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者插管呛咳、苏醒躁动与镇痛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武国庆 刘倚杉 王峰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者的插管呛咳、苏醒躁动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生理盐...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者的插管呛咳、苏醒躁动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生理盐水,观察组实施右美托米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h、12 h以及24 h 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h、12 h及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镇痛药物,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者中可以减少插管呛咳反应,提供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手术 插管呛咳 苏醒躁动 镇痛效果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2
作者 李菡 陈欣然 马兰 《安徽医学》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临床效能并验证。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并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252例OSAS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临床效能并验证。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并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252例OSAS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176例,验证集76例)资料。按PSG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是否≥30次/小时分为非重度组和重度组。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重度OSAS的独立危险因素,运行RStudio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三个维度对模型进行评估并验证。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和合并症个数是重度OS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和0.91,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较高,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在0.1~0.6的阈值概率范围内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年龄、吸烟史、LDL-C、UA和合并症个数,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临床价值,可为早期识别重度OSAS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重度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血清鸢尾素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吉娜·伊力 姚晓光 李南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价值。方法1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重度OSAS组(79例)和非重度OSAS组(77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 目的观察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价值。方法1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重度OSAS组(79例)和非重度OSAS组(77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鸢尾素水平,分析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诊室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DBP)及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OSAS组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腹围、颈围、AHI均高于非重度OSA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低于非重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25.17 ng/ml,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14.94(4.45,28.93)ng/ml,非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42.34(21.93,74.31)ng/ml。两组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6例高血压患者中,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年龄、AHI呈负相关(r=-0.175、-0.359,P=0.029、0.000<0.05),与MSpO_(2)呈正相关(r=0.188,P=0.020<0.05)。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鸢尾素浓度临界值为38.07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其敏感度为86.08%(68/79),特异度为61.04%(47/77),阳性预测值为69.39%(68/9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3%(47/58)。结论高血压人群中,OSAS患者血清鸢尾素浓度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血清鸢尾素水平可作为重度OSAS患者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血清鸢尾素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景莉玲 陈更业 +2 位作者 李芳 陈东毅 刘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3期1958-1959,共2页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UⅡ)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择正常人30例(对照组)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30例(试验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UⅡ的水平。结...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UⅡ)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择正常人30例(对照组)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30例(试验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UⅡ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UⅡ的水平为(9.0±1.0)pg/ml,对照组为(7.1±1.0)pg/ml,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氧饱和度分别为(63.4±2.2)%和(93.3±5.6)%,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UⅡ的增高可能是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病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呼吸衰竭的救治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士芳 王可富 +1 位作者 周炜 陈晓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6期420-420,421,共2页
关键词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衰竭 救治 治疗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间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6
作者 潘博希 沈永初 《云南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血压升高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服用 高血压 诊断 手术史 合并 收入 调整
下载PDF
CPAP治疗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7
作者 高福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态血压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阳 郭新玲 +4 位作者 刘勤楠 郭自伟 王哲 王灏 刘和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单、双日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5 mL;2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观察2组患者术前(T0)和术后24 h(T5)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拔管时(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时的疼痛程度,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内有效按压镇痛泵的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患者T0及T5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T0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5时HR、MAP低于T0时,且观察组患者T5时HR、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T5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 h内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0时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5时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T0(P<0.05)。观察组患者术T5时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43.3%(13/30);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48,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OSAHS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疼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鼻咽通气管对预防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旭 王建中 +3 位作者 吴钦苏 常荣先 黄新生 黄凤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使用鼻咽通气管能否明显降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治疗组为43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或脉搏传导时间(pltlse transit time,PTT)确诊为重度阻...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使用鼻咽通气管能否明显降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治疗组为43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或脉搏传导时间(pltlse transit time,PTT)确诊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AHI>40或S2O2<65%)的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置鼻咽通气管(内径8 mm,长度自鼻腔到舌根下方、会厌髏上方)。对照组为22例经PSG确诊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未置鼻咽通气管,其余治疗均与治疗组相同。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呼吸困难、最低血氧饱和度、咽部疼痛、咽部水肿情况。结果UPPP术后24 h内,呼吸困难治疗组0分,对照组(0.23±0.43)分,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低血氧饱和度治疗组(0.37±0.54)分,对照组(1.23±0.72)分,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咽部疼痛治疗组(2.30±0.56)分,对照组(2.27±0.55)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咽部水肿治疗组(1.21±0.41)分,对照组(1.23±0.69)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UPPP术后48 h,呼吸困难治疗组与对照组均0分,两者无差异;最低血氧饱和度治疗组(0.51±0.59)分,对照组(1.09±0.81)分,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咽部疼痛治疗组(1.60±0.62)分,对照组(1.62±0.70)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咽部水肿治疗组(1.10±0.56)分,对照组(0.98±0.63)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PPP术后使用鼻咽通气管可明显降低重度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呼吸困难的发病率,是保证上气道畅通的重要手段,且只需使用24 h。鼻咽通气管对改善重度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低氧血症也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并发症 鼻咽通气管
下载PDF
超声造影成像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俞飞虹 许迪 +2 位作者 王剑翔 李明霞 敬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估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强化特征。方法:选择42例确诊为重度OSAS的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33例无OSAS疾病史但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估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强化特征。方法:选择42例确诊为重度OSAS的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33例无OSAS疾病史但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测量造影后颈动脉斑块的最大厚度,并对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化特征进行分级。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PSG)测得OSAS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mal pulse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mini Sp O2)等血氧饱和度相关指标,并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度(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之间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通过超声造影IPN定性分析发现,OSAS组颈动脉斑块以Ⅱ型(47.6%)为主,对照组以Ⅰ型(63.6%)为主,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患者颈动脉斑块IPN与斑块边界呈正相关(r=0.395,P<0.05),与mini Sp O2呈负相关(r=-0.448,P<0.01)。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中斑块边界、mini Sp O2是IPN(R2=0.340,F=10.024,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通过超声造影发现重度OSAS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对初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提供相关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超声造影成像
原文传递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估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晓军 黄华兴 陈飞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64-3165,共2页
目的:探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31例)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治疗(25例)的重度OSAS患者采用SAQLI和ESS问卷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患... 目的:探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31例)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治疗(25例)的重度OSAS患者采用SAQLI和ESS问卷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患者治疗后SAQLI、ESS评分和AHI都较前改善。在SAQLI总分(不包括E组)、症状及日常生活维度,nCPAP组改善程度高于手术组(P<0.05)。nCPAP组在症状、日常活动维度及总分(不包括E组)达到明显改善;手术组在症状及日常生活维度能达到有改善。结论:重度OSAS患者经nCPAP治疗对长期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优于UPPP手术治疗;在对OSAS患者评估疗效时应该从客观生理指标和主观生存质量两方面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指数问卷 EPWORTH嗜睡量表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郑孝振 毛珊珊 +2 位作者 任益锋 韩箫笛 宋俊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128例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重度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128例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重度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32例。Ⅰ、Ⅱ、Ⅲ、Ⅳ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分别为舒芬太尼3.0μg·kg^(-1)、舒芬太尼1.0μg·kg^(-1)+右美托咪定1.5μg·kg^(-1)、舒芬太尼2.0μg·kg^(-1)+右美托咪定1.5μg·kg^(-1)、舒芬太尼3.0μg·kg^(-1)+右美托咪定1.5μg·kg^(-1)。比较4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及术后1、6、12、24、48 h吞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并观察4组患者术后头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及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Ⅳ组患者术后1、6、12 h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术后24、48 h疼痛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Ⅳ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Ⅰ、Ⅲ、Ⅳ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Ⅱ组(P<0.05);Ⅰ、Ⅲ、Ⅳ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4%(27/32)、9.4%(3/32)、15.6%(5/32)、50.0%(16/32),Ⅱ、Ⅲ、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组(χ~2=36.141、30.257、8.582,P<0.01),Ⅱ、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Ⅳ组(χ~2=12.655、8.582,P<0.01),Ⅱ、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UPPP术后应用舒芬太尼2.0μg·kg^(-1)联合右美托咪定1.5μg·kg^(-1)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镇静镇痛 安全性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监测中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昊 张希龙 +3 位作者 胡玲 殷凯生 李翀 蔡毓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5-588,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行拟定的标准在重度OSAS者中筛选出窦性心率递增不良者在超微心电图仪的监测下进行阿托品试验。结果:发现窦性心率递增不良12例,2例拒绝进一步检...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行拟定的标准在重度OSAS者中筛选出窦性心率递增不良者在超微心电图仪的监测下进行阿托品试验。结果:发现窦性心率递增不良12例,2例拒绝进一步检查,1例以往已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且为房颤伴2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9例进行了阿托品试验。结果:超微心电图(UMECG)监测结果均为阳性,诊断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而同步记录的心电图诊断则有4例阴性,含1例已临床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2例临床不能完全排除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1例无法临床判断。结论:重度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可能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表现之一,UMECG有利于其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窦性心率递增不良 窦房结功能 阿托品试验 超微心电图
下载PDF
福多司坦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Th1、Th2细胞以及血清中IFN-γ和IL-4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淑芳 姜秀峰 +2 位作者 卞涛 张希龙 曹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683-686,共4页
目的 探讨福多司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Th1、Th2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门诊以... 目的 探讨福多司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Th1、Th2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门诊以及住院的重度OSAS患者57例和单纯打鼾患者20例,所有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55~76(67.0±6.4)岁。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次/h)将患者分为3组,即对照组(AHI≤5,n=20)、OSAS组(AHI>40,n=28)和OSAS+福多司坦组(AHI>40,口服福多司坦片2周,n=29)。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测定Th1和Th2细胞所占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3组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S组患者Th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升高[F(2,74)=85.06,P<0.01],同时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的浓度也明显上升[F(2,74)=131.4,P<0.01];与OSAS组相比,OSAS+福多司坦组患者Th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下降[F(2,74)=85.06,P<0.01],血清中IFN-γ的浓度也明显下调[F(2,74)=131.4,P<0.01];而3组患者Th2细胞的比例[F(2,74)=2.66,P=0.08]和血清中IL-4的水平[F(2,74)=2.29,P=0.1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OSAS患者体内Th1细胞的激活程度显著升高,表现为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增多,而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不明显。福多司坦可以抑制Th1的过度激活,并降低Th1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多司坦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治疗73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下 黄维国 +2 位作者 孟美娟 邓志宏 薛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悬凝垂腭咽成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鑫 台立稳 +4 位作者 刘素云 张瑞宁 王蕾 裴观辉 张雪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490-493,498,共5页
目的评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合并脑血管病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OSAS)患者临床事件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3年1月合并脑血... 目的评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合并脑血管病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OSAS)患者临床事件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3年1月合并脑血管病的OSAS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失访2例,对照组患者失访4例。试验组(n=38)接受CPAP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n=36)仅接受药物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5年,试验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总数9例(非致死性卒中8例,心血管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总数17例(非致死性卒中12例,致死性卒中1例,非致死性心血管病3例,心血管死亡1例)。试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7%比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给予CPAP治疗后,患者血压在12个月及24个月时较初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合并脑血管病的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合并高血压的OSAS患者的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无创通气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对系统性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亚红 柳志浩 +5 位作者 王江平 吕洪良 董慧 俞丽娜 钱鸳鸳 陈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4期42-44,4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其对系统性炎症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重度OSAH...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其对系统性炎症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64例为观察组,予以CPAP治疗,并选取6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及对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HI值(34.48±6.16)次/h低于治疗前,ISaO2(82.42±12.69)%、3+4期睡眠比例(9.24±2.62)%、快速动眼睡眠比例(12.07±2.66)%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IL-6(32.84±4.59)pg/mL、IL-18(21.35±4.07)U/mL、TNF-α(27.76±2.39)ng/mL、CRP(8.36±2.29)mg/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EF(4.21±1.21)L/s、FEV1(2.12±0.22)L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重度OSAHS患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创通气 系统性炎症反应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局部麻醉手术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东胜 项俊 +4 位作者 王天生 李兆基 吴春平 陈禹武 曾冬前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82-382,384,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局部麻醉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评估两种模式正压通气呼吸机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琨 孙玉发 王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与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时的疗效。方法 120例重度(AHI>40)OSAHS患者根据AHI是否大于60,并且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与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时的疗效。方法 120例重度(AHI>40)OSAHS患者根据AHI是否大于60,并且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是否低于80%分为A组和B组,先后接受Auto-CPAP和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时PSG参数变化。结果 A组患者应用Auto-CPAP较Bi-PAP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应用Bi-PAP较Auto-CPAP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主要表现在睡眠效率(SE),觉醒次数(WASO),Ⅰ期+Ⅱ期,Ⅲ期+IV期及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ST)的比例,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重度OSAHS患者,AHI≤60,MSaO2≥80%的患者建议选择Auto-CPAP进行治疗,AHI大于60,MSaO2低于80%建议选择Bi-PAP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氧吸入疗法 多道睡眠描记术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树华 石洪金 +1 位作者 暴继敏 董卫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9-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apneasyndrome,OSAS)患者进行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以提高OSAS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方法经PSG确诊的重度OSAS患者共98人,男94人,女4人... 目的探讨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apneasyndrome,OSAS)患者进行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以提高OSAS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方法经PSG确诊的重度OSAS患者共98人,男94人,女4人,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方法:清醒状态下的头颈侧位片、上呼吸道纤维内窥镜检查及MULLER动作观察、上呼吸道CT测量等,睡眠状态下的上呼吸道纤维内窥镜检查、上呼吸道CT测量等。根据定位诊断结果实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的上呼吸道阻塞部位定位诊断,根据阻塞或狭窄部位的不同以及造成该阻塞或狭窄的原因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者分别为39、49、6和4例,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39.8%、89.8%、95.9%和4.1%。结论对OSAS患者进行术前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OSAS手术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 气道梗阻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