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脂方法对马尾松产脂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善高 郑小贤 +2 位作者 刘洪 莫大旺 吴艺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39-1541,共3页
采用40%、50%、60%割面负荷率和天天割、隔天割的采脂方法,对不同密度的12、17和22年生马尾松林分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采割间隔期越短,割沟越长,越有利于松脂分泌;天天割的单位面积产脂量是隔天割的1.28倍,60%割面负荷率的平均单株... 采用40%、50%、60%割面负荷率和天天割、隔天割的采脂方法,对不同密度的12、17和22年生马尾松林分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采割间隔期越短,割沟越长,越有利于松脂分泌;天天割的单位面积产脂量是隔天割的1.28倍,60%割面负荷率的平均单株单刀产脂量是40%、50%割面负荷率的1.19和1.07倍;中龄林采取40%割面负荷率和隔天割,近成熟林采取50%割面负荷率和隔天割的采脂方法,不但可获得较好经营效益,而且可延长采脂经营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采脂方法
下载PDF
湿地松皮层横割采脂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志文 曾广建 +6 位作者 彭招兰 郑小春 刘大椿 蒋志茵 黄逢龙 钟阿勇 吴茂隆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7,共6页
通过研究认为,湿地松皮层横割采脂技术采割不伤及木质部,采割频率由现行常规采脂2天一刀降为16天一刀,较好地保护了松林资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2种该技术所需的适合我国松脂林采割情况的促脂剂,施用促脂剂配... 通过研究认为,湿地松皮层横割采脂技术采割不伤及木质部,采割频率由现行常规采脂2天一刀降为16天一刀,较好地保护了松林资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2种该技术所需的适合我国松脂林采割情况的促脂剂,施用促脂剂配合茉莉酸甲酯预处理皮层横割采脂,产脂量可达常规采脂的85%~88%,同时笔者还对促脂剂的配制方法、施药的容器、松脂收集材料及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该项技术从长远来看有较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皮层横割 采脂方法
下载PDF
湿地松高效低耗持续丰产采脂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大椿 郭志文 +3 位作者 彭招兰 曾广腾 郑小春 吴茂隆 《江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通过对8种刺激剂和5种施药周期及3种割沟频率组合采脂技术的筛选,2年的采脂试验,取得的松脂产量数据经本底产量对比研究,以采用复方植物生长调节剂作刺激剂,12天为一刺激周期,割沟频率4天1刀为组合的采脂方法效果最好。与常法采脂比较:... 通过对8种刺激剂和5种施药周期及3种割沟频率组合采脂技术的筛选,2年的采脂试验,取得的松脂产量数据经本底产量对比研究,以采用复方植物生长调节剂作刺激剂,12天为一刺激周期,割沟频率4天1刀为组合的采脂方法效果最好。与常法采脂比较:平均单株全年松脂总产量提高20%以上;单刀产脂量提高100%以上;割面消耗降低50%;采脂工劳动生产率提高66.6%;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植物生长调节剂 采脂方法
下载PDF
浅论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新民 陈祖洪 《林产化工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37,共2页
论述了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的可行性、采脂方法及社会、经济效益。结果显示 :湿地松林间伐前采脂不仅为我国松香工业提供了优质的松脂原料 ,也为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湿地松 间伐 采脂方法 常法下降式 化学法
下载PDF
湿地松采脂技术
5
作者 程村荣 《安徽林业》 1998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湿地松 技术 年限 采脂方法 工具 刮面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