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云镜 张唐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79-184,共6页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进行物理治疗预防下肢DVT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物理治疗
下载PDF
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王莉 周湘哲 +4 位作者 田瑞兆 袁宽道 杨鹏 张丽丽 马艳琦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甘肃省肿瘤医院的90例肿瘤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镇静方式,观察组实施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治疗方式,比较...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甘肃省肿瘤医院的90例肿瘤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镇静方式,观察组实施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48 h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ICU住院费用、疼痛程度及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48 h浅镇静率为55.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CU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观察工具法(CPOT)、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POT、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在肿瘤重症患者应用中效果显著,可以尽快达到浅镇静目标,减少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性 镇静策略 肿瘤重症患者 疼痛程度 预后质量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危重症患者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孙甜甜 张丽 +3 位作者 李付华 张苇 吕会力 王丹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规转运组(32例)。比较2组转运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转至接收医院。优化转运组的院外滞留时间、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运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常规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接收医院的接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实施院间优化转运措施,能有效提高转运护理质量、转运效率和护士满意度。严格落实ECMO支持患者院间优化转运的措施和流程,并熟练规范进行ECMO操作,可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拯救其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患者 转运 优化措施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用于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
4
作者 郭树明 倪震博 +1 位作者 杨妍 孟祥云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75-878,共4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中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的最佳有效剂量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50例,分别予以不同...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中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的最佳有效剂量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50例,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A组2~5μg/(kg·h)、B组6~9μg/(kg·h)、C组10~13μg/(kg·h)、D组14~17μg/(kg·h)。记录并分析每组患者在2、6、12、24及48 h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下降,其中C组、D组VAS评分较其他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CPOT评分均改善,且C组、D组CPOT评分较其他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在给药后2 h、12 h、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A组、B组、D组的8.00%、12.00%、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比四组不同剂量的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的镇痛效果中发现,C、D两组的VAS评分及CPOT评分较优、相应指标波动较小。但分析不良反应发现,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远远大于C组,故采用C组10~13μg/(kg·h)剂量用于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 重症患者 镇痛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钟楚扬 曾维莲 +2 位作者 方华茹 林韩晓 吴敏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盲插法,研究组应用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盲插法,研究组应用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成功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两组生命监测指标。结果 研究组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5,P<0.05)。置管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术应用于重症患者中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置管成功率的同时,缩短置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鼻肠管置管术 重症患者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6
作者 曹守燕 李洪倩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李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采用疾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AC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失禁相关性皮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识别与干预在E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7
作者 潘琳 刘玲 马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5-0068,共4页
以EICU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应用实施早期识别与干预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情况。方法 在我院选择80例患者(EICU危重症患者)展开对比实验,时间开展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32年12月。遵循对比研究标准, 本... 以EICU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应用实施早期识别与干预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情况。方法 在我院选择80例患者(EICU危重症患者)展开对比实验,时间开展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32年12月。遵循对比研究标准, 本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共研究人数80例,其中先入院的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前者实施的护理方法以常规干预为主,后者实施的护理方法以早期识别与干预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满意度、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应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分别为(20.43±3.11)min、(8.55±2.10)d,均低于对照组(28.67±3.10、13.45±4.22),对比差异为t=11.868和6.575,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和恢复安全性方面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前者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0%(39人),安全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人),其中前一指标高于对照组,后一指标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结论 EICU危重症患者需要临床加强照护,此过程中,早期识别与干预护理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更值得临床加强关注度,分析是否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U危重症患者 早期识别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危重症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方法及其效应
8
作者 孙雪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危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关键组成部分。循环容量不足加重组织器官缺氧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增加死亡风险;液体超载(体重增加>5%)同样增加患者死亡率。34项研究31076例... 危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关键组成部分。循环容量不足加重组织器官缺氧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增加死亡风险;液体超载(体重增加>5%)同样增加患者死亡率。34项研究31076例危重症患者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液体超载[校正相对风险(aRR)2.79,95%CI:1.55~5.00,I^(2)=73.5%]和液体累计正平衡(aRR 1.39,95%CI:1.15~1.69,I^(2)=86.5%)显著增加任何时间点的患者死亡风险,液体累计正平衡每增加1 L,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9%(aRR 1.19,95%CI:1.11~1.28)[1]。因此,危重症患者的容量评估与监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重症患者 器官功能障碍 死亡风险 容量负荷 相对风险 荟萃分析 系统回顾
下载PDF
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在降低重症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桂芝 邓慧杰 刘杏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9-0143,共5页
探讨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在重症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6月份790例压疮高危风险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压疮预防;将2019年7~12月份944例压疮高危风险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P... 探讨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在重症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6月份790例压疮高危风险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压疮预防;将2019年7~12月份944例压疮高危风险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进行压疮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压疮理论知识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PDCA循环法联合无粘胶泡沫敷料应用于重症患者院内压疮预防管理,能有效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院内压疮 压疮管理 PDCA循环 无粘胶泡沫敷料
下载PDF
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对预后的影响及风险因素研究
10
作者 张瑞 胡玉 孙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风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50例未出现再喂养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 探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风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50例未出现再喂养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 指数、纳差时间、营养摄入等情况,分析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风险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差天数和入院时血磷指标则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32例患者中共有11人死亡占比34.38%,未出现低磷血症占比为18.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4.0%,未出现低磷血症占比为82.0%,其结果差异明显P<0.05;初始摄人热卡10-20 kcal/ ( kg?d)时,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及亚临床再喂养综合征的风险最低,P<0.05;碳水化合物供能≤40%和碳水化合物供能>40%出现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被看作是造成老年急危重症患者近期不良预后情况的一种关键因素,在具有营养风险的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人群中,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也可能与纳差时间过长、早期高热卡摄入量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危重症患者 再喂养综合征 预后 热卡摄入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药学监护实践
11
作者 侯佳 张敏 +1 位作者 田意浛 丛日楠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口服新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奥密克戎毒株暴发期间,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住院重症患者应用Paxlovid的...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口服新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奥密克戎毒株暴发期间,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住院重症患者应用Paxlovid的病例10例,临床药师从适应证、启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并参与临床实施药学监护。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3.8±12.3)岁。临床药师会诊确定这10例患者的COVID-19的分型为中型,符合Paxlovid的适应证,除1例患者启用时间较晚,其余患者均在核酸阳性5 d内应用Paxlovid,服药后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7.9±4.7)d。临床药师通过计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来调整剂量,并查阅文献资料对其中3例无法口服的重症患者采取鼻饲给药方式。通过不良反应评估量表,判断2例患者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与Paxlovid的使用很可能相关。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发现3例患者应用的药物与Paxlovid有潜在相互作用风险,临床药师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对有相互作用风险的药物进行停药、更换品种或严密监测指标等处理。结论Paxlovid作为口服治疗COVID-19的新药,在临床中表现出较好的优势,但因适用人群、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存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临床药师通过总结Paxlovid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可在查房时运用思维导图一对一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药学监护,以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重症患者 药学监护 药学实践
下载PDF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践价值研究
12
作者 罗钰锋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0215-0217,共3页
目的:研究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行营养支持护理的具体实践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营养支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 目的:研究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行营养支持护理的具体实践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营养支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免疫学指标(CD3 、CD4 /CD8 、IgG、IgM)、临床并发症(胃肠道反应、水电解质异常、反流误吸、消化道出血)及相关性指标(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营养状况更佳,免疫学指标均更高,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住ICU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营养支持护理,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临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护理 ICU重症患者 实践价值
下载PDF
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聂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51-015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到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到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措施。观察指标为患者心理状态、满意度、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方面表现更优(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提高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效果方面具有积极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细节管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细节管理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姚小云 李玉肖 +3 位作者 陈亚玲 傅保国 丁娟 郑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某院急诊科进行院内转运的87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 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某院急诊科进行院内转运的87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血氧饱和度、急诊B超、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是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发生病情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血氧饱和度、携氧装置、Ⅲ类管路、护工参与转运是技术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AUC分别为0.813,0.756。结论构建的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不良事件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5
作者 吴佳骞 苏丹 +3 位作者 邵腾皓 于占彪 赵聪聪 王迎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0,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资料库(Clinical trials.gov)、中... 目的 系统评价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资料库(Clinical trials.gov)、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3年3月31日,收集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总计2 7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咪达唑仑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MD=14.13,95%CI(13.75,14.52),P<0.000 01]、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MD=0.92,95%CI(0.54,1.30),P<0.000 01]较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更长;咪达唑仑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更低[OR=0.60,95%CI(0.41,0.90),P=0.01],但两组低血压发生率[OR=0.69,95%CI(0.47,1.01),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组患者谵妄[OR=3.88,95%CI(2.74,5.49),P<0.000 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OR=2.32,95%CI(1.19,4.51),P=0.01]、呼吸抑制[OR=5.70,95%CI(3.09,10.52),P<0.000 01]发生率较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更高。结论 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类药物比较,咪达唑仑在有效性方面增加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在安全性方面增加了谵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对心血管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镇静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联合oXiris-CRRT、俯卧位通气支持救治氯硅烷吸入性中毒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症患者1例报告
16
作者 王睿 任禹澄 +4 位作者 李颖 通耀威 周旺涛 邓雪飞 宋云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79-482,共4页
氯硅烷在工业上多用作单晶硅、多晶硅原料、硅酮化合物制造等,其可与水结合生成硅酸和氯化氢(为剧烈刺激性气体),接触后会对人体的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吸入呼吸道后,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改变,轻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 氯硅烷在工业上多用作单晶硅、多晶硅原料、硅酮化合物制造等,其可与水结合生成硅酸和氯化氢(为剧烈刺激性气体),接触后会对人体的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吸入呼吸道后,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改变,轻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炎;较重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肺炎、肺泡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并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而猝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患者 体外膜氧合 俯卧位通气 刺激性气体 支气管肺炎 心脏骤停 反射性
下载PDF
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与诊治现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凯 宋佳 龚仕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诊治现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患者 血栓预防诊治
下载PDF
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预防管理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玉 詹昱新 +1 位作者 王崴崴 喻姣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阐述了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除一般危险因素外,危重疾病本身也是失禁性皮炎发展的风险因素。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管理主要包括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失禁性皮炎预防管理系统,基于循证制定预防管理干预措施,... 阐述了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除一般危险因素外,危重疾病本身也是失禁性皮炎发展的风险因素。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管理主要包括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失禁性皮炎预防管理系统,基于循证制定预防管理干预措施,以及借助新型敷料与药物实现多元化皮肤干预。提出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管理较为复杂,需要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失禁性皮炎 伤口护理 管理流程 循证护理 信息化管理 敷料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赵杰 傅正婷 +2 位作者 杨晶 王婉婷 马红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49-0152,共4页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8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导管相关性感染发发生率较低,导管留置时间、IC...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8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导管相关性感染发发生率较低,导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较短,且试验组人员感控能力及护理能力均表现较高,均P<0.05。结论 针对ICU危重症患者而言,采取集束化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ICU危重症患者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的构建及干预措施分析
20
作者 苏燕 徐九云 +1 位作者 雷海露 刘晓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并分析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5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S发生情况分为RFS组51例和非RFS组103例。采用... 目的构建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并分析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5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S发生情况分为RFS组51例和非RFS组10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生RFS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因子对RFS的预测价值;构建并验证相关Logistic回归方程,拟定相关护理干预内容。结果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有创机械通气、喂养前禁食时间、D-二聚体水平、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血镁水平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均为影响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和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723、0.707、0.783、0.774和0.859(P<0.05)。发生RFS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0.085×APACHEⅡ评分-0.337×NRS 2002评分+0.537×营养摄入方式-0.776×喂养前血磷水平-0.207×喂养前血钾水平+0.942。该方程预测价值良好,可根据方程拟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可用于老年危重症患者RFS发生风险的临床预测,临床可根据回归方程制订相关护理干预措施,预防RF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老年患者 再喂养综合征 危险因素 回归方程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