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4a/SIRT1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林正霄 徐朝霞 +5 位作者 陈娟 胡健 祝国芸 朱忠立 冯健 李福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6-803,共8页
目的探讨miR-34a/SIRT1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诱导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分化成肌管,并分为ICU-AW模型组[ICU-AW组,用脂多糖(LPS)干预12 h]与正常对照组(等量无菌水干预12 h)。采用Western blotting... 目的探讨miR-34a/SIRT1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诱导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分化成肌管,并分为ICU-AW模型组[ICU-AW组,用脂多糖(LPS)干预12 h]与正常对照组(等量无菌水干预12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肌肉环指蛋白1(MuRF-1)、萎缩相关基因1(Atrogin-1)蛋白、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表达水平,RT-qPCR检测两组微小核糖核酸-34a(miR-34a)及MuRF-1、Atrogin-1、SIRT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两组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生长及分化情况。(2)将ICU-AW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的转染剂干预)、Scra siRNA组(转染剂和非特异性siRNA干预)、miR-34a siRNA组(miR-34a siRNA转染剂和特异性siRNA干预)、Vehicle组(SIRT1激动剂的溶剂二甲基亚砜干预)及SRT1720组(SIRT1激动剂SRT1720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SIRT1、Atrogin-1、MuRF-1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各组miR-34a及MuRF-1、Atrogin-1、SIRT1 mRNA表达水平。(3)将ICU-AW细胞分为对照组(miR-34a siRNA的转染剂干预)、miR-34a siRNA组(转染剂和特异性siRNA干预)、miR-34a siRNA+Vehicle组(转染剂、特异性siRNA和二甲基亚砜干预)及miR-34a siRNA+EX-527组(转染剂、特异性siRNA和SIRT1抑制剂EX-527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并比较各组Atrogin-1、MuRF-1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并比较各组Atrogin-1、MuRF-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可见第4天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肌管分化形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CU-AW组肌管明显萎缩。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CU-AW组Atrogin-1、MuRF-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iR-34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SIRT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转染剂干预)比较,miR-34a siRNA组的miR-34a及Atrogin-1、MuR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01),SIR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Vehicle组比较,SRT1720组SIR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Atrogin-1、Mu R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iR-34a siRNA组比较,Scra siRNA组miR-34a及Atrogin-1、MuR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或P<0.001),而SIR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miR-34a siRNA+Vehicle组比较,miR-34a siRNA+EX-527组Atrogin-1、MuRF-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ICU-AW状态下miR-34a过度激活,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导致骨骼肌萎缩,可能在ICU-AW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骨骼肌萎缩 MIR-34A 沉默调节蛋白1 萎缩相关基因1 肌肉环指蛋白1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王灵 龙登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纳入并分析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6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是否输注白蛋白、心力衰竭、是否行康复治疗、咪达唑仑用量、...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纳入并分析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6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是否输注白蛋白、心力衰竭、是否行康复治疗、咪达唑仑用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与ICU-AW的相关性,筛查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1063例患者中发生ICU-AW 37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aCCI、长机械通气时间、高咪达唑仑用量、高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心力衰竭为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康复治疗及输注白蛋白为独立保护性因素;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0.017×年龄+0.008×机械通气时间+0.006×去甲肾上腺素用量-0.832×康复治疗-0.648×输注白蛋白+1.224×aCCI+0.017×咪达唑仑用量+1.834×心力衰竭-6.806。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0.890~0.925),敏感度为82.20%,特异度为82.40%。结论利用上述变量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临床预防及治疗 独立危险因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2种解除约束方案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高芳芳 皇甫娟 陈淑贤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比较2种解除约束方案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120例,根据解除约束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传统解除约束方案,观... 目的比较2种解除约束方案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120例,根据解除约束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传统解除约束方案,观察组患者予基于ICU约束决策轮下的解除约束方案,比较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AW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别为18.33%和0,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和11.67%(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量表(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格斯拉昏迷指数量表(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约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约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基于ICU约束决策轮下的解除约束方案,能缩短患者的临床约束时间,减少ICU-AW、非计划性拔管、身体约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APACHEⅡ和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除约束方案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四肢肌力 约束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病人并发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余蕾 徐萍 朱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0期3781-378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病人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295例ICU-AW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其谵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病人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295例ICU-AW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其谵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CU-AW病人并发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295例ICU-AW中,145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49.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血症、呼吸衰竭、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高应激性高血糖率(SHR)、高龄、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是ICU-AW病人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ICU-AW病人并发谵妄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816,0.898)],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脓毒血症、呼吸衰竭、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高SHR、高龄、高APACHEⅡ评分是ICU-AW病人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该模型对ICU-AW病人并发谵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衰弱 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分析及mNUTRIC评分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云婷 李芬 邢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68-2573,共6页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因素,并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ICUAW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320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I...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因素,并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ICUAW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320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ICUAW将患者分为ICUAW组(n=98)与非ICUAW组(n=222)。分别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的一般资料、mNUTRIC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不同mNUTRIC评分组的ICUAW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mNUTRIC评分与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的关系。结果ICUAW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评分、mNUTRIC评分、脓毒性休克比例、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或长于非ICUAW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ICUAW组(P<0.05)。不同mNUTRIC评分危险分层ICUAW发生率分别为0~4分(6.28%)、5~9分(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4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脓毒性休克(OR=2.238,95%CI:1.099~4.555,P=0.026)、长机械通气时间(OR=1.131,95%CI:1.019~1.254,P=0.020)和mNUTRIC评分值升高(OR=2.508,95%CI:1.968~3.196,P<0.001)为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NUTRIC评分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28~0.905),灵敏度为87.76%,特异度为80.63%。结论入ICU时mNUTRIC评分对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ICUAW与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脓毒症 机械通气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胡莉 黄海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2期66-70,共5页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指重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衰弱,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射减少、肌萎缩、轻瘫或四肢瘫痪以及脱机困难;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至少在25%~33%[1],这在...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指重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衰弱,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射减少、肌萎缩、轻瘫或四肢瘫痪以及脱机困难;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至少在25%~33%[1],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早期康复
下载PDF
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机械通气病人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发生的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鑫 《全科护理》 2016年第11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机械通气病人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6月入住ICU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4年9月入住我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50例,为观察组。对...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机械通气病人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6月入住ICU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4年9月入住我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早期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第3天、第7天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第3天、第7天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综合干预措施能很好地预防机械通气病人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机械通气 早期综合干预
下载PDF
中医护理措施在预防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魏丽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33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加强血糖监测及气道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早期营养支持、监测睡眠质量、翻身拍背、肢体被动活动、肢体功能位摆放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耳穴埋豆及手指点穴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分、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5),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肌力和自理能力,减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缩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有利于重症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护理
下载PDF
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诊断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被引量:7
9
作者 曾欣 叶鸣 +2 位作者 周鸿 黄煜 周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用于诊断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AW)的价值。方法纳入40例ICU重症患者,根据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判断ICU-AW。分别于进入ICU第1、4、7日以床旁超声定量评估右下肢肌肉,测量股直肌、股中间肌... 目的观察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用于诊断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AW)的价值。方法纳入40例ICU重症患者,根据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判断ICU-AW。分别于进入ICU第1、4、7日以床旁超声定量评估右下肢肌肉,测量股直肌、股中间肌及胫骨前肌厚度,以及羽状角和股直肌横截面积,以首日为基线数据,计算第4、7日各肌肉萎缩率;对比ICU-AW与非ICU-AW患者之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下肢肌肉参数对ICU-AW的诊断效能。结果40例中,21例ICU-AW(ICU-AW组),19例非ICU-AW(非ICUAW组)。进入ICU首日各肌肉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4日ICU-AW组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的萎缩率均高于非ICU-AW组(P均<0.05);在第7日,除胫骨前肌羽状角外,ICU-AW组其余肌肉参数萎缩率均高于非ICU-AW组(P均<0.05)。根据第4日股直肌横截面积及厚度萎缩率诊断ICU-AW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8、0.684;以第7日股直肌厚度萎缩率诊断ICU-AW的AUC为0.844。结论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有助于早期诊断ICU-AW;进入ICU第7日股直肌厚度萎缩率对于ICU-AW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肌肉 超声检查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与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晓婷 吴小红 邢柏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2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GDF-15)与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的相关性,评估其是否可作为筛查ICU-AW的简易指标。方法使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GDF-15)与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的相关性,评估其是否可作为筛查ICU-AW的简易指标。方法使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8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依据是否并发ICU-AW分为ICU-AW组(n=96)和非ICU-AW组(n=212)。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以及入院时检测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乳酸及GDF-15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讨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的相关性。对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影响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血清GDF-15水平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结果ICU-AW组和非ICU-AW组的平均MRC评分分别为(34.48±6.98)分和(55.35±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98,P<0.001)。ICU-AW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CCI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脓毒性休克占比、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以及血清乳酸、GDF-15水平高于或长于非ICU-AW组,血清清蛋白水平低于非ICU-AW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MRC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s=-0.6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045,95%CI:1.004~1.087,P=0.033)、合并脓毒性休克(OR=2.268,95%CI:1.154~4.860,P<0.001)、较长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OR=1.131,95%CI:1.015~1.261,P=0.026)和入院时血清GDF-15水平升高(OR=6.259,95%CI:3.812~10.275,P<0.001)是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水平预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824~0.903),最佳截断值为2.16μ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和79.25%。经决策曲线分析,当高风险阈值为0.08~0.89时,血清GDF-15水平预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具有临床获益优势。结论并发ICU-AW的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血清GDF-15水平明显升高,入院时血清GDF-15是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机械通气 生长分化因子-15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冉 陈亚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重症监护病房的出现使得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得到很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直至原发损伤得到合理处置。随着重症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使得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出院后的...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重症监护病房的出现使得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得到很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直至原发损伤得到合理处置。随着重症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使得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观察发现,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或出院的患者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继发表现,如体重减轻、肌肉萎缩使得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乏力、呼吸闲难和抑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康复治疗 获得性 重症患者 生命体征稳定 肢体功能障碍 生命支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脓毒症并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建成 朱忠立 +2 位作者 陈喆思 凌泽莎 王文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856-858,共3页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ried weakness,ICU-AW)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神经肌肉损害,影响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进程及结局[1]。ICU-AW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50%,在脓毒症患者中更高,超过67%[2]。ICU-AW可导...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ried weakness,ICU-AW)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神经肌肉损害,影响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进程及结局[1]。ICU-AW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50%,在脓毒症患者中更高,超过67%[2]。ICU-AW可导致脱机困难、ICU住院时间延长、高额住院费用、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等严重问题[3]。目前ICU医师对ICU-AW的认识程度不足,导致其常被忽视、低估甚至误诊。现报道1例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支持的重症患者出现ICU-AW,并及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诊疗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肌肉超声对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早期预测的Meta分析
13
作者 何美 张莉 +3 位作者 金正慧 叶艳 刘苗 刘素蓉 《循证护理》 2025年第7期1246-1256,共11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肌肉超声对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肌肉超声对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1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来筛选文献,将肌肉超声对ICU-AW的相关诊断试验类文献纳入研究。采用诊断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涉及重症病人5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肌肉超声诊断ICU-AW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1[95%CI(0.60,0.80)]、0.78[95%CI(0.74,0.81)]、3.15[95%CI(2.72,3.66)]、0.38[95%CI(0.27,0.52)]、8.33[95%CI(5.41,12.83)]。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95%CI(0.76,0.8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肌肉超声对早期ICU-AW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检测ICU-AW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超声 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 早期预测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肌骨超声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中的应用
14
作者 郦梦洁 林勤清 孙雪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是危重病患者常见的一组继发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肌肉质量损失及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全身性或对称性肌肉衰弱,可同时累及肢体肌肉和呼吸肌,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治愈率低及影响时间长的特...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是危重病患者常见的一组继发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肌肉质量损失及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全身性或对称性肌肉衰弱,可同时累及肢体肌肉和呼吸肌,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治愈率低及影响时间长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案,因此ICU-AW的前期诊断和动态监测极为重要。肌骨超声因其具有操作简便、高分辨率及获取实时动态影像等优点,已成为与X线、CT和MRI并列的肌肉骨骼系统主要临床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可发现早期的肌肉骨骼系统异常,从而为ICU-AW的预测和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超声检查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证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患者36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伍柏灵 谭旭宏 胡永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50-2456,共7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证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脾气虚证机械通气ICU-AW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基础治疗和护理并联合生理盐水鼻饲或口服(每日3次...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证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脾气虚证机械通气ICU-AW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基础治疗和护理并联合生理盐水鼻饲或口服(每日3次、每次50 ml),治疗组给予常规ICU基础治疗和护理并联合补中益气汤鼻饲或口服(每日3次、每次50 ml),治疗周期均为7天。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膈肌移动度、吸气末及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脱机拔管成功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并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3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膈肌移动度、MDA均较治疗前减少,MRC评分、膈肌增厚率、SOD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7天内成功拔除气管插管例数(28例/36例,77.78%)高于对照组(19例/36例,52.78%)。结论基础治疗联合补中益气汤口服可以提高脾气虚证机械通气ICU-AW患者的MRC评分,改善全身状态,增强膈肌收缩,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拔管成功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脾气虚 补中益气汤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 膈肌移动度 血清氧化水平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风如 刘露凝 +1 位作者 金晓瑜 范宇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MedLine、Web...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ICU获得性衰弱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2名研究人员按照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3项病例对照研究和6项队列研究,总样本量为14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5.47,95%CI(2.71,8.24)]、女性[OR=3.33,95%CI(1.85,5.98)]、高血糖[OR=2.96,95%CI(1.70,5.13)]、APACHEⅡ评分[MD=4.39,95%CI(3.17,5.60)]、脓毒症[OR=6.22,95%CI(2.95,13.10)]、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OR=6.54,95%CI(4.90,8.18)]、高乳酸血症[MD=1.81,95%CI(1.43,2.20)]、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OR=2.74,95%CI(1.76,4.27)]、机械通气[MD=4.27,95%CI(3.42,5.12)]是ICU-AW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女性、高血糖、APACHEⅡ评分、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乳酸血症、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机械通气为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衰弱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丽丽 付鹤鹏 +4 位作者 李熙 申健国 孔媛敏 高淑红 李宝芬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衰弱、肌力状态、运动耐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12%vs.73.17%,P<0.05),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6 min步行距离、Barthel指数(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Borg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胁胀作痛、情志抑郁、面色萎黄积分、心血管健康研究指数(CH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中医证候积分、CH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MR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更有助于改善衰弱和疲劳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 机械通气 疲劳 运动耐力 日常生活能力 补中益气汤 小柴胡汤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风险因素评估表的构建
18
作者 许金玲 刘艺 +5 位作者 姜金霞 刘树炀 孙晓 王冶金 夏天娇 李仲蕖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脓毒症患者发生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缺乏系统的评估。本研究旨在构建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评估表,为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脓毒症患者发生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缺乏系统的评估。本研究旨在构建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评估表,为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小组内讨论后初步构建风险因素评估表,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制订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风险因素评估表和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90,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W)分别为0.379和0.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最终构建的风险因素评估表,其包括5个维度33个条目。结论:构建的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风险因素评估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为脓毒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测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风险评估 护理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舒适化浅镇静策略下早期心肺康复训练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佳尉 陈小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策略)下早期心肺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重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 目的:探讨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策略)下早期心肺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重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镇静护理和被动运动。观察组采用eCASH策略下早期心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后第3、5、7天肌力和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后第3天,两组患者MR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后第5、7天,观察组MR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后第3、5天,两组患者ICU-AW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后第7天,观察组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eCASH策略下早期心肺康复训练可以延缓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衰退,减少ICU-AW发生,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化浅镇静策略 早期心肺康复训练 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舒适化浅镇静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对重症监护室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干预效果分析
20
作者 陈春燕 雷晨 +5 位作者 夏祝叶 姜丽静 潘升付 朱胜男 王瑞 江帆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4年第6期1727-1732,共6页
目的探讨舒适化浅镇静(eCASH)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就诊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68例患者,随... 目的探讨舒适化浅镇静(eCASH)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就诊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4)。对照组采取ICU常规康复镇静方案,观察组采取eCASH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比较2组入ICU后第1、3、5、7天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医学研究理事会肌肉力量(MRC)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比2组的镇静药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异丙酚用量较少,机械通气和ICU停留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RC(F=36.087,P<0.01)和ADL(F=14.201,P<0.01)评分的时间与分组均存在交互作用。与进入ICU后第1天相比,2组进入ICU后第3、5、7天的MRC和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进入ICU后第1天相比,2组进入ICU后第7天ICU-AW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9%vs 65.29%,P=0.013)。结论老年ICU患者eCASH联合分级化早期活动可能有助于降低ICU-AW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舒适化浅镇静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