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6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痒外阴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中医证候和焦虑抑郁的影响
1
作者 贾超敏 孙红燕 +3 位作者 王莉 董士霞 李一哲 杨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止痒外阴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中医证候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VLS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研究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止痒外阴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中医证候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VLS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研究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糠酸莫米松乳膏),同时对照组患者采用bFGF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止痒外阴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复发率分别为4.35%(2/46)、6.52%(3/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21.74%(1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S患者采用止痒外阴膏联合bFGF干预,可有效舒缓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机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 止痒外阴膏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中医证候 焦虑抑郁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3期压力性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陈友芬 蒋美丽 +1 位作者 胡月 孙翠玲 《全科护理》 2025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在3期压力性损伤(P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高压氧病区收治的84例3期PI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在3期压力性损伤(P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高压氧病区收治的84例3期PI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按时翻身、增强营养、局部减压等方法进行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贝复新对创面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PI面积与PU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4周试验组病人PI面积小于对照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3期PI病人采用高压氧联合贝复新治疗能有效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病人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高压氧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3
作者 刘晓波 杨国勋 +2 位作者 武智强 朱彩 阙渟 《感染、炎症、修复》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以下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临...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以下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登记数据库(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95年1月至2024年7月发表的rb-bFGF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自述为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提取基线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连续性变量的合并以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均数差(SMD)表示,二分类变量的合并以相对危险度(RR)表示,并计算95%置信区间(CI)。采用GRADE指南推荐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111例患者。rb-bFGF较对照组能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愈率(RR=1.41;95%CI:1.31-1.52),缩短溃疡愈合时间(WMD=-10.74 d;95%CI:-13.43--8.05)。GRADE评级均为中等级别证据。结论:中等强度级别的证据支持rb-bFGF单用或联用均能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愈率,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糖尿病足溃疡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MEBO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研究
4
作者 杨惠妮 陈立明 +1 位作者 宋珊 梅淑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应用湿润烫伤膏(MEBO)+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 目的:探讨针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应用湿润烫伤膏(MEBO)+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编号后分组,分为对照组(单号,30例)、治疗组(双号,30例)。对照组使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治疗组使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EBO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低于治疗组的93.33%(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高于治疗组,脱痂时间长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行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MEBO共同治疗,效果理想,可将瘢痕程度改善,减轻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痤疮瘢痕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湿润烫伤膏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权重评分
下载PDF
滴水双极电凝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宫颈高级别病变行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晨曦 唐婷 陈观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在宫颈高级别病变行宫颈锥切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68例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传... 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在宫颈高级别病变行宫颈锥切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68例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传统宫颈冷刀锥切后薇乔线缝合宫颈创面;观察组:宫颈冷刀锥切术中应用滴水双极电凝镊联合rb-bFGF凝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与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各项症状(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阴道出血、腰腹酸胀)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d的宫颈分泌物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联合rb-bFGF凝胶应用于宫颈高级别病变行宫颈锥切手术,能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及出血量,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水双极电凝镊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宫颈高级别病变 宫颈锥切手术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陈鑫格 梁蓉 +2 位作者 何秋月 唐平 高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74例HS患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曲安奈德组(n=58)、rb-bf-GF组(n=58)和联合...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74例HS患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曲安奈德组(n=58)、rb-bf-GF组(n=58)和联合组(n=58)。曲安奈德组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rb-bf-GF组使用rb-bf-GF治疗,联合组联合使用曲安奈德和rb-bf-GF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评分、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厚度和面积变化;比较3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统计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随访复发情况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HS患者VSS评分、FIIQ评分、NR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VSS评分、FIIQ评分、NRS评分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41、4.364、8.834,P<0.05);治疗后,3组HS患者瘢痕厚度和面积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瘢痕厚度和面积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13、140.187,P<0.05);治疗后,3组HS患者EGF、VEGF、IFN-γ、TNF-α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EGF、VEGF、IFN-γ、TNF-α水平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34、3.826、7.900、5.641,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复发率低于曲安奈德组和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8、6.538,P<0.05);且联合组的疗效评价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00,P<0.05)。结论rb-bfGF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优于曲安奈德单独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曲安奈德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分析
7
作者 董俊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126眼)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126眼)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不同滴眼液方法分为rhEGF联合bFGF组(联合组)和bFGF组(对照组),各6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眼表功能相关指标;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OL-DVI)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检测泪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IL-33炎症介质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OSDI评分、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UT、SIt值和SQOL-DV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泪液中的IL-6、TSLP、IL-1β、IL-3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联合组患者的OSDI评分、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SIt值和SQOL-DV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泪液中的IL-6、TSLP、IL-1β、IL-3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GF联合bF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表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泪液中炎症介质水平,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下载PDF
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林冠 王佳坤 +3 位作者 戴立 林淑瑜 欧阳容兰 刘江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用药不同分...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用药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n=40)与单独用药组(n=40)。联合用药组采用rb-bFGF与罂粟碱注射液联合治疗,于5 cm×5 cm无菌纱布上涂抹300 IU/cm^(2)rb-bFGF之后将其于创面上覆盖,每日换药1次,肌肉注射罂粟碱注射液每日30 mg,每日2次。单独用药组单用rb-bFGF,用法同联合用药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IL-4、IL-1β]水平,治疗后3、7、10、14 d的创面分泌物评分和创缘反应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血清TNF-α、IL-6、L-1β水平分别为(65.27±8.77)、(105.21±9.14)、(20.21±1.18)μg/L,均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89.26±9.32)、(128.32±8.21)、(29.36±1.28)μg/L],IL-10、IL-4水平分别为(537.75±22.92)、(162.42±17.79)μg/L,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497.41±22.63)、(137.27±17.4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面分泌物评分分别为(1.64±0.25)、(0.97±0.24)、(0.78±0.20)、(0.38±0.11)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82±0.29)、(1.28±0.26)、(1.04±0.24)、(0.65±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缘反应评分分别为(0.82±0.13)、(0.39±0.09)、(0.20±0.04)、(0.04±0.02)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19±0.21)、(0.68±0.11)、(0.49±0.10)、(0.21±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2.84±3.02)d,明显短于单独用药组[(27.94±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皮肤刺痛及红痒等不良反应。结论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与单用rb-bFGF治疗相比,罂粟碱注射液联合rb-bFGF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可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加速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罂粟碱注射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
9
作者 姚凤鸣 钱芳芳 胡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rb-bFGF)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效果。方法:选笔者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面部SK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rb-bFGF)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效果。方法:选笔者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面部SK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两组均进行调Q激光治疗(波长532 nm),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b-bFGF凝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疼痛程度、痂皮完全脱落时间、遗留红斑持续时间、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创面痂皮完全脱落时间、遗留红斑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LQI除治疗维度外其他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3%,对照组为6.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凝胶联合调Q激光治疗面部SK疗效显著,可促进创面恢复,减轻恢复期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脂溢性角化病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调Q激光
下载PDF
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DLQI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张梦迪 翟悦 +1 位作者 刘勇 任建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73-2677,共5页
目的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玫瑰... 目的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单一组(n=79)与联合组(n=79)。单一组应用米诺环素胶囊治疗,1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6周。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b-bFGF凝胶治疗,rb-bFGF凝胶2次/d,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丘疹脓疱等),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皮肤屏障功能[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以及皮肤pH值],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的DLQI评分,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A]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单一组(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玫瑰痤疮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EWL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pH值分别为(48.46±9.07)AU、(5.93±0.37)分,均高于单一组[(42.76±8.85)AU、(5.81±0.33)分],TEWL值为(19.26±3.47)g·h^(-1)·m^(2),低于单一组[(21.52±3.82)g·h^(-1)·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的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的IL-6和IL-17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IL-6和IL-17A水平分别为(29.16±5.97)、(23.94±4.49)pg/mL,均低于单一组[(32.56±6.40)、(26.71±5.4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与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3%vs.5.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与米诺环素联合用于玫瑰痤疮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皮肤状态及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胶囊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玫瑰痤疮 皮肤屏障功能 DLQI评分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龈炎对减少患者龈沟出血与复发的效果
11
作者 卢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3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龈炎对减少患者龈沟出血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松滋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牙龈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牙...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龈炎对减少患者龈沟出血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松滋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牙龈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与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液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 2(FGE 2)、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牙龈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χ^(2)=6.376,P=0.012)。2组PD、GI及PL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 d、14 d,2组SB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周,2组龈沟液CRP、FGE 2、IL-6及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牙龈炎复发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的22.45%(11/49)(χ^(2)=9.496,P=0.002)。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龈炎患者龈沟出血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减轻牙龈炎症,减少牙龈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龈沟出血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牙周基础治疗
原文传递
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轻中度面部敏感性皮肤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静文 王静 +3 位作者 王娜 李晴 张婷芳 杨春俊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观察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轻中度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30例轻中度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轻中度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30例轻中度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治疗组15例。对照组单独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1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舒敏专家)的电磁波模块及U光模块(830 nm/590 nm),1周1次。疗程均为4周,同时在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对治疗前后病人的皮肤敏感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为53.33%(8/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敏感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1.33±3.15)分及(12.13±2.17)分,治疗4周后分别为(3.67±2.58)分及(3.53±1.19)分。对照组治疗前敏感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0.6±2.47)分及(12.27±2.05)分,治疗4周后分别为(7.47±2.13)分及(5.80±1.15)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皮肤敏感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总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53.3%(8/15)]高于治疗组[13.3%(2/15)](P<0.05)。结论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轻中度面部敏感性皮肤能有效改善皮肤敏感症状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有效预防复发,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肤病 皮炎 玫瑰痤疮 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敏感性皮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视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洪勤 陈子林 +2 位作者 范惠雅 黄立嘉 刘云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UP术后并发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UP术后并发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rb-bFGF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视觉功能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8]、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醇]变化,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BUT、SIT分别为(8.64±0.92)s、(10.26±0.47)mm/5 min,均高于对照组[(7.83±0.44)s、(8.63±1.87)mm/5 min],FT评分为(0.84±0.17)分,低于对照组[(1.31±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的视力分别为0.64±0.11、0.81±0.05,均高于对照组(0.54±0.09、0.75±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血清IL-1β、IL-8、丙二醇、LPO水平分别为(38.22±3.59)ng/L、(64.87±8.46)ng/L、(2.75±0.55)U/L、(1.43±0.1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77.15±9.25)ng/L、(96.06±10.34)ng/L、(3.29±0.12)U/L、(1.92±0.2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6.67%vs.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rb-bFGF眼用凝胶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泪膜稳定性,促进视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 干眼症 泪膜稳定性 视觉功能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琦琦 吴婷婷 邢健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角膜损伤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白内障手术并出现干眼症的患者120例作为...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角膜损伤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白内障手术并出现干眼症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b-bFGF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试验(SchirmerⅠtest,SIT)]、角膜损伤程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 of the cornea,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 up time,BUT)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并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IT、FL评分、BUT和氧化应激指标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患者泪液分泌,减轻角膜损伤,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滴眼液 白内障 干眼症 泪液分泌 角膜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陈晶 喻燕芹 黄丽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LEEP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rb-bFGF凝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人乳头瘤病毒(HPV)-DNA16及HPV-DNA18表达量、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PV-DNA16、HPV-DNA18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凝胶联合LEEP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出血量,同时还可降低HPV表达水平,遏制病毒复制,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中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眼表的保护作用研究
16
作者 张京芬 刘玲玲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0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中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眼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60例(60眼),根据治疗方案不...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中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眼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60例(60眼),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应用rb-bFGF保护非手术区眼表,对照组术中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片保持非手术区眼表湿润.比较两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时间、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结果:术后1、3 d,观察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观察组BUT长于对照组,SI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术中应用rb-bFGF眼用凝胶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眼表组织,减轻患者角膜刺激症状,有利于眼表功能恢复和稳定泪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眼表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试验
下载PDF
芦荟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在预防、减轻头颈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杨巾 高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6-0042,共7页
探讨芦荟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在预防、减轻头颈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 年 5 月 15 日至 2023 年3 月 15 日本院收入因头颈癌行病灶及颈部淋巴引流区适型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纳入排除... 探讨芦荟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在预防、减轻头颈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 年 5 月 15 日至 2023 年3 月 15 日本院收入因头颈癌行病灶及颈部淋巴引流区适型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92例患者入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C组,A组31例,B组31例,C组30例,A组放疗区域涂抹芦荟凝胶;B组放疗区域喷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C组将芦荟凝胶与贝复济交替使用,直至放疗结束。观察并比较三组病人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程度及愈合时间。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KPS评分、肿瘤类型以及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分组比较价值;A组放疗期间III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38.70%(12/31),B组III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35.48%(11/31),C组发生率为10.00%(3/30),以C组明显更低(P<0.05);在放疗第5d、10d时均未出现放射性皮炎,在放疗第20d、25d时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C组明显少于A、B组,且C组首次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平均天数明显长于A、B组(P<0.05);在接受不超过 50Gy放疗剂量前C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明显少于A、B组(P<0.05),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三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前三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1周、2周、4周及8周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A、B组(P<0.05),C组放射性皮炎病情在1周内缓解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A、B组(P<0.05),且C组放射性皮炎持续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 放疗后1d各组的外周血炎症因子指标无差异(P>0.05),放疗后1周,三组EGF、TNF-α、IL-6等指标均有所升高,但C组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芦荟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并减轻头颈癌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情况,进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连续性,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凝胶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头颈癌 放射性皮炎
下载PDF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减张后分层缝合在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18
作者 郑重 周宏宇 严华敏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减张后分层缝合在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面部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减张后分层缝合术...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减张后分层缝合在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面部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减张后分层缝合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伤口进行涂抹,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面部瘢痕情况和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创伤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SS评分小于对照组,美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减张后分层缝合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术后面部瘢痕形成较轻,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减张后分层缝合 面部创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