用TCSC的采样 数据模型 ,可方便地分析较大规模电力系统在不同TCSC控制策略下的动态特性。该模型考虑了晶闸管开关的非线性和时变因素 ,在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频率范围内足够精确。通过分析IEEE次同步振荡用的第一基准模型和伊敏 大庆 5 0 0kV带可控串联补偿的输电系统 ,用定量计算从理论上说明了只有当晶闸管导通角在一定范围内或大于一定的数值时 ,才能有效地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系统 次同步振荡 采样-数据模型 交流输电系统
下载PDF
降压式DC-DC变换器混沌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波 李晗 李威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4期317-321,共5页
对PWM型降压式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机理进行研究,建立了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法的MATLAB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是在采样数据法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环节,利用离散时间反馈控制法中的参考信号补偿控制,达到控制混沌的目... 对PWM型降压式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机理进行研究,建立了DC-D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法的MATLAB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是在采样数据法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环节,利用离散时间反馈控制法中的参考信号补偿控制,达到控制混沌的目的,通过控制前后的仿真结果比较可以看出,在增加了混沌控制环节之后,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实现了对不稳定周期-1轨道的稳定,降低了输出电压的纹波幅值,提高了输入电压的工作范围,控制了变换器中的混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采样数据模型 参考信号补偿控制
下载PDF
DC/DC变换器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9
作者 林雪芳 B.Allard +1 位作者 毕津顺 李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中英文版)》 2015年第3期35-38,共4页
DC/DC变换器属线性混合系统一类.其稳定性分析必须考虑到它们的切换特性.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它可预测被控制的DC/DC变换器在参数变化条件下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及混沌现象.由于它很容易被加入到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中,为集... DC/DC变换器属线性混合系统一类.其稳定性分析必须考虑到它们的切换特性.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它可预测被控制的DC/DC变换器在参数变化条件下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及混沌现象.由于它很容易被加入到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中,为集成DC/DC变换器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辅助设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转换器 稳定性分析 采样数据模型
下载PDF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for continuous-time errors-in-variables model from sampled data
10
作者 Ping WU Chun-jie YANG Zhi-huan SO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177-1186,共10页
We study the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for the continuous-time errors-in-variables model from sampled data.First,the filtering approach is applied to handle the time-derivative problem inherent in continuous-time identi... We study the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for the continuous-time errors-in-variables model from sampled data.First,the filtering approach is applied to handle the time-derivative problem inherent in continuous-time identification.The generalized Poisson moment functional is focused.A total least squares equation based on this filtering approach is derived.Inspired by the idea of discrete-time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we develop two algorithms to deliver consistent estimates for the continuous-time errors-in-variables model by introducing two different instrumental variables.Order determination and other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re discussed.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is illustrat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identification ERRORS-IN-VARIABLES Continuous-time system Subspace meth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