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用于单睑伴内眦赘皮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1
作者 黄积荣 李守春 +2 位作者 赵丽丽 陈树 洪丽容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用于单睑伴内眦赘皮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重睑成形术的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用于单睑伴内眦赘皮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重睑成形术的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切开重睑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拆线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均P<0.05)。两组VSS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重睑术比较,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效果更好,同时手术时间、拆线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同时可改善患者术后的瘢痕情况,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 传统切开 伴内眦赘皮 安全性
下载PDF
内眦开大术联合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在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杜兴隆 张远其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内眦开大术联合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在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于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就诊的有求美需求的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均为女性,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 目的观察内眦开大术联合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在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于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就诊的有求美需求的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患者,均为女性,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82只眼)。对照组采取内眦开大术联合传统Park重睑成形术,研究组采取内眦开大术联合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瘢痕消失时间、术后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瘢痕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7天眼睑宽度小于对照组,眼裂高度大于对照组,术后半年上睑提肌肌力大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眦开大术联合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用于治疗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临床疗效较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瘢痕消失时间早,恢复速度快,重睑形态对称自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法 重睑成形术 内眦开大术 内眦赘皮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盛飞 姜鑫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共436例就医者,采用改良Park法行重睑成形术。术中,沿术前标记线切开皮肤,楔形去除皮肤切口深层眼轮匝肌一条,去除的眼轮匝横断面为倒“V”形,即深侧宽,近皮肤侧窄...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共436例就医者,采用改良Park法行重睑成形术。术中,沿术前标记线切开皮肤,楔形去除皮肤切口深层眼轮匝肌一条,去除的眼轮匝横断面为倒“V”形,即深侧宽,近皮肤侧窄。显露眶隔,完全打开眶隔膜,祛除疝出的眶隔脂肪组织,暴露上睑提肌腱膜,修整上睑提肌腱膜和部分残留眶隔,形成横向与皮肤切口一致的约2 mm高度的断端。使用7-0尼龙线经切口下唇皮肤、少量下唇眼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和眶隔断端顶部、切口上唇少量眼轮匝肌、上唇皮肤出针,打结。同法共缝合固定6~7针。结果:436例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就医者,满意421例,12例出现双侧不对称,3例出现重睑线变浅,无重睑线消失及切口处凹陷病例。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后效果逼真,形态流畅,切口痕迹不明显,肉条感不明显,术中调整重睑形态简单、便捷,是一种较好的重睑成形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法 重睑成形术 提肌腱膜 眶隔 改良术式
下载PDF
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对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眼眶形态及美学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玖 陶颖 +1 位作者 杨保祥 李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对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眼眶形态及美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整形就医者2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7例就医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眉下切口提眉术... 目的:探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对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眼眶形态及美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整形就医者2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7例就医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治疗),54例就医者作为对照组1(采用眉下切口提眉术治疗),53例就医者作为对照组2(采用重睑成形术治疗)。术后,比较三组就医者眼眶形态改善效果[包括睑缘-角膜映光点距离(Marginal reflex distance 1,MRD1)、角膜内侧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Medial corneal margin-fold distance,MCMFD)、瞳孔中点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Middle pupil margin-fold distance,MPMFD)、外眦处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Lateral canthus marginfold distance,LCMFD)]以及皱纹改善效果和美学效果。结果:术后2个月,三组就医者眼眶形态改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就医者MRD1、MCMFD、MPMFD、LCMFD均长于对照组1(P<0.05)和对照组2;术后三组就医者上睑皱纹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随着时间增加皱纹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三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手术效果美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就医者自评及医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应用于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就医者上睑皮肤松弛状态,减少上睑皱纹,调整眼眶形态,提高眉眼部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松弛 眉下切口提眉术 重睑成形术 眼眶形态 美学评分
下载PDF
小切口去脂联合改良式三点埋线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家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去脂联合改良式三点埋线在重睑成形术中的美学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笔者科室接受重睑成形术的110例就医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观... 目的:探讨小切口去脂联合改良式三点埋线在重睑成形术中的美学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笔者科室接受重睑成形术的110例就医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去脂联合改良式三点埋线重睑成形术。手术后,评估两组就医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术后1 d、3 d、5 d和7 d的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记录两组就医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后,采用重睑美观度评分表评估两组就医者重睑美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1 d、3 d、5 d和7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重睑外观形态评分、重睑皮肤感觉评分和重睑皮肤完整度及颜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去脂联合改良式三点埋线重睑成形术具有较好的眼睑整形修复效果,手术切口小、愈合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重睑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去脂 改良式三点埋线 传统切开法 重睑成形术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上睑凹陷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冬 方涛 +1 位作者 崔鑫 王本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上睑凹陷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8月122例上睑凹陷就医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脐周脂肪移植+重睑成形术治疗,65例)及对照组(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治疗,57例... 目的:探究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上睑凹陷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8月122例上睑凹陷就医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脐周脂肪移植+重睑成形术治疗,65例)及对照组(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治疗,57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上睑凹陷分级、术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重睑线宽度、上睑肌肌力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肿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上睑凹陷分级及重睑线宽度、上睑肌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的V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上睑凹陷,可改善就医者上睑凹陷程度,提高上睑肌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 脐周脂肪移植 重睑成形术 透明质酸 注射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苗鑫 杨敏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选择轻度上睑下垂患者72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6例。改良组给予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切...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选择轻度上睑下垂患者72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6例。改良组给予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为Ⅰ级愈合,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7 d、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眼周组织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3个月的提上脸肌力明显高于术前1 d(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改善眼周组织肿胀程度,促进提高提上脸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法 重睑成形术 下垂 提上脸肌力 眼周组织肿胀程度
下载PDF
构建重睑生理结构和动力系统的重睑成形术
8
作者 韩娜 李渺 +3 位作者 王怀谷 蒋邦红 王硕 贾梦娜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10期11-14,共4页
目的 重建上睑提肌腱膜与眼轮匝肌及皮肤之间的连接,构建先天重睑的生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形成重睑。方法 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在睑板前筋膜浅面充分分离眶隔和上睑提肌腱膜融合部,至睑板上缘水平,将重睑切口上唇下方的眼轮匝肌与睑板... 目的 重建上睑提肌腱膜与眼轮匝肌及皮肤之间的连接,构建先天重睑的生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形成重睑。方法 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在睑板前筋膜浅面充分分离眶隔和上睑提肌腱膜融合部,至睑板上缘水平,将重睑切口上唇下方的眼轮匝肌与睑板上缘处的上睑提肌腱膜间断缝合,皮肤缝合采用皮肤—眼轮匝肌—皮肤的方式。结果 30例求美者随访6个月,所有求美者术后肿胀时间短,恢复快,闭眼时重睑线不明显,睁眼时弧度流畅、形态自然,动态感十足。结论 重睑成形术中,构建重睑的生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可以使重睑手术获得更自然、更可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解剖学 动力系统 美学效果
下载PDF
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治疗双侧单睑伴先天性重度内眦赘皮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郝松茂 焦琳 沈恒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596-2598,共3页
目的:分析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治疗双侧单睑伴先天性重度内眦赘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双侧单睑伴先天性重度内眦赘皮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倒L... 目的:分析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治疗双侧单睑伴先天性重度内眦赘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双侧单睑伴先天性重度内眦赘皮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倒L成形法+重睑成形术,研究组行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统计对比两组美观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眼裂状况(眼裂长度、倾斜度、眼裂角)、术后1个月和3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值、睑裂长度(HLFL)、内眦间距(ICD)以及HLFL/ICD。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眼裂角、倾斜度小于对照组,眼裂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V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10.87%(P<0.05);研究组美观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LFL、HLFL/ICD高于对照组,IC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治疗双侧单睑伴先天性重度内眦赘皮者可矫正内眦赘皮,改善眼裂状况,减轻瘢痕,提高美观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切法 内眦赘皮矫正术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下载PDF
眼轮匝肌瓣上移重睑成形术在单睑伴轻度上睑凹陷中的应用
10
作者 毛丫 马娟 毛爱国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期10-12,27,共4页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瓣上移重睑成形术在治疗单睑伴轻度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于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重睑成形术的36例就诊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满意度、重睑宽度变化幅度等...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瓣上移重睑成形术在治疗单睑伴轻度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于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重睑成形术的36例就诊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满意度、重睑宽度变化幅度等指标。患者术前均为先天性单睑伴轻度上睑凹陷,采用眼轮匝肌上移法完成重睑成形术,充分游离睑部眼轮匝肌并上移与眶部眼轮匝肌融为一体,在其前缘将皮肤缝合于睑板前筋膜,7-0丝线缝合切口。结果共36例患者随访6个月,总满意率为97.22%。未发生明显上睑不对称、凹凸不平、凹陷、多重睑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与拆线时重睑线宽度变化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轮匝肌上移重睑成形术可有效预防轻度上睑凹陷患者在重睑成形术后出现上睑凹陷和多重睑畸形,维持重睑宽度、提升眼部美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瓣 重睑成形术 凹陷
下载PDF
眶隔脂肪瓣转移在重睑成形术同期矫正轻中度上睑凹陷中的应用
11
作者 牛常英 张山 谭慎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9-20,130,共3页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转移在轻中度上睑凹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3-2021年11月单睑伴上睑凹陷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切开白线法行上睑成形术后,行眶隔脂肪瓣转移纠正上睑凹陷,B组应用白线法行上睑成形术后...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转移在轻中度上睑凹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3-2021年11月单睑伴上睑凹陷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切开白线法行上睑成形术后,行眶隔脂肪瓣转移纠正上睑凹陷,B组应用白线法行上睑成形术后,应用自体脂肪填充纠正上睑凹陷。术后随访患者,对比两组术后满意度及二次手术率。结果:A组24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重睑切口愈合良好,双侧基本对称,无明显瘢痕,无上睑凹凸不平等不良效果,术后满意度96%;B组21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术后满意度84%,二者术后满意度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1例患者效果未达预期,行二次自体脂肪填充。B组6例行二次脂肪填充,术后二次手术率A组4%,明显低于B组24%(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上睑凹陷患者,在重睑成形术中行眶隔脂肪瓣转移,术后效果好、创伤较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脂肪瓣 凹陷 脂肪移植 重睑成形术
下载PDF
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间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宗晓兰 丛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3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行重睑成形术患者210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精神质(P)得分为...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行重睑成形术患者210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精神质(P)得分为(6.34±2.19)分、内外向(E)得分为(7.64±2.52)分、神经质得分(N)为(6.05±2.03)分、掩饰性(L)得分为(5.23±1.94)分。应对方式得分为(45.02±5.39)分,总体幸福感得分为(56.64±7.95)分。应对方式、总体幸福感与患者E呈正相关(P<0.05),与P、N、L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P<0.05)。人格特质在应对方式与总体幸福感间存在中介效应(P<0.05)。结论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间三者间密切相关,人格特质在应对方式与总体幸福感间存在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重视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对重睑成形术后患者总体幸福感的影响,依据人格分类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其积极应对能力,提高患者总体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总体幸福感 人格特质 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眉下缘双平面固定联合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对受术者的影响
13
作者 戚俊凯 贾亚飞 +2 位作者 张贝贝 王慧 王传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0期3742-3745,共4页
目的 探讨眉下缘双平面固定应用于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4例重睑成形术受术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接受眉下缘双平面固定联合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者纳入联合组(37例),将接受单纯微... 目的 探讨眉下缘双平面固定应用于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4例重睑成形术受术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接受眉下缘双平面固定联合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者纳入联合组(37例),将接受单纯微创重睑成形术者纳入对照组(47例)。比较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两组皱褶形态变化,分析两组手术基本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主观满意度。结果 术后1个月时,两组皱褶宽度偏差与眼周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术后1周下降,且联合组皱褶宽度偏差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联合组皱褶变浅/松脱、凹陷性/增生性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重睑线线型流畅、重睑沟宽/深度自然、闭眼无痕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眉下缘双平面固定联合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能改善受术者皱褶形态,降低部分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下缘双平面固定 三点微创 重睑成形术
下载PDF
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门诊重睑成形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倪云霞 《智慧健康》 2023年第8期224-227,232,共5页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门诊重睑成形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门诊接收的52例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依照随机信封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方式护理,试验...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门诊重睑成形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门诊接收的52例重睑成形术后患者,依照随机信封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方式护理,试验组患者开展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DS(35.29±4.81)分和SAS(35.31±4.8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饮食遵医行为(83.23±5.47)分和作息遵医行为(83.25±5.4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69.23%(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70%低于对照组34.62%(P<0.05)。结论 门诊重睑成形术后患者给予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够维持较好心理状态,提升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门诊 重睑成形术 心理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应用于中老年上睑松弛矫正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15
作者 梁晓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56-0059,共4页
探讨在中老年上睑松弛矫正中应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中老年上睑松弛患者设置为实验样本,采集实验样本例数为70例,通过单双号分发法将这70例中老年... 探讨在中老年上睑松弛矫正中应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中老年上睑松弛患者设置为实验样本,采集实验样本例数为70例,通过单双号分发法将这70例中老年上睑松弛患者做分组处理,将其中抽取到单号的35例患者归纳至同一小组,将该组取名为常规组,组内患者采用眉下切口提眉术治疗,将另外抽取到双号的35例患者归纳至另外一个小组,将该组取名为研究组,对该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为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之后评估组间患者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睑皮肤松弛改善情况、眉部高度、美容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不同术式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的矫正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常规组(74.29%),数据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71%)远在常规组(25.71%)之下(P<0.05);研究组患者的上睑皮肤松弛改善情况更佳(P<0.05);研究组患者的眉部高度及美容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在常规组之上(P<0.05)。结论 临床对中老年上睑松弛患者而言,应采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眉部高度以及上睑皮肤松弛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美容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下切口提眉术 重睑成形术 中老年上松弛矫正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睑成形术联合Stallard法“Z”形皮瓣术治疗内眦赘皮患者的近期随访研究
16
作者 雷情 张春连 申晓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联合Stallard法“Z”形皮瓣术治疗内眦赘皮患者的近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内眦赘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重睑成形术)、B组(重睑成形术联合Stallard法“Z”形皮瓣术)...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联合Stallard法“Z”形皮瓣术治疗内眦赘皮患者的近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内眦赘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重睑成形术)、B组(重睑成形术联合Stallard法“Z”形皮瓣术),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术后瘢痕情况、手术前后眼睑角度、内眦间距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A组(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B组优良率(95.00%,38/40)比A组(80.00%,32/40)高(P<0.05)。B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者疤痕评价量表(POSAS)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且术后3个月,两组POSAS评分、VSS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3个月,两组眼睑角度、内眦间距均降低(P<0.05),且B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睑成形术联合Stallard法“Z”形皮瓣术治疗内眦赘皮患者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瘢痕,缩小眼睑角度、内眦间距,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Stallard法“Z”形皮瓣术 内眦赘皮 近期随访效果
下载PDF
合并复杂情况的重睑成形术
17
作者 江华 刘安堂 +6 位作者 孙美庆 朱晓海 袁相斌 赵耀忠 章建林 张盈帆 林子豪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07-210,218,共5页
目的探讨单睑并发内眦赘皮、轻中度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睑黄瘤,以及重睑成形术失败再修复等复杂类型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方法、注意要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共进行了148例复杂类型的重睑成形术,手术主要包括以... 目的探讨单睑并发内眦赘皮、轻中度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睑黄瘤,以及重睑成形术失败再修复等复杂类型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方法、注意要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共进行了148例复杂类型的重睑成形术,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术前评估,切口设计,麻醉,切开并去除多余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矫正合并的内眦赘皮、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者睑黄瘤等,最后按重睑成形术操作完成手术。结果共115名女性和33名男性实施了手术,并进行了3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平均7~14d局部消肿,4周~3个月重睑弧度基本恢复自然,睑形秀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对实际情况的仔细评估和准确测量,精确设计合适手术方案,应用切开法术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进行相关问题的矫正,可使重睑成形术的美学效果更趋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下垂 臃肿 皮肤松垂 重睑成形术失败
下载PDF
改进的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重睑成形术Ⅰ期成形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翠云 柳向东 +2 位作者 黎俊霞 刘雪梅 易传勋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的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内眦赘皮的轻重程度及方向,采用改良的"Z"成形术,切除或切断内眦部形成赘皮的异位眼轮匝肌及皮下筋膜组织,联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行Ⅰ期成形。结... 目的探讨改进的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内眦赘皮的轻重程度及方向,采用改良的"Z"成形术,切除或切断内眦部形成赘皮的异位眼轮匝肌及皮下筋膜组织,联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行Ⅰ期成形。结果本组68例患者,术后赘皮消失,泪阜显露适中,内眦间距缩短,重睑外形美观自然。其中,36例随访3个月至3年,术后皮肤切口无可见瘢痕,形态稳定,内眦赘皮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能够充分矫正内眦赘皮的异常结构,而与重睑成形术同期施术效果稳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赘皮 重睑成形术 “Z”成形术 眼轮匝肌
下载PDF
差异性重睑成形术对睑裂不对称单睑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9
作者 熊玮 梁智 +3 位作者 刘飞 郭正东 林海波 王芳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623-3625,共3页
目的探讨睑裂不对称单睑的重睑成形术手术方法。方法 26例睑裂不对称的重睑手术者,术前坐位平视自然睁眼状态下双眼睑裂宽度相差1.0~2.0(1.42±0.20)mm。按照测量数据将26例患者分为3种类型:(1)上睑皮肤松垂量不等型;(2)睑裂宽度不... 目的探讨睑裂不对称单睑的重睑成形术手术方法。方法 26例睑裂不对称的重睑手术者,术前坐位平视自然睁眼状态下双眼睑裂宽度相差1.0~2.0(1.42±0.20)mm。按照测量数据将26例患者分为3种类型:(1)上睑皮肤松垂量不等型;(2)睑裂宽度不等型;(3)上睑皮肤松垂量不等合并睑裂宽度不等型。根据患者双眼睑部特点,采用差量去除睑缘松垂皮肤、提上睑肌前徙术或两种手术方法并用的方案,行重睑成形术进行矫正。术后6~12个月随访时测量双眼睑裂宽度差值,记录末次差值,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7例患者出现行提上睑肌前徙术侧轻度睑裂闭合不全情况,予以红霉素眼膏治疗,未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于术后1周到1个月闭合。随访6~12个月,9例单纯行差量去皮重睑术的患者,术后2例半年后复发。其余患者重睑线条流畅,双眼睑裂无明显不对称,不对称睑裂未见复发。末次随访时双眼睑裂宽度相差0.1~0.5(0.21±0.08)mm,与术前比较,差值明显缩小(t=38.912,P<0.01)。结论差量去皮或合并提上睑肌前徙术的重睑成形术,对睑裂不对称单睑矫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不对称 重睑成形术 差量去皮法 提上肌前徙术
下载PDF
亚洲人重睑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晓凤 方青青 +3 位作者 陈春野 张敏霞 施帮辉 谈伟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亚洲眼睑和高加索眼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99%的高加索人存在重睑,而亚洲人的重睑率仅为50%。现代人的审美认为,单眼皮的眼睛周围皮肤没有褶皱,显得单调而冷漠,而双眼皮则可以使人的眼神更加明媚、清秀。因此,重睑成形术已经成为亚... 亚洲眼睑和高加索眼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99%的高加索人存在重睑,而亚洲人的重睑率仅为50%。现代人的审美认为,单眼皮的眼睛周围皮肤没有褶皱,显得单调而冷漠,而双眼皮则可以使人的眼神更加明媚、清秀。因此,重睑成形术已经成为亚洲眼部整形中最常见的手术。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方式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非切开法和切开法。切开法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慢,肿胀时间长,并有明显的手术瘢痕。而非切开法创伤小,恢复快,肿胀轻,术后瘢痕不明显,但是术后部分重睑可能消失。随着受术者对重睑成形术术后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切口重睑成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研究不断增加,逐渐从一点小切口重睑成形术发展为两点小切口重睑成形术、三点式小切口重睑成形术、三点四针法小切口重睑成形术、五点式小切口重睑成形术等多种术式,并可与非切开法如埋线法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非切开法 切开法 小切口 内眦赘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