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点开发区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模式及机制研究——以大竹县为例
1
作者 孙小涛 石宁卓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1期27-32,共6页
“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大竹县为研究区,以“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农旅融合发展现状及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竹县主要存在“农业科普教育+乡... “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大竹县为研究区,以“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农旅融合发展现状及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竹县主要存在“农业科普教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特色种养”“田园观光采摘+大型文旅活动”“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民俗风情+红色文化旅游”等5大振兴模式。根据研究结果及问题,提出了助推路径及对策:不断优化农旅融合模式;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格局;开展农旅融合智力下乡,培育三产融合发展专业人才;优化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农旅品牌的创建。以期助推大竹县农旅融合发展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重点开发区 农旅融合 模式 大竹县
下载PDF
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选择与空间组织 被引量:7
2
作者 唐常春 董涛 蓝万炼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155,共6页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条件以及未来发展潜力3个方面,运用专家咨询及频率分布阈值划分等方法,构建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选择综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范围,并对全省重点开发区空间组织与发展策略进行探...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条件以及未来发展潜力3个方面,运用专家咨询及频率分布阈值划分等方法,构建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选择综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范围,并对全省重点开发区空间组织与发展策略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包括13个地级市(州)辖区(首府)、9个县级市和10个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5.02﹪;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空间体系呈四大板块分布,即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拓展区、湘南中心城镇和湘西中心城镇;突出长株潭城市群"龙头地位、做强做大长株潭拓展区、构建东部工业发展走廊、培育湘南与湘西中心城镇,是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空间组织与发展的重要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开发区 选择 组织 发展 湖南省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涂建军 周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人口与经济作为主体功能区的2个核心要素,二者的协调及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区内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人口与经济作为主体功能区的2个核心要素,二者的协调及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以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区内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人口与经济间存在耦合关系,在耦合时序上整体处于磨合期;2001-2010年10年间二者耦合程度不断增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二者间的协调关系增强;但区内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表现在人口—经济间的耦合协调类型以过渡型为主,占重点开发区的80.76%,而协调型仅占1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 人口与经济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四川省
原文传递
鄱阳湖生态经济重点开发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白彩全 温珍垠 +1 位作者 宋伟轩 宋一凡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0-768,共9页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首先基于熵值法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04—2012年该区域内各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量化测评.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首先基于熵值法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04—2012年该区域内各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量化测评.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性,新型城镇化建设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极化效应,即重点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资本投资、人才资源、知识的吸引,形成了高速发展、效益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同时由于过度集中其周边地区的资源和发展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导致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河谷地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研究——以福建省沙溪重点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戴文远 江方奇 +1 位作者 黄万里 廖李红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757,共11页
构建山地河谷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对协调生态脆弱区的人地关系,指导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沙溪重点开发区为例,基于1992年、2000年和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建设用地变化特点,并通... 构建山地河谷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对协调生态脆弱区的人地关系,指导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沙溪重点开发区为例,基于1992年、2000年和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建设用地变化特点,并通过识别地质灾害防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生物保护和洪水防范等四类生态源地,应用MCR构建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结合DEM开展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研究.结果表明:23 a间研究区居住用地和工矿用地持续增长,特别是工矿用地增长速度高达264.63%,但受河谷地形制约,建设用地扩张的集聚性极强,主要集中在沙溪干流5 km的缓冲区内,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以中、高安全格局区域为主,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43%和41.47%,而低安全格局面积仅占16.10%,生态安全格局与其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基本吻合;基于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和山地河谷地形特点,提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方案,其中禁止建设区面积1354.66 km2,占38.94%;限制建设区面积最大,为1408.70 km2,占40.49%;作为建设用地后备资源的允许建设区受地形制约显著,面积504.10 km2,占14.49%,且分布离建成区较远.研究结果将为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管制分区 生态安全格局 山地河谷 沙溪重点开发区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的布局 被引量:4
6
作者 孙仕敏 吴尚昆 强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共3页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对支撑区域乃至于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重点开发区的布局受矿产资源的分布、矿业开发的区域优势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共划分为13个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各重点开发区在资源分...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对支撑区域乃至于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重点开发区的布局受矿产资源的分布、矿业开发的区域优势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共划分为13个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各重点开发区在资源分布及未来开发利用方向上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分布 区位优势 生态环境 重点开发区
下载PDF
新疆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海霞 李慧玲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第1期20-25,82,共6页
天山北坡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新疆经济开发密度最高、经济增长速度最为强劲的地区。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关系、城市化进程中"兵、油、地"三方关系、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推进与区域... 天山北坡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新疆经济开发密度最高、经济增长速度最为强劲的地区。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关系、城市化进程中"兵、油、地"三方关系、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推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快速增长的外贸与其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的发挥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须突破行政界线,加速政府体制改革,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重点开发区 主体功能 行政协调
下载PDF
呼包银经济带建成西部一级重点开发区的构想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论述了把呼包银经济带纳入我国西部一级重点开发地区的理由和意义;探讨了未来该经济带发展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分析了该地区在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该经济带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带 重点开发区 构想 机遇和挑战 战略地位 西部开发 战略重点
下载PDF
吉林省重点开发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来自变参数模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淑华 杨祚 程浩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21-23,共3页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动态演进和产业结构转型两个维度对吉林省重点开发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重点开发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高,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小...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动态演进和产业结构转型两个维度对吉林省重点开发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重点开发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高,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小,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是吉林省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吉林省重点开发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加速和减速阶段与经济增长的扩张和收缩阶段并非完全一致;吉林省应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开发区 产业贡献 产业转型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乃强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8期101-105,共5页
针对重点开发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经济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城镇化进程4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结合基础性地理国情普查和变化监测成果以... 针对重点开发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经济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城镇化进程4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结合基础性地理国情普查和变化监测成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专题数据,能够综合评价重点开发区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定的26个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的实验结果表明:所用算法能够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发展要求,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确定重点开发区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主体功能区中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开发区等领域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重点开发区 地理国情监测 绩效评价 主体功能区
下载PDF
重点开发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激励机制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诗举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5-50,共6页
认为建设用地供求失衡是制约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梳理了关于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相关文献,分析了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求失衡的现状及危害。以皖江城市带存在的建设用地供给与人口集聚、经济增长情况不协调问题为案... 认为建设用地供求失衡是制约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梳理了关于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相关文献,分析了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求失衡的现状及危害。以皖江城市带存在的建设用地供给与人口集聚、经济增长情况不协调问题为案例,探索构建人地挂钩的"增量指标"激励机制、"流量指标"激励机制以及市场化的"平衡指标"交易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开发区 主体功能区 建设用地 激励机制
下载PDF
海南省及其重点开发区疟疾现状和流行潜势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邓达 蔡贤铮 +2 位作者 钱会霖 吴开琛 兰昌雄 《医学研究杂志》 1993年第10期21-22,共2页
经过30年的疟疾防治,海南疟疾已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仍居全国之首。为了巩固并发展抗疟成果,保障经济大特区的开发建设,于1989~1990年在15县(市)137点(村)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通过这次广泛而深入的流行病学和有关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查分... 经过30年的疟疾防治,海南疟疾已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仍居全国之首。为了巩固并发展抗疟成果,保障经济大特区的开发建设,于1989~1990年在15县(市)137点(村)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通过这次广泛而深入的流行病学和有关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查分析,对当前海南疟疾现状和流行潜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流行 抗疟 重点开发区 社会经济因素 潜势 恶性疟 间日疟 疟区 暴发点 间接荧光抗体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阈下青海重点开发区域发展研究
13
作者 杜广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6-23,共8页
本文以青海省国土开发的重点区域东部重点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背景下西宁、海东两市整合发展的能力评价,从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水平判断出发,客观分析了两市建设成效与发展的"困境"。认为西宁、海东两... 本文以青海省国土开发的重点区域东部重点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背景下西宁、海东两市整合发展的能力评价,从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水平判断出发,客观分析了两市建设成效与发展的"困境"。认为西宁、海东两市通过"十二五"时期东部城市群建设战略的推进,业已形成了整合规模不断增大的态势,但基于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层面,二者建设的"合力"仍处于初级阶段,低水平运行特征典型;区域产业一体化程度偏低和产业结构高度同质化问题突出;交通对接程度难以满足区域内生产要素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为此,围绕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能力,从能力建设、政策设计、优势产业体系构建等提出优化对策,进而为缩短与兰州城市圈之间的差距并共同建设好国家级兰州-西宁重点开发区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重点开发区 西宁、海东 区域一体化水平 发展困境
下载PDF
我国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划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龙桂 高国力 《开发研究》 CSSCI 2007年第2期18-23,共6页
本文采用单一指标多阶段逐级评价方法、目标—条件—因素约束评价法和分类分级评价法等科学方法,以七个步骤构成技术路线,选择地级单位作为基本区域单元,对国家层面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划分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优化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划分方法
下载PDF
欠发达民族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时空测度与评价——以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贵彦 运迎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62,共8页
[目的]为推动欠发达民族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法]采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构建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评价体系,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GeoDA对研究区进行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及评价。[结果](1)在2004-2014年间... [目的]为推动欠发达民族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法]采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构建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评价体系,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GeoDA对研究区进行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及评价。[结果](1)在2004-2014年间,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的综合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均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城镇化指数呈下降趋势,2009-2014年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高于2004-2009年;(2)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Moran’s I由2004年的0.525 2上升至2014年的0.595 1,说明新型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并且集聚有进一步的增强趋势,LISA局域自相关显示城镇化水平县域差距大,城镇化水平断层明显。[结论]该区域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应发挥辐射扩散作用,加强同邻近周边县级城镇的交流和联系,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新型城镇化 空间自相关 熵值法 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
下载PDF
越南中部重点开发区经济空间结构及其重组
16
作者 陈秋江 陈丽晖 张林艳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4,共13页
针对全球经济空间结构重组中主体之间的发展意愿存在冲突的问题,本文以越南中部重点开发区为例,从区域自然资源、区位、发展基础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政府的战略定位进行剖析,提出"东西和南北并重的区域合作,以及区域(区位、港口、... 针对全球经济空间结构重组中主体之间的发展意愿存在冲突的问题,本文以越南中部重点开发区为例,从区域自然资源、区位、发展基础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政府的战略定位进行剖析,提出"东西和南北并重的区域合作,以及区域(区位、港口、森林和旅游资源)的潜力开发"的调整思路,分析中部重点开发区经济空间结构现状实现该战略定位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由梳子状向"非"字型经济空间结构转变的方向,以及相应的重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中部重点开发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重组
下载PDF
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内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17
作者 程晨辉 王小梅 朱斌 《特区经济》 2016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目前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不完全适合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给县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东部重点开发区为例,系统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县域发展条件变化的内在表现,围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 目前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不完全适合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给县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东部重点开发区为例,系统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县域发展条件变化的内在表现,围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加强外资流入渠道建设;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整体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东部重点开发区 县域经济 发展差异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城市化进程加快,重点开发区建设有序展开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栋生 《西部高新科技》 1997年第4期4-7,共4页
关键词 西部经济 西北经济 城市化 重点开发区建设
下载PDF
新电改下重点开发区的分布式能源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宇昊 柯冬冬 《绿色科技》 2017年第6期158-160,共3页
指出了新电改允许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进入售电市场,从事售电业务,这给开发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变革。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对分布式能源的影响,提出了分布式能源既环保高效,又能满足多种形式的能量需求,通过天然气... 指出了新电改允许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进入售电市场,从事售电业务,这给开发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变革。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对分布式能源的影响,提出了分布式能源既环保高效,又能满足多种形式的能量需求,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以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电力体制 改革 重点开发区
下载PDF
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研究
20
作者 郭晓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31期85-86,共2页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新概念,并论述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导向和政策调整方向。文章在分析了重点开发区特点之后,提出重点开发区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时应注意...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新概念,并论述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导向和政策调整方向。文章在分析了重点开发区特点之后,提出重点开发区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开发区 基础设施 投融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