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意义
1
作者 刘菊花 刘军 钟如柱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3-56,61,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重度AECOPD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重度AECOPD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6例)和预后良好组(66例),检测对比两组的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以ROC曲线评价预后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降钙素原、D-二聚体、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P值均<0.05。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的AUC分别为0.743、0.778、0.708(P<0.01)。降钙素原联合D-二聚体、降钙素原联合NT-proBNP、D-二聚体联合NT-proBNP的AUC分别为0.847、0.815和0.798(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62(P<0.01)。结论: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均是重度AE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重度AECOPD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三者联合检测的预后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N-末端脑钠肽前体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预后
下载PDF
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张於 单敏捷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究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气、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北京燕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 目的 探究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气、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北京燕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38.63±2.01)mmHg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73.63±3.85)mmH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47、9.684,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1.68±0.22)L、最大呼气中期流速(1.69±0.41)L/s、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70.96±4.4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9、5.276、12.501,P均<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 无创通气治疗 血气 功能 运动耐力 慢性阻塞性疾病评估测试问卷
下载PDF
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赵衍栋 钱鑫 秦娜娜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1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肺康... 目的分析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1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运动耐力、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测值、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缓解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 无创通气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孙士卜 刘荣格 +2 位作者 韩晓芳 王晓景 卫佳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57-0160,共4页
对大量文献资料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极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群体,发生该疾病患者占比超过13%,该疾病是造成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主要隐私,在总体病症中占比80%。只有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才能避免疾病恶化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本次... 对大量文献资料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极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群体,发生该疾病患者占比超过13%,该疾病是造成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主要隐私,在总体病症中占比80%。只有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才能避免疾病恶化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本次主要是以中重度患者,急性加重期同时存在呼吸衰竭情况,给予高频振荡通气干预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内容选入的调查目标都确定病症,最终坚持参与评估者为120例,为了调研数据可靠性完成组间分类(计算机软件分组),6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主要进行无创双水平通气干预,剩余部分患者是观察组,执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操作,例数与上述同步,对此次患者干预过程中的炎症指标方面进行了评估,查了患者的痰液性质恢复状况,以及此次患者24小时排痰量情况,对此次出现不适症状和胃肠胀气病例进行仔细记录。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前有显著的炎症症状,经过临床干预后,患者炎症指标得到改善,其中对照组部分患者情况较差;对患者痰液性状恢复时间记录,观察组所用时间较短,此组患者排痰量较低;此次运用的两类通气形式小组,有部分病患在干预期间有不适感,并产生胃肠胀气现象,但是结果为相近(P>0.05)。结论 患者病症为急性加重期,同时引发呼吸衰竭症状,表示患者病情非常严重,应以患者具体状况选择适宜治疗手段,此次运用不同干预手段,临床证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患者呼吸衰竭病症程度,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4种方法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大疱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薛春竹 何杨 +3 位作者 王贤芝 陈均 张文林 母存富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8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4种手术方法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79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大疱手术患者,根据切口类型不同为开胸组(n=12)、小切口组(n=15)、单孔... 目的比较4种手术方法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79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大疱手术患者,根据切口类型不同为开胸组(n=12)、小切口组(n=15)、单孔组(n=23)、两孔组(n=29),4组患者均施行单侧肺减容、肺大疱切除术。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术后总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肺功能、血气指标、6 min步行距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9例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后2个月开胸组因严重的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4组患者手术时间、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和两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ICU时间、术后总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小切口及开胸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7 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63.55±25.15)、(61.69±24.53)、(64.02±24.22)、(64.20±30.09)较术前比较(44.48±12.55)、(42.01±13.15)、(43.89±13.21)、(42.59±14.76)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和两孔明显优于小切口及开胸手术,术后患者呼吸困难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是一种创伤小、有效、可靠和安全的手术技术,可以让患者在几年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更适合肺功能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疱 减容术 6 min步行距离。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阴虚内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范旋飞 汤玲玲 唐继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阴虚内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阴虚内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血气分析、肺功能、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问卷(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对2组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2组各脱落1例。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为85.71%(30/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闷喘息、苔少、咽干口干、盗汗、大便干结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mMRC评分、CAT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NE%、PCT、PaO_(2)、PaCO_(2)、FEV1%pred、mMRC评分、CAT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重度AECOPD阴虚内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有效控制炎症、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阴虚内热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训练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吴丹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布地格... 目的:探讨针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血气指标、炎性因子变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压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皮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白细胞介素-18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智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采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训练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
下载PDF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笑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9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重度COPD患者,按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 目的:研究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重度COPD患者,按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组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运动耐量[6 min步行试验(6MWT)]、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及6MWD均优于治疗前,CAT评分、SGR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相比,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重度COPD患者的效果更明显,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促进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噻托溴铵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布地格福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荟仿 张宇璞 +1 位作者 曾义林 刘增彪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5月经丰顺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5月经丰顺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格福吸入三联(ICS/LAMA/LABA),于入组后、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6分钟步行试验、MRC评分、CAT评分差异。结果用药前,两组6MWT、MRC、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6MWT、MRC、CAT评分开始出现变化,至用药后6个月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用药后3个月及6个月的MRC、CAT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FEV1、FVC、FEV1/FV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EV1、FVC、FEV1/FVC水平开始出现变化,至用药后6个月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用药后3个月及6个月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出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格福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较佳,且使用单个吸入器代替多个单独的吸入器进行联合治疗,可大大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依从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格福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10
作者 刘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9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康复组(42例)和综合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肺康复治疗,综合组采用肺康复治疗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比较三组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和血气指标。结果:治疗4个月后,综合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活量(VC)及6MWT指标均高于康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CAT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均低于康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指标均高于康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及运动能力,能改善CAT评分及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 康复治疗 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功能 慢性阻塞性疾病评估测试
下载PDF
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困扰和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艳玲 石丽娜 +2 位作者 陈小静 田红英 张海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症状困扰、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应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评定量表(MSAS)、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生活质量多维指数(MILQ)对106例老年重度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症状困扰、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应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评定量表(MSAS)、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生活质量多维指数(MILQ)对106例老年重度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COPD患者最高发症状为气促(98.1%)、疲劳(94.3%)、口干(90.6%)、咳嗽(89.6%)、担忧(83.0%),其他高发症状还有嗜睡(81.1%)、烦躁(78.3%)、疼痛(75.5%);患者症状数目是10.87±1.56,超过一半患者认为气促、疲劳、口干是最感困扰的症状。SIP总分70.72±4.29,功能状态严重受损;MILQ总分15.35±3.03,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症状困扰(r=-0.68)、功能状态(r=-0.63)显著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IP中的社会行为、MSAS-GDI中的担忧、烦躁共同解释生活质量总变异的39.6%。结论老年重度COPD患者面临多项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的困扰,功能状态受限,护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困扰 功能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锎 张萍 蒲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944-3946,共3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噻托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帕罗西汀,比较两...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噻托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深吸气量(IC)、6 min步行距离(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IC、6MWD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AS、SDS、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抑郁功效,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影响肺功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噻托溴胺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抑郁障碍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评估 被引量:21
13
作者 齐亚丽 顾玉海 李龙昱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3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观察组患者给予沙...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3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观察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及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价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SGRQ评价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6个月内急性加重率为25.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1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更好,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 噻托溴铵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宋丽萍 向平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1例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舒利迭进行雾化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进...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1例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舒利迭进行雾化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以及FEV1%pr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O2)、p(C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IL-6以及PCT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CAT评分及各项SGRQ评分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及动脉血气状况,缓解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雾化吸入治疗 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可 鲁力 +3 位作者 文玉明 马渝 杨平 张冬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656-465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COPD患者58例随机分为有创通气组和序贯通气组各29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COPD患者58例随机分为有创通气组和序贯通气组各29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有创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组[(6. 89±1. 40) d]和序贯通气组[(6. 96±1. 6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 83,P=0. 780);有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组[(5. 39±2. 64) d]和序贯通气组[(2. 46±1. 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48,P=0. 000)。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13. 79%)较有创通气组(37. 93%)明显下降(P=0. 036);序贯通气组VAP病死率(3. 45%)较有创通气组(24. 14%)显著降低(P=0. 026)。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可缩短留置气管插管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劲松 胡杰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共1页
目的探讨长期地联合吸入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通过与其他常用治疗方法对比,以评估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长期地联合吸入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通过与其他常用治疗方法对比,以评估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从而探索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更为合理的长期治疗方案。方法将67例确诊为稳定期中重度COPD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茶碱类制剂氨茶碱或多索茶碱,并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tid)或特布他林气雾剂(500μg,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商品名:信必可都保,160μg/4.5μg,bid),疗程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个月、12个月时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3例对照组患者中30例完成治疗和随访,34例治疗组患者中31例完成。①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PEF(呼气峰流速)、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指标的平均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12个月疗程结束时,上述指标升高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表明,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FEV1%预计值、FEV1/FVC和PEF的下降均较对照组延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之间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12个月后各能区和总分分值均小于同期对照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GRQ评分各能区和总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12个月时分值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呼吸症状和总分指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能区和总分在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进一步改善(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联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能够延缓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恶化,改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并不增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是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长期治疗方案中安全的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联合吸入治疗 福莫特罗 布地奈德 治疗效果 稳定期 PULMONARY COPD患者
下载PDF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曙平 谭锦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有慢性呼衰、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急性加重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9例,比较治疗前,常规抗感染、平喘、抗心衰治疗及加用激素治疗后生活质量,呼...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有慢性呼衰、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急性加重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9例,比较治疗前,常规抗感染、平喘、抗心衰治疗及加用激素治疗后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变化。结果呼吸困难评分:(1)治疗前3.78±0.41,(2)抗感染、平喘、抗心衰治疗后3.63±0.49,(3)激素治疗后2.8±0.37,(3)与(1)(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1)治疗前9.26±2.31,(2)抗感染、平喘、抗心衰治疗后8.47±1.98,(3)激素治疗后5.89±1.72,(3)与(1)(2)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COPD伴有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存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治疗 生活质量 呼吸困难程度
下载PDF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小军 周维华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剂治疗老年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研究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南通市海安县中医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116例,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剂治疗老年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研究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南通市海安县中医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剂。对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水平(FEV 1、FVC、FEV 1%pr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肺功能水平(FEV 1、FVC、FEV 1%pre)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剂治疗老年稳定期重度COPD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 噻托溴铵干粉剂 稳定期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功能
下载PDF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翎 罗丽萍 代翠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2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 目的:观察和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并对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_2、PaCO_2、Vc和FEV_1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个维度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应用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我管理 健康教育 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