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马艳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0-0072,共3页
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2年1月-12月之间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对象并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定为组名,组内各自包含50例,总数100例。对接受末梢采血、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指标实施对比,明确不同采... 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2年1月-12月之间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对象并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定为组名,组内各自包含50例,总数100例。对接受末梢采血、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指标实施对比,明确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结果 观察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采血获得的检验结果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明明 王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95-97,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8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方法,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血样质量不合格率,0 min时的白... 目的评价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8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方法,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血样质量不合格率,0 min时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检测水平,不同时间点(0 min、30 min、1 h)的WBC、RBC、PLT检测水平,采血耗时。结果观察组血样质量不合格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 min时的WBC(6.7±0.7)×10^(9)/L、HCT(0.5±0.1)高于对照组的(5.3±0.8)×10^(9)/L、(0.4±0.2),RBC(3.0±0.5)×10^(12)/L、PLT(188.5±14.7)×10^(9)/L、Hb(110.2±11.1)g/L低于对照组的(3.8±0.6)×10^(12)/L、(233.5±16.1)×10^(9)/L、(123.3±10.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 min、1 h时的WBC、RBC、PLT检测水平低于0 min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min、1 h时的WBC、RBC、PLT检测水平与0 min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耗时为(16.1±1.5)s,短于对照组的(38.5±3.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采用静脉采血方法检测结果更为准确、稳定,并且血样质量高,检测耗时少,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常见猪采血方法及操作要点
3
作者 程邓芳 赵婵娟 张传师 《猪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1常见猪采血技术,1.1前腔静脉采血,1.1.1保定,猪前腔静脉采血保定方式跟猪的大小相关,有站立保定和仰卧保定两种方式。站立保定适用于体重超过20 kg的猪只,借助于套猪绳,使猪只头颈与水平面呈现出30°以上,猪只前腔静脉窝充分暴露,... 1常见猪采血技术,1.1前腔静脉采血,1.1.1保定,猪前腔静脉采血保定方式跟猪的大小相关,有站立保定和仰卧保定两种方式。站立保定适用于体重超过20 kg的猪只,借助于套猪绳,使猪只头颈与水平面呈现出30°以上,猪只前腔静脉窝充分暴露,有利于确定进针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腔静脉采血 采血方法 采血技术 操作要点 水平面 进针 保定
下载PDF
实验过程中Balb/c小鼠各种采血方法的比较和体会
4
作者 段文丽 丁星月 +2 位作者 贺雨欣 陈晋红 郝小夏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对小鼠各种采血方法进行比较,为动物实验过程中选择何种采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尝试对Balb/c小鼠采用断头、眼球摘除、腹主动脉、心脏、内眦、断尾和尾静脉穿刺采血收集血样。结果断头可取血0.8~1.1 ml、眼球摘除可取血0.5~0.8 ml... 目的对小鼠各种采血方法进行比较,为动物实验过程中选择何种采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尝试对Balb/c小鼠采用断头、眼球摘除、腹主动脉、心脏、内眦、断尾和尾静脉穿刺采血收集血样。结果断头可取血0.8~1.1 ml、眼球摘除可取血0.5~0.8 ml、腹主动脉和心脏采血可取血0.7~1.0 ml、内眦采血可取血0.1~0.2 ml、断尾可取血0.1~0.2 ml、尾静脉穿刺可取血25~50μl。结论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如果需要血液量比较大,而且是一次性采血的,可麻醉下选择眼球摘除法比较理想。对于需要不同时间多次采集同一只小鼠血液标本且需要血量不大的时候,用断尾采血的方法比较理想。眼球摘除和断尾取血这两种方法既保证了初学者采血的成功率,还比较节约时间,得到的标本不容易污染和溶血,保证了实验可以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BALB/C小鼠 采血方法
下载PDF
分析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与注意事项
5
作者 郭锦田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1期177-178,共2页
本文主要以分析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与注意事项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采血技术在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从颈部静脉采血、耳尖静脉采血、前腔静脉采血、心脏采血方法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更加深入的阐述不同... 本文主要以分析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与注意事项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采血技术在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从颈部静脉采血、耳尖静脉采血、前腔静脉采血、心脏采血方法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更加深入的阐述不同采血方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促使采血人员可以高效完成采血工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防疫检疫 采血方法 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结果
6
作者 段丽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24-0026,共3页
探讨和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采血方法的具体效果和评价结果。方法 本次实验的选取对象标准为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且其检验时间均在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的期间之内,患者一共有200例。并将其按照均分和年龄不同,采血方式不... 探讨和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采血方法的具体效果和评价结果。方法 本次实验的选取对象标准为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且其检验时间均在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的期间之内,患者一共有200例。并将其按照均分和年龄不同,采血方式不同为主要区别,分为两个组,每组患者各有100例,其中,对照组的换检者的年纪都是6岁及之下,并且使用了手指采血,而研究组的换检者的年纪都是8岁及之上,并且使用了静脉采血。将两种不同采集方式下的血液常规进行详细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本课题的调查发现,进行静脉采血检查者的 WBC、 RBC、 Hb以及 HCT和 PLT、 MCV的特定水平与对照检查者的不同,进行直接采血的正常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 Hb及 HCT均比正常人群小得多,且两组间 PLT及 MCV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临床的血液常规检测过程中,各种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相比于末梢采血法,前者的检测结果更为稳定,可以在临床上得到更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7
作者 韩杨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1期0105-0107,共3页
目的:分析两种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精准程度的影响,为后续的血常规的检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本院接收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4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X组对其末梢血进行检验,Y组对其静脉血进行检测。... 目的:分析两种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精准程度的影响,为后续的血常规的检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本院接收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4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X组对其末梢血进行检验,Y组对其静脉血进行检测。由医护人员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同的采血方式对最终检验结果的精准程度会有一定的影响,静脉采血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等的精准程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静脉采血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对患者血常规检验的精准程度。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对该种方式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下载PDF
末梢血和静脉血这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闻蕊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55-005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末梢血采血方法和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并探讨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了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 本研究旨在比较末梢血采血方法和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并探讨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了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血常规检验方法以末梢血采血方式进行,观察组血常规检验以静脉血采血方式进行。比较两组人员血常规众多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检验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更优,与参数均值更接近(P<0.05)。具体而言,在血常规检验指标中,观察组的结果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论 就血常规检验而言,末梢血采血方式及静脉血采血方式均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然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静脉血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能够最大限度避免漏诊和误诊,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更推荐使用静脉血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血常规 临床运用
下载PDF
试述牛的常规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9
作者 杨利金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为了对牛传染病的防控和应免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正确诊断分析,我们开展了血清学检测,每头牛每个年度均要进行1次疫病防疫效果的检测工作,掌握其体内抗体水平,以判断布鲁氏杆菌病、牛口蹄疫等免疫效果,要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熟练掌握... 为了对牛传染病的防控和应免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正确诊断分析,我们开展了血清学检测,每头牛每个年度均要进行1次疫病防疫效果的检测工作,掌握其体内抗体水平,以判断布鲁氏杆菌病、牛口蹄疫等免疫效果,要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牛静脉穿刺采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刘金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47-0049,共3页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52例志愿者做血常规检测,根据采血方式的不同划分末梢血组(26例末梢血采血方式)和静脉血组(26例静脉血采血方式)。观察各项指标在不...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52例志愿者做血常规检测,根据采血方式的不同划分末梢血组(26例末梢血采血方式)和静脉血组(26例静脉血采血方式)。观察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观察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观察满意度情况。结果 静脉血组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优于末梢血组(P<0.05);各项观察指标情况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满意度情况对比中,静脉血组由于末梢血组(P<0.05)。结论 进行血常规检测时,选择静脉采血的方式比末梢采血方式进行检测的结果更精准,静脉采血的方式让被采血针的满意度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价值分析
下载PDF
不同的采血方法对心肌酶谱值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叶凤珍 陆新容 +5 位作者 牟小军 卢瑞华 高艺 麦纪严 刘晓红 陈丽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2-12,1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在同一输液静脉内分次采血及在对侧上肢血管以静脉留置针系血标本,观察对心肌酶值的影响。方法:在输液静脉内抽血2ml为1号标本,续抽2ml为2号标本,再抽2ml为3号标本,同时在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在同一输液静脉内分次采血及在对侧上肢血管以静脉留置针系血标本,观察对心肌酶值的影响。方法:在输液静脉内抽血2ml为1号标本,续抽2ml为2号标本,再抽2ml为3号标本,同时在对测静脉留置针抽血2ml为4号标本。结果:1号与2、3、4号标本差异有显著意义;2号与3号标本差异无显著意义;3号与4号标本差异有显著意义。4组标本均能看出酶谱值的曲线变化。1、2、3号标本不能真实反应酶学升高的程度,4号标本才能准确反应酶学峰值的变化。结论: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人采取4号标本的采血方法,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酶学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 采血方法 心肌酶谱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娴默 肖林 李彦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进行检验,研究组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分析两组血常规各指标检测结... 目的 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进行检验,研究组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分析两组血常规各指标检测结果和血常规各指标变异系数(CV).结果 研究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c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WBC、RBC、Hb、Hct、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MCHC和PLT的CV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血常规检测相较于末梢血常规检测数值更为准确,且检测结果稳定性更高,可作为血常规检测时首选采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结果 影响
下载PDF
采血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林伟 荣墨克 孙志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3A期273-274,共2页
目的 :比较真空采血法和普通采血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165名健康体检者 ,随机以真空采血法和普通采血法采取左右肘正中静脉血 ,比较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真空采血法放置 2h后发生白细胞分类比例改变 ,普通采血法易发生溶... 目的 :比较真空采血法和普通采血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165名健康体检者 ,随机以真空采血法和普通采血法采取左右肘正中静脉血 ,比较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真空采血法放置 2h后发生白细胞分类比例改变 ,普通采血法易发生溶血和凝血 ,且测得的血糖值较真空采血法低 ,血清钾、血清镁和凝血酶原结果较真空采血法高。结论 :两种采血法对部分检验项目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检验 真空采血 血糖
下载PDF
大鼠实验中几种常用的采血方法探讨 被引量:34
14
作者 车兆义 邹悦 宋清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采血方法,提高大鼠实验的成功率。方法采用SD大鼠300只进行采血。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mm处为最佳穿刺点。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心脏穿刺采血方法... 目的探讨大鼠采血方法,提高大鼠实验的成功率。方法采用SD大鼠300只进行采血。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mm处为最佳穿刺点。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心脏穿刺采血方法:剑突下,以角度25°~30°斜行向上进针刺人皮下,针尖穿过横膈膜继续斜行刺入2.5~3.0cm。尾尖采血方法:手术剪剪去尾尖5~10mm。颈静脉法:第4肋骨水平方向刺人皮肤,向颈静脉进针,胸部表面成角度30°~40°向颈静脉刺入,刺入的深度约5mm。结果腹主动脉采血法:腹主动脉采血78次,成功73次,成功率93.6%。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成功率89.9%。心脏穿刺采血法成功率82.4%。尾尖采血法成功率94.4%。颈静脉法成功率80.9%。结论腹主动脉采血法适用于取血量大、不易溶血,不损伤器官,不会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气栓与瘀血,有利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各有注意事项。应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采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大鼠 采血方法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建新 谢丽萍 +1 位作者 张汝英 邹洪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适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采血方法。方法于上臂用留置针穿刺置管后随机分成肝素封管组 (A1)和 0 9%NS封管组 (B1) ,分别于空腹、服糖后 0 5h、1h、2h、3h在留置针处采血 1 5ml,并同时在对侧上臂直接穿刺采血 1 5ml作对照... 目的探讨一种适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采血方法。方法于上臂用留置针穿刺置管后随机分成肝素封管组 (A1)和 0 9%NS封管组 (B1) ,分别于空腹、服糖后 0 5h、1h、2h、3h在留置针处采血 1 5ml,并同时在对侧上臂直接穿刺采血 1 5ml作对照组 (A2、B2 ) ,标本配对后测血糖并作统计学处理。此外 ,用问卷调查 30例志愿者对二种采血方法的主观接受程度。结果经留置针采血与单次穿刺采血的血糖值无显著差异 ,二种封管液均可使用。 30例志愿者全部愿意选择留置针采血法。结论留置针采血可替代传统的反复直接穿刺采血行OGTT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采血方法 糖尿病 诊断
下载PDF
实验大鼠采血方法的选择(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清斌 车兆义 邹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0期9990-9992,共3页
采用300只SD大鼠进行采血。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mm处为最佳穿刺点,成功率为93.6%。眼眶后静脉采血法将针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成功率为89.9%。心脏穿刺采血法于剑突下以25°~30°... 采用300只SD大鼠进行采血。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mm处为最佳穿刺点,成功率为93.6%。眼眶后静脉采血法将针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成功率为89.9%。心脏穿刺采血法于剑突下以25°~30°斜行向上进针刺入皮下,针尖穿过横膈膜继续斜行刺入2.5~3.0cm,成功率为83.4%。尾尖采血法以手术剪剪去尾尖5~10mm,成功率为94.4%。颈静脉法于第4根肋骨水平方向刺入皮肤,向颈静脉进针,与胸部表面成30°~40°向颈静脉刺入,刺入的深度约5mm,成功率为80.9%。腹主动脉采血法适用于取血量大的实验,不易溶血,不损伤器官,不会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气栓与瘀血,有利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和要求来选择采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一种大鼠采血方法介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清洪 顾为望 +1 位作者 林继红 张嘉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1期133-133,共1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划破大鼠眼眶后静脉采血的方法 ,每次可采血 3~ 5m L,采血成功率高 。
关键词 大鼠 采血方法 静脉采血 采血成功率 死亡率 采血过程
下载PDF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不同采血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9
18
作者 宗阿南 邹悦 任萍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质量检测 实验动物 血液样本 寄生虫检测 股动脉采血 动物实验 眼球摘除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与采血针改良的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仲寅 梁燕梅 郑杏珊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2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和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实验组834例新生儿,选择足跟内侧的足底内静脉及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处,选用改良后的笔式采血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813例新生儿,选择足跟两侧随意部位,选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和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实验组834例新生儿,选择足跟内侧的足底内静脉及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处,选用改良后的笔式采血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813例新生儿,选择足跟两侧随意部位,选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结果]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采血方法和采血针,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疾病筛查 采血方法 采血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美秀 李满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81-782,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新生儿采取血标本 ,用于疾病筛查 ,并分别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采血时间短 ,重复穿刺率低 ,血样合格率高 ,假阳性率低 ,差异均...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新生儿采取血标本 ,用于疾病筛查 ,并分别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采血时间短 ,重复穿刺率低 ,血样合格率高 ,假阳性率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观察组采血方法所采取血样合格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采血方法 疾病筛查 统计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