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与优化布局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1
作者 宗会明 王楚雯 戴技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74,共14页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因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当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小城市和典型城市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鲜见,且在案例代表性和数据精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西南山地类型的重庆市...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因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当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小城市和典型城市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鲜见,且在案例代表性和数据精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西南山地类型的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城区为案例,以居民小区出入口与公园绿地出入口为研究主体,构建改进潜能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特征和存在问题,参考位置分配模型与调研结果,得出优化布局方案并检验.结果表明,江津区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与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明显.提出拟新建7个游园与5个社区公园,并将部分公园绿地进行合并扩建或新增出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潜能模型 可达性 城市公园绿地 优化布局 重庆市江津区
原文传递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析——基于重庆市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调研
2
作者 赵蕊 王源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通过对金融机构和农户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重庆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调查,深入挖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构建“党建+金融”三级联盟,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建立“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金融产品体系,适应乡村振... 通过对金融机构和农户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重庆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调查,深入挖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构建“党建+金融”三级联盟,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建立“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金融产品体系,适应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变化;打造“金融综合服务站+移动金融助理”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农户信息建档整村推进模式,优化农村信用环境;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助推传统金融模式转型升级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径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 路径 重庆市
下载PDF
重庆市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研究
3
作者 彭勇 赵雪轲 刘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是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是在旅客运输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状况下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系统梳理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 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是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是在旅客运输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状况下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系统梳理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让“人跟站走”变成“站随人走”,提升道路客运服务效能和发展质量,重塑人本化、便捷化、智能化的客运服务机制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定制客运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研究
下载PDF
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视角的重庆市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4
作者 谭征 谭皓方 孙平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为了揭示重庆市38个区县在2005—2019年间区域发展空间分异情况,本研究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指数,结合崔王指数、障碍度评价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主城区)—外围(非主... 为了揭示重庆市38个区县在2005—2019年间区域发展空间分异情况,本研究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指数,结合崔王指数、障碍度评价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主城区)—外围(非主城区)结构特征,但分异程度在不断下降。(2)非农产业产值、人均GDP、非农就业人数、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空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等因子是导致重庆市38个区县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空间分异的关键性因子,其作用机理与重庆市地形区位、要素流动可达性和贫困区县空间分布所形成的“发展势能”的空间分异密切相关。(3)为了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进一步强化主城区的核心集聚能力和扩散带动作用、弱化地形对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构建“一圈两翼、一主两副”空间结构、深化“走出去、引进来”对外开放战略、强化(科技、体制机制、人才等)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作用等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源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的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研究方法,可以形象地将要素移动呈现在“发展势能”和要素移动成本的变化曲线中,对于深挖区域发展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重庆市可以从区域城镇要素低成本自由流动、核心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层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要素集聚能力 区域发展 空间分异 障碍度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山地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空间分布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5
作者 杨丽芳 何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作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域,研究其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具有典型山地城市特征的重庆市为例,运用核密度估算法、最小阻抗法、空间插值法和地理探测器对重庆92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进行深入分析。...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作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域,研究其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具有典型山地城市特征的重庆市为例,运用核密度估算法、最小阻抗法、空间插值法和地理探测器对重庆92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主要分布在渝中、渝北、南岸、巴南西部临江一带,总体分布与城市发展具有耦合性,其空间分布主要受交通可达性、房价、人口密度和地势等因素影响,其中交通可达性和房价影响较大,人口密度和地势次之。文章提出以区域发展水平为着力点,建设多层级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设“亲民”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以山地城市独有的城市形态,丰富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等优化配置建议,为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山地城市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重庆市 社会公平
下载PDF
重庆市合川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调查及发展建议
6
作者 孙翰昌 闫胜华 +4 位作者 邓雅心 蒙涛 吕浩 胡慧蝶 陈开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53-156,190,共5页
为摸清重庆市合川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品种结构、空间分布、种群繁育等状况,采用入户登记、电话询问、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区12482个水产养殖主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合川区主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54种,其中鱼类13科45种、两栖爬行类4科5... 为摸清重庆市合川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品种结构、空间分布、种群繁育等状况,采用入户登记、电话询问、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区12482个水产养殖主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合川区主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54种,其中鱼类13科45种、两栖爬行类4科5种、虾蟹类4科4种;养殖模式包括池塘、湖泊、水库、工厂化和稻田等,养殖主体对杂食性、滤食性和草食性等大宗淡水品种偏好性强,特别是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约占98%。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制约合川区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种质资源 发展建议 重庆市 合川区
下载PDF
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演化过程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解析
7
作者 张杨 高银宝 +2 位作者 喻冰洁 吴俐颖 张秋仪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人居环境质量是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空间福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居环境质量被赋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本研究构建新时代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并探讨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和特征... 人居环境质量是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空间福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居环境质量被赋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本研究构建新时代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并探讨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和特征,以期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居环境空间战略提供参考。分析显示:(1)直辖以来,重庆市整体人居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各区县差距逐渐缩小;(2)市域范围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特征,高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都市圈的主城区九区周边,低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前期渝东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优于渝东南地区,到后期渝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高于渝东北地区;(3)从五大发展指数上看,各项指标的整体水平都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Y”字形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未来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还需持续推广渝东北生态文明建设、渝东南乡村振兴,以及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圈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新发展理念 时空特征 发展指数 重庆市
下载PDF
务实笃行见成效 聚焦改革谋发展——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侧记
8
作者 胡越 《重庆行政》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12月25日至26日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关于全面落实机构改革任务奋力实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12月25日至26日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关于全面落实机构改革任务奋力实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的讲话,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实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重庆市 重庆市委书记 加快现代化 会议侧记 袁家军 谋发展 强大动力 盘活
下载PDF
“成渝地 巴蜀情”艺术展暨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渝举行
9
《文史杂志》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0月18日-20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指导,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成渝地巴蜀情”暨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18日-20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指导,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成渝地巴蜀情”暨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渝举行。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偕馆员、特约馆员一行20余人赴重庆市出席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中共重庆市 国务院参事室 文史研究馆 成渝 馆员 巴蜀
下载PDF
重庆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0
作者 张瑞 周佳月 熊萌 《中国储运》 2024年第4期126-127,共2页
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重庆市2012—2021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重庆市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研究区间的严重失调逐步过渡到优质协调,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物... 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重庆市2012—2021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重庆市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研究区间的严重失调逐步过渡到优质协调,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物流 耦合协调度 实证结果 耦合协调发展 研究区间 重庆市
下载PDF
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研究
11
作者 苏平 高天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30-32,36,共4页
高校作为科技产出主力单位,各省市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推进发展,重庆市拥有众多高校,具有良好的科技生产条件,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取得一定效果。文章重点关注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 高校作为科技产出主力单位,各省市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推进发展,重庆市拥有众多高校,具有良好的科技生产条件,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取得一定效果。文章重点关注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找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难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激励机制
下载PDF
网络对青少年产生较大影响 破解难题尚需持续发力——重庆市青少年网络环境和网络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12
作者 王翠 《重庆统计》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网络原住民。为深入了解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接触使用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情况,以及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等情况,重庆市统计局于近期通过问卷调研、公司访谈、部门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网络原住民。为深入了解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接触使用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情况,以及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等情况,重庆市统计局于近期通过问卷调研、公司访谈、部门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实地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问卷调研 网络游戏 青少年影响 调研报告 重庆市青少年 破解难题 深入了解
下载PDF
重庆市土地利用冲突多尺度时空演化与多情景演化模拟
13
作者 王朝阳 张军以 +1 位作者 李海懿 苏维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4-1039,共16页
土地利用冲突是区域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识别、测度区域土地利用冲突,明晰其时空演化格局,有助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重庆市为例,基于景观格... 土地利用冲突是区域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识别、测度区域土地利用冲突,明晰其时空演化格局,有助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重庆市为例,基于景观格局构建了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从县域、镇域以及格网3个尺度全面和系统地分析了1995—202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耦合多目标规划(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MOP)-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ta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拟了重庆市203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格局。结果表明:(1)1995—2020年重庆市县域、镇域与格网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冲突格局具有较大相似性,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重度冲突区主要分布在重庆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区县建成区。土地利用一般冲突区主要分布于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冲突有所加剧,其中土地利用重度冲突区占比增加了3.09%。(2)1995—2005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冲突区主体位于乡村地域,但冲突程度较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人口的集聚,2005年后土地利用冲突热点区域的城市地域集聚效应显著,城市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冲突区面积和土地利用冲突度均显著提升。(3)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不仅受到了人为经济社会活动的驱动影响,在空间格局上受自然生态环境基底影响显著,其中地形地貌的限制加剧了土地利用重度冲突区。(4)不同发展情景模拟中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最为严重,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最小,可持续发展情景兼顾了经济和生态发展的用地需求,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处于中间范围,但区域发展总福利最大,是未来区域发展路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冲突 多目标规划 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重庆市
下载PDF
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陈健 石林 +4 位作者 雷蓉蓉 余雅 汪清雅 吴成果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分析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患者发现延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报告时间、患者... 目的:分析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患者发现延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报告时间、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患者来源、疾病诊断、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共获得174 067例患者信息。2015-2021年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率的变化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时间中位数为31(10,73) d,年均发现延误率为53.25%(92 695/174 067);由2015年的58.20%(15 093/25 935),下降至2021年的50.18%(11 026/21 974)。2015-2021年发现延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2.5%,t=-2.095,P=0.036),2015-2019年发现延误率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4.1%,t=-4.313,P=0.049),2019-2021年发现延误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0.8%,t=0.248,P=0.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036,95%CI:1.015~1.059)、45~64岁年龄组(OR=1.095,95%CI:1.065~1.125)、无业(离退)人群(OR=1.233,95%CI:1.177~1.294)、农(牧、渔)民(工)(OR=1.624,95%CI:1.546~1.710)、学龄前儿童(OR=3.581,95%CI:2.271~5.761)、工人(OR=1.134,95%CI:1.062~1.213)、渝东北地区(OR=1.270,95%CI:1.244~1.312)、重庆市外(OR=1.136,95%CI:1.087~1.187)、病原学阳性(OR=1.033,95%CI:1.013~1.055)是肺结核患者出现发现延误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延误现象较为严重,随时间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发现延误情况,并采取综合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因素分析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演变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15
作者 师飞云 周宝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7,共11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探究土地利用转型及景观格局响应的演变特征与城镇化的关系,为重庆市“三生”土地规划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三生空间”功能分类的视角构建用地分类标准,利用2000,2010,2... [目的]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探究土地利用转型及景观格局响应的演变特征与城镇化的关系,为重庆市“三生”土地规划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三生空间”功能分类的视角构建用地分类标准,利用2000,2010,2020年土地遥感影像和夜间灯光数据,采用转移矩阵、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①2000—2020年重庆市生产、生态空间总体减少,生活空间持续扩张。2000—2010年,生产、生态空间减少191.87,252.95km^(2),生活空间增大446.03km^(2);2010—2020年,生产空间面积减少13.76km^(2),生态空间减少324.05km^(2),生活空间增大314.87km^(2)。②重庆市生产功能向生活功能转化较为明显。随着城镇化加强,生态空间转向生产空间显著,功能转变明显聚集于重庆市中心区域。③重庆市空间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复杂度逐渐提高,林草水生态空间占据主导优势。④2000—2010,2010—2020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对夜间灯光值的影响存在差异;2000年,城镇生活空间、农村生活空间变化对夜间灯光变化影响起主导作用,而2020年工业生产空间、城镇生活空间变化对夜间灯光变化影响较强。[结论]重庆市各类空间发生相互转换,利用不同“三生”空间类型变化和城镇化的关系,推动土地规划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城镇化 重庆市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饮用水9种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16
作者 刘怡 陈燕 +6 位作者 苏婷 谭福亚 刘永林 张雪琰 旷霞 殷凤 赵家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75,共10页
为明确重庆市主城区饮用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影响,采集主城区居民末梢饮用水80件、水源地水样3件,室内测定水样中As、Ba、Cr、Cu、Mo、Ni、Sb、Se、Zn含量,并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饮用水中微量元素的... 为明确重庆市主城区饮用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影响,采集主城区居民末梢饮用水80件、水源地水样3件,室内测定水样中As、Ba、Cr、Cu、Mo、Ni、Sb、Se、Zn含量,并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饮用水中微量元素的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表明:①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末梢饮用水中9种微量元素均值(算术均值,下同)均未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②儿童和成人的总健康风险均值分别为8.72×10^(-5)a^(-1)和3.56×10^(-5)a^(-1),在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标准(10-6~10^(-4)a^(-1))内,但儿童总健康风险高于成人。③居民末梢饮用水健康风险主要表现为Cr和As的致癌风险,儿童和成人致癌风险均呈现R Cr(8.54×10^(-5)a^(-1)和3.48×10^(-5)a^(-1))>R As(1.62×10^(-6)a^(-1)和6.74×10^(-7)a^(-1)),但均低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标准(10^(-4)a^(-1))。因此饮用水中Cr和As是重庆市主城区居民饮用水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物质,需进一步加强这2种元素的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健康风险 居民末梢饮用水 重庆市
下载PDF
城市空间水体热环境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主城七区为例
17
作者 杨清源 邓睿 +1 位作者 汤伟宏 张用川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水体作为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敏感因子,对缓解热环境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3、2011和2019年土地覆被数据与热环境指数数据,以重庆市主城七区为例,将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相结合,利用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地表重要覆被对水体降温能力的... 水体作为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敏感因子,对缓解热环境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3、2011和2019年土地覆被数据与热环境指数数据,以重庆市主城七区为例,将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相结合,利用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地表重要覆被对水体降温能力的影响以及水体对热环境效应的具体调控机制。结果表明:①水体相比裸地、植被、建成区覆被类型,其热环境指数处于最低水平,与热环境效应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有良好的降温效果,且单位水体比单位植被降温作用更强;②水体与植被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随着植被比例增加,水体的降温效果越差;在非城市用地中,植被的降温效果最好,随着城市发展密度的增加,水体的降温效果也逐渐增强,超越植被调节热环境的能力;③水体自身热环境与水体形状指数无关,与面积、长度、宽度、深度因素有关,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面积、长度、宽度和深度的增加,降温效果有所提升;④随着缓冲距离的增大,水体的降温效果逐渐下降,河流的最佳降温范围为200 m左右,水塘和水库的有效降温范围在300 m左右。为促进城市热环境的改善,未来应因地制宜利用城市空间增加绿化、加强水体循环等机制来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实现城市生态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植被 热环境效应 降温机制 重庆市主城七区
下载PDF
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志愿服务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18
作者 徐佳青 黄游芳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积极老龄化利用老年人蕴藏的丰富知识、技能和经验,拥有巨大的潜力,推动终身教育体制建设。老年人在重庆市社区老年教育志愿服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参与的持续性不强、忽略系统专业化的培训、欠缺精准管理... 积极老龄化利用老年人蕴藏的丰富知识、技能和经验,拥有巨大的潜力,推动终身教育体制建设。老年人在重庆市社区老年教育志愿服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参与的持续性不强、忽略系统专业化的培训、欠缺精准管理和缺乏强化的网上综合评价体系等。探索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区老年教育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策略,有助于老年人重新定位自我角色,实现自身价值,推进积极老龄化,为老年人赋权增能,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共同推进全市社区老年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教育 老年志愿者 策略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和重心模型的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测评
19
作者 冯浩 夏国峰 尤显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77-182,共6页
使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和重心模型等研究方法,测评2010—2018年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各年份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和农业生态效率重心时空演化轨迹。结果表明,2010—2018年重庆市各年份农业生态效率呈波... 使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和重心模型等研究方法,测评2010—2018年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各年份重庆市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和农业生态效率重心时空演化轨迹。结果表明,2010—2018年重庆市各年份农业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由负相关性转变为正相关性,农业生态效率的重心偏移呈螺旋状均散落在重庆市长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重心模型 相关性分析 重庆市
下载PDF
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木香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建议
20
作者 舒陈 管婷婷 何先元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87-191,共5页
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有着“中国木香之乡”的美誉,木香产业对关面乡实现高山中药材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地调研、问卷及电话调查、文献查找等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对关面乡木香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 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有着“中国木香之乡”的美誉,木香产业对关面乡实现高山中药材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地调研、问卷及电话调查、文献查找等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对关面乡木香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关面乡木香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以助力高山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促进乡村振兴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中药材 木香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