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单骄宇 纪卫政 +4 位作者 吐尔洪江.吐逊 李亮 张传山 林仁勇 温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rAgB)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方法从小鼠股骨中分离出骨髓细胞,进行小鼠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的诱导,培养并获得CD11c+树突状细胞。应用倒置显微...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rAgB)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方法从小鼠股骨中分离出骨髓细胞,进行小鼠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的诱导,培养并获得CD11c+树突状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培养至第6天,收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另向部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加脂多糖(LPS)刺激24 h后,收集成熟树突状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获得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分别加入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为阴性对照组)、重组小鼠γ干扰素(rmIFN-γ,1 000 U/ml,为IFN-γ组)和rAgB(终浓度15μg/ml,为rAgB组),培养24 h后,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树突状细胞IDO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纯度为80%的CD11c+树突状细胞,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均观察到典型树突状细胞。经LPS刺激的成熟树突状细胞的CD40、CD80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I-A/I-E的阳性表达率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LR结果显示,诱导形成的树突状细胞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rAgB组的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4±1.752)%、(20.464±4.452)%和(11.148±1.966)%,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3组IDO蛋白与相应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蛋白的灰度值之比分别为(0.229±0.085)、(0.794±0.114)和(0.573±0.129),其中rAgB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FN-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在体外具有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 树突状细胞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免疫耐受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 8-kDa亚单位1对囊型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马秀敏 吾拉木.马木提 +5 位作者 马海梅 丁剑冰 卢晓梅 林仁勇 伊藤亮 温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8-kDa亚单位1重组蛋白(rEgAgB8/1),探讨其对囊型包虫病(CE)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构建的rEgAgB8/1原核表达质粒(pET32b-rEgAgB8/1)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8-kDa亚单位1重组蛋白(rEgAgB8/1),探讨其对囊型包虫病(CE)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构建的rEgAgB8/1原核表达质粒(pET32b-rEgAgB8/1)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rEgAgB8/1,以rEgAgB8/1为抗原,应用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对31例手术确诊的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进行了回顾性检测与分析。结果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检测CE病人血清阳性率均为90.3%(28/31),3例血清学检测阴性的CE病人均为初次诊断为CE及单纯性肝脏单发感染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随着病人棘球蚴囊数目增加而有所增加,棘球蚴囊的数目与血清抗体水平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F=5.06,P=0.0142),1个囊与2个囊/3个囊组间血清抗体水平有显著差异,2个囊与3个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gAgB8/1重组蛋白抗原对囊型包虫病有较高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多囊型包虫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高于单囊型包虫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重组抗原b 8-kDa亚单位1(rAgb8/1) 囊型包虫病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新华 温浩 +3 位作者 卢晓梅 张金辉 林仁勇 郑树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6-299,共4页
目的制备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抗原B。方法构建pMalc2x-AgB质粒,在原核系统大肠埃希菌JM109中诱导表达,将所得融合蛋白rAgB-MBP用蛋白水解酶Xa(FactorXaProtease)进行消化,酶切产物用两步亲和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经过直链淀粉树脂柱、羟基... 目的制备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抗原B。方法构建pMalc2x-AgB质粒,在原核系统大肠埃希菌JM109中诱导表达,将所得融合蛋白rAgB-MBP用蛋白水解酶Xa(FactorXaProtease)进行消化,酶切产物用两步亲和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经过直链淀粉树脂柱、羟基磷灰石柱,获得了纯化的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抗原B,并用Westernblotting对抗原B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制备的抗原B(rAgB)相对分子量(Mr)为12000,rAgB经过原核表达、酶切、层析柱分离后依然保持抗原活性。结论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制备并纯化了人工重组抗原B,为批量生产诊断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及筛选噬菌体抗体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重组抗原b 亲和层析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的表达提取及其血清学检测初探 被引量:9
4
作者 卢晓梅 温浩 +2 位作者 Alison FS 付玉才 Craig PS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3期14-16,共3页
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的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 B( r Ag B)表达载体 ,经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具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质 r Ag B,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病人血清。结果显示 r Ag B敏感性为 91.6% ( 4 4/48) ,特异性为 93 .8% ( 3 0 /... 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的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 B( r Ag B)表达载体 ,经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具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质 r Ag B,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病人血清。结果显示 r Ag B敏感性为 91.6% ( 4 4/48) ,特异性为 93 .8% ( 3 0 /3 2 ) ,其中 10例泡球蚴 ( AE)病人及 10例肿瘤病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 r Ag B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可用于包虫病的常规血清学诊断 ,r Ag B在宿主菌 JM10 9内稳定表达 ,因此可在实验室内大量制备用于血清学诊断的 r Ag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棘球蚴病 包虫病 重组抗原b WESTERN-bLOT 血清学试验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CE)重组抗原B(rAgB)的制备及其免疫印迹检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晓梅 温浩 +2 位作者 Alison 付玉才 P.S.Craig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93-93,共1页
目的 :包虫病在我区发病率相当高 ,是牧区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国内 ,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所用抗原 B均为自然抗原 ,自然抗原必需从患病动物脏器的囊液内提取 ,其不仅获得途径困难、数量有限 ,而且容易污染环境并... 目的 :包虫病在我区发病率相当高 ,是牧区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国内 ,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所用抗原 B均为自然抗原 ,自然抗原必需从患病动物脏器的囊液内提取 ,其不仅获得途径困难、数量有限 ,而且容易污染环境并且所获抗原成分不纯。因此 ,人工合成 r Ag B并应用于临床检测具有深远意义。方法 :( 1)构建重组体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融合质粒 p Mal Ag B( r Ag B.MBP) ,p MAL - c2 X作为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 ,r Ag B.MBP为重组抗原 B及麦芽糖连接蛋白的基因 ,r Ag B基因序列为有意义片段 ,MBP基因是淀粉柱亲和纯化所必需的 ;再转染宿主菌 JM10 9,得到重组体 JM10 9- p Mal Ag B( r Ag B.MBP) ;( 2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JM10 9-p Mal Ag B( r Ag B.MBP)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和葡萄糖的 L B培养基中 37℃气浴振荡器内过夜培养 ,次日以 4%接种量转入含氨苄青霉素和葡萄糖的 L B培养基中 37℃气浴振荡器内培养至 OD60 0 为 0 .5~ 0 .7时 ,加 IPTG诱导 (终浓度为 0 .3m M) 3h,得到融合蛋白 ;( 3)采用亲合层析法纯化抗原 ,直链淀粉树脂作为亲和柱子填充料 ;( 4)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结果 :( 1)经过诱导表达、纯化 ,获得了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 r Ag B;(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抗原b rAgb 实验室制备 免疫印迹 细粒棘球蚴 包虫病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国栋 刘涛 +5 位作者 林仁勇 王星 王俊华 任智慧 温浩 卢晓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重组蛋白(rAgB),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方法将rAgB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AgB-GST。用...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重组蛋白(rAgB),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方法将rAgB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AgB-GST。用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亲和层析柱(GST-sepharose4B)纯化,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并用免疫胶体金包虫诊断试剂盒作为对照。结果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pET41a-rAgB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AgB-GST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0800,纯化蛋白含量为78.4%。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AgB-GST检测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79.2%(95/120)和51.1%(23/45),但与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反应均为阴性。rAgB-G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95/120)和81.0%(98/121),均略高于免疫胶体金棘球蚴病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72.8%,75/103)和特异性(76.9%,30/39)。结论重组rAgB-GST蛋白可被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抗原b 免疫诊断
下载PDF
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新华 温浩 +4 位作者 张耀新 钟彦伟 成军 李克 王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 B抗原 (r- Ag 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 Fv) ,为细粒棘球蚴 B抗原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包虫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纯化的细粒棘球蚴 B抗原为固相抗原 ... 目的 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 B抗原 (r- Ag 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 Fv) ,为细粒棘球蚴 B抗原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包虫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纯化的细粒棘球蚴 B抗原为固相抗原 ,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从半合成的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了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较强的含抗 r- Ag B的 Sc Fv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 ,经 Sfi /Not 酶切鉴定后 ,亚克隆到 p CANTAB5 E载体上 ,转化大肠杆菌 XL1 - Blue,经 IPTG诱导 ,表达可溶性 Sc Fv。 结果 筛选得到的 Sc Fv片段基因为 76 8bp,经 SDS- PAGE鉴定 ,在大肠杆菌 XL1 - Blue中表达的 Sc Fv分子质量约 2 8ku,经过 EL ISA和 Western- Blot检测 ,该单链抗体具有较强的抗原结合特性和特异性。 结论 细粒棘球蚴重组 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筛选和表达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细粒棘球蚴重组b抗原 包虫病 原核系统
下载PDF
5种抗原检测囊型包虫病血清学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春花 汪俊云 +3 位作者 杨玥涛 石锋 朱慧慧 焦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1-814,共4页
目的评价细粒棘球蚴纯化囊液粗抗原、天然抗原B(nAgB)及其3个重组亚基检测囊型包虫病的效能。方法从新疆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编码AgB8/1、AgB8/2和AgB8/3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GEX-3X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分别得... 目的评价细粒棘球蚴纯化囊液粗抗原、天然抗原B(nAgB)及其3个重组亚基检测囊型包虫病的效能。方法从新疆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编码AgB8/1、AgB8/2和AgB8/3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GEX-3X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分别得到重组蛋白rAgB8/1、rAgB8/2、rAgB8/3;羊细粒棘球蚴囊液经透析沉淀获得纯化囊液粗抗原(HCF)、此纯化囊液粗抗原经煮沸离心弃沉淀得到天然抗原B。用制备的5种抗原分别作为包被抗原,以ELISA法检测囊型包虫病人及其它寄生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样中抗体。结果 HCF、nAgB、rAgB8/1、rAgB8/2和rAgB8/3应用于ELISA法检测囊型包虫病人血清的敏感度依次为90.8%(79/87),87.4%(76/87),67.8%(59/87),78.2%(68/87)和59.8%(52/87);特异度依次为96.0%,96.0%,96.0%,98.0%和97.0%。纯化HCF、nAgB、rAgB8/1、rAgB8/2和rAgB8/3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3.5%,91.9%,82.8%,88.7%和79.6%。纯化HCF和nAgB检测的敏感度高于rAgB8/1、rAgB8/2和rAgB8/3(P<0.05);rAgB8/2检测的敏感度高于rAgB8/1和rAgB8/3(P<0.05);5种抗原检测的特异度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然抗原应用ELISA法检测囊型包虫病的效能总体优于重组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型包虫病 囊液粗抗原 天然抗原b 重组抗原b亚基 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