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百日咳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儿5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郭芳 康磊 +4 位作者 武晓圆 贾艳红 邸亚楠 贾莉 徐梅先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 提高对重症百日咳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确诊的重症百日咳合并PC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共纳入5例患儿,男1例、女4例,中位年龄3.0(2.5~10.0)个... 目的 提高对重症百日咳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确诊的重症百日咳合并PC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共纳入5例患儿,男1例、女4例,中位年龄3.0(2.5~10.0)个月,住院时间17.0(7.5~23.5)天,其中死亡3例。5例患儿均有呼吸暂停与低氧血症,3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及百日咳脑病,5例白细胞计数(WBC)峰值中位数43.8(25.2~87.8)×10^(9)/L,治疗后降至8.5(5.0~36.5)×10^(9)/L,乳酸脱氢酶(LDH)中位数942.0(466.5~1837.0)U/L,明显高于正常。5例患儿在确诊PCP前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确诊PCP后均加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棘白菌素类药物,2例存活者于5日内给药。结论PCP可发生在无免疫缺陷的重症百日咳患儿中,且重症百日咳合并PCP时死亡风险高,在儿童重症百日咳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警惕合并耶氏肺孢子菌(PJ)感染的可能,早期联合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与棘白菌素类药物,有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儿童
下载PDF
283例儿童百日咳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晶晶 黎耀文 +3 位作者 田晓旭 谭锟 林洁琼 曾洪武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5-10,共6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24年1-3月儿童百日咳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重症百日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4年1-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83例百日咳住院病例的临床与胸部影像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非重症组(253例)和重症... 目的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24年1-3月儿童百日咳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重症百日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4年1-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83例百日咳住院病例的临床与胸部影像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非重症组(253例)和重症组30(例),重症患儿依据临床结局分存活组(25例)和死亡组(5例)。比较各组间临床指标及影像学特点,分析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并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及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283例病例中年龄≤3月龄139例(49.1%),有咳嗽患者接触史151例(53.4%),接种过百白破疫苗117例(41.3%),合并百日咳脑病4例(1.4%)。重症组患儿的发病年龄≤3月龄、无疫苗接种史、肺不张、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百日咳脑病、呼吸机有创通气、换血术比例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咳嗽后呕吐比例、中性粒细胞比值、CRP以及呼吸机有创通气比例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月龄、中性粒细胞比值、CRP、肺不张及肺动脉高压是重症百日咳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上5个因素联合预测敏感度为0.933,特异度为0.762,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 0.816~0.961)。结论百日咳住院患儿年龄≤3月龄、中性粒细胞比值和CRP升高、合并肺不张和/或肺动脉高压时易发展为重症,监测血常规及CRP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超敏C反应蛋白 儿童 百日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换血治疗在新生儿重症百日咳并高白细胞血症中的应用
3
作者 胡杨 庄严 +1 位作者 吴运芹 肖政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探索换血治疗在新生儿重症百日咳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4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例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重症百日咳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患儿临床特点,分析换血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例患... 目的探索换血治疗在新生儿重症百日咳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4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例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重症百日咳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患儿临床特点,分析换血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例患儿均有低氧血症、反复呼吸暂停及心力衰竭,均需有创机械通气,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中1例并发失代偿性休克。5例患儿,换血前中位白细胞计数为82.60×10^(9)/L,中位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为28.20×10^(9)/L,中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43.10×10^(9)/L,换血后4 h复查均下降,分别为28.40×10^(9)/L、7.60×10^(9)/L、15.40×10^(9)/L。在心肺衰竭早期行换血治疗的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合改善和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好转出院;在心肺衰竭晚期行换血治疗的1例患儿最终死亡。无患儿出现换血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重症百日咳在心肺衰竭早期启动换血治疗可有效减少白细胞水平,可能提高生存率,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高白细胞血症 换血治疗 新生儿
下载PDF
婴儿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永明 吴梦思 +1 位作者 罗靖侠 马静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婴儿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百日咳婴儿224例,根据是否发生重症百日咳分为重症百日咳组(36例)和非重症百日咳组(1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重症百日咳发生的... 目的 探讨婴儿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百日咳婴儿224例,根据是否发生重症百日咳分为重症百日咳组(36例)和非重症百日咳组(1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24例百日咳婴儿中,男106例,女118例,年龄30~348 d,平均(113±56) d,重症百日咳发生率为1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越小(OR=1.045,95%CI:1.010~1.082,P=0.011)、未接种百日咳疫苗(OR=6.705,95%CI:4.453~8.957,P=0.012)、呼吸做功增加(OR=15.471,95%CI:13.081~17.860,P=0.025)的婴儿发生重症的风险越高。结论 年龄小、未接种百日咳疫苗及呼吸做功增加是婴儿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婴儿 重症百日咳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婴儿重症百日咳改良换血疗法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换血疗法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6例重症百日咳患儿采取改良换血疗法进行治疗。换血期间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结果6例患儿接受换血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5例痊愈出院,1例因并... 目的探讨改良换血疗法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6例重症百日咳患儿采取改良换血疗法进行治疗。换血期间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结果6例患儿接受换血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5例痊愈出院,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改良换血疗法用于重症婴儿百日咳可有快速降低外周血中白细胞,且患儿换血过程中血容量控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重症百日咳 换血疗法 肺动脉高压 呼吸衰竭 护理
下载PDF
儿童重症百日咳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小英 李丽君 +2 位作者 姚开虎 许红梅 符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对于重症百日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综合性的对症支持治疗。但部分重症患儿对常用药物及重症监护室常见救治措施的治疗反应不理想,死亡风险大。研究提示如果早期实施某些治疗措施,如换血治疗等可减少死亡,但仍缺乏... 对于重症百日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综合性的对症支持治疗。但部分重症患儿对常用药物及重症监护室常见救治措施的治疗反应不理想,死亡风险大。研究提示如果早期实施某些治疗措施,如换血治疗等可减少死亡,但仍缺乏统一的实施规范。如何确定重症百日咳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救治能力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对重症百日咳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高白细胞血症 肺动脉高压 换血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范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临床医学上对该病的防治结论,从而预防重症百日咳的出现。方法随机调取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 目的通过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临床医学上对该病的防治结论,从而预防重症百日咳的出现。方法随机调取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百日咳患儿相关病案,将100例百日咳患儿的病案资料分为两组,一组为低龄组(患儿年龄≤3个月),一组为大龄组(患儿年龄>3个月),3月龄以下35例,3-6月龄27例,6月龄-3岁龄23例,3岁以上15例。100例患儿中,普通型百日咳患儿为80例(80%),重症型百日咳患儿数量为20例(20%)。结果100例百日咳患儿中有男性患儿55例(55%),女性患儿45例(45%),其中≤3月龄的患儿数量为35例(35%),>3月龄的患儿数量为65例(65%)。100例患儿中共78人存在痉挛性咳嗽(78%),30例存在鸡鸣样回声(30%),咳嗽时发绀的患儿49例(49%),合并肺炎的患儿85例(85%),呼吸骤停的患儿10例(10%)。结论儿童百日咳存在较高重症率,未接种疫苗群体幼儿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咳嗽时发绀、合并肺炎、呼吸骤停是该病比较突出的重症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百日咳 临床特征 重症百日咳 危险因素 合并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换血治疗重症百日咳患儿1例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邝慧仪 春晓 +2 位作者 钟咏梅 罗金玲 杨翠萍 《上海护理》 2021年第7期74-76,共3页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重、并发症多。儿童,特别是未完成免疫接种的低龄儿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1]。据WHO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约132754例患者感染百日咳,2008年估算病死约89000例[2]。多项国外多中心研究[...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重、并发症多。儿童,特别是未完成免疫接种的低龄儿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1]。据WHO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约132754例患者感染百日咳,2008年估算病死约89000例[2]。多项国外多中心研究[3-4]结果均提示,高白细胞血症为重症百日咳患儿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儿童百日咳诊断建议[5]中指出,对于0~3月龄的婴儿,当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20×10^(9)/L时即提示高白细胞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高白细胞血症 重症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 联合换血术 护理
下载PDF
儿童重症百日咳临床特征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9
作者 李雪倩 叶枫 +21 位作者 洪婕 张剑珲 陶建平 司徒勋 杨镒宇 武志远 梁宇峰 黎明 李甜 李木胜 陈飞燕 廖娟 杨洋 黄志宾 李潇男 黄菊秀 陈经纶 尹雅斯 余雪云 余永勤 陈秋凡 李丽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0-716,共7页
目的对儿童重症百日咳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确诊为重症百日咳的患儿54例。按是否换血、是否机械通气治疗对患儿进... 目的对儿童重症百日咳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确诊为重症百日咳的患儿54例。按是否换血、是否机械通气治疗对患儿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患儿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及三尖瓣反流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方程法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4例重症百日咳患儿,男性32例(59.26%),≤3月龄40例(74.07%),其中疫苗接种5例(9.26%)。按照是否换血分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换血组心率增快(P=0.036)、合并肺动脉高压(P=0.006)、合并三尖瓣反流(P=0.002)、机械通气(P=0.01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升高(P<0.001),活化凝血酶原时间(P=0.014)、血肌酐升高(P=0.004)。按照是否气管插管分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有创机械通气组疫苗接种比例降低(P=0.021),心率增快(P=0.008)、合并三尖瓣反流(P=0.035)、换血(P=0.00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0.001)比例升高,血红蛋白(P=0.021)、白蛋白降低(P=0.004),CRP(P=0.004)、血肌酐(P=0.017)升高。K-M生存曲线显示,白细胞≥36.0×10^(9)/L组(P=0.012)、淋巴细胞≥22.49×10^(9)/L组(P=0.012)、合并肺动脉高压(P=0.003)、合并三尖瓣反流组(P<0.001)患儿生存率降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白细胞(HR=1.045,95%CI:1.001~1.092,P=0.046)是影响重症百日咳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白细胞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儿童重症百日咳白细胞≥36.0×10^(9)/L、淋巴细胞≥22.49×10^(9)/L、合并肺动脉高压及三尖瓣反流时生存率下降,需积极治疗。白细胞升高是影响儿童重症百日咳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儿童 肺动脉高压 白细胞升高
原文传递
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娟 卢秀兰 +7 位作者 朱德胜 黄娇甜 臧平 肖政辉 张新萍 陈艳萍 罗海燕 曾晓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796-802,共7页
目的旨在研究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急诊综合科确诊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年龄大小分为年龄≤3个月组58例... 目的旨在研究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急诊综合科确诊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年龄大小分为年龄≤3个月组58例、年龄>3个月组64例, 按痰培养结果分为痰培养阴性组63例、痰培养阳性组59例, 按是否完成百白破疫苗接种分为完成疫苗接种组19例、未完成疫苗接种组103例,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百日咳组28例与非重症百日咳组94例,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 同时对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3个月组住院天数及气促、呼吸暂停、咳嗽后紫绀、心率下降、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年龄>3个月组(P<0.05)。痰培养阳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痰培养阴性组(P<0.05)。重症百日咳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发热发生率、喘息发生率、峰值白细胞计数、峰值淋巴细胞计数、细菌感染发生率等13项指标均高于非重症百日咳组(P<0.05)。4例进行换血治疗, 其中1例死亡。发热、喘息、咳嗽后紫绀、白细胞计数>20×10^(9)/L是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为20×10^(9)/L、淋巴细胞计数为14×10^(9)/L预测重症百日咳灵敏度、特异度最高, 分别为0.71、0.78和0.54, 0.79。结论百日咳患儿年龄越小, 越容易出现气促、呼吸暂停、紫绀、心率下降等表现, 住院时间越长。合并细菌感染会加重百日咳病情。发热、喘息、咳嗽后紫绀、白细胞计数>20×10^(9)/L的百日咳患儿更易发展为重症百日咳。白细胞计数>20×10^(9)/L、淋巴细胞计数>14×10^(9)/L时诊断重症百日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重症百日咳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换血疗法在儿童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娟 卢秀兰 +3 位作者 朱德胜 彭小明 张新萍 肖政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25-629,共5页
目的:了解换血疗法在儿童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换血疗法的重症百日咳肺炎患儿4例,总结重症百日咳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换血疗法在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疗效及预后。... 目的:了解换血疗法在儿童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换血疗法的重症百日咳肺炎患儿4例,总结重症百日咳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换血疗法在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疗效及预后。结果:4例患儿中,3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4例患儿换血前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持续时间长,换血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3例好转患儿,在白细胞计数升高早期或器官功能损伤早期使用换血疗法,对重症百日咳肺炎治疗有效。1例死亡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在换血治疗之前已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虽换血治疗后呼吸功能好转,但其他器官功能仍差,特别是心功能差,最终死亡。结论:重症百日咳肺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在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早期、器官功能损伤早期予以换血治疗,可降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肺炎 换血疗法
原文传递
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并脑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倩 蒋苏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908-1910,共3页
对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重症百日咳并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6个月23 d,因"咳嗽2周,加重3 d"入院,诊断为百日咳杆菌感染,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后好转,患儿住院19 d后病情稳定出院。结合... 对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重症百日咳并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6个月23 d,因"咳嗽2周,加重3 d"入院,诊断为百日咳杆菌感染,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后好转,患儿住院19 d后病情稳定出院。结合国内外关于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百日咳的文献报道,探讨白细胞单采术用于婴幼儿重症百日咳并脑病治疗的时机和有效性,提高重症百日咳患儿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单采术 重症百日咳 脑病
原文传递
婴幼儿重症百日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静娟 米荣 +1 位作者 崔小岱 伏瑾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351-1354,共4页
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尽管疫苗的广泛接种使得百日咳发病大幅度降低,但是近30年来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局部地区出现了百日咳暴发。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的婴儿百日咳感染较重。由于小婴儿症状不典... 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尽管疫苗的广泛接种使得百日咳发病大幅度降低,但是近30年来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局部地区出现了百日咳暴发。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的婴儿百日咳感染较重。由于小婴儿症状不典型易出现漏诊、误诊,不能及时诊治,易发展为重症百日咳,甚至死亡。因此,现就近年来重症百日咳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为重症百日咳的临床诊治、预防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高白细胞血症 换血治疗 疫苗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程祥 金萍 +5 位作者 刘纯义 许锦姬 罗勇 谢红波 周刚 罗育琼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867-870,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报道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1例确诊重症百日咳2月龄患儿接受ECMO治疗情况,文献复习重症百日咳及ECMO治疗...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报道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1例确诊重症百日咳2月龄患儿接受ECMO治疗情况,文献复习重症百日咳及ECMO治疗现状,结合病例总结ECMO支持治疗重症百日咳的经验.结果 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2月龄男婴,接触感染病例后发病,并发高白细胞血症、重症肺炎、百日咳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常规治疗措施无效,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循环功能衰竭等表现,实施VA-ECMO支持治疗,联合"肺休息"策略、俯卧位通气、限制性液体管理、肺复张等综合性治疗方案,最终成功救治.结论 动态监测白细胞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重症百日咳合并高白细胞血症患儿的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发生倒置提示病情危重.重症百日咳患儿一旦常规治疗无效,出现继发性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时,ECMO不失为"挽救性"支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白细胞增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原文传递
重症百日咳的诊断及其死亡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姚开虎 李丽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681-1685,共5页
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尤其小婴儿)患百日咳后易出现重症,住院率及病死率高.目前重症百日咳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实践中缺乏规范统一的重症百日咳诊断标准.现综述文献报道重症百日咳时使用的诊断名称... 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尤其小婴儿)患百日咳后易出现重症,住院率及病死率高.目前重症百日咳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实践中缺乏规范统一的重症百日咳诊断标准.现综述文献报道重症百日咳时使用的诊断名称和依据,并总结百日咳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重症百日咳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促进重症百日咳诊断和治疗的早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高白细胞血症 肺动脉高压 换血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原文传递
婴幼儿百日咳鲍特菌核酸载量与临床特征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永超 董彩霞 +2 位作者 陈烁 莫丽亚 黄彩芝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0-158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幼儿百日咳鲍特菌核酸(BP-DNA)载量与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且BP-DNA检测为阳性确诊为百日咳的1月龄~3岁婴幼儿作... 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幼儿百日咳鲍特菌核酸(BP-DNA)载量与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且BP-DNA检测为阳性确诊为百日咳的1月龄~3岁婴幼儿作为分析对象,按BP-DNA的对数值(log10拷贝/ml)分为低载量组35例、中载量组78例和高载量组9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百日咳组54例和普通百日咳组153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同时对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P-DNA与白细胞(WBC)计数对发生重症百日咳的预测效能。结果显示,高载量组患儿WBC计数、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L/N)、住院天数分别为22.59×10^(9)/L、3.31及9.0 d,均明显高于中载量组与低载量组(F=6.309、2.825、15.149,均P<0.05);住院治疗率、合并感染率、重症百日咳发生率、发热发生率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分别为100%、64.96%、31.9%、29.8%及57.4%,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χ^(2)=25.977、9.163、9.371、8.299、20.332,均P<0.05);疫苗完全免疫率为9.6%,明显低于其他两组(χ^(2)=11.632,P<0.05)。与普通百日咳组相比,重症百日咳组<1岁患儿占比(100%,χ^(2)=9.581)、BP-DNA载量(6.56 Log10拷贝/ml,Z=4.004)、WBC计数(31.34×10^(9)/L,t=7.513,)、PCT水平(0.07 ng/ml,Z=2.626)、IL-6水平(6.65 ng/ml,Z=4.336)、合并感染率(88.9%,χ^(2)=36.536)、喘息或气促发生率(55.6%,χ^(2)=42.972)、就诊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症状无改善率(77.8%,χ^(2)=26.266)及发热发生率(55.6%,χ^(2)=42.972,)等指标均明显偏高,完全免疫率明显偏低(5.6%,χ^(2)=9.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P-DNA载量、高WBC计数、合并感染、喘息或气促、发热以及就诊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症状无改善是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该回归模型预测重症百日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3和0.90;BP-DNA>1.91×10^(6)拷贝/ml、WBC计数>19.97×10^(9)/L及二项联合检测预测重症百日咳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0.87、0.61及0.80,特异度分别为0.43、0.86及0.73。综上,百日咳婴幼儿核酸载量与主动免疫状态、发热、合并感染及住院治疗和住院天数等具有相关性,高核酸载量、高WBC计数、合并感染、发热以及就诊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症状无改善的患儿可能更易发展为重症百日咳;BP-DNA>1.91×10^(6)拷贝/ml、WBC计数>19.97×10^(9)/L时对重症百日咳的预测效能最高,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鲍特菌 核酸 重症百日咳 危险因素 婴幼儿
原文传递
白细胞去除术治疗婴儿高白细胞合并肺动脉高压百日咳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7
作者 项龙 曹清 +6 位作者 奚悦玲 任宏 张建 罗长缨 钱娟 王莹 李璧如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801-807,共7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去除术( leukoreduction therapy)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报道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3例确诊重症百日咳患儿,接受白细胞去除术治疗情况.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国外白细... 目的 探讨白细胞去除术( leukoreduction therapy)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报道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3例确诊重症百日咳患儿,接受白细胞去除术治疗情况.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国外白细胞去除术在婴儿重症百日咳中的治疗现状,结合文章中3例病例总结白细胞去除术在婴儿重症百日咳中实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3例重症百日咳患儿均存在白细胞增多、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1例患儿在接受换血术前已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 2例患儿在WBC骤升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尚无器官功能衰竭时,接受白细胞单采术治疗,最终成功救治.复习国外文献多为病案报道,白细胞去除术可能会改善婴儿重症百日咳救治预后,但其治疗的时机仍无定论.结论 本报道是我国首次报道白细胞去除术治疗婴儿重症百日咳,为救治婴儿重症百日咳提供新思路.其联合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技术更值得期待.在未来应致力于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探讨规范化的白细胞去除术在婴儿重症百日咳中实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百日咳 白细胞增多 肺动脉高压 白细胞去除术 白细胞单采术 换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