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停车场生物滞留系统介质累积重金属释放规律
1
作者 尹子杰 朱英杰 +2 位作者 张丽娟 赵磊 杜晓丽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采集某停车场生物滞留系统中表层和10cm深处介质,考察Cu、Zn、Cd、Pb四种重金属释放规律,探究介质有机质、pH值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采用Tessier形态分类提取法分析释放前后介质累积重金属赋存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停车场生物滞留系统表层... 采集某停车场生物滞留系统中表层和10cm深处介质,考察Cu、Zn、Cd、Pb四种重金属释放规律,探究介质有机质、pH值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采用Tessier形态分类提取法分析释放前后介质累积重金属赋存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停车场生物滞留系统表层和10cm处介质重金属释放浓度大小顺序均为Zn>Pb>Cu>Cd,且表层介质重金属释放量均高于10cm深处介质;介质重金属释放量与有机质释放量呈正相关,有机质释放量越高,介质所释放的各种重金属浓度也越高;介质重金属释放量与介质pH值呈负相关,pH值越大,重金属释放量越小;介质释放的重金属主要是其积蓄的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释放后Cu、Zn、Pb和Cd的有机结合态占比分别比释放前平均减少了2.81%、5.11%、11.03%和12.97%,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则平均减少了2.28%、9.04%、0.14%和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介质 重金属释放 重金属形态
下载PDF
铜冶炼脱硫石膏渣的环境稳定性与重金属释放机制
2
作者 王云燕 何紫彤 +5 位作者 唐巾尧 孙竹梅 徐慧 杜嘉丽 张李敏 柴立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2-576,共15页
以铜冶炼脱硫石膏渣为对象,分析其矿物学性质,研究其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赋存形态,评价其环境活性;并基于模拟堆存、静态侵蚀、半动态侵蚀等实验阐明脱硫石膏渣的环境稳定性、重金属释放特性、释放过程动力学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脱... 以铜冶炼脱硫石膏渣为对象,分析其矿物学性质,研究其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赋存形态,评价其环境活性;并基于模拟堆存、静态侵蚀、半动态侵蚀等实验阐明脱硫石膏渣的环境稳定性、重金属释放特性、释放过程动力学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渣中As、Cd的浸出毒性分别为687.33 mg/L和3.8 mg/L,As、Cd的酸可提取态分别占73.76%和96.06%,存在高浸出危险性,环境风险较大,不能直接堆存、填埋。模拟堆存实验末期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初期仅下降了5.92%,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仍为严重风险,因此在堆存过程中应切实做好防扬尘、防淋失等措施。脱硫石膏渣中各金属元素在模拟填埋场环境中的浸出量明显高于其他模拟环境中的浸出量,需特别关注填埋过程的环境风险。金属释放主要是通过表面吸附物质的解吸、溶解实现,主要风险元素As、Cd的释放均为两段式,其环境风险在堆存初期更为明显,应重点关注。研究结果为铜冶炼脱硫石膏渣的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风险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渣 环境风险 模拟堆存 静态浸出 半动态浸出 重金属释放特性 释放机制
下载PDF
城市河流淤泥中重金属释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鱼 刘亮 +3 位作者 董德明 花修艺 杨帆 徐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研究了哈尔滨何家沟淤泥中Cu、Pb、Zn、Cd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用二级反应动力学等方程对其进行描述。结果表明,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0.9,n=17,p=0.001),释放速率为Cd>Zn>Cu>Pb,最大释放量为Zn>... 研究了哈尔滨何家沟淤泥中Cu、Pb、Zn、Cd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用二级反应动力学等方程对其进行描述。结果表明,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0.9,n=17,p=0.001),释放速率为Cd>Zn>Cu>Pb,最大释放量为Zn>Cu>Cd>Pb,释放程度为Cu>Zn>Cd>Pb。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pH值对重金属的释放影响最大,而温度、盐度、泥水比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随着温度、盐度、泥水比的升高,淤泥中重金属的释放量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淤泥 重金属释放
下载PDF
土壤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释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邹海明 邹长明 +2 位作者 林平 官楠 李粉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404-406,共3页
采用模拟酸雨土柱淋洗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壤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下降,土壤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释放强度明显增大,各元素的释放量与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Zn释放主要集中在pH4.5~3.5之间;Cu释放主要... 采用模拟酸雨土柱淋洗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壤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下降,土壤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释放强度明显增大,各元素的释放量与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Zn释放主要集中在pH4.5~3.5之间;Cu释放主要集中在pH6.5~3.5之间;Cd的释放没有较集中的范围;而Cr和Pb,不同土壤集中释放的pH值范围不同。不同处理水平对酸可提取态种金属的释放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酸可提取态 重金属释放 土壤
下载PDF
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释放行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路石 陆继东 +3 位作者 张娟 Abanades S Flamant G Gauthier D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6-520,共5页
以城市垃圾为研究对象,在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焚烧试验,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线测量烟气中的重金属浓度,研究不同气氛条件(空气、混合气和氮气)下Cd、Pb及Zn3种重金属的释放特性.试验发现,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在还原气氛... 以城市垃圾为研究对象,在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焚烧试验,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线测量烟气中的重金属浓度,研究不同气氛条件(空气、混合气和氮气)下Cd、Pb及Zn3种重金属的释放特性.试验发现,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在还原气氛及HCl存在的情况下,Cd及Pb较易挥发释放,而Zn释放程度较低,且基本不受气氛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揭示城市垃圾流化床焚烧过程中重金属释放行为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焚烧 重金属释放 流化床
下载PDF
泥-水界面微孔曝气对底泥重金属释放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长明 荆亚超 +1 位作者 张芬 沈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采用自行研发的泥-水界面精准布氧系统研究了微孔曝气对安徽省合肥市南淝河城市重污染河段底泥重金属形态分布以及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明显改变了泥-水界面物理化学环境,增加了上覆水溶解氧(DO)质量分数和pH值,特别是显著... 采用自行研发的泥-水界面精准布氧系统研究了微孔曝气对安徽省合肥市南淝河城市重污染河段底泥重金属形态分布以及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明显改变了泥-水界面物理化学环境,增加了上覆水溶解氧(DO)质量分数和pH值,特别是显著提高了表层底泥氧化还原电位(ORP).泥-水界面微孔曝气处理显著改变了表层底泥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显著降低了酸提取态重金属质量分数,而残渣态重金属的质量分数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镍(Ni)的形态变化对微孔曝气反应更为敏感,曝气前后残渣态质量分数比例由39.5%上升到55.0%.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初期,泥-水界面微孔曝气处理下底泥间隙水重金属质量分数有所增加,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这种增加效应逐渐减弱,至曝气处理10d以后,底泥间隙水重金属质量分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尤其Ni下降更为明显.泥-水界面微孔曝气导致表层底泥中酸可挥发性硫(AVS)减少,但并没有促进底泥中重金属的释放.泥-水界面微孔曝气对底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释放风险的抑制效应主要归功于上覆水和表层底泥DO质量分数、pH和ORP等理化环境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重污染 泥-水界面 微孔曝气 重金属释放风险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
下载PDF
试纸擦拭法测定日用陶瓷、玻璃外饰面重金属释放量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乐 张丽 +2 位作者 项海波 孙计赞 许宏民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67-69,共3页
提出了日用陶瓷、玻璃制品外部装饰面铅、镉、铬、锌、钴、钡6种重金属元素释放量的测试过程及仪器分析方法。本文研究确定了擦拭纸要求,擦拭过程及消解过程等优化的前处理条件,用湿润的无菌纱布对制品测试部位进行擦拭,将擦拭后的纱布... 提出了日用陶瓷、玻璃制品外部装饰面铅、镉、铬、锌、钴、钡6种重金属元素释放量的测试过程及仪器分析方法。本文研究确定了擦拭纸要求,擦拭过程及消解过程等优化的前处理条件,用湿润的无菌纱布对制品测试部位进行擦拭,将擦拭后的纱布进行微波消解后,消解液采用等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进行铅、镉、铬、锌、钴、钡测定。方法检出限在1~24μg·L^(-1)之间,各元素线性相关系数r≥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87%~2.61%,可以有效应对美国加州65法令规定的擦拭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纸擦拭 陶瓷 玻璃 外部装饰面 重金属释放
下载PDF
缓冲期碳酸盐型尾矿重金属释放机制——柱淋滤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雷良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中性矿山废水(NMD)释放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易被忽视。本文以广西大厂锡石-硫化物尾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柱淋滤实验方法,探讨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重金属的释放机制,为此类型尾矿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实验结... 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中性矿山废水(NMD)释放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易被忽视。本文以广西大厂锡石-硫化物尾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柱淋滤实验方法,探讨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重金属的释放机制,为此类型尾矿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大厂尾矿在缓冲期(约7年,pH值为6. 6~8. 0)存在Sb、Zn、Cd、As(Pb)释放污染问题。在尾矿堆放初期(0. 5年,pH值由7. 6降至7. 2),Zn、Sb、Cd快速、大量释出;中期(0. 5~2. 5年,pH值由7. 2波动升高至8. 0),Sb较平稳释出;后期(2. 5~7年,pH值变化范围为8. 0~6. 6,呈降低趋势),受气温及pH值影响,As、Sb(Pb)呈波动或间歇振荡释出,即在夏季高温、pH值较高时,释出元素浓度较高,反之,在冬季低温、pH值较低时,释出元素浓度较低。重金属的释放与尾矿中硫化物的氧化程度高低及氧化先后顺序有关。这些矿物的氧化顺序大致为:闪锌矿(Zn、Cd)、辉锑锡铅矿(Sb)→脆硫锑铅矿(Sb)→毒砂(As)、方铅矿(Pb)。因此,对于(广西大厂)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的重金属污染应分阶段、季节(夏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缓冲期(7年)后应注意尾矿酸性矿山废水(AMD)+重金属(如As、Sb)复合污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型尾矿 缓冲作用 元素赋存状态 重金属释放 中性矿山废水
下载PDF
云南某炼锌尾矿砂重金属释放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越 马文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通过浸提实验与淋溶实验分别模拟雨水淹没与雨水淋溶,探讨云南某炼锌尾矿砂的重金属释放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含硫尾矿砂具有pH缓冲能力;浸提液或淋溶液的pH值越低,释放的Zn与Pb越多,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尾矿砂的pH值防治重金属释放所带... 通过浸提实验与淋溶实验分别模拟雨水淹没与雨水淋溶,探讨云南某炼锌尾矿砂的重金属释放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含硫尾矿砂具有pH缓冲能力;浸提液或淋溶液的pH值越低,释放的Zn与Pb越多,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尾矿砂的pH值防治重金属释放所带来的污染.在同一pH值条件下,雨水淹没释放的Zn比Pb多,而且释放较快;而雨水淋溶导致的这两种重金属释放量相对较少,因此淹没导致尾矿砂重金属Zn释放的环境风险较大.同时,浸提液与渗滤液中Zn与Pb的浓度-时间动力学特征符合二次曲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 浸提 淋溶 重金属释放
下载PDF
柴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静态实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吕兴娜 刘春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1年第2期40-41,共2页
沉积物是水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由液相转入固相,也就是从水中转移到沉积物中;同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也会释放到水中,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对柴河水库主... 沉积物是水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由液相转入固相,也就是从水中转移到沉积物中;同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也会释放到水中,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对柴河水库主要污染无素Pb和Zn所释放条件进行了静态模拟释放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河水库 沉积物 重金属释放 静态实验研究 水体污染
下载PDF
咸潮对重污染底泥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国樑 卢其明 +2 位作者 魏小铎 孙克君 廖宗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为了评估咸潮对重污染河涌底泥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研究了底泥中的重金属在不同稀释倍数的人工海水中的释放,比较了海水中的主要离子对重金属释放的作用,并用BCR连续提取法比较了人工海水处理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 为了评估咸潮对重污染河涌底泥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研究了底泥中的重金属在不同稀释倍数的人工海水中的释放,比较了海水中的主要离子对重金属释放的作用,并用BCR连续提取法比较了人工海水处理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释放量随人工海水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由于盐度的增加,Cu、Zn和Ni的释放量分别可增加1.5倍、0.88倍和1.1倍。与Na+相比,Mg2+具有很强的促进底泥重金属释放的能力,SO42-比Cl-稍强。经人工海水处理,重金属的弱酸提取态大部分转化为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残渣态变化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释放 咸潮 化学形态
下载PDF
松花江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焦龙 祁佩时 +1 位作者 宫凯悦 刘云芝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85-89,102,共6页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底泥沉积物为实验对象,研究松花江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使用循环槽(circulating flume)模拟松花江水力学条件,考察了重金属在上覆水和底泥中的沉积和释放。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只有镉(...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底泥沉积物为实验对象,研究松花江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使用循环槽(circulating flume)模拟松花江水力学条件,考察了重金属在上覆水和底泥中的沉积和释放。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只有镉(Cd)超标,其它检测出重金属没有超标;随着温度升高,沉积物重金属溶出释放量也随之增加;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量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的释放量;水体盐度升高,沉积物重金属的溶出释放也随之升高;水体扰动达到160 r/min时,重金属的释放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底泥 重金属 重金属释放
下载PDF
甘蔗渣生物炭覆盖处理对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阻控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仁智 齐国翠 +3 位作者 曹晶潇 刘旭辉 黄秀棉 曾亭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7-1231,1237,共6页
为探究生物炭覆盖对广西车河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阻控作用,以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甘蔗渣生物炭(BBC),通过不同覆盖量研究其对河流沉积物中As、Cd、Pb、Cu、Zn释放的阻控效率,并建立释放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pH=6.9... 为探究生物炭覆盖对广西车河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阻控作用,以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甘蔗渣生物炭(BBC),通过不同覆盖量研究其对河流沉积物中As、Cd、Pb、Cu、Zn释放的阻控效率,并建立释放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pH=6.96时,BBC覆盖处理对沉积物中As、Cd、Pb、Cu、Zn的阻控效率随覆盖量增加而加强。当覆盖量为0.5 kg/m 2时,其重金属阻控效率均超过50%;当覆盖量为1.0 kg/m 2时,对Cu的阻控效率达到最高(89.31%)。Elovich方程能较好地模拟BBC覆盖处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动力学特征。以上结果表明,在pH=6.96条件下,BBC覆盖对沉积物中As、Cd、Pb、Cu、Zn的释放有较好的阻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物 重金属释放 阻控效率 甘蔗渣生物炭 车河
下载PDF
污染河流清淤底泥堆场的重金属释放及危害性评价
14
作者 唐敏 黄显怀 唐建设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对巢湖市双桥河清淤底泥堆场及其周边农田土壤进行等距离布点采样,所取样本采用BCR3态连续提取消解方法分析样品中3种具有代表性重金属的含量,探讨堆场重金属释放的程度。结果表明,堆场底泥中的铬、铜和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量分别为4... 对巢湖市双桥河清淤底泥堆场及其周边农田土壤进行等距离布点采样,所取样本采用BCR3态连续提取消解方法分析样品中3种具有代表性重金属的含量,探讨堆场重金属释放的程度。结果表明,堆场底泥中的铬、铜和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量分别为43.9%、13.6%和18.2%;底泥中的重金属大部分均以残渣态的稳定形式存在。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堆场周边农田土壤中的铬、铜、铅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表明:其生态危害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 底泥 重金属释放 评价
下载PDF
超声波污泥处理过程中声能密度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英文)
15
作者 张光明 万甜 +1 位作者 高峰 董姗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69-473,共5页
The impact of ultrasonic power density on changes of heavy metals during sludge sonication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und could release heavy metals from sludge into the supernatant. There existed a... The impact of ultrasonic power density on changes of heavy metals during sludge sonication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und could release heavy metals from sludge into the supernatant. There existed an effective power density range of 0.8-1.6 W·ml?1 for the release of the total heavy metal; there was little release below 0.8 W·ml?1 and too high power density was adverse to the release. Furthermore, sonication showed selective release of heavy metal from sludge to the supernatant; copper, cadmium and lead were not released by sonication, while arsenic and nickel were released easily and their release ratio could reach 40%. The effective energy range for each heavy metal was also different that 0.8-1.2 W·ml?1 for arsenic, 0.5-1.6 W·ml?1 for nickel, and 0.8-1.6 W·ml?1 for mercury and chrome. The differences among heavy metal release during sonication might be explained by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chemical fractions of each metal in sludge. Such selectivity could be used to control heavy metal release during sludg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理工艺 重金属释放 功率密度 超声波 超声处理 重金属污泥 密度范围 输出功率
下载PDF
危化企业须报告重金属释放情况
16
《表面工程资讯》 2013年第5期30-30,共1页
按照环保部最新发布的有关文件要求,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在每年的1月31日前向县级环保部门填报有关报告表,表中应列明氰化物及汞、镉、铬、铅等重金属向土壤、水体、大气的释放情况。
关键词 重金属释放 企业 环保部门 化学品生产 环境管理 氰化物 危险 水体
下载PDF
降雨对废弃尾矿分层土壤重金属Cu、Pb、Zn的淋滤释放影响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景爽 郝喆 +2 位作者 滕达 王晓明 陈军典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62,共8页
为探究废弃尾矿中三种典型重金属元素Cu、Pb、Zn在不同降雨pH值、降雨强度以及降雨历时综合影响条件下的淋滤释放变化规律,以辽宁省辽阳县寒岭镇某废弃尾矿库为对象,在实验室配制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的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样品,采用大型... 为探究废弃尾矿中三种典型重金属元素Cu、Pb、Zn在不同降雨pH值、降雨强度以及降雨历时综合影响条件下的淋滤释放变化规律,以辽宁省辽阳县寒岭镇某废弃尾矿库为对象,在实验室配制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的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样品,采用大型土柱分层装填,模拟降雨进行淋滤实验。结果表明:pH值越低,各出水口淋出液中铜铅锌的含量均越大,酸性淋滤下的重金属浓度相比碱性淋滤要更高,三种重金属的累积释放量为Zn>Pb>Cu;底部出水口重金属浓度一直保持是最大的,各土柱溢流口淋出液的重金属浓度不为0;总体上,淋出液中的重金属Cu、Pb、Zn含量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在酸性降雨条件下,淋出液中铜、铅、锌的含量也均随淋滤时间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弱碱性淋滤条件下则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尾矿 大型土柱 分层污染土壤 重金属释放 降雨淋滤
下载PDF
生物质灰分对土壤重金属迁移和转化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刘艳艳 周秉玮 +3 位作者 向何锋 叶晓春 袁必和 张海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森林火灾不仅使得土壤表面残留大量灰分,还导致土壤物化性质变化,其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和转化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模拟野火燃烧生物质制备灰分,将不同比例(0%、1%、5%、10%)的灰分与污染土样混匀进行土壤培养试验,探究灰分比例对土壤... 森林火灾不仅使得土壤表面残留大量灰分,还导致土壤物化性质变化,其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和转化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模拟野火燃烧生物质制备灰分,将不同比例(0%、1%、5%、10%)的灰分与污染土样混匀进行土壤培养试验,探究灰分比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通过土柱淋溶试验模拟不同pH(3.8、4.7、5.6)降雨条件下土壤重金属的释放特征。土壤培养表明:灰分的引入显著提高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且随着灰分投加比例越大,效果越明显;生物质灰分能显著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比例,降低重金属的迁移能力;随着灰分投加比例的增加,重金属固定率不断增加;各重金属固定率的顺序为Pb>Zn>Cu>Cd。淋溶试验表明:淋溶前期,燃烧土壤淋出液中重金属浓度普遍高于未燃烧土壤(Cd除外),分别可增加7.43~24.34 mg/L(Zn)、0.89~1.69 mg/L(Cu)、0.102~0.141 mg/L(Pb);淋溶中后期燃烧土壤的淋出液中重金属浓度则低于未燃烧土壤,说明生物质灰分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起到一定缓冲和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分 森林火灾 重金属释放 迁移转化 土壤污染
下载PDF
黄铁矿氧化酸化及含铊重金属的迁移释放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锦文 吴惠明 +1 位作者 李晓 陈永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矿山酸性排水(ARD)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用动态浸滤试验方法研究了黄铁矿氧化产酸的特征及重金属和金属铊在黄铁矿氧化产酸过程中向环境迁移释放的特征.研究表明:(1)受碳酸盐控制,前16周浸滤液呈中性;20周后受硫化物的氧化反应控制... 矿山酸性排水(ARD)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用动态浸滤试验方法研究了黄铁矿氧化产酸的特征及重金属和金属铊在黄铁矿氧化产酸过程中向环境迁移释放的特征.研究表明:(1)受碳酸盐控制,前16周浸滤液呈中性;20周后受硫化物的氧化反应控制,浸滤液pH<4,开始酸性排放.(2)硫化物的氧化速率是非线性变化的,并随pH值下降而加快.(3)黄铁矿酸化过程中金属表现出不同的迁移释放特征:铊向环境的迁移随pH值下降而增强,而镉、铅、锌、铜等重金属呈现峰值,pH<3时,Fe3+参与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反应,进一步促使镉、铅、锌、铜等重金属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氧化酸化 重金属释放
原文传递
重金属在黄铁矿中的相态及其释放的分级提取和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平 姚焱 +1 位作者 杨春霞 陈永亨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分级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考察了黄铁矿中重金属的相态分布。结果表明,黄铁矿中的重金属以Pb为主,总量达830mg/kg,并且酸可交换态Pb主要存在于碳酸盐相中或直接以PbS形式存在,这部分Pb达56.9%;易还原态Pb主要存在于铁氧化物相中,... 以分级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考察了黄铁矿中重金属的相态分布。结果表明,黄铁矿中的重金属以Pb为主,总量达830mg/kg,并且酸可交换态Pb主要存在于碳酸盐相中或直接以PbS形式存在,这部分Pb达56.9%;易还原态Pb主要存在于铁氧化物相中,为29.7%;可氧化态和残余态Pb存在于硫化物相和硅酸盐相中,分别为3.5%和9.9%。黄铁矿在自然条件下以Pb释放为主,Cr和Cd的释放也不容忽视。漫反射红外光谱表征发现,黄铁矿在表面氧化过程中,其表面羟基增强,表明存在表面溶解及表面酸化现象。进一步的机理探讨认为,重金属在黄铁矿表面存在一种“溶解-吸附”平衡,这一平衡由黄铁矿表面氧化和碳酸盐中和作用共同控制,并决定重金属的释放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相态分布 重金属释放 分级提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漫反射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