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迎基 吕厚峰 +3 位作者 廖建民 张奉国 刘煜 沈子龙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GM-CSF/IL-3,MX)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HPLC分析,建立了MX在大鼠血浆中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了MX皮下注射3个剂量水平和静脉注射中剂量水...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GM-CSF/IL-3,MX)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HPLC分析,建立了MX在大鼠血浆中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了MX皮下注射3个剂量水平和静脉注射中剂量水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高中低剂量T1/2分别为(1 5.4±2.0),(1 6.1±1.8)h,(1 3.2±2.2)h;AUC分别为(5 8 8±1 2 0),(2 8 6±4 7),(1 4 2±2 0)μg/(L.h),Cmax分别为(3 1.2±8.3),(1 4.8±1.2),(8.3±1.4)μg/L。结论:MX皮下注射给药后,Cmax和AUC与剂量成比例,MX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消除是线性的。7 0μg/kg组生物利用度为3 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纯化及复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来兴妹 周明乾 +4 位作者 陈泽洪 胡志明 刘菁 黄树琪 王小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2/GM-CSF)融合蛋白纯化及复性的最佳条 件。方法 常规方法提取包涵体,用本室专利技术提纯,复性后样品经 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2/GM-CSF)融合蛋白纯化及复性的最佳条 件。方法 常规方法提取包涵体,用本室专利技术提纯,复性后样品经 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获得融合蛋 白。结果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融合蛋白,其纯度达到95%。结论 此工艺操作简便,纯化效果好,获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融合蛋白 包涵体 纯化 复性
下载PDF
4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融合蛋白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强明 李洪钊 +5 位作者 别俊 曹增 张光明 孙雯佳 孙茂盛 徐维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 4种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6 (rhGM CSF/IL 6 )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 ,观察它们对环磷酰胺所致Balb/c系小鼠白细胞减少及造血功能损坏的影响。方法给小鼠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实验模型 ,分别同... 目的探讨 4种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6 (rhGM CSF/IL 6 )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 ,观察它们对环磷酰胺所致Balb/c系小鼠白细胞减少及造血功能损坏的影响。方法给小鼠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实验模型 ,分别同时注射融合蛋白 7d ,于第 13天摘除眼球采血 ,并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骨髓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记数及CFU GM的测定。结果 4种rhGM CSF/IL 6融合蛋白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 ,骨髓有核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以及骨髓CFU GM数均有所增加。结论 4种rhGM CSF /IL 6融合蛋白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 ,骨髓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数和骨髓CFU GM数减少以及造血功能的损坏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一6 融合蛋白 白细胞 造血系统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在猕猴中的药代动力学
4
作者 刘秀文 汤仲明 +1 位作者 屠敏 薛爱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3融合蛋白 (PIXY32 1)在猕猴中的药动学。方法 12 5I 标记结合反相高效液相和酸沉淀法。结果  12 5I PIXY32 1纯度为 94 5 % ,标记前后PIXY32 1对TF 1细胞增殖的ED50 分别为 0...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3融合蛋白 (PIXY32 1)在猕猴中的药动学。方法 12 5I 标记结合反相高效液相和酸沉淀法。结果  12 5I PIXY32 1纯度为 94 5 % ,标记前后PIXY32 1对TF 1细胞增殖的ED50 分别为 0 12 5和 0 119μg·L-1。12 5I PIXY32 1在体内迅速降解。iv和sc后末端T1/ 2 相近 ,为 6 6~ 8 2h。AUC随sc剂量增大 ,全身清除率ClS 相近 ,sc生物利用度6 3 %± 2 1%。泌尿系统浓度最高 ,胆汁其次 ,骨髓和脾脏高于其它组织略低于血清 ,脑内最低。主要经尿排泄 ,少部分在尿中以原型排出。结论 猕猴sc12 5I PIXY32 12 0~ 80 μg·kg-1后为线性药代动力学。肾脏在12 5I PIXY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3 融合蛋白 猕猴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撤除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TF-1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素荣 文莉 +2 位作者 孙兰英 朱德厚 姚明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采用MTT实验测定撤除细胞因子后TF 1细胞的增殖活性 ,经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观察撤除细胞因子对TF 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微孔板读数仪测定凋亡过程中Caspase 3活性的改变。结果发现 ,撤除细胞因子后 4 8h ,细胞存... 采用MTT实验测定撤除细胞因子后TF 1细胞的增殖活性 ,经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观察撤除细胞因子对TF 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微孔板读数仪测定凋亡过程中Caspase 3活性的改变。结果发现 ,撤除细胞因子后 4 8h ,细胞存活率为正常培养时的 4 8 8% ;电镜显示TF 1细胞出现了凋亡典型的变化。细胞凋亡率在撤除因子后 2 4h、4 8h时分别为 2 1 2 3%和 71 36 % ,TF 1细胞被阻滞在G0 G1 期。细胞内Caspase 3活性在撤除因子后 12h、36h时明显升高 ,荧光度分别为 6 32 1和 1782 3。结果表明 ,撤除因子后可导致TF 1细胞凋亡 ,Caspase 3活化参与了此凋亡过程。另外通过MTT实验观察到一种新型造血刺激因子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细胞介素 3(IL 3)融合蛋白可维持T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TF-1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白细胞介素3 融合蛋白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测定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玉杰 海金龙 田淑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RP(hs—CRP)、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病情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PP患儿60例为MPP组,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和...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RP(hs—CRP)、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病情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PP患儿60例为MPP组,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儿童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P组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ESF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MPP组患儿治疗前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者与〉6分者比较,hs—CRP、IL-6和GM—ESF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MPP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ES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P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IL-6、GM—CSF水平呈正相关(r=0.6012、0.5784,P均〈0.01)。结论血清hs-CRP、IL-6和GM.CSF参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全过程,监测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2分泌增加 被引量:7
7
作者 蔡佳玉 卢红艳 +4 位作者 苏兆亮 王秋霞 宓兰兰 徐苏晴 薛正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新生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20只。将孕19 d提前剖出的C57BL/6小鼠暴露于850 mL/L O2中复制BPD模型。在小鼠生后1、3、7、14 d... 目的探讨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新生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20只。将孕19 d提前剖出的C57BL/6小鼠暴露于850 mL/L O2中复制BPD模型。在小鼠生后1、3、7、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新鲜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ILC3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ILC3在肺组织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IL-17^+ILC3、IL-22^+ILC3比例。结果小鼠肺组织ILC3占淋巴细胞比例在出生后7 d达到最高。与空气组相比,同时间点高氧组小鼠肺组织ILC3比例明显增加,IL-17和IL-22含量明显增加、GM-CSF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IL-17^+ILC3及IL-22^+ILC3比例明显增加。结论ILC3分泌IL-17及IL-22与BP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 白细胞介素17(IL-17) IL-22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原文传递
祛风止痒方超声雾化对过敏性结膜炎模型兔炎症因子IL-3、IL-5、GM-CSF、TSLP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婕 廖远平 +1 位作者 颜家朝 喻京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968-1974,共7页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方超声雾化对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模型兔结膜组织中Janus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Janus kinase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5,JAK2/STAT5)信号转导通路关键...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方超声雾化对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模型兔结膜组织中Janus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Janus kinase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5,JAK2/STAT5)信号转导通路关键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长耳大白兔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奥洛他定组、祛风止痒组,每组9只。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组分别于实验第0、7天予静脉注射含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和佐剂氢氧化铝的混合物致敏,此后每天采用OVA、磷酸盐平衡生理盐水混合物局部每天滴眼1次,连续14 d,以加强致敏,建立AC模型。造模成功后,奥洛他定组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滴双眼,祛风止痒组用祛风止痒方超声雾化治疗,连续给药14 d。造模期间裂隙灯下观察兔眼前节临床表现,并采用Magone计分法行眼部症状临床评分。末次给药24 h后,以摘眼球法采血并取兔睑结膜组织,ELISA检测血清IL-3、IL-5、GM-CSF及结膜组织TSL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膜组织JAK2、STAT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Magon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AC模型制备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眼部可见明显的结膜充血、分泌物及流泪表现;与模型组比较,奥洛他定组及祛风止痒组兔眼部结膜仅见少量充血、分泌物,流泪症状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3、IL-5、GM-CSF及结膜组织TSLP含量均升高(P<0.05),结膜组织中JAK2、STAT5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洛他定组及祛风止痒组血清IL-3、IL-5、GM-CSF及结膜组织TSLP含量均降低(P<0.05),结膜组织中JAK2、STAT5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奥洛他定组比较,祛风止痒组血清IL-3、IL-5、GM-CSF及结膜组织TSL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组织中JAK2、STAT5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祛风止痒方超声雾化对OVA诱导的AC样症状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5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细胞因子,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止痒方 超声雾化 过敏性结膜炎 JAK2/STAT5信号 白细胞介素-3 白细胞介素-5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平 徐文锋 +4 位作者 张晓娥 匡嘉丽 唐喜军 周明发 曾锦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093-1094,共2页
关键词 鼻息肉 白细胞介素-3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
10
《科技开发动态》 2001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 基因工程 大肠杆菌 双重活性
原文传递
重组人IL-2-GM-CSF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林来兴妹 黄树琪 +2 位作者 周明乾 连方杰 王小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7年第Z1期117-118,共2页
IL-2(白细胞介素2)、GM-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机体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对抗原提呈细胞(APC)、T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能力均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我们设计研制了重组人IL-2-GM-CSF融合蛋白,以期通过此融合蛋白与T细胞和巨噬细胞膜... IL-2(白细胞介素2)、GM-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机体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对抗原提呈细胞(APC)、T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能力均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我们设计研制了重组人IL-2-GM-CSF融合蛋白,以期通过此融合蛋白与T细胞和巨噬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结合,来提高抗原提呈的效率,并研究其新的生物学功能。 从PLY4-IL-2-GM-CSF工程菌(DH5α)中挑取单菌落,在LB中制备过夜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分离纯化 分子免疫学 细胞 重组人 稳定性 IL-2 生物学功能 白细胞介素2 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基于piggyBac转座子系统构建长期表达人细胞因子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12
作者 吕亚楠 范伟 胡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6-181,共6页
目的:探讨表达人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3 (IL-3)、白细胞介素15 (IL-15)、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piggyBac (PB)转座子系统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长效表达情况,为改善人源化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表达人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3 (IL-3)、白细胞介素15 (IL-15)、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piggyBac (PB)转座子系统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长效表达情况,为改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人免疫细胞的重建提供简单长效的新方法。方法:构建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PB转座子质粒(PB-GFP),构建含有人IL-6、IL-3、IL-15、SCF和GM-CSF基因的PB转座子质粒(PB-5F)。293T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质粒)、阳性对照组(转染pLVTHM质粒)、瞬时转染组(转染PB-GFP质粒)和稳定转染组[共同转染PB-GFP和转座酶质粒(super-PB)]。转染后每3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GFP阳性(GFP+)细胞百分率。将NOD.Cg-Prkdcscid IL2rgtm1Wjl/SzJ (NCG)小鼠分为瞬时转染组和稳定转染组,瞬时转染组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PB-5F质粒,稳定转染组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PB-5F质粒和super-PB质粒。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后1、3、5和9d及随后每周1次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各组NCG小鼠血清中IL-6、IL-3、IL-15、SCF和GM-CSF水平。结果:PB-GFP转染293T细胞30d后,稳定转染组GFP+细胞百分率(4.61%±0.42%)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0.58%±0.05%)和瞬时转染组(0.86%±0.10%)(P<0.05)。NCG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PB-5F质粒,注射后第30天,稳定转染组小鼠血清中IL-6、IL-15和GM-CSF水平均高于瞬时转染组(P=0.048,P=0.051,P=0.045);注射后第60天,稳定转染组小鼠血清中仍能检测到IL-6、IL-15和GM-CSF。结论:体外验证了PB转座子系统的长效表达,成功构建了具有人IL-6、IL-3、IL-15、SCF和GM-CSF基因的PB转座子载体的质粒,建立了长效稳定表达人IL-6、IL-15和GM-CSF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3 白细胞介素15 细胞生长因子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转座子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及抗原提呈能力与HBV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钱峰 贺永文 +3 位作者 朱传武 王海燕 吴妹英 李明 《肝脏》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表型及抗原提呈能力与HBV载量的关系。方法 采集 2 3例CHB患者和 8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 ,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和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表型及抗原提呈能力与HBV载量的关系。方法 采集 2 3例CHB患者和 8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 ,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和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使DCs增殖、成熟 ,以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DCs表面CD80、CD86、HLA DR及ICAM 1的表达 ;将培养成熟的DCs与HBsAg共同孵育 ,用丝裂霉素C处理后再与自体PBMCs共同培养 ,在培养结束前 12h加入3H TDR ,收集细胞 ,以 β液闪计数仪测定cpm值 ;同期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CHB患者外周血HBV载量。结果 患者DCs表面CD86、HLA DR和ICAM 1的表达水平及DCs的抗原提呈能力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CD80、CD86、HLA DR及ICAM 1的表达与HBV载量呈显著负相关 (分别为P <0 .0 1,P <0 .0 1,P <0 .0 0 1和P <0 .0 0 1) ;DCs的抗原提呈能力也与HBV载量呈显著负相关 (为P <0 .0 0 1)。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DCs的成熟和功能存在障碍 ,DCs的抗原提呈能力与血液中HBV的载量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提呈能力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树突状细胞表型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载量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 ICAM-1 HLA-DR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3H-TDR 流式细胞技术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mGM-CSF-mMIP-3α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畅 孙林英 +3 位作者 刘秀丽 邵晓婷 谭晓华 刘端祺 《华北国防医药》 2006年第1期1-4,F0003,共5页
目的:构建pCDNA3.1mGM-CSF-mM IP-3α重组质粒,为mGM-CSF-mM IP-3α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pCDNA3.1mGM-CSF和pCDNA3.1mM IP-3α质粒,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pCDNA3.1mGM-CSF-mM IP-3α重组质粒。用PCR... 目的:构建pCDNA3.1mGM-CSF-mM IP-3α重组质粒,为mGM-CSF-mM IP-3α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pCDNA3.1mGM-CSF和pCDNA3.1mM IP-3α质粒,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pCDNA3.1mGM-CSF-mM IP-3α重组质粒。用PCR、酶切进行鉴定,然后用脂质体转染B16细胞,用G418筛选后通过ELISA和W estern b lot检测该融合蛋白。结果:重组质粒中含有mGM-CSF-mM IP-3α基因,转染B16细胞后,其表达产物能分泌到肿瘤细胞外,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用ELISA和W esternb lot检测证明能与特异性mGM-CSF和mM IP-3α抗体结合。结论:成功构建含mGM-CSF-mM IP-3α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细胞爽性蛋白 重组质粒 基因疗法
下载PDF
rhIL-2/GM-CSF融合蛋白抗体制备、鉴定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15
作者 林来兴妹 周明乾 +2 位作者 陈泽洪 张亚莉 王小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 :制备 rh IL - 2 / GM- CSF融合蛋白的抗体 ,并观察该抗体的特异性及对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纯化的融合蛋白 (rh IL - 2 / GM- CSF)作为抗原 ,免疫新西兰兔后制备抗血清 ,用 EL ISA和 Dot- EL ISA检测抗体滴度和特... 目的 :制备 rh IL - 2 / GM- CSF融合蛋白的抗体 ,并观察该抗体的特异性及对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纯化的融合蛋白 (rh IL - 2 / GM- CSF)作为抗原 ,免疫新西兰兔后制备抗血清 ,用 EL ISA和 Dot- EL ISA检测抗体滴度和特异性。用依赖株细胞增殖实验检测抗体对 rh IL - 2 / GM- CSF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结果 :此抗体效价高 ,特异性好 ,不仅与融合蛋白(rh IL - 2 / GM- CSF)、IL - 2以及 GM- CSF发生反应 ,而且能够竞争抑制 rh IL - 2 / GM- CSF的生物学活性。 结论 :此抗体可用于融合蛋白 (rh IL - 2 / GM- 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L-2 GM-CSF 融合蛋白 抗体 制备 鉴定 生物学活性 白细胞介素-2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两种hIL-6/GM-CSF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比较
16
作者 孙强明 孙茂盛 +4 位作者 易山 曹增 别俊 戴长柏 徐维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构建及表达具有hIL 6和hGM 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 6 /GM CSF融合蛋白分子。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hIL 6和hGM 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 ,同时在两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 (G G S G S) 3 ,克隆PCR产物 ,并构建成克隆有两种融合蛋白基因... 目的 :构建及表达具有hIL 6和hGM 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 6 /GM CSF融合蛋白分子。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hIL 6和hGM 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 ,同时在两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 (G G S G S) 3 ,克隆PCR产物 ,并构建成克隆有两种融合蛋白基因的pBV2 2 0表达质粒 ,两种融合蛋白分别是 :IL 6 (1~ 184 ) GM CSF(9~ 12 7) (简称IG1)和IL 6 (2 4~ 184 ) GM CSF(9~ 12 7) (简称IG2 )。将表达质粒分别导入E .coliBL 2 1中诱导表达。通过QSepharose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 2 0 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目的蛋白。使用hIL 6依赖细胞株B9和hGM CSF依赖细胞株TF1,通过MTT比色法测定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对两种融合蛋白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 ,其序列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表达质粒在E .coliBL 2 1中均得到高效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均占总蛋白含量的 2 5 %以上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通过QSepharose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 2 0 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及复性后 ,获得两种目的蛋白 ,其纯度均达到 95 %以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两种融合蛋白均具有较高的hIL 6和hGM CSF的双重生物学活性。结论 :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 6 /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融合蛋白 克隆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波 祁岩超 卢敏莹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体外培养扩增 ,并检测其功能。方法 应用Ficoll Hypaque离心获得界面细胞 ,贴壁培养 2h ,获得单个核细胞 ,体外以重组hGM CSF( 5 0ng/ml) +hIL 4( 10ng/ml) +hTNF α( 5 0ng/ml)诱导培养 14天... 目的 研究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体外培养扩增 ,并检测其功能。方法 应用Ficoll Hypaque离心获得界面细胞 ,贴壁培养 2h ,获得单个核细胞 ,体外以重组hGM CSF( 5 0ng/ml) +hIL 4( 10ng/ml) +hTNF α( 5 0ng/ml)诱导培养 14天。在DCs发育过程中 ,在光镜下观察其生长情况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采用MTT法检测DCs活化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结果 第 6天体外培养的DCs由贴壁状态变为悬浮毛刺状细胞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此类细胞数量增多 ,第 12天为形态不规则的毛刺状 ,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成熟DCs高水平地表达HLA DR、CD 80、CD83、CD 1a、CD 11c、CD12 3。被激活的T细胞对 2种来源于不同组织的肿瘤细胞均产生了明显的杀伤性。结论 人脐血经rhGM CSF +rhIL 4+hTNF α体外诱导培养 ,能诱导出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树突状细胞 体外培养 基因重组 单个核细胞 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4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_1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楚成 夏云金 +5 位作者 刘瑜 张霞 章正华 胡明均 龙志国 郭仁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IL-3、GM-CSF、TGF-β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测定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清IL-3、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GM!CSF水... 目的探讨IL-3、GM-CSF、TGF-β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测定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清IL-3、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GM!C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期IL-3、GM-CSF、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未缓解和复发患者IL-3、GM!CSF、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GM-CSF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与IL!3呈正相关。结论检测IL-3、GM-CSF、TGF-β1水平变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病情观察,作为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白细胞介素-3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血清IL-3、GM-CSF、TGF-β_1水平变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楚成 夏云金 +4 位作者 张霞 章正华 龙志国 刘瑜 舒卫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IL-3、GM-CSF、TGF-β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测定136例NHL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结果:NHL初诊患者血清IL-3、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GM-... 目的:探讨IL-3、GM-CSF、TGF-β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测定136例NHL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结果:NHL初诊患者血清IL-3、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GM-C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II期与III-IV期患者IL-3、GM-CSF、TGF-β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有效的患者IL-3、GM-CSF、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无效及复发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GM-CSF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与IL-3呈正相关。结论:IL-3、GM-CSF、TGF-β1可作为NHL患者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定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3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人IL-15/GM-CSF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20
作者 郑天荣 郑秋红 +2 位作者 谢云青 卢林 陈晖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构建一种可能具有双重活性 ,增加或增强某种新生物活性的融合因子 ,为寻找新的有效的细胞因子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利用引物的合理设计、基因重组及PCR突变技术 ,构建由Gly_Gly_Ser连接臂连接的IL_15/GM_CSF融合基因。[结果]经Bg1... 目的]构建一种可能具有双重活性 ,增加或增强某种新生物活性的融合因子 ,为寻找新的有效的细胞因子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利用引物的合理设计、基因重组及PCR突变技术 ,构建由Gly_Gly_Ser连接臂连接的IL_15/GM_CSF融合基因。[结果]经Bg1Ⅱ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 ,上述融合基因已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0。[结论]采用基因克隆及PCR突变技术 ,利用pcDNA3 0真核高效表达载体 ,构建了pcDN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融合基因 融合蛋白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