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娅宏 王海妮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乌司他丁联合用药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乌司他丁)和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各35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乌司他丁联合用药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乌司他丁)和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水平、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乌司他丁作为治疗药物,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乌司他丁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98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蒋名丽 谢芳芳 +2 位作者 武晓丽 陈苗 赵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2期94-95,共2页
总结了98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入院后立即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电动吸痰,普米克加喘乐宁雾化吸入。主要护理包括做好入院时的急救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 总结了98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入院后立即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电动吸痰,普米克加喘乐宁雾化吸入。主要护理包括做好入院时的急救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认为全面的护理对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高频振荡通气 护理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文宇 余文武 郭伟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0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应用盐酸...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临床指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时间分别为(4.2±1.0)、(3.6±0.8)、(9.2±1.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1.5)、(7.0±2.0)、(12.7±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流量给氧仪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撤机拔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毕媛 刘美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9期92-93,共2页
目的探究高流量给氧仪在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衰竭患儿撤机拔管中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观察组患儿采用... 目的探究高流量给氧仪在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衰竭患儿撤机拔管中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观察组患儿采用高流量给氧仪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高流量给氧仪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给氧仪应用于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有创机械通气后的过渡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给氧仪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不同通气方式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志刚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交替干预在年龄>60岁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疗效、呼吸频率(R)、心率(... 目的:探讨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交替干预在年龄>60岁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疗效、呼吸频率(R)、心率(HR)、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R、HR、平均动脉压、PaCO_(2)均低于对照组,OI、SaO_(2)、pH值、P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年龄>60岁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NIPPV与HFNC交替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促进患者通气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影响
6
作者 刘文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探究有创机械通气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6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有创机械通气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6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联用常规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联用有创机械通气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h、6h、12h、24h、48h后,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h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H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改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机械通气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 常规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无创通气治疗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生命体征
原文传递
纤维支气管镜对ICU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7
作者 王颖 任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7-0060,共4页
纤维支气管镜对ICU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较高且患者的并发症... 纤维支气管镜对ICU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较高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且生活质量提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帮助ICU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得到较好的治疗结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ICU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林梦晴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68-669,共2页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ICU常见重症类型,患者病死率高^([1])。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可改善患者呼吸循环,降低气道损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但机械通气治疗易造成痰液无法有效排出^([3]),进而加重肺部炎症。本文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ICU常见重症类型,患者病死率高^([1])。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可改善患者呼吸循环,降低气道损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但机械通气治疗易造成痰液无法有效排出^([3]),进而加重肺部炎症。本文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联合NIPPV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肺部炎症 呼吸循环 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通气治疗 气道损伤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观察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经早期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力 陈兆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接受早期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4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0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接受早期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4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07)、对照组(n=107)。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氧治疗补充机体氧容量,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提供早期持续正压通气(经鼻)。结果:研究组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经相应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p H、Pa O2上升幅度以及Pa CO2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经呼吸机提供持续正压通气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对保障患儿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
下载PDF
无创肺动脉压力测定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罡 朱琳燕 梁毅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13-515,52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肺动脉压力(PAP)测定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3例,根据PAH的分级诊断标准分组,比较各组机械性通气情况的差异;比较各组治疗前后PAP与各心功能指标的... 目的:探讨无创肺动脉压力(PAP)测定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3例,根据PAH的分级诊断标准分组,比较各组机械性通气情况的差异;比较各组治疗前后PAP与各心功能指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PAP值与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AP正常组患者机械通气性率(36.84%)低于轻度PAH(51.85%),中度PAH组(77.27%)和重度PAH组(8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P正常组机械性通气时间(4.54±1.34)d低于轻度PAH组(6.25±0.96)d,中度PAH组(7.37±1.27)d和重度PAH组(9.39±1.25)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PAH组的PAP和LVEF均高于PAP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PAH组的PAP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度PAH组和重度PAH组的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P值与治疗前LVEF呈正相关(r=0.316,P=0.018),与治疗前EA呈负相关(r=-0.297,P=0.027);治疗后PAP值与治疗后LVEF呈正相关(r=0.253,P=0.030)。结论:PAP测定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PAP与部分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肺动脉压力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惠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9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中应用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68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有肺动脉高压分成观察组38例(...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中应用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68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有肺动脉高压分成观察组38例(有肺动脉高压)与对照组30例(无肺动脉高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均采用彩色多普勒无创动态超声对肺动脉压力进行监测,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力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率、死亡率及通气时间分别为78.9%、18.4%、(8.24±1.91)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得到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监测可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快速检测,还可以很好的反映患儿病情进展,有助于临床治疗指导,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儿童 无创 肺动脉压
原文传递
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行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金帅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21-721,共1页
呼吸衰竭是小儿重症肺炎常见的并发症,需给予呼吸支持。一般的气管插管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甚至会增加死亡的风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无创正压通气的其中一种方式,本文将CPAP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探讨... 呼吸衰竭是小儿重症肺炎常见的并发症,需给予呼吸支持。一般的气管插管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甚至会增加死亡的风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无创正压通气的其中一种方式,本文将CPAP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探讨其对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排除伴有口面部皮肤黏膜损伤、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及合并气胸、肺气肿等患者。其中,男61例、女43例,平均年龄(1.07±0.73)岁。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小儿重症肺炎 合并气胸 预后的影响 呼吸支持 血气指标 CPAP
原文传递
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董长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020-0020,共1页
目的针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探究盐酸氨溴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4~2020.4)收录的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开展常规以及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96.00%与82.00%)有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WBC水平无... 目的针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探究盐酸氨溴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4~2020.4)收录的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开展常规以及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96.00%与82.00%)有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WBC水平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CRP以及PCT水平更低,有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能增加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炎症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酚妥拉明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朱秀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2期2773-2776,共4页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7例。...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施以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及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N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啰消失时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PaCO_(2))、炎症指标(CRP、IL-6)、MMP-9及MMP-9/TIMP-1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血气指标(PaO_(2)、SaO_(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酚妥拉明、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NCPAP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缩短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及降低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妥拉明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疗效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