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可行性
1
作者 宋永波 赵璐 +1 位作者 张艳苓 任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将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GP化疗组(n=40),重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将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GP化疗组(n=4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联合用药组(n=40),2组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1年存活率。结果联合用药组客观缓解率为85.00%,高于GP化疗组的52.50%(χ^(2)=9.833,P=0.002)。用药2个周期后,2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低于用药前,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长于用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关系评分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GP化疗组(P<0.01)。联合用药组与GP化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2.50%、1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8,P=0.390)。联合用药组1年存活率为65.00%,高于GP化疗组的42.50%(χ^(2)=4.073,P=0.044)。结论晚期NSCLC治疗中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的可行性较高,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1年存活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GP化疗方案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沛 朱建波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0-274,共5页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一种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和纯化的新型重组人内皮抑素,于2005年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并成为肿瘤侵袭转移治...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一种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和纯化的新型重组人内皮抑素,于2005年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并成为肿瘤侵袭转移治疗的重要补充。迄今为止,多项研究讨论了恩度治疗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近年来针对恩度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研究进行总结,期待找出更多有效的恩度联合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尹彦海 李新 +2 位作者 王孟 马志英 赵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单纯化疗治疗)和研究组(n=40...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单纯化疗治疗)和研究组(n=4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s,CYFRA21-1)水平、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20.0%)、疾病控制率(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4.267,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SCC、CEA、CYFRA21-1水平、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并显著优于单纯化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化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深部热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4
作者 李超 肖敬 周红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培美曲塞联合顺铂(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NSCLC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培美曲塞联合顺铂(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NSCLC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9)和对照组(n=61)。研究组患者采用深部热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A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AP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ORR、DCR分别为15.25%、57.63%,均高于对照组(3.28%、3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SE、CA125、Cyfra21-1、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NSE、CA125、Cyfra21-1、CEA水平分别为(15.23±5.06)ng/mL、(50.16±5.12)U/mL、(6.52±2.03)ng/mL、(30.17±4.17)ng/mL,均低于对照组[(20.16±5.04)ng/mL、(80.24±5.22)U/mL、(10.25±3.09)ng/mL、(60.22±4.1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KPS改善率为77.97%,高于对照组(5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RBC、WBC、PLT值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RBC、WBC、PLT值分别为(3.61±0.12)×10^(12)、(3.98±1.07)×10^(9)、(210.23±30.16)×10^(9),均高于对照组[(3.50±0.11)×10^(12)、(3.12±1.03)×10^(9)、(198.24±20.17)×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Ⅳ级胃肠道不适、肝损伤、肾损伤、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种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深部热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AP方案可有效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血常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深部热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AP方案 近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消化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宋树玺 徐龙 +2 位作者 刘军灵 李静玉 郑振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9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消化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该院92例消化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使用5-...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消化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该院92例消化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使用5-氟尿嘧啶治疗)和观察组(46例,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持续腹腔灌注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相比对照组更高[71.74%(33/46)vs.39.13%(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血细胞毒性发生率为8.70%(4/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15/46);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96%(17/46)vs.71.74%(3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及疾病预后,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恶性腹腔积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复方苦参注射液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40例初复治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颖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3874-3874,共1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个别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初复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Ⅲb~Ⅳ,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恩度7.5mg/m2,每日一次,静脉滴注dl-14,40例病理类型为腺癌28例,鳞癌3例,其他...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个别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初复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Ⅲb~Ⅳ,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恩度7.5mg/m2,每日一次,静脉滴注dl-14,40例病理类型为腺癌28例,鳞癌3例,其他类型9例。结果:有效率(CR+PR)为(32.5%),临床收益率(82%),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毒副性反应主要为食欲不振,轻度的心脏副反应包括心悸等其他化疗相关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微,初复治均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联合化疗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对比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豪 姬发祥 +3 位作者 李晓琴 林明哲 马金华 李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43-3544,共2页
研究表明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持续升高,而VEGF是目前已知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因子,在进展期胃癌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MMP-9是细胞外基质(ECM)的有效降解酶,对胃癌进展作用明显〔... 研究表明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持续升高,而VEGF是目前已知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因子,在进展期胃癌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MMP-9是细胞外基质(ECM)的有效降解酶,对胃癌进展作用明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奥沙利铂 多西他赛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沙金平 徐赟 刁云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49-154,159,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保肝、抑酸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及外周血CD4^(+)、CD8^(+)、CD4^(+)/CD8^(+)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3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31/43)、51.16%(22/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8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23%(13/46)、13.95%(6/46)、2.33%(1/46)、9.30%(4/46),对照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3.49%(23/46)、32.56%(14/46)、4.65%(2/46)、20.93%(9/46);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78、4.170,P<0.05),2组患者食管狭窄、气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2.266,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EGFR、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EGFR、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EGFR、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QLQ-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QLQ-30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LQ-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有效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和博来霉素治疗肿瘤患者恶性胸腔积液30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豪 姬发祥 +3 位作者 马金华 林明哲 魏文娥 赵久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98-3999,共2页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原发于胸膜本身恶性肿瘤引发的并发症,其出现提示晚期肿瘤〔1〕。目前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是肿瘤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2〕,血清和胸腔积液中MMP-9高表达提示...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原发于胸膜本身恶性肿瘤引发的并发症,其出现提示晚期肿瘤〔1〕。目前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是肿瘤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2〕,血清和胸腔积液中MMP-9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观察其表达程度,对治疗效果可起到一定监测效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抑制肿瘤生长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减少肿瘤迁移。本实验关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顺铂和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其对胸腔积液和血清MMP-9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顺铂 博来霉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自动监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东晓 赖辉莉 +2 位作者 郭代红 朱曼 姚翀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9年第5期292-296,共5页
目的:对住院患者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化疗的相关毒副反应进行自动监测研究,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提供药品风险参考。方法:借助“军队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调取2006年... 目的:对住院患者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化疗的相关毒副反应进行自动监测研究,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提供药品风险参考。方法:借助“军队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调取2006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对该药联合化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ADE主动监测,并结合人工评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3706例(4371例次)患者纳入研究,均使用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的化疗方案,联用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铂类、烷化剂、抗代谢药等。按用药例次排序前三位科室依次是骨科(40.75%),肿瘤内科(34.45%)、介入放射科(13.64%)。4371例次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8.20%、55.43%、9.76%,未见心脏毒性反应,与Meta分析结果基本相符;系统报警阳性率分别为89.63%、84.61%、94.41%。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的临床治疗中,该药联合化疗未加重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安全性相对较好,研究结果仍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化疗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自动监测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80-4281,共2页
中、晚期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均持续升高,对胃癌进展作用明显。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是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具有多靶点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1,2〕。为提高胃癌治疗有效率、抗胃癌转移... 中、晚期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均持续升高,对胃癌进展作用明显。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是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具有多靶点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1,2〕。为提高胃癌治疗有效率、抗胃癌转移复发、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本实验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恩度进行治疗,关注疗效及对血清中MMP-14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下载PDF
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对人肺腺癌A549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成杰 李元青 +2 位作者 刘朝阳 陈信义 孙颖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肺腺癌生长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移植于BALB/c-nu祼鼠,以茶多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及其联合用药...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肺腺癌生长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移植于BALB/c-nu祼鼠,以茶多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及其联合用药干预治疗,通过观察肿瘤抑制率评价单用与联合用药对A549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茶多酚、恩度以及茶多酚联合不同剂量恩度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0.2%、35.8%、41.9%和44.2%,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恩度及其联合用药对A549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茶多酚与恩度联合使用增效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人肺腺癌A549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国满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74-4275,共2页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病变发展过程中,癌组织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明显增加,对病变进展有促进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是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具有多靶点发挥抗肿瘤...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病变发展过程中,癌组织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明显增加,对病变进展有促进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是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具有多靶点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1,2〕。本实验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恩度对转移性乳腺癌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关注疗效及对血清VEGF和MMP-9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沛 何炜 杨利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2期1875-1878,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TACE治疗,实验组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TACE治疗,实验组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加TAC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乏氧诱导因子-lα(HIF-1α)、骨桥蛋白(OPN)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和预后生存情况。结果术后7 d实验组的VEGF和MM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8 d实验组的MM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OPN和CTGF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7 d,而术后28 d的OPN和CTGF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7 d;实验组术后7 d的OPN和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8 d的OPN和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HIF-1α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平均存活时间345 d,疾病进展时间272 d;对照组术后平均存活时间324 d,疾病进展时间235 d。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肝癌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提高临床疗效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ACE术后血浆VEGF、MMP、OPN、CTG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EGFR、ALK阴性肺腺癌并脑转移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冠铭 谭钦全 +2 位作者 曾溢蕻 袁海姬 林顺欢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2100-2103,210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ALK)阴性肺腺癌并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Ⅳ期EGFR突变、ALK融合均为阴性的肺腺癌并脑转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ALK)阴性肺腺癌并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Ⅳ期EGFR突变、ALK融合均为阴性的肺腺癌并脑转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化疗4~6周期后肿瘤无进展,改为培美曲塞维持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化疗4~6周期后肿瘤无进展,改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周期,原发肺癌病灶及脑转移病灶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0.81 vs 4.54±0.78,P>0.05);观察组原发肺癌病灶客观缓解率(ORR)(46.43%vs 25.00%,P<0.05)、疾病控制率(DCR)(83.93%vs 53.57%,P<0.01),以及脑转移病灶颅内客观有效率(iORR)(50.00%%vs 30.36%,P<0.05)、iDCR(87.50%vs 60.71%,P<0.01)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观察组中位iPFS(6.3个月vs 4.8个月,P<0.01)、中位PFS(7.8个月vs 5.7个月,P<0.01)、中位OS(8.3个月vs 7.1个月,P<0.01)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43%vs 42.86%,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并脑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控制或延缓了原发肺部病灶、脑转移病灶的进展,延长了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脑转移 EGFR、ALK阴性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化疗
下载PDF
顺铂、培美曲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丛云燕 吕维泽 林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1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顺铂、培美曲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采用顺铂和培美曲塞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顺铂、培美曲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采用顺铂和培美曲塞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顺铂、培美曲塞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7.50%)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8个月)长于对照组(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顺铂、培美曲塞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将肿瘤的中位进展时间明显延长,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培美曲塞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晚期肺腺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化龙 蔡树华 +1 位作者 赵改梅 郭安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洛铂...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红细胞计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和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059,P=0.4008)。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VEGF水平,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洛铂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灌注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文军 舒小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索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 目的探索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治疗效果、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周和2周,两组患者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客观缓解率、1年生存率及1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Ⅲ期NSCLC,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提高肿瘤缓解率,改善患者预后,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胜辉 吴亚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化疗方案:多西他塞75 mg/m2联合吉西他滨1000 mg/m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化疗方案:多西他塞75 mg/m2联合吉西他滨1000 mg/m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KPS评分,并统计两组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秀云 严美爱 +1 位作者 李财枝 杨月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3期2910-2911,共2页
目的探讨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使用该药前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用时严格按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目的探讨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使用该药前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用时严格按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做好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注的护理,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按要求调整输液速度,严格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作出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只要护理得当,不良反应较轻,病人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晚期肺癌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