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乐业野生春兰iPBS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艳华 何荆洲 +3 位作者 龙蔷宇 范继征 李秀玲 卜朝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分析广西乐业县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PBS分子标记分析收集于广西乐业县81份野生春兰种质资源和4个春兰栽培品种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L)... 【目的】分析广西乐业县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PBS分子标记分析收集于广西乐业县81份野生春兰种质资源和4个春兰栽培品种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L)、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 a)、有效等位基因数(N e)、Nei’s基因多样性(H e)和Shannon信息指数(I)。从83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85份春兰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统计凝胶电泳特征性谱带;采用POPGEN 1.32计算各野生春兰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基于其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利用引物扩增条带多态性位点构建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结果】筛选出的6条引物扩增获得105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例为90.48%;85份春兰种质的平均PIC、平均N a、平均N e、平均H e和平均I分别为0.8050、1.7923、1.2204、0.2765和0.4590。供试春兰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辐为0.690~0.981,在相似系数0.704处,可将85份春兰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79个广西乐业野生春兰种质分布在第Ⅰ类群,第Ⅱ类群包括4个栽培品种,第Ⅲ和第Ⅳ类群分别只有1份广西乐业野生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利用2对iPBS引物(2249和2076)组合扩增的多态性位点即可将85份春兰种质全部区分,由此构建的乐业野生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可为野生春兰种质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81份广西野生春兰种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因交流较频繁,遗传背景相似。iPBS分子标记可用于春兰种质的鉴别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春兰 iPBS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广西乐业县
下载PDF
秦岭野生春兰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宝宁 张显 宋军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9-172,共4页
以秦岭野生春兰为材料,选花梗和花萼作为外植体,以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运用L9(34)正交实验研究处理对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是控制春兰外植体褐化的最佳的方法,即1/2MS+活性炭(AC)1 g/L+PVP 5 g/L+暗培养10 d。
关键词 秦岭 野生春兰 组织培养 褐化 外植体
下载PDF
湖南野生兰花的调查研究Ⅱ.野生春兰茎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筑荪 吴铁明 +2 位作者 龙岳林 刘丽辉 刘庆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0-274,共5页
在对野生兰花形态特征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根茎和假鳞茎的产生和生长发育的特点,根茎与假鳞茎的关系及有关的规律。
关键词 兰科 根状茎 块茎 野生春兰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湖南野生兰花的调查研究Ⅰ.野生春兰茎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筑荪 吴铁明 +2 位作者 王群华 阮颖 彭尽晖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在调查湖南不同地区和山系所产的野生地生兰的基础上,以春兰为代表,对茎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兰科 根状茎 块茎 形态学 湖南 野生春兰
下载PDF
信阳野生春兰引种驯化初探
5
作者 冯志敏 马向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共2页
信阳有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尤其以春兰和蕙兰居多。对野生春兰的种类、引种驯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就春兰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信阳 野生春兰 引种驯化
下载PDF
秦岭野生春兰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军阳 《林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2期59-62,共4页
为了探索秦岭野生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 Rchb.f.]的光合特性,从而为野生资源保护和春兰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本实验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对秦岭野生春兰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春兰的净光合速率日变... 为了探索秦岭野生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 Rchb.f.]的光合特性,从而为野生资源保护和春兰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本实验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对秦岭野生春兰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春兰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最高峰出现在10:00,次高峰出现在14:00,在中午12: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冬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最高峰出现在11:00。春兰冬季净光合速率总体小于春季。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之间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气孔导度与温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911),与空气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856)。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春兰光合的一个重要因子。春兰的光补偿点为55μmol/m^2·s,光饱和点为620μmol/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光合响应 秦岭
原文传递
仁海梅
7
作者 王德仁 《中国花卉盆景》 2018年第7期65-65,共1页
2002年春,黄岩院桥镇薛岩富第二次上宁波采兰时,在北仑区三山乡的山岙中,觅得一丛野生春兰,七筒草开着梅瓣花,携回家后,曾引起当时黄岩兰界的轰动。后被我、陈志敏和潘海明引种,分植于黄岩城关、院桥和新昌。
关键词 梅瓣 野生春兰 北仑区 分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