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珠层/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金标 陈建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将珍珠层、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N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N...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将珍珠层、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N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NPCB材料孔隙率为47.65%、孔径为218.83μm、压缩强度为16.10MPa、弯曲强度为60.18MPa。与有机溶剂注模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可使材料的压缩强度提高10倍以上。结论模压增强法可有效地增强NPCB的生物力学强度;N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材料 重组人工骨 珍珠层 聚乳酸 相关性能
下载PDF
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细胞相容性及异位成骨
2
作者 田志逢 张小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通过将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皮下和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在体内成骨情况和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骨基质明胶和煅烧骨基质,按照1∶2比例制成重组人工骨,... 目的:通过将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皮下和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在体内成骨情况和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骨基质明胶和煅烧骨基质,按照1∶2比例制成重组人工骨,并与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的凋亡情况和表型是否发生改变;取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背部脊柱两侧,第2、4、8周分别取材,H-E染色组织观察、免疫荧光检测植入块周围的成骨情况.结果;细胞在复合材料上能够很好地黏附、生长以及增殖,与重组人工骨复合培养后,细胞表型和凋亡率均无明显变化,异位成骨显示人工骨具有较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结论:重组人工骨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强的异位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明胶 煅烧基质 重组人工骨 细胞相容性 异位成
下载PDF
猪骨-rhBMP-2复合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万民 赵明 +6 位作者 徐杰 刘农乐 周丙怀 王会信 马立志 赵怀川 苏维成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2期719-721,共3页
目的 选择猪骨作为rhBMP 2的载体 ,经去抗原处理 ,复合重组人工骨 ,观察该种人工骨临床应用骨缺损修复 ,促进骨折愈合及诱导成骨的能力。方法 选择猪骨经透析冻干法脱脂、脱蛋白及部分脱钙处理后与成品rhBMP 2按一定比例组成具有生物... 目的 选择猪骨作为rhBMP 2的载体 ,经去抗原处理 ,复合重组人工骨 ,观察该种人工骨临床应用骨缺损修复 ,促进骨折愈合及诱导成骨的能力。方法 选择猪骨经透析冻干法脱脂、脱蛋白及部分脱钙处理后与成品rhBMP 2按一定比例组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猪骨 -rhBMP 2复合人工骨 ,先行动物模型实验 ,随后以自愿随机的原则 ,临床应用 32例 ,术后 1,4,8,12周进行X线检查 ,观察临床表现 ,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临床 32例 ,34块骨 ,35处植入。随访 31例 ,随访率 96 7% ,最长 2 4个月 ,最短3个月 ;骨的愈合及缺损修复满意 ,临床无不良反应。结论 经透析冻干法处理的猪骨能成为rhBMP 2的理想载体 ,与rhBMP 2复合后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活性 ,无免疫排斥反应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异种 基因 RHBMP-2 重组人工骨
下载PDF
人工重组合异种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重组合并种 移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充填材料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及影像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刚 刘宏建 周英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07-3010,共4页
背景:现在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填充材料主要为聚甲基丙烯酸,但聚甲基丙烯酸为永久性异物,不能促进骨再生,随着时间的延长机械性能有下降的可能,学者们正在积极寻找新型的填充材料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目的:观察不同充填材料在... 背景:现在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填充材料主要为聚甲基丙烯酸,但聚甲基丙烯酸为永久性异物,不能促进骨再生,随着时间的延长机械性能有下降的可能,学者们正在积极寻找新型的填充材料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目的:观察不同充填材料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山羊模型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及影像表现。方法:应用适当的机械压力造成骨质疏松山羊三节段椎体骨折模型,在G形臂X射线机监视下,选取骨折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分别充填聚甲基丙烯酸、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结果与结论:①12只山羊36个椎体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均成功,3种材料的充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为(3.5±1.8)mL;聚甲基丙烯酸推注阻力较大,可操作时间短,术中显影较好,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推注阻力较小,可操作时间长;无渗漏占位。②术后第2天CT扫描结果显示,3种充填材料不规则分布于椎体内,呈斑片状高密度影,36个椎体中有6个椎体出现渗漏,其中4例系聚甲基丙烯酸所致,1例系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所致,1例系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所致。③扫描电镜观察示聚甲基丙烯酸组所有材料与宿主骨之间不能紧密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宿主骨均紧密结合,无界膜形成。结果提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具有可操作性长,发生骨替代时间较短,有利于永久性重建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磷酸钙人工 重组人类形态发生蛋白2/磷酸钙人工 山羊 质疏松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