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5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三个城市居民头发中11种重金属富集特征
1
作者 游少鸿 毛竣 +2 位作者 俞果 于洪伟 刘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22,共9页
研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桂林和百色3个城市的72份居民头发样本。通过微波消解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法,系统测定了头发中铬(Cr)、锰(Mn)、钴(Co)、镍(Ni)、铜(... 研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桂林和百色3个城市的72份居民头发样本。通过微波消解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法,系统测定了头发中铬(Cr)、锰(Mn)、钴(Co)、镍(Ni)、铜(Cu)、砷(As)、硒(Se)、锶(Sr)、镉(Cd)、锑(Sb)和铅(Pb)共11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研究旨在探究头发中重金属含量与个体的吸烟习惯、染发行为、性别、年龄以及居住时间的关联性,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来识别广西3个地区居民头发中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研究结果显示,广西3个地区居民头发中的锰、铬、钴质量比高于大多数国内外研究中发现的质量比,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重金属暴露风险;镍、铜、砷、硒、锶、镉、锑和铅的质量比相对较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PCA结果揭示,广西3个地区居民头发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矿业活动、自然环境、工业排放以及含重金属的农业用化学品。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发现,女性头发中的钴、铬、镍、铜、铅、锶、镉的平均质量比显著高于男性(p<0.05),暗示女性可能面临更高的重金属暴露风险。此外,染发样本相较于未染发样本在镉质量比上有显著升高,而在铬和硒质量比上则相对较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头发中的重金属质量比未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金属质量比 头发 性别 年龄 金属富集特征
原文传递
多时间尺度下载体金属铜及其伴生金属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2
作者 吴巧生 王昱力 毕致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2,共16页
关键金属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多数关键金属矿产常以伴生状态存在,产量受载体金属约束,研究载体金属与伴生金属的价格影响关系,对于化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尤为重要。采用多元小波与DY溢出指数研究载体金属... 关键金属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多数关键金属矿产常以伴生状态存在,产量受载体金属约束,研究载体金属与伴生金属的价格影响关系,对于化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尤为重要。采用多元小波与DY溢出指数研究载体金属铜及其伴生金属镍、锡、黄金之间的市场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短期时间尺度下铜-镍相关性更强,长期时间尺度下铜-锡相关性更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铜-镍、铜-锡金属对之间存在较强的共同运动。DY溢出结果显示,在各时间尺度下,铜与伴生金属市场存在双向溢出效应;铜是伴生金属市场风险的最大贡献者,且最容易受到伴生金属市场的冲击;在中长期的时间尺度下,铜与伴生金属的溢出幅度变化更大,分散组合投资效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金属 伴生金属 小波分析方法 溢出效应
下载PDF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垂直一体化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吴一丁 郭启明 +1 位作者 赖丹 陈广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体化程度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未一体化企业。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效率提高和新能源企业市场规模扩大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融资约束在一体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中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融资约束指数大于门槛值时,一体化促进企业竞争力;当融资约束指数小于门槛值时,有色金属企业后向一体化抑制竞争力,新能源企业前向一体化对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不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大规模企业一体化对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与新能源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垂直一体化 企业竞争力 融资约束 企业效率 市场规模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与金属资源利用路径的战略分析
4
作者 李芳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在“双碳”目标成为中国主要共识的时代背景下,金属资源作为支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保障现代化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原材料。传统金属资源利用模式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演进,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推动下显现出由... 在“双碳”目标成为中国主要共识的时代背景下,金属资源作为支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保障现代化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原材料。传统金属资源利用模式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演进,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推动下显现出由需求驱动的供需阶段性特征、载体金属与伴生金属联合生产的结构特征、金属消费后聚积为社会存量的社会特征,以及一系列诸如资源环境约束、伴生金属供给面临结构性不确定、社会存量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因此,“双碳”目标下金属资源利用路径针对的主要是金属资源全产业链系统的优化低碳转型,从重数量、重速度向重效率、重均衡转变。包括协调金属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金属全产业链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技术、早期设计、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等方式实现社会存量金属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资源 金属循环 伴生金属 “双碳”目标 产业链
下载PDF
《贵金属》简介
5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4,共1页
《贵金属》(Precious Metals)季刊创办于1980年,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8个贵金属元素(Au、Ag、Pt、Pd、Rh、Ir、Os、Ru)在冶金、材料、化学、分析测试等科技领域的研究论... 《贵金属》(Precious Metals)季刊创办于1980年,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8个贵金属元素(Au、Ag、Pt、Pd、Rh、Ir、Os、Ru)在冶金、材料、化学、分析测试等科技领域的研究论文、综合评述。《贵金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超星等全文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美金属学会金属文摘(MA)、美国剑桥科技文摘(CSA)、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等收录。《贵金属》影响因子一直位于国内同类期刊前列(附表),是国内外贵金属科技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来源。欢迎广大科技人员投稿、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摘 同类期刊 金属文摘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金属学会 金属元素 学术期刊
下载PDF
食品安全监测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6
作者 靳哲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058-061,共4页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而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食品安全监测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先进成果以及相关应用。首先,全面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潜在影响,强调其在食品安...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而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食品安全监测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先进成果以及相关应用。首先,全面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潜在影响,强调其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重要地位。然后,详细介绍了现阶段常用的几种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包括精密光谱分析、电化学传感以及纳米材料传感等技术,并比较了这些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重金属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如何将这些科学成果转化为有效的监管手段。此外,展望了未来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高敏感度、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新型重金属检测技术将持续发展并广泛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食品安全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测 金属污染 金属检测技术 科学成果转化 高效重金属检测
下载PDF
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标准物质现状和需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慧中 安子怡 +1 位作者 许春雪 陈宗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396,共22页
为保障战略性金属矿产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中国现有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300余种,覆盖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稀散(三稀)金属等多数矿种和矿床类型,在保障国内矿产资源研究和勘... 为保障战略性金属矿产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中国现有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300余种,覆盖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稀散(三稀)金属等多数矿种和矿床类型,在保障国内矿产资源研究和勘查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找矿突破行动的持续推进,现有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体系已无法匹配矿产资源勘查研究和分析方法发展的需求。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标准物质体系,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已研制标准物质的局限性:(1)钨、锡、钴等有色金属矿产标准物质的品位级别量值系列不完整;(2)三稀金属矿产标准物质的研制基础相对薄弱,种类和数量尚无法满足三稀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需求;(3)形态、微区原位和野外现场分析等标准物质研制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结合当前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后续标准物质的研制应匹配战略性矿产资源全产业链条中分析测试的需求,同时开展同位素、微区原位和野外现场分析标准物质加工制备及定值关键技术攻关,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采选冶炼和分析技术发展提供质量保证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稀土金属 稀有金属 稀散金属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动力电池用铝/铜异种金属红外—蓝激光复合焊接试验
8
作者 张宇轩 张明军 +4 位作者 李河清 张健 程波 毛聪 成双银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铝/铜搭接焊接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红外—蓝激光复合焊接新工艺.对厚度为1 mm的5052铝合金和T2紫铜搭接接头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不同蓝激光功率对接头焊缝成形、显微组织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0~500 W的蓝激光功率... 针对铝/铜搭接焊接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红外—蓝激光复合焊接新工艺.对厚度为1 mm的5052铝合金和T2紫铜搭接接头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不同蓝激光功率对接头焊缝成形、显微组织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0~500 W的蓝激光功率范围内,红外—蓝激光复合焊可以有效减缓下方铜板的铜元素向上方铝板的对流扩散,而进一步增大蓝激光功率则会导致激光总功率增加,发生过焊现象,进而生成更多脆性Al-Cu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在接头界面层,沿着铜侧到铝侧方向依次生成γ2-Al4Cu9相、AlCu相、θ-Al_(2)Cu相、α-Al+Al_(2)Cu共晶组织和Al/Cu共晶组织,其中,Al_(2)Cu相是接头界面层中的主要IMC相.当红外激光功率为1050 W,蓝激光功率为300 W时,接头抗剪切力达到最大值795.51 N,断裂发生在铝侧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处,呈韧性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铝/铜异种金属 红外—蓝激光复合焊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明芳 石继飞 +3 位作者 郑燕 刘燕茹 史晓霞 曹艳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医疗保健、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成为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首选材料,其中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包括单金属纳米材料、多金属纳米材料、金属...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医疗保健、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成为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首选材料,其中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包括单金属纳米材料、多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金属有机骨架在内的常见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金属纳米材料 金属纳米材料
下载PDF
金属离子掺杂对Ni基复合氧化物结构调控及其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研究
10
作者 舒东博 陈海洁 +4 位作者 王晓斌 闫妍琼 吕岩 王俊文 丁传敏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掺杂金属离子可调控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活性金属的配位环境并构造缺陷位,进而提高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性能。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Zn、Ce或Fe的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采用XRD、N_(2)物理吸... 掺杂金属离子可调控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活性金属的配位环境并构造缺陷位,进而提高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性能。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Zn、Ce或Fe的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采用XRD、N_(2)物理吸/脱附、H_(2)-TPR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晶相结构、织构性质、还原性能和物种化学状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掺杂有效调控了Ni和活性氧物种的分布,其中,Ni_(0.76)Ce_(0.24)Cr_(2)催化剂中Ce的掺杂增强了Ni与其他金属的相互作用,增大了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数量,该催化剂在高温段(550~600℃)的H_(2)选择性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甲烷部分氧化 物种分布 金属离子掺杂 产物选择性
下载PDF
复合结构金属网栅的制备及其红外透明与电磁屏蔽特性研究
11
作者 周文远 时凯 苏俊宏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针对当前光电系统中红外透明器件对电磁屏蔽性能的要求,文章利用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仿真软件对多种不同结构参数的金属网栅的电磁屏蔽效能(SE)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每个参数对金属网栅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 针对当前光电系统中红外透明器件对电磁屏蔽性能的要求,文章利用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仿真软件对多种不同结构参数的金属网栅的电磁屏蔽效能(SE)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每个参数对金属网栅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单层金属网栅的电磁屏蔽效能与红外透过率互为矛盾关系,为了兼顾电磁屏蔽效能和红外透过率,文章设计仿真了多种不同结构的双层金属网栅,探究了影响双层金属网栅电磁屏蔽效能的多种因素,制备了周期为600μm,线宽为20μm的双层金属网栅。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真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双层金属网栅进行性能测试,实测双层金属网栅在3μm−5μm波段透过率约为86.5%,在12 GHz−18 GHz波段的平均屏蔽效能达到25 dB,相较于单层金属网栅红外透过率降低了2.5%,但电磁屏蔽效能提高了10 dB。在对金属网栅的实测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影响实测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红外透明 金属网栅仿真与制备 双层金属网栅
原文传递
冷金属过渡技术在异质连接及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毅帅 樊磊 +4 位作者 常云峰 秦建 魏通达 张冠星 钟素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是在传统MIG/MAG焊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改进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具有热输入低、飞溅小、成形美观、绿色高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工装备、车辆工程等领域。概括了冷金属过渡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是在传统MIG/MAG焊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改进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具有热输入低、飞溅小、成形美观、绿色高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工装备、车辆工程等领域。概括了冷金属过渡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冷金属过渡技术在异种金属焊接、薄板焊接、增材制造等的研究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需要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过渡 异种金属焊接 增材制造
下载PDF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及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杜欣 韩雅文 +4 位作者 郝洪昌 闫强 廖中举 汤林彬 王韵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7—2020年,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表现出非对称性特征: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程度显著上升,而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程度在近年则有所下降。(2)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撑。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关系中,除传统电力机械和器材行业提供的物质支持外,近年来愈加需要服务部门提供资本、技术和信息支撑,以满足低碳转型的多元化需求。(3)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以及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对电力部门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在清洁电力发展规模较小、发电总量较高、传统能源投入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支撑的增加对电力部门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5)战略性金属部门与风电光伏产业的互动关系主导着未来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的协调扩张是实现电力部门碳排放持续减少的重要路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金属部门与电力部门经济互动数据的精细化监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弥合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内部协作“断点”,深化外部服务部门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确立战略性金属→风电光伏产业链的重点支持地区,构建促进区域协同与资源共享的跨省合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 碳排放 战略性金属 多层复杂网络 沟通性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于明月 张成功 +10 位作者 刘苏亭 张来俊 邹芳 吴晓静 张克旭 韩艺 贾玉玲 步红红 刘振龙 李雪贞 刘津华 《山东化工》 2025年第3期89-93,共5页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简称多酸(POMs),是一类具有可调控的化学组成、丰富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金属氧簇化合物,在催化氧化、电化学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而多酸在溶剂中的易溶性限制了其应用,将其引入金属-有机框...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简称多酸(POMs),是一类具有可调控的化学组成、丰富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金属氧簇化合物,在催化氧化、电化学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而多酸在溶剂中的易溶性限制了其应用,将其引入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构筑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POMOFs)材料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多酸构筑的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已成为当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是对近年来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氧化、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从而为多酸基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催化机制、电化学机理的探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酸盐 金属-有机框架 催化氧化 电化学
下载PDF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15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吴静娜 蓝唯 邓有展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果显示,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分别为0.018 0、0.031 0、0.002 2和0.020 7 mg/kg。辣椒中仅出现Cd超标情况,整体超标率为13.6%;其中指天椒和线椒Cd超标率分别为36.5%和9.4%,其余品种辣椒不超标;表明Cd是广西市售辣椒主要污染因子。辣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Cd>Pb>Cr>As,均小于0.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463,表明广西市售辣椒总体上处于安全级。但指天椒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达1.126,综合污染指数为0.797,处于警戒级;说明指天椒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其余辣椒品种尚处于安全级。单一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THQ)和4种重金属的复合健康风险指数(TTHQ)排序均为:Cd>Pb>Cr>As,均小于1,表明食用广西市售辣椒对居民没有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辣椒中Cd的THQ值最高,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儿童的THQ值和TTHQ值均略大于成年人,儿童的风险略高于成人。总体而言,食用广西市售辣椒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需加强对辣椒中Cd的风险监测,尤其是指天椒和线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金属 污染指数 污染评价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闽江福州段河岸带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迁移富集研究
16
作者 关永鑫 胡喜生 +5 位作者 闫淑君 黄子宏 凌玲 孙玉婷 程敏 胡文静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本研究分析了闽江福州段河岸带20种优势草本植物根茎叶和根际土壤的Cd、Cr、Cu、Ni、Pb和Zn含量,评估了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植物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并比较了植物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差异。结果显示:(1)研究区域土壤除P... 本研究分析了闽江福州段河岸带20种优势草本植物根茎叶和根际土壤的Cd、Cr、Cu、Ni、Pb和Zn含量,评估了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植物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并比较了植物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差异。结果显示:(1)研究区域土壤除Pb含量低于背景值,其余元素均超背景值1.05~1.5倍,Cd是主要危害元素;(2)20种植物对Cd和Cu的富集能力较强,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弱;(3)根和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茎,叶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强于茎;(4)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R.M.King&H.Robinson)和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重金属综合富集能力排名前三,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686、0.662和0.470,而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L.)对土壤重金属的规避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 河岸带 土壤 草本植物 金属富集 金属迁移
下载PDF
改进灌注方式下MICP固化尾矿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风险评价
17
作者 汤禹 付俊 +3 位作者 陈安 周罕 张宇 罗磊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5-1394,共10页
探讨了改进灌注方式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固化重金属中的应用.以巴氏芽孢杆菌为脲酶工程菌,通过卵石充填铁丝网构建的直径0.5cm通道灌注方式修复工业固废尾矿,研究了尾矿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及MICP固化机理,并进行了风险评价... 探讨了改进灌注方式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固化重金属中的应用.以巴氏芽孢杆菌为脲酶工程菌,通过卵石充填铁丝网构建的直径0.5cm通道灌注方式修复工业固废尾矿,研究了尾矿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及MICP固化机理,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MICP处理后,尾矿中Cu、Pb、Cd的迁移率(MF)显著降低,分别下降78.94%、61.88%、64.06%;碳酸钙生成填充了尾矿模型箱,显著提高了Cu、Pb、Cd的残渣态(76.43%~92.48%),Cu、Cd和Pb均从极高风险降低为中等风险,极大降低了尾矿的污染风险等级.改进灌注方式通过增加菌液扩散通道,提高了菌液与尾矿的接触效率,促进了碳酸钙的快速沉淀与固化,确保了尾矿中均匀渗透并避免固化不均.此研究为MICP技术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中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P 金属形态 风险评价 金属污染
下载PDF
基于镓基液态金属的柔性传感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于佩弘 郝天煦 +3 位作者 赵一聪 师云龙 张诚 许君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镓基液态金属(Gallium-based liquid metal,Ga-LM)具有高导电性、高拉伸性、高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等优异性能,在柔性电子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Ga-LM特殊的流变性和氧化性,在控制成型和实际应用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 镓基液态金属(Gallium-based liquid metal,Ga-LM)具有高导电性、高拉伸性、高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等优异性能,在柔性电子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Ga-LM特殊的流变性和氧化性,在控制成型和实际应用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本文综述了Ga-LM在柔性传感领域研究与应用进展,介绍了Ga-LM传感器的不同基底特性及成型工艺,并分析了各自对应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旨为Ga-LM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基液态金属 柔性传感器 智能可穿戴 柔性基底 液态金属的成型 印刷
下载PDF
微量金属元素与细胞互作调控奶牛代谢稳态的作用机理
19
作者 高慧 杨金勇 +1 位作者 蔡杰 王迪铭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共6页
关键组织的代谢稳态维持是保障奶牛高效、健康泌乳的前提。微量金属元素在动物生理代谢调节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明确消化道、肝脏和乳腺等奶牛关键代谢器官稳态调控位点,并解析微量金属元素与细胞(细胞器、酶和功能基因)互作机制在代谢调... 关键组织的代谢稳态维持是保障奶牛高效、健康泌乳的前提。微量金属元素在动物生理代谢调节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明确消化道、肝脏和乳腺等奶牛关键代谢器官稳态调控位点,并解析微量金属元素与细胞(细胞器、酶和功能基因)互作机制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可为实现奶牛持续健康高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维持奶牛关键代谢器官稳态的主效位点、微量金属元素参与细胞代谢的调控方式、微量金属元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调节效果,以期为奶牛代谢稳态调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金属元素 代谢稳态 金属-细胞互作 奶牛
下载PDF
面向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的大数据挖掘与融合
20
作者 李维禄 高思宇 +3 位作者 杨锦坤 韩春花 韦广昊 孔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0-350,共11页
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的预测评价已走向数据科学范式,急需开展深层次找矿-示矿大数据挖掘与融合。通过分析讨论深海矿产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以及大数据分析在矿产资源评价领域的应用,探索了面向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的大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 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的预测评价已走向数据科学范式,急需开展深层次找矿-示矿大数据挖掘与融合。通过分析讨论深海矿产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以及大数据分析在矿产资源评价领域的应用,探索了面向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的大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方法,提出了多金属结核资源地质模型知识谱系分析、多源异构资源-环境数据特征信息挖掘、基于大数据空间决策分析的融合集成,以及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对比验证等关键技术流程。大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方法创新性分析常规/非常规资源评价数据及其与矿床的相关关系,构建符合地质约束的大数据空间决策支持推理模型,实现多源异构资源评价信息的特征提取和融合集成,为深海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解决途径。大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研究可提高深海矿产资源评价的精度和效率,对深海资源-环境等数据的高效利用、新多金属结核矿区的勘探评价以及其他深海矿种的预测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结核 资源评价 深海矿产 大数据 数据挖掘 数据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