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尹思诗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0242-0244,共3页
目的:探讨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3月我院ICU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ICU治疗中采取常规疗法,研究组ICU治疗中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对比营养... 目的:探讨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3月我院ICU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ICU治疗中采取常规疗法,研究组ICU治疗中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对比营养指标、治疗时间、免疫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BMI、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较高(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研究组CD3 、CD4 /CD8 、IgG、IgM均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其机体营养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疗法 营养指标 免疫指标
下载PDF
分析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动脉穿刺置管中采用重症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法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易之 莫军 《大医生》 2023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动脉穿刺置管中采用重症超声引导穿刺置换管法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动脉穿刺置管治疗的危重症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研究分析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动脉穿刺置管中采用重症超声引导穿刺置换管法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动脉穿刺置管治疗的危重症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重症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法)和对照组(采取盲法穿刺置管),各4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动脉穿刺置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从穿刺时间和次数方面作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穿刺成功率方面进行分析,观察组穿刺首次成功率更高,对照组穿刺失败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穿刺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的动脉穿刺置管中,与传统穿刺方法相比较,实施重症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法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失败的发生率,而且在穿刺用时和次数上均更少,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动脉穿刺置管 重症超声 并发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谢勤 何盛琴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4例。结果B组患者护理后的汉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4例。结果B组患者护理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护理满意度为79.54%,显著高于A组的40.91%(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ICU重症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效果分析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俯卧位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程敏慧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3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预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收治的82例俯卧位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预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收治的82例俯卧位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集束化护理干预,2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2组血气指标、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 O_(2))、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 O_(2))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pressureofcarbon dioxide,Pa CO_(2))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a O_(2)、Sa O_(2)为(81.33±6.25)mm Hg(1 mm Hg=0.133 k Pa)、(96.52±2.14)%,高于对照组的(74.32±6.13)mm Hg、(92.31±2.45)%,Pa CO_(2)为(38.41±3.89)mm Hg,低于对照组的(42.54±4.1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APACHEⅡ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为(5.89±1.12)分,低于对照组的(8.04±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俯卧位通气 集束化护理 血气指标
下载PDF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李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133-0136,共4页
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诊疗期间实施机械通气(MV)干预的过程中影响肺部感染(PI)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此次在2020.01内开始在ICU中筛选病例,以其中130例行MV干预的病例为主,在2023.01内截止赛选,分组按有无发生PI进行,最终分为... 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诊疗期间实施机械通气(MV)干预的过程中影响肺部感染(PI)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此次在2020.01内开始在ICU中筛选病例,以其中130例行MV干预的病例为主,在2023.01内截止赛选,分组按有无发生PI进行,最终分为甲组(非PI,100例)和乙组(PI,30例)。调查并汇总全部病例的临床资料数据和基本信息,分析影响PI发生的因素情况。结果 分析单因素结局为:MV应用阶段ICU病人MV持续时长、糖皮质激素药物情况、原发疾病情况、抗生素(广谱)药物情况、心功能情况、年龄情况、营养情况、MV方式情况、糖尿病(DM)病史情况、撤机耗时情况等与PI发生有关(P<0.05)。分析多因素显示的Logistic结局为:MV应用阶段ICU病人主要以营养情况、MV方式情况及持续时长等为影响PI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MV应用阶段ICU病人发生PI的影响因素涉及营养情况、MV方式、MV时间等,所以还需采取相应策略对前述因素加以干预,以降低PI风险和发生率,从而保障MV安全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石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07-0109,共3页
循证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 。方法 选取自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ICU所收治的借助呼吸机通气的140名病患当作调研主体,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70例对照组和70例观察组。对照组施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施用循... 循证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 。方法 选取自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ICU所收治的借助呼吸机通气的140名病患当作调研主体,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70例对照组和70例观察组。对照组施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施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患慢性健康状况、住院重症加强护理过程中的病房天数、机械通气天数、肺炎合计率。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13.65±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18.59±4.98),观察组最终的住院天数(15.87±6.54)和通气天数(16.23±8.560)均都少于对照组的住院天数(17.63±4.98)和通气天数(32.06±10.55),最终的对照组VAP合计率(68.347)远高于观察组的VAP的合计率(1.43),所有对比数据之间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肺炎病症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有益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帮助此类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慢性健康状况 护理病房天数 机械通气天数
下载PDF
牙刷刷洗联合纱布擦拭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丁斌芝 陆艳 沈蕾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10期768-771,共4页
目的:观察牙刷刷洗联合纱布擦拭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ICU且行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干预的患者80例,按照收治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牙刷刷洗联合纱布擦拭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ICU且行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干预的患者80例,按照收治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牙刷刷洗联合纱布擦拭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Beck口腔评分、口臭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口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eck口腔评分、口臭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刷刷洗联合纱布擦拭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口腔清洁度与口臭程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刷刷洗 纱布擦拭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经口气管插管
下载PDF
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冉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157-0160,共4页
探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非药物性护理)。对比睡眠质量、情绪评分、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 探讨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非药物性护理)。对比睡眠质量、情绪评分、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情绪评分显著下降,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ICU清醒患者护理干预中非药性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个人存在的负面情绪,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性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清醒患者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750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蔡木禹 周燕琼 +1 位作者 庄旭森 张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8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该类药物在ICU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方法:抽取2014—2016年粤东潮汕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ICU出院病历750份,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该类药物在ICU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方法:抽取2014—2016年粤东潮汕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ICU出院病历750份,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包括疾病诊断、药品名称、用法与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细菌送检情况及不合理使用现象等。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以及万古霉素,抗侵袭性真菌药主要选择卡泊芬净。750例患者中,二联用药最多(304例,占40.5%),其次为单一用药(237例,占31.6%);共检出细菌822株,检出率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8.6%(153株)、17.3%(142株)和12.7%(104株),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4%(53株)和5.2%(43株);共162例患者217例次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疗程不合理、频繁更换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合理,分别占21.7%(47例次)、18.9%(41例次)和17.1%(37例次)。结论:粤东潮汕地区三级甲等医院ICU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总体应用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继续加强宣传和严格管理,以保护该类药物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分析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肾功能亢进患者的个体化药学监护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佳 张敏 赵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肾功能亢进(ARC)患者抗感染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及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肾功能亢进患者分别应用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剂量调整。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肾功能亢进(ARC)患者抗感染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及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肾功能亢进患者分别应用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剂量调整。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肾功能亢进状态下如何优化抗菌药物方案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该类患者的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方法,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的预测,结合文献,提醒医生将万古霉素剂量调整为1500mg,q12h,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剂量调整为4.5g,q6h,滴注时间延长至4h。最终患者炎症指标下降,感染情况好转,证实调整后的剂量方案对治疗有效。结论:临床药师需关注ICU患者的肾功能,筛查出肾功能亢进患者,借鉴实验室数据及文献资料,与医生共同制定药物剂量方案,并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的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肾功能亢进 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倩 黄晔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法,即PDCA循环管理法在ICU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消毒管理的培训、指导、考核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法,即PDCA循环管理法在ICU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消毒管理的培训、指导、考核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效果加以评价。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被培训的所有护理人员对纤维支气管镜消毒操作正确掌握率达100%;清洗消毒后纤维支气管镜生物学监测达到《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合格率达98%;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纤维支气管镜,能有效改善清洗质量,提高安全系数,降低院内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PDCA)循环管理法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血流感染患者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巧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2期29-35,共7页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ICU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到的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表型检测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ICU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到的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表型检测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7例ICU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1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3株(56.8%)、革兰阳性菌40株(36.0%)、真菌8株(7.2%)。排在前6位的细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6株,23.4%)、大肠埃希菌(22株,19.8%)、表皮葡萄球菌(11株,9.9%)、屎肠球菌(9株,8.1%)、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6.3%)、鲍曼不动杆菌(5株,4.5%)。血流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腹腔居多,分别占18.9%和1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1.8%和57.1%,未发现耐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菌株分别占53.8%和36.3%。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3%和80.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有很高的敏感性,耐药率仅为4.5%。结论:ICU血流感染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ICU应加强感控措施,及时确定血流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优化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方案,减少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血流感染 血培养 致病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性护理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磊 胡敏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9年第4期171-17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干预性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具体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探讨干预性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具体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肺部感染率、神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的肺部防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住院时间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指标评分都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评分,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干预性护理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气道管理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启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8期125-126,共2页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气道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100例,均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气道管理;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气道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100例,均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气道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观察组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中实施气道管理,能改善临床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老年危重症患者 治疗 气道管理
原文传递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9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炎症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性护理 炎症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活动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获得性衰弱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巧容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4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ICU 10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ICU 10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对比分析两组4、7、10 d后的ICU-AW发生率、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RC-score)、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ICU-AW发生率低于与对照组,MRC-score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可以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AW的发生,提高肌肉骨骼力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炎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微型培训模式提高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士应急能力评价
17
作者 王慧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A01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微型培训模式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士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名低年资(工作年限不超过5年)护士,以微型培训模式培训专科理论及操作。结果培训后,护士应急能力(监护理论、抢救技术等)及应急配合能力(急救药物准备及... 目的探讨对微型培训模式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士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名低年资(工作年限不超过5年)护士,以微型培训模式培训专科理论及操作。结果培训后,护士应急能力(监护理论、抢救技术等)及应急配合能力(急救药物准备及使用、急救配合要点及沟通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ICU低年资护士经过微型培训模式的培训后,可显著提高对病情的观察及判断能力,更熟练掌握抢救技术要点,进而增强应急能力,护理培训成效卓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微型培训模式 低年资护士 应急能力
下载PDF
“医-药-护”多方协作促进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欣欣 王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4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究"医-药-护"多方协作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肠外营养的危重症患者124例,... 目的:探究"医-药-护"多方协作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肠外营养的危重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U肠外营养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药-护"多方协作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软铁蛋白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感染、操作不当导致的气胸、代谢性并发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软铁蛋白水平分别为(121.23±13.25)、(0.26±0.07)、(36.80±5.69)及(1.98±0.39) 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82±12.91)、(0.23±0.08)、(35.17±4.70)及(1.62±0.3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6%(5/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1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8.71%(5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药-护"多方协作可以有效提高ICU使用肠外营养液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护”多方协作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肠外营养液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敏 李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4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湖北省公安县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制订预防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4月于我院... 目的:探讨湖北省公安县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制订预防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4月于我院ICU接受治疗的3 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率及感染病原菌分布,并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3 120例患者中,26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33%;以呼吸道感染为主(132例,占50.77%),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65例,占25.00%)和消化系统感染(43例,占16.54%);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加强对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的监护;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病室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下载PDF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方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自某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2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 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自某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2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4.55%,参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19.70%,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院内感染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