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安鑫 焦剑 +1 位作者 魏文斌 张茉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90-794,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05/07于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重度NPDR患者120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05/07于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重度NPDR患者120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60眼,对照组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60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OCT)对眼底视网膜结构及血流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 1、2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V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VD)、脉络膜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后2 mo观察组患者自觉视力改善率及BCVA明显优于对照组,黄斑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 mo BCVA较治疗前均增高(P<0.05)。治疗后1 d, 1、2 mo观察组SVD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DVD及脉络膜血流密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CMT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可以有效改善全视网膜激光术后的眼底微循环情况,减少视网膜光凝导致黄斑水肿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黄斑水肿 视网膜激光光凝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秦剑莺 顾育红 王在方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4期9-12,共4页
目的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因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诊... 目的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因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诊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0例,对照组予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予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整体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比对照组80.00%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视力水平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和对照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光光凝治疗法,可发挥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 激光光凝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在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邓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9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在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12月100例重度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4)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n=56)在激光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在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12月100例重度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4)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n=56)在激光治疗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CM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CA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网膜病变疗效、BCVA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减轻视网膜病变,与激光治疗联合,能更有效改善重度NPDR患者的视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 康柏西普 黄斑中心厚度 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
原文传递
养阴活血明目方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阴虚燥热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海霞 罗丹 +2 位作者 高瞻 彭新宇 赵帅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2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明目方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阴虚燥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度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参照指南予以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予以...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明目方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阴虚燥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度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参照指南予以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用养阴活血明目方。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出血灶面积、渗出灶面积、微血管瘤数、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视网膜微循环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灶面积、渗出灶面积及微血管瘤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NPDR(阴虚燥热证)采用养阴活血明目方治疗,疗效与安全性良好,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眼底情况、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缩短视网膜循环时间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养阴活血明目方 阴虚燥热 疗效
下载PDF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林芮 杨桢 +1 位作者 许立帅 杨小丽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评估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填写NEI-VFQ-25量表,通过IBM SPSS23版本统计,用配对样本... 目的:评估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填写NEI-VFQ-25量表,通过IBM SPSS23版本统计,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前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44±0.12,激光光凝术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37±0.18,术前及术后视力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NEI-VFQ-25综合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海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188-189,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150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全视网膜激光光... 目的 :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150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手术组患者,P<0.05。目的 :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及视野平均光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西医结合疗法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中药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合并黄斑水肿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52
7
作者 刘矫连 左慧懿 衷昕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0期89-91,共3页
目的康柏西普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46例合并黄斑水肿的NPDR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6例。两组均采用PRP治疗,且1个月内完成2~3次PRP治疗。观... 目的康柏西普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46例合并黄斑水肿的NPDR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6例。两组均采用PRP治疗,且1个月内完成2~3次PRP治疗。观察组在在首次PRP治疗前48 h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 mg/0.05 mL)治疗,1次/月,连续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时观察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值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观察组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前、治疗24 h时检测眼压并观察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第1、2、3个月时观察组BCVA分别为1.10(1.00,1.20)、0.90(0.80,1.10)、0.80(0.7,0.90)、0.70(0.50,0.80),CMT分别为413.0(378.0,435.0)、355.5(321.0,408.0)、309.5(286.0,334.0)、264.5(248.0,285.0)μm;治疗前及治疗第1、2、3个月时对照组BCVA分别为1.10(1.00,1.20)、1.10(1.00,1.20)、1.00(0.90,1.10)、1.00(0.90,1.10),CMT分别为417.5(353.0,433.5)、412.0(357.0,438.5)、412.0(354.5,434.0)、411.0(353.0,430.0)μm。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3个月时BCVA增加,观察组治疗1、2、3个月时BCVA增加、CMT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2、3个月时BCVA增加、CMT降低(P均<0.05);与治疗2个月时比较,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BCVA增加、CMT降低(P<0.05)。观察组3次注药前后眼压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PRP可改善重度NPDR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凝术 康柏西普 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下载PDF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经验
8
作者 杜昭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8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共102眼。所有患者均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80 mmol/L,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均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60...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共102眼。所有患者均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80 mmol/L,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均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评分、黄斑水肿程度评分、视网膜总循环时间、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范围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眼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3.1%。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术 效果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合并黄斑水肿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鹏 《大医生》 2023年第1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的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潍坊眼科医院收诊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96例作为观... 目的探讨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的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潍坊眼科医院收诊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等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具体表现,统计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陷度、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高眼压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可在全视网膜光凝术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方案,具有调节患者眼压,减少并发症的优点,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 视网膜光凝术 黄斑水肿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范明峰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3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和联合组(30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平均最佳矫正视力、视盘血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平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CMT)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全周平均厚度(pRNFL)、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ppVD)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NPDR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的疗效较好,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视盘血流,提高视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气滞血瘀型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2例报道
11
作者 上官燕玉 张洁 +1 位作者 闫慧 李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可伴随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致盲性眼病[1]。当前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规范化地进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如融合蛋白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可伴随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致盲性眼病[1]。当前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规范化地进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如融合蛋白类、单抗类等)、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能够改善症状并延缓病程的进展,但DR疾病的慢性、进行性的特点使临床治疗仍面临很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晁媛媛 陈晓冬 +1 位作者 梁乐 王丽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5期875-880,共6页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西安市第一医院首次就诊的NPDR患者1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西安市第一医院首次就诊的NPDR患者1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59.7±9.1)岁,病程≥5年48例;观察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60.5±8.6)岁,病程≥5年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控制率,干预前后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及经济负担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1.77%(42/68)比30.88%(21/68)],视力下降率低于对照组[4.42%(3/68)比20.59%(1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6,P=0.001);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95±1.29)mmol/L比(9.08±1.31)mmol/L、(10.27±1.25)mmol/L比(11.39±1.28)mmol/L、(6.94±0.36)%比(8.48±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PG、2hPG、HbA1c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27.94%(19/68)比2.94%(2/68)、39.71%(27/68)比20.59%(14/68)、57.35%(39/68)比22.06%(15/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IPQ、DSQL评分及经济负担均低于对照组[(44.59±3.24)分比(57.57±4.63)分、(41.34±3.07)分比(52.37±3.41)分、(1.98±0.51)万元比(2.37±0.64)万元],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95.52±6.64)分比(83.71±4.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41、19.823、4.683、12.073,均P<0.05)。结论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NPDR患者视力,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疾病感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院-社区-家庭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血糖控制 疾病感知 自我管理能力 经济负担
下载PDF
sCD146和LCN2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赵凤婷 杜红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检测血清及玻璃体液中sCD146和LCN2水平,分析它们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7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2型糖尿病并发PDR行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5例(45只眼)为PDR组,选取同... 目的检测血清及玻璃体液中sCD146和LCN2水平,分析它们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7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2型糖尿病并发PDR行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5例(45只眼)为PDR组,选取同期在我院确诊为不伴有其他眼病和全身疾病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和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需行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25例(25只眼)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清和玻璃体液,并检测sCD146和LCN2浓度,分析它们与PDR的相关性。结果PDR组LCN2、sCD146和VEGF的浓度大于对照组,活动性PDR组LCN2、sCD146和VEGF浓度大于非活动性PDR组,LCN2和sCD146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血清与玻璃体液中因子浓度不相关。结论LCN2和sCD146可能与新生血管形成和炎症相关,从而参与PDR进程,并且玻璃体液中上述3种因子浓度更能反映PDR的眼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D146 LCN2 VEGF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作者 张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8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于青海... 目的探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于青海省交通医院进行诊治的116例PDR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58眼,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和观察组(58例,58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随访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视力情况、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血流速度(MV)均加快,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水平均降低,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远视力/移动/光感、调节能力、阅读和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各维度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PDR患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全视网膜光凝术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优化视网膜微循环灌注状态,并同步提高其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视网膜光凝术
下载PDF
明目理血汤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15
作者 蔡文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明目理血汤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21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84例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明目理血汤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21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84例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明目理血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CRT薄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理血汤治疗N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其BCVA与CRT,进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明目理血汤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刘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34-037,共4页
研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的实施价值,并评估上述联合用药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实施效果,以期指导后续治疗。方法 主要筛选88例患者作为分析样本,所有患者均符合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诊断指征。患者入组后进行... 研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的实施价值,并评估上述联合用药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实施效果,以期指导后续治疗。方法 主要筛选88例患者作为分析样本,所有患者均符合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诊断指征。患者入组后进行随机数字表分组,组别名称设置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实施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联合治疗,后者给予单一康柏西普用药。样本选取时间为2023年12月-2024年12月。比较两组有效率、眼底检查各项指标、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黄斑中心凹厚度、视力等。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数据较对照组更大(P<0.05);通过对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数据对比,研究组更低(P<0.05);眼底检查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确组间差异显示,研究组更低,两组存在显著差别(P<0.05);PI、RI、PSV、EDV等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数据差别明显,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更佳(P<0.05);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联合实施优势更显著,与单一治疗相比优势更佳,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底微血管瘤数,提升视力,各院可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方血栓通胶囊 康柏西普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力 有效率 眼动脉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
17
作者 岳金良 龙云 赵梦瑶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NPDR合并黄斑水肿患者7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NPDR合并黄斑水肿患者7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PRP组, 每组38例。PRP组予以PRP治疗, 联合组在PRP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治疗效果、房水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底微循环[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浆黏度(PV)]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74%, 36/38)高于PRP组(78.95%, 30/38), P<0.05。治疗1、3、6个月后, 联合组BCVA高于PRP组(P<0.05);治疗1、3、6个月后, 联合组CMT低于PRP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房水中SDF-1、VEGF水平低于PRP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PV、EDI水平均低于PRP组(P均<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5.26%, 2/38)与PRP组(13.16%, 5/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PRP治疗重度NPDR合并黄斑水肿患者, 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提高视力水平, 降低房水中SDF-1、VEGF水平, 缓解黄斑水肿, 改善眼底微循环, 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视网膜光凝术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郑晖 赵晓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41例(72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41例(72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顺序1组21例(33眼),顺序2组20例(39眼)。顺序1组采用连续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后进行PRP,顺序2组完成PRP后连续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BCVA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6、9、12个月,顺序1组BCVA低于顺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CMT逐渐降低,且治疗后6、9、12个月,顺序1组CMT低于顺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均能有效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先应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后行PRP治疗的BCVA更低,视力改善更佳,CMT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不同程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OCTA表现
19
作者 代梦欢 李冬莉 +5 位作者 崔忆辛 申璐 李齐瑞 饶玲娜 郭姝蓉 袁玲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不同程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表现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糖尿病患者77例77眼,分为非DR组(NDR,23眼)和NPDR组(54眼),其中轻度NPDR(20眼)、中度NPDR(20眼)和重度NPDR(14眼...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不同程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表现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糖尿病患者77例77眼,分为非DR组(NDR,23眼)和NPDR组(54眼),其中轻度NPDR(20眼)、中度NPDR(20眼)和重度NPDR(14眼)。NDR组与NPDR组的黄斑区中央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密度(SSP和DSP)、视力(LogMAR)进行比较,不同程度NPDR的视力、FAZ面积、SSP和DSP水平进行比较,FAZ面积、视力、SSP和DSP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DR组相比,NPDR组的视力值(LogMAR)、黄斑区FAZ面积增大,SSP和DSP降低(P<0.05);不同程度NPDR的视力、FAZ面积、SSP和DSP水平差异显著(P<0.05)。视力(LogMAR)、FAZ面积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SP和DSP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随着NPDR病情的进展,视力(LogMAR)、FAZ面积增大,SSP和DSP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视力 黄斑区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 浅层毛细血管丛 深层毛细血管丛
下载PDF
“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V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丽 周莅斌 +1 位作者 冉起 吴成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究“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3例PDR患者,按照简单随机... 目的探究“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3例PDR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31)和同调组(n=32),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治疗(术前3~5 d至术后7 d),同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肝脾同调-血水同治”治法,比较2组临床指标、并发症(高眼压、玻璃体积血、视力下降)、眼压、炎症反应分级(前房闪辉、前房炎症细胞、纤维蛋白渗出),干预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前房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同调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2组眼压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且术后1 d同调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 d、1周,2组前房闪辉、前房炎症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评级随时间延长明显减轻(P<0.05),且术后1 d同调组前房闪辉评级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 d、1周,2组前房液IL-6、血清CRP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且同调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应用于PPV治疗的PDR患者,可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肝脾同调 血水同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