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
1
作者 何小囡 吴玉 邱雪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9期2868-287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联合顺铂+紫杉醇(TP)化疗方案对晚期宫颈癌(CC)患者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晚期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联合顺铂+紫杉醇(TP)化疗方案对晚期宫颈癌(CC)患者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晚期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采用rAd-p53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脊椎蛋白2(Spondin-2)水平,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84.48%,高于对照组的67.24%(P<0.05);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血清CYFRA21-1、CA125、CEA、SCCA、FGFR4、Spondin-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12(95%CI:5.83~9.41)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77(95%CI:4.08~7.36)个月(P<0.05)。结论在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CC的基础上,加用rAd-p53注射液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无进展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Tp化疗 晚期宫颈癌 疾病控制率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伟珠 王季堃 +1 位作者 李巍 张秀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4-1327,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53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系统的抑癌基因之一,p53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肿瘤的形成。本研究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导入野生型p53基因抑癌基因治疗同时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 背景与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53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系统的抑癌基因之一,p53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肿瘤的形成。本研究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导入野生型p53基因抑癌基因治疗同时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35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两组。所有患者应用长春瑞滨25mg/m2静脉点滴,第1、8天,每3周重复一次。前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组胸腔内灌入rAd-p531×1012VP和顺铂注射液40mg/m2;单药组胸腔内灌入顺铂注射液40mg/m2,每周重复一次,连用4次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和单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50.00%(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一般状况改善率分别为64.70%和33.33%(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胸痛、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联合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单药组(P<0.05),主要为自限性发热,36h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恶性胸腔积液 基因治疗 顺铂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强肝癌细胞放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沁宏 向德兵 +4 位作者 卿毅 仲召阳 杨志祥 廖玲 王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对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人P53腺病毒分别感染突变型P53肝癌细胞PLC/PRF/5和野生型P53肝癌细胞SMMC-7721,Western blotting检...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对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人P53腺病毒分别感染突变型P53肝癌细胞PLC/PRF/5和野生型P53肝癌细胞SMMC-7721,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P53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台酚蓝染色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肝癌细胞感染rAd-P5348h后照射不同剂量的X射线,克隆形成法检测放射增敏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50MOIrAd-P53转染PLC/PRF/5和SMMC-7721细胞后转染效率分别为89.37%和87.53%,转染48h可见P53蛋白高表达,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41%和35.44%,细胞生长曲线显示感染后第5天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91%和17.03%(P<0.01),PLC/PRF/5细胞的凋亡率[(8.8±1.4)%]显著高于SMMC-7721[(4.1±1.1)%](P<0.01)。应用20MOI的rAd-P53转染细胞48h后加X射线(4Gy)照射,PLC/PRF/5细胞的凋亡率为(26.9±5.6)%,显著高于SMMC-7721细胞凋亡率(16.4±2.9)%(P<0.01);20MOI的rAd-P53转染后加照射PLC/PRF/5和SMMC-7721,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Dq)值分别为1.30和1.16;SER(D0)值分别为1.57和1.25。结论:rAd-P5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提高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对PLC/PRF/5细胞作用显著强于SMMC-7721细胞;表明不同内源性P53状态的肝癌细胞对rAd-P53治疗及其协同的放疗敏感性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重组人p53腺病毒 放射治疗 敏感性 凋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肝癌 被引量:7
4
作者 贡雪灏 朱志兵 +2 位作者 张家庭 李泉水 张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9-501,505,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难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超声导入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晚期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每次剂量1×1012VP或2×1012VP,每周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难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超声导入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晚期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每次剂量1×1012VP或2×1012VP,每周1次,4次1疗程,治疗后选择完成1个疗程及以上,并符合基因治疗入选标准者3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及病理学检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彩超结果示:肝脏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4例患者肿块缩小明显(>50%);16例患者肿块周边和内部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一般状况改善,Karuafsky评分明显提高[术前(55.79±11.30)vs术后(61.05±21.64),P<0.05]。11例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7例可见肿瘤组织纤维化伴淋巴细胞浸润及肿瘤组织明显变性坏死。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自限性发热。结论超声引导瘤内注射既能控制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又能对基因药物疗效进行影像学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基因治疗 超声引导 重组人p53腺病毒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晓峰 郑永志 +3 位作者 周春柳 孔祥毓 李淑德 孙卫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37-1441,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重组人p53腺病毒)在肝癌介入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01-01/2010-12-31期间在上海长海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3医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162例肝癌,随机分为A实验组(n=56)采用重组人p53腺... 目的:前瞻性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重组人p53腺病毒)在肝癌介入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01-01/2010-12-31期间在上海长海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3医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162例肝癌,随机分为A实验组(n=56)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体内注射加肝动脉介入化疗、B实验组(n=62)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亦经肝动脉灌注和C对照组(n=44)单纯肝动脉介入化疗,随访24mo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近期疗效1mo后评估A实验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2例,稳定5例,进展3例;B实验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42例,稳定8例,进展5例;C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13例,进展8例;就有效率来评估,A、B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个实验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远期疗效6、12、24mo生存率分别为:A实验组:80.4%、72.7%和23.6%;B实验组:77.4%、67.7%和21.3%;C对照组:56.8%、47.7%和14%;每个观察点的生存率,A、B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个实验组在6和12mo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24mo时生存率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增强肝癌介入化疗的疗效,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瘤体内注射疗效要并不优于肝动脉灌注,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重组人p53腺病 毒) p53基因 肝癌 介入化疗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逆转鼻咽癌化疗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政 翁敬锦 +5 位作者 兰桂萍 韦海明 覃扬达 覃颖 孙金杰 司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ie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情况及其...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ie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71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因治疗组(27例,行-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放化疗组(24例)和单纯放疗组(20例)。12例同期门诊活检病理为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作为对照。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中鼻咽部瘤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gp、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中P-gp、MRP及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41/71)、57.7%(41/71)、53.5%(38/71),黏膜慢性炎组未见P-gp、MRP及LRP表达。基因治疗组治疗前、后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25.9%、63.0%和33.3%、59.3%和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放化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79.2%、58.3%和70.8%、50%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放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和55.0%、50%和40%、50%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p、MRP和LRP与鼻咽癌的内源性耐药相关;p53基因治疗可一定程度逆转鼻咽癌耐药,可能是其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重组人p53腺病毒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肺耐药蛋白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仲智勇 时保军 +1 位作者 周辉 王文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9-89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将肾母细胞瘤细胞分别与高、中、低浓度(1×10~9、1×10~8、1×10~7VP/m L)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共同孵育20 h,以不加注射液的细胞为空白...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将肾母细胞瘤细胞分别与高、中、低浓度(1×10~9、1×10~8、1×10~7VP/m L)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共同孵育20 h,以不加注射液的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及相关基因p21、Bax蛋白表达,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LC-3、Atg7、Atg12表达和自噬体数量。结果:高、中、低浓度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肾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2.86±3.18)%、(33.64±7.25)%、(16.26±9.0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85±9.36)%、(37.35±9.64)%、(23.64±10.65)%。与空白对照比较,高、中、低浓度药物作用下G_0/G_1期细胞均增加,其中高、中浓度药物效果较明显(P<0.05或P<0.01);高浓度下细胞中p21、Bax蛋白和LC-3、Atg7、Atg12基因表达增强,自噬体数量增加(P<0.01);中浓度下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强(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细胞周期 增殖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东 杨志祥 +5 位作者 张沁宏 王阁 金丰 杨镇洲 仲召阳 谢家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896-90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7例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或术后肿瘤转移、无法再手术的患者,采用瘤内注射、血管介入和静脉滴注rAd-p53联合化疗和放疗,至少1个疗程以上,通...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7例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或术后肿瘤转移、无法再手术的患者,采用瘤内注射、血管介入和静脉滴注rAd-p53联合化疗和放疗,至少1个疗程以上,通过临床观察、KPS评分、CT或MRI检查以及随访,评价rAd-p53联合化、放疗的临床疗效。结果:67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7.8%,疾病控制率为89.6%,其中CR患者4例,分别为卵巢癌1例,皮肤癌1例,鼻咽癌2例。rAd-p53联合放疗41例,联合化疗26例,有效率分别为56.1%和34.6%(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1%和80.8%(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6~117个月);联合治疗后,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2~3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自限性发热,另有个别胃肠道反应及肌肉酸痛。结论:rAd-p53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局部给药联合放疗可能比联合化疗更能提高肿瘤的局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曲怡梅 廖国清 +3 位作者 王红梅 刘鹏辉 李亮亮 解国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3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n=22)和单药组(n=21)。所有患者应用紫杉醇135mg/m^2静...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3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n=22)和单药组(n=21)。所有患者应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重复1次;同时胸腔内给予顺铂注射液40mg/m^2热灌注化疗,每周重复1次,连用3次。联合组每次热灌注化疗后胸腔内灌入rAd-p53(1×10^(12)VP),每周重复1次,连用3次;对治疗前、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进行评价。结果联合组和单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4%和5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功能状态(躯体、情感、认知、社会)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值均显著增加,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乏力症状评分、肺癌相关症状(咳嗽、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与单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联合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单药组(P<0.05),后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胸腔积液 肺癌 热灌注化疗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进良 焦顺昌 +1 位作者 胡毅 李瑾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388,480,共7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rAd-p53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比较rAd-p53联合顺铂与单独顺铂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采...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rAd-p53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比较rAd-p53联合顺铂与单独顺铂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SAM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rAd-p53联合顺铂与单独顺铂处理的A549细胞比较,1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28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rAd-p53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导入外源性p53基因后,p53基因表达上调并引起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肺腺癌A549细胞株 基因芯片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95例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月 蔡哲 +3 位作者 成建 刘维 王亚帝 哈敏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988-2990,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胸腔置管引流后分别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Ⅰ组)、顺铂(Ⅱ组)及两者联用(Ⅲ组),每周1次,3周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及安全...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胸腔置管引流后分别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Ⅰ组)、顺铂(Ⅱ组)及两者联用(Ⅲ组),每周1次,3周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间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16),Ⅰ组和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Ⅰ组与Ⅱ组、Ⅲ组与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都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顺铂
下载PDF
胸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博 谭群友 +7 位作者 王如文 周景海 邓波 康珀铭 戴富强 蒋彬 钱凯 陶绍霖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腺病毒(r Ad-p53)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6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胸腔内注射r Ad-p53联合静脉输注奈达铂治疗为观察组(n=20),采用单纯静脉输注奈达铂治疗为对照组(n=16)。比...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腺病毒(r Ad-p53)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6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胸腔内注射r Ad-p53联合静脉输注奈达铂治疗为观察组(n=20),采用单纯静脉输注奈达铂治疗为对照组(n=16)。比较2种方案的胸腔积液的控制有效率,并检测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和Kamofsky评分(KPS),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观察组胸腔积液有效控制率85%(17/20)高于对照组50%(8/1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80分者由25%(5/20)上升至55%(11/20),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r Ad-p53联合化疗更能有效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人p53腺病毒 肺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凤芹 张佳 季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921-5923,共3页
目的观察短期内胸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缓解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纳入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Ⅰ组、Ⅱ组和Ⅲ组,均给予胸腔置管,反复引流并尽可能排净胸腔积液。Ⅰ组76例,胸腔内注入重... 目的观察短期内胸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缓解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纳入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Ⅰ组、Ⅱ组和Ⅲ组,均给予胸腔置管,反复引流并尽可能排净胸腔积液。Ⅰ组76例,胸腔内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1×1012VP;Ⅱ组82例,胸腔内注入顺铂30 mg/m2;Ⅲ组68例,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1×1012VP 72 h后注入顺铂30 mg/m2,1次/w,共注射4 w。结果Ⅰ组有效率(CR+PR)84.2%,Ⅱ组46.3%,Ⅲ组85.3%,Ⅰ组、Ⅱ组,Ⅲ组和Ⅱ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和Ⅲ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而Ⅰ组和Ⅲ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Ⅱ组(P<0.05),Ⅰ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方面,除发热外,食欲下降、白细胞下降Ⅰ组明显少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短期内注射入胸腔对于缓解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毒副作用较少,可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人p53腺病毒 肺腺癌 基因疗法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静 宋瑾 +2 位作者 卫刚 任扩军 戚晓东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Ad-p53)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形态、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S比色法观察Ad-p53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p53作用于MCF-7细胞72小时...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Ad-p53)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形态、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S比色法观察Ad-p53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p53作用于MCF-7细胞72小时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Ad-p53作用于MCF-7细胞72小时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MTS法观察到Ad-p53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且有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d-p53作用于MCF-7细胞后其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通过Western blot证实外源p53基因能在MCF-7细胞表达。结论 Ad-p53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p53依赖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乳腺癌 p53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经介入后在兔VX2肝癌中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仕华 郑传胜 +3 位作者 冯敢生 梁惠民 周国锋 夏向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rAd-p53,1×1012VP/支)经介入在兔VX2肝癌中的表达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于移植术11d行MRI、CT检查.随机抽取27只移植成功的荷瘤兔...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rAd-p53,1×1012VP/支)经介入在兔VX2肝癌中的表达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于移植术11d行MRI、CT检查.随机抽取27只移植成功的荷瘤兔,平均分成3组:A组:经肝动脉单纯灌注rAd-p53(5×106VP);B组:rAd-p53(5×106VP)+超液态碘油(每只0.5mL)经肝动脉灌注;C组:瘤内rAd-p53(5×106VP)直接导入.所有荷瘤兔术中均行DSA.介入术后24、72h,6d分别处死实验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瘤周P53和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30只大白兔均经MRI及CT检查,证实有27只种瘤成功,成功率9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中P53和Bax蛋白均有表达,于72h达到最高峰,以C组表达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53:70.3%±3.4%vs62.4%±3.2%,65.4%±2.1%;Bax:43.7%±2.1%vs35.7%±1.3%,37.6%±2.4%,均P<0.05);C组对Bcl-2蛋白表达率最低,在72h达最低点,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12.0%±2.6%vs18.0%±4.3%,16.2%±3.1%,均P<0.05).结论:P53、Bax、Bcl-2蛋白在兔VX2肝癌模型中的表达呈现时间曲线关系;不同rAd-p53介入导入方式P53蛋白表达不同,以瘤内及瘤周直接注射方式表达最高,超液态碘油混合灌注及单纯肝动脉灌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VX2肿瘤 肝癌模型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小莉 刘永利 +2 位作者 周彩霞 吴小进 刘太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0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与TP方案在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65例(FIGO分期Ⅰb2~Ⅱa期),将术前采用重... 目的比较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与TP方案在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65例(FIGO分期Ⅰb2~Ⅱa期),将术前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宫颈注射联合TP方案静脉化疗的34例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术前采用TP方案静脉化疗的31例患者作为单纯化疗组。两组在化疗结束2~3周后行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通过比较化疗前后宫颈局部肿瘤病灶的体积变化、化疗毒副作用、术后病理反应等评价基因治疗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安全性及优势。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单纯化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脉管浸润、宫旁浸润率及深肌层浸润发生率均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宫颈注射联合TP方案静脉化疗较单纯TP方案静脉化疗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巨块型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基因增敏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鼻咽鳞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晓红 王建功 +2 位作者 张静 胡万宁 张瑞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924-925,934,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鼻咽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鼻咽鳞癌患者随机分成基因治疗+放疗(GTRT)组24例和单纯放疗(RT)组26例。2组放疗剂量和方法相同。rAd-p53注射液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VP...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鼻咽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鼻咽鳞癌患者随机分成基因治疗+放疗(GTRT)组24例和单纯放疗(RT)组26例。2组放疗剂量和方法相同。rAd-p53注射液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VP(病毒颗粒),共9~10次。常规放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每次2Gy,每周5次,共7周。观察肿瘤变化和不良反应,并以CT评价疗效。结果 8周后GTRT组完全缓解(CR)9例(38%),部分缓解(PR)13例(54%),稳定(SD)2例(8%),有效率92%;RT组CR 3例(12%),PR 13例(50%),SD 7例(27%),PD 3例(12%),有效率62%;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T组1 a生存17例(71%),2 a生存16例(67%),3 a生存13例(54%);GTRT组1 a生存20例(91%),2 a生存19例(86%),3 a生存17例(77%);2组生存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GTRT组除了6例出现一时性发热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rAd-p53结合放疗治疗鼻咽鳞癌是安全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放疗 鼻咽癌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红梅 关崇丽 +1 位作者 刘青 李莲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静脉化疗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RE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REOC患者,其中25例在...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静脉化疗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RE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REOC患者,其中25例在静脉化疗基础上加用rAd-p53治疗(联合组),24例单纯进行静脉化疗(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联合组CA125下降正常率高于化疗组(68.0%vs 33.3%,P=0.02);疾病控制率两组分别为92.0%与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59)。随访5~41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18.8个月vs 13.9个月,P=0.051)。患者使用rAd-p53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rAd-p53联合化疗对于复发性REOC患者似乎有一定受益,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尚需要进一步在临床应用中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 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 化疗 总体生存期
原文传递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凤翎 罗社文 +3 位作者 毛积分 宋晓萍 刘明贺 许莉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腹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42例恶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观察组先将胸腹水经穿刺放液尽量引流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2×1012VP,腹... 目的观察胸腹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42例恶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观察组先将胸腹水经穿刺放液尽量引流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2×1012VP,腹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4×1012VP,灌注后帮助患者改变体位,24 h后再注入顺铂40 mg/m2,每周重复1次,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只应用顺铂。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的变化,同时记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5.7%(18/21),对照组为57.1%(12/21)(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提高率为76.2%(16/21),对照组为38.1%(8/21)(P<0.05)。结论胸腹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恶性胸腹腔积液 基因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红梅 关崇丽 +1 位作者 李莲英 刘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 p53)联合TP/TC静脉化疗方案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晚期卵巢癌术后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3周一次的TP/TC静脉化疗,共6-8疗程;22例实验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2疗程rAd p53,...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 p53)联合TP/TC静脉化疗方案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晚期卵巢癌术后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3周一次的TP/TC静脉化疗,共6-8疗程;22例实验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2疗程rAd p53,比较2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CA125下降曲线显于对照组(P=0.037);实验组无瘤生存期优于对照组(30.4个月vs 21.5个月,P=0.012);临床缓解率两组无差异(68.2%vs 48.0%,P=0.135);总生存期无差异(39.6个月vs 32.5个月,P=0.13)。未发现rAd p53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Ad p53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被很好的耐受,但结果尚需要进一步在临床应用中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晚期卵巢癌 化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