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油井中基于ARM多声道两相流流量测量系统
1
作者 王宝妮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介绍了一种以ARM为内核的三星4412芯片为控制单元,内部集成了Linux系统,应用超声波时差法流量测量原理,其中包含两相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同井上服务器交互模块。该系统应用于采油井中,采用计算超声波穿过管道的顺水和逆水的... 介绍了一种以ARM为内核的三星4412芯片为控制单元,内部集成了Linux系统,应用超声波时差法流量测量原理,其中包含两相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同井上服务器交互模块。该系统应用于采油井中,采用计算超声波穿过管道的顺水和逆水的时间差,来计算当前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两相流 嵌入式控制
下载PDF
利用测试资料评价采油井封堵层位的封堵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隋金巍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随着油田长时间开发,原开发层系开采结束后,需要将其封堵转为开采其他的层系。但由于采油井封堵工艺的特殊性,油层部位下有封隔管柱,测试通道被堵住,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环空测井。为解决封堵井剖面测试问题,对测井仪器进行改造:由以前的... 随着油田长时间开发,原开发层系开采结束后,需要将其封堵转为开采其他的层系。但由于采油井封堵工艺的特殊性,油层部位下有封隔管柱,测试通道被堵住,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环空测井。为解决封堵井剖面测试问题,对测井仪器进行改造:由以前的一支仪器增加为两支仪器,大伞型流量计测量套管流量,小伞型流量计测量油管流量;研制辅助工具导向器,帮助测井仪器更好的进入测试通道;同时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当套管流量等于油管流量,封隔器未漏失;当套管流量大于油管流量,则封隔器漏失。对16口采油井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油管流量和套管流量,可以确定封隔器的漏失情况,其中不密封井9口,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依据该测试结果,再次作业,重新密封,密封后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对仪器的改进,解决了采油井无法验封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产出剖面的测试,为油田下返开采提供了配套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封堵 封堵效果 验封技术 验封评价 仪器 工艺 测试资料
下载PDF
采油井故障原因的判断及应对措施
3
作者 武建东 李凯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提高,生产流程的复杂与不可控,影响井下采油设备的因素诸多,为了确保井下采油设备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文章从采油井的地面工程入手,讨论探究管式抽油泵井与杆式抽油泵井在实际运行中会面临的故障问题... 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提高,生产流程的复杂与不可控,影响井下采油设备的因素诸多,为了确保井下采油设备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文章从采油井的地面工程入手,讨论探究管式抽油泵井与杆式抽油泵井在实际运行中会面临的故障问题,并分析采油井日常故障原因的判断方法与应对措施,最终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故障 抽油机 抽油泵 油压
下载PDF
海上平台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信号提纯研究
4
作者 陈亮 《机械与电子》 2023年第6期71-75,共5页
为了提升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检测精度,提出一种故障信号提纯方法。通过分析采油井电潜泵机械原理和故障工况条件,描述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将故障类型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耦合,从时域和频域2方面采集电潜泵机械故障信号,接着利... 为了提升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检测精度,提出一种故障信号提纯方法。通过分析采油井电潜泵机械原理和故障工况条件,描述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将故障类型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耦合,从时域和频域2方面采集电潜泵机械故障信号,接着利用Chirplet变换消除机械故障信号噪声,再利用瞬态冲击提纯方法,提升优化后的机械故障信号纯度,实现故障信号提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纯效果好、故障信号提纯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电潜泵 变频器 PLC系统 机械故障信号 信号提纯
下载PDF
海上油气田电潜泵采油井油管漏失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5
作者 李振宇 冯博 +2 位作者 周洋 刘俊 石殊敏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91-93,共3页
在海上油气田油气开采过程中,电潜泵采油井常出现油管漏失的问题,分析认为油管加工工艺不合格、人员拆装操作不规范、举升油、气、水、砂等混合物流腐蚀或冲砂作用、Y-TOOL工作筒密封O圈失效、井斜大造成油管与套管偏磨腐蚀等原因所致... 在海上油气田油气开采过程中,电潜泵采油井常出现油管漏失的问题,分析认为油管加工工艺不合格、人员拆装操作不规范、举升油、气、水、砂等混合物流腐蚀或冲砂作用、Y-TOOL工作筒密封O圈失效、井斜大造成油管与套管偏磨腐蚀等原因所致。针对油管漏失,介绍了海上油气田常用的处理方法。此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油管漏失预防措施,对于其他海上油气田,均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电潜泵 采油井 管柱漏失 故障及预防措施
下载PDF
套管损坏采油井修复治理评价方法探究
6
作者 牛秀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8期0197-0201,共5页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油田项目不断开发和生产,油井套管损坏是油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常见也比较严重的事故现象。油井套管损坏不仅严重影响油田生产的顺利进行,也会大大影响产油量,最终给油田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国内外的各...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油田项目不断开发和生产,油井套管损坏是油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常见也比较严重的事故现象。油井套管损坏不仅严重影响油田生产的顺利进行,也会大大影响产油量,最终给油田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国内外的各大油田都非常重视对油井套管的维护,修复和治理,同时也再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坏 采油井 修复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新一代智能采油井的测控系统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以法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49,52,共3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采油井的测控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这种测控系统由 4部分组成 :检测系统 ,控制系统 ,执行系统 ,信号传输系统。它可以对油、气井生产情况进行自动测量、控制、判断分析、调整和管理 ,并能对多层段、多分支油气井...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采油井的测控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这种测控系统由 4部分组成 :检测系统 ,控制系统 ,执行系统 ,信号传输系统。它可以对油、气井生产情况进行自动测量、控制、判断分析、调整和管理 ,并能对多层段、多分支油气井进行分层地面遥控及遥测开采 ,适用于水平井、大位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油井 采油井 设计 采油测控系统 功能
下载PDF
合采油井产量贡献液相色谱监测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振平 付晓泰 +3 位作者 卢双舫 庞彦明 徐运亭 董仲林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合采油井各生产层段产量贡献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参数,现有测试该参数的技术都存在着成本高、精度低等缺陷。根据不同油层芳香烃分布规律,以及反相液相色谱对芳香化合物良好的分离效果,紫外、荧光检测器对芳香化合物检测的高度选择性... 合采油井各生产层段产量贡献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参数,现有测试该参数的技术都存在着成本高、精度低等缺陷。根据不同油层芳香烃分布规律,以及反相液相色谱对芳香化合物良好的分离效果,紫外、荧光检测器对芳香化合物检测的高度选择性和灵敏性,建立了合采油井产量贡献芳香烃液相色谱监测技术。实际监测结果与单层采油实践、试油产量和单抽作业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地球化学 芳香烃 液相色谱 采油井产量
下载PDF
采油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俊魁 王春瑞 方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1-22,共2页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油田的实际资料, 给出了一个确定油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的经验公式。有了这个公式, 只要知道地层压力和饱和压力, 便可计算出油井或油田的最低允许流动压力。提供的方法简便适用, 很容易为油田工程人...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油田的实际资料, 给出了一个确定油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的经验公式。有了这个公式, 只要知道地层压力和饱和压力, 便可计算出油井或油田的最低允许流动压力。提供的方法简便适用, 很容易为油田工程人员所掌握。得到的最低允许流动压力数值可作为油田配产和油田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压力 压力界限 地层压力 采油井
下载PDF
用原油色谱指纹技术确定混采油井分层产能贡献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小凡 黄第藩 +2 位作者 张水昌 马力宁 张存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3-64,71,共3页
混采油井分层产能的确定一般是通过生产测井或地层测试 ,但所需时间长 ,费用高。地球化学提供一种简便、经济、快速的确定分层产能技术 ,它是根据单层原油与混合原油的色谱指纹特征 ,配合室内不同比例人工配方实验 ,求得分层产能贡献。... 混采油井分层产能的确定一般是通过生产测井或地层测试 ,但所需时间长 ,费用高。地球化学提供一种简便、经济、快速的确定分层产能技术 ,它是根据单层原油与混合原油的色谱指纹特征 ,配合室内不同比例人工配方实验 ,求得分层产能贡献。研究表明 ,实际配方与原油指纹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小 ,两层的误差为 5%左右 ,3层的误差小于 7.0 % ,与生产测井的结果也较吻合 ,因此可用来计算混采油井的分层产能贡献 ,监测油层的工作情况。图 2表 2参 4(陈世加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色谱分析 采油井 分层产能贡献 色谱指纹
下载PDF
原油指纹技术在合采油井分层产能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世加 马力宁 +1 位作者 付晓文 陈小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原油指纹技术是根据单层原油指纹差异及混合原油的指纹变化特征,配合室内不同比例的配方,建立计算模型,求得合采油井分层产量贡献。研究表明,原油实际配方与指纹计算的误差,二层小于6%,三层小于10%. 指纹计算结果与生产测井的... 原油指纹技术是根据单层原油指纹差异及混合原油的指纹变化特征,配合室内不同比例的配方,建立计算模型,求得合采油井分层产量贡献。研究表明,原油实际配方与指纹计算的误差,二层小于6%,三层小于10%. 指纹计算结果与生产测井的误差也在10.4%以内,可用来计算合采油井分层产量贡献,监测油层的工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合采 原油指纹技术 混合原油 油层 生产测 产能 产量 工作情况 贡献
下载PDF
热力采油井现代试井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慧卿 李景梅 +1 位作者 赵鹏 陈大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根据热采井油层的加热特点,建立了热采井双区试井数学模型,并求出了井底压力的解析解,分析了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热半径和流度比是影响典型曲线特征的主要因素,波及区越大,压力导数曲线上的第一平缓台阶越明显;流度比主... 根据热采井油层的加热特点,建立了热采井双区试井数学模型,并求出了井底压力的解析解,分析了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热半径和流度比是影响典型曲线特征的主要因素,波及区越大,压力导数曲线上的第一平缓台阶越明显;流度比主要影响后期的压力时变特征,压力导数曲线的第二个“驼峰”峰值随流度比增加而增大。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提出了热采井焖井试井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采油井 解释 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 典型曲线 曲线拟合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矿藏采油井结垢及清垢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贤君 王庆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大庆油田NaOH/ORS 41/HPAM三元复合驱区块的采油井结垢严重。简要分析了这些采油井结垢的原因,对取自2口采油井井下的4个垢样进行了分析。垢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有机物(原油和聚合物)、CaO、MgO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非晶质二氧化硅和六方... 大庆油田NaOH/ORS 41/HPAM三元复合驱区块的采油井结垢严重。简要分析了这些采油井结垢的原因,对取自2口采油井井下的4个垢样进行了分析。垢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有机物(原油和聚合物)、CaO、MgO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非晶质二氧化硅和六方球状方解石、普通方解石及硫酸钡等;次要矿物成分为碎屑状石英、长石、粘土和黄铁矿等;垢由粗粒层和胶泥状细粒层交替沉积而成;垢的主要类型为硅垢和碳酸钙垢。在垢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清垢剂,其总体配方(质量百分数)为:10%~15%复合酸(氢氟酸、盐酸、有机酸)+6%~8%垢转化剂+8%~12%螯合剂+2%~4%表面活性剂+4%~6%缓蚀剂+水。该清垢剂45℃时对大庆各区块油井垢的溶蚀率不小于80%,溶蚀反应可在2h内完成,腐蚀速率仅为0.80g/m2·h。用该剂处理了结垢严重的4口采油井,单井每次用量为10~20m3,清垢效果良好,检泵周期大大延长。图1表4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 采油井 三元复合驱油藏 产品研究 开发 清垢 大庆油田
下载PDF
电泵采油井系统效率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国清 夏幼红 +3 位作者 方前程 李建雄 李丽娜 王杰祥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电泵采油井 系统效率 测试 评价 中原油田
下载PDF
采油井合理流动压力的界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林玉秋 王树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1-53,共3页
本文根据几个油田的实际资料,对采油井合理流动压力的界限进行了论证,指出油井合理流动压力约为饱和压力的0.5~0.6倍,在这个压力范围内生产,可充分发挥油井的生产能力,获得最大的合理产量。
关键词 流动压力 采油指数 饱和压力 采油井
下载PDF
清垢剂CQ-1与采油井化学清垢技术 被引量:18
16
作者 马广彦 庞岁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31,共6页
研制成功了由主螯合剂、铁螯合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及pH调节剂等成份组成的清垢剂CQ-1,针对长庆油田采油井的不同结垢情况开发了一套使用CQ-1的化学清垢技术,在16口采油井的现场试验中获得了100%的经济成功率。
关键词 化学清洗 采油井
下载PDF
采油井液面恢复指数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敬国超 杨延明 +1 位作者 任静 王新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油藏动态分析中 ,目前还没有一种综合油井产液量与液面资料的定量评价指标。参考注水井PI值求取方法 ,利用采油井停产后液面恢复数值 ,可以计算出油井的液面恢复指数LSI ,其大小是油井生产层出液状况的综合反应 ,包括出液极差型、一... 在油藏动态分析中 ,目前还没有一种综合油井产液量与液面资料的定量评价指标。参考注水井PI值求取方法 ,利用采油井停产后液面恢复数值 ,可以计算出油井的液面恢复指数LSI ,其大小是油井生产层出液状况的综合反应 ,包括出液极差型、一般型、极好型 3种。LSI指数可用来进行单井、井组或单元的定量分析 ,不受油井生产层位、泵效等因素影响。现场应用表明 ,该指数能很好地满足开发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采油井 产液量 液面恢复 LSI指数 油藏动态分析
下载PDF
浅谈螺杆泵采油井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晶 张连社 +2 位作者 田庆国 高成元 刘晓鹏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6,共2页
通过研究螺杆泵的工作特性 ,找出螺杆泵采油井的高效工作区 ,以此为基础对螺杆泵采油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泵深的合理选择 ,泵型的优化优选 ,尾深的合理设计 ,使泵的工作点落在螺杆泵工作特性曲线的高效区 ,然后将油井的供液能力曲线与... 通过研究螺杆泵的工作特性 ,找出螺杆泵采油井的高效工作区 ,以此为基础对螺杆泵采油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泵深的合理选择 ,泵型的优化优选 ,尾深的合理设计 ,使泵的工作点落在螺杆泵工作特性曲线的高效区 ,然后将油井的供液能力曲线与泵的工作特性曲线相对照 ,在螺杆泵试运行期间对生产参数进一步优化调整 ,使泵的工作点最大限度地趋近系统效率最高点。实践证明 :螺杆泵采油的优化设计不但可提高整个系统的系统效率 ,而且可使螺杆泵与采油井之间达到合理匹配 ,有利于提高油井产能 ,延长油井的免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采油井 优化设计 孤岛油田
下载PDF
采油井分层监测及产液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金友 刘宗宗 +2 位作者 陈佳丽 岳庆峰 王澈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6,共3页
针对以往堵水工艺不能满足特高含水期有效分层控制、长期动态调整及产液测调和油藏地质分析对分层含水、分层压力参数的需求问题,创新了机、电一体智能化的设计思路,研究成功了采油井分层监测及产液控制技术,解决了分层产量"均衡开... 针对以往堵水工艺不能满足特高含水期有效分层控制、长期动态调整及产液测调和油藏地质分析对分层含水、分层压力参数的需求问题,创新了机、电一体智能化的设计思路,研究成功了采油井分层监测及产液控制技术,解决了分层产量"均衡开采"的长期有效测控、常规环空含水测试工艺无法实现分层管柱内测试及"停层不停井"分层压力测试问题,形成了完善配套的"测、调、控"一体化分层配产工艺,实现了分层产量调整及多参数动态监测。分层流量测试范围5~160 m^3/d,测试精度3%,压力测试精度0.05%,含水率测试精度3%。为特高含水期复杂油藏精细地质分析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分层产液、含水和压力等数据,有利于提高剩余油挖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分层监测 产液控制 研究与应用
下载PDF
草舍油田CO_2驱采油井注缓蚀剂高效防腐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洁 钱卫明 钟辉高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6期48-51,共4页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于1981年发现并投入开发,石油地质储量为142×104t,1990年8月转入注水开发阶段,水驱采收率24%,可采储量34.1×104t。该油藏于2005年7月开始气水交替注CO2驱油试验,至2011年12月,采油井日产CO2气量为12000m3,...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于1981年发现并投入开发,石油地质储量为142×104t,1990年8月转入注水开发阶段,水驱采收率24%,可采储量34.1×104t。该油藏于2005年7月开始气水交替注CO2驱油试验,至2011年12月,采油井日产CO2气量为12000m3,综合含水率为51%,CO2对井下套管、生产管柱及井下工具的腐蚀十分剧烈,必须加以解决。根据该油藏采油井高含CO2气体防腐的要求,复配出4种HS系列高效CO2缓蚀剂,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出HS-20型CO2高效缓蚀剂,并在现场CO2驱试验区采油井中添加,其浓度为50~200μL/L。采用油管内、外监测挂环监测油管腐蚀速率,结果表明,井下油管腐蚀速率仅为0.01~0.001mm/a,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满足CO2驱采油井的防腐要求,保证了采油井的正常生产。相比于其他防CO2腐蚀措施,本方法简便有效,可供国内其他油田CO2驱油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采油井 缓蚀剂 高效防腐 腐蚀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